《观念的水位》是一部由刘瑜著作的书籍,网友们对这本书的评价是怎样的呢?小编整理了一些网友的读后感,一起欣赏吧!
01
《肩负自由的疲惫》
有没有一种可能,在一个地方,人们觉得刘嘉玲不够美,是因为他们把李嘉欣作为了衡量标准,而在另一个地方,人们觉得凤姐很美,因为他们把小月月作为了衡量标准?就是说,是衡量标准的不同而不是客观美丑的标准导致人们形成错觉:“凤姐要美过刘嘉玲”。至于为什么有些地方用李嘉欣作为衡量标准,有些地方用小月月做标准,据说有一种东西叫做“意识形态”。某些意识形态告诉民众“政府仅仅是民众的雇员”,而另一些意识形态则教导我们,“你都有裤子穿了,还不赶紧感谢政府”。
政治学里有一个词叫“批判性公民”(critical citizens)。根据这个理论,随着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民众权利和尊严意识提高,他们会变得越来越具有批判性。这些饶舌民众的基本特点是:大惊小怪、小题大做、不依不饶,一哭二闹三上吊。什么?法定退休年龄从六十升到六十二?岂有此理,游行去。燃油税要涨7毛钱?天理难容,抗议去。政府要砍掉一半的大学生助学金?欺人太甚,扔臭鸡蛋去。
罗素说,所谓民主,就是选一个人上去挨骂。
但同时,正是“批判性公民”的警觉,在推动政府完善公共服务。正是民众对政府的不信任,在把这个政府改造得越来越值得信任。这也是为什么在民主国家,民众对政治机构的不信任虽然日渐加深,但这些国家民主制度的质量——无论用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来衡量,还是清廉腐败指数,甚至经济绩效来衡量——都稳居前列。换句话说,民众对政府一定的不信任恰恰成了整治健康的表现。
不幸的当然是奥巴马们。他们每天被群众雪亮的目光翻来覆去地烧烤,做错一件事就随时可能把做对的就是九十九件事给一笔勾销。但“试图享受自由的人,必须承受肩负自由的疲惫”。如果权力的本意是责任,那么用他们的战战兢兢来换取制度的健康,这买卖其实还是划算。当然,如果权力的本意是当官,是吃住可以报销,出门前呼后拥,那么批判性公民确实招人讨厌。我不知道与“批判性公民”相对的叫什么,也许可以叫做“给力型公民”。他们永远心怀感恩面带微笑,有人喊“狼来了”,他们心怀感恩面带微笑。面对一地的羊骨头,他们还是心怀感恩面带微笑。也是,他们说,现代社会的一切问题其实都只是“心态”问题。
《告别印象主义》
实证精神大约是中国文化里最缺乏根基的传统之一。据说中国人崇尚的是“意境美”,不屑于西方人把鼻子画成鼻子、眼睛画成眼睛的透视观;又据说中国人精于“整体主义”观,看不上那种“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认识论,于是在意境美和整体主义的感召下,在中国大多学问都被搞成了文学。伦理学、政治学、哲学就不说了,连医学也是如此,“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修辞真工整,意境真优美,可以直接入选《古代优秀诗歌选集》。
这种语义含糊、逻辑不详、论据朦胧的“印象主义”在今天中国的知识界仍然大行其道。比如,这样的观点往往随处可见:“中国人只注重现世安稳,西方人才注重抽象权利”;“中国的小农文化根深蒂固,所以搞不了民主”;又比如,有一回我在美国参加一个学术会议,听见一位中国学者掷地有声的说:没错,“文革”的确带来很大的混乱,但是,我们中国人不怕乱!我们中国人就是热爱乱!台下的国际友人被感染的啪啪鼓掌。
而实证是什么呢?实证无非就是“推敲”二字,就是多问个“此话怎讲”以及“何以见得”。用科学的语言来讲,就是一讲逻辑,二讲论据。在讲究意境美的文化里追究逻辑和论据是讨人嫌的,主要是破坏气氛。人家在翩翩起舞如痴如醉呢,你咳嗽一声说:这个这个,您的裤子拉链没有拉紧。
一个简单的道理是:逻辑和论据当然不可能说清所有的社会现象,而且同一组数据完全可以有不同的诠释,同一个问题也可能找到不同的数据,但是有逻辑和论据总比没有更好一些。中国近当代知识分子里我最爱的还是胡适和顾准,因为在一个几千年陶醉于“意境美”的文化里,他俩一个讲实证精神,一个讲经验主义。不狐假虎威,不故弄玄虚,倾心于“此话怎讲”和“何以见得”这样朴素的思维方式。当然他们因此也分外孤独,在其所处年代里,简直可以说是孤鸿哀鸣。今天的知识界是否好些了呢?我放眼望去,一堆人在玩前现代,另一堆人在玩后现代,独独中间那一望无际的空地上,仍然人迹罕至。
《弹性的限度》
托尔斯泰说: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但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这话经不起仔细推敲,但有其有趣之处,套用到政体上效果类似:自由制度都是类似的,但是威权制度却各有各的威权形式。
为描述这种精致的制度,有西方学者发明过“威权式弹性”这个词,甚至用它来解释中国政治体制的生命力。大意是,中国今天的体制不再笨拙僵硬,而是敏捷灵活。它在四个方面区别于传统的威权体制:有相对规范的权力交接制度;有以素质而不是派系为基础的人才吸纳机制;有组织上的专业化和层级化;能组织一定的精英甚至公众政治参与。总之,他不是卡扎菲或者金正日式体制,一个人霸占一个位置几十年不下台,捞钱的不是你大舅子就是你小外甥——弹性的威权主义下,一个人在位N年也得下台,别人的大舅子和别人的小外甥也可以挣钱。
其实威权式弹性也并非什么新鲜事物,历史上屡见不鲜,只是弹性有大有小而已。汉武帝发“罪己诏”,是“威权式弹性”,乾隆帝热衷于救灾济民,是“威权式弹性”,慈禧当政时的洋务运动,又何尝不是“威权式弹性”?甚至连“大跃进”之后1961年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也是“威权式弹性”。问题是政策的弹性似乎也没能阻挡后面各种政治悲剧的发生,该爆发的还是爆发,该动荡的还是动荡,这大约是因为“威权式弹性”总是局限于政策的创新,但悲剧的根源却是在权力的结构。寄望于持续的政策创新来替代权力结构的改革,也许能走到莫斯科,却很难抵达罗马。一个人不可能拔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面,一个国家或许也是。
《怎样推销“糖果”》
中国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被父母打骂时经常听到这句话:“我这都是为你好!”每次听到这话我都纳闷:为他好就不能听听他的意见吗?打他是为他好,骂他是为他好,对他的感受不闻不问是为他好,那什么是不为他好呢?也许中国的“家长式政府”也应该停下来想一想,“用心良苦”是不够的,还需要把民众当做平等对话者。时代已经变化了,今天中国“主要矛盾”也许已经不仅仅是落后的生产力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之间的矛盾,而且是政府“我说了算”的习惯和民众“我说了才算”的愿望之间的矛盾。
《标签战》
标签盛行的地方,理性则易于枯萎。在将对方以及自己的思维极端化的背后,是认知上的懒惰,以及对一劳永逸式教条的渴望。
《没来的请举手》
据说知识分为三种:你知道的,你不知道的,以及你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薛某韩某雷某对于我这个朋友,大约就属于她“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那一类知识。因为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尽管性情善良,她甚至没有翻到《清明上河图》的背面去看看的冲动与好奇。因为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她相信北京五环内的所见所闻,就是“时代的最强音”。也是,在人类不知道火星的存在的时候,没有人会好奇上面都有些什么。
在一个信息传播受限的社会里,坐井观天几乎是认识的必然趋势。开着新添置的汽车、住着新装修的房子、手里捧着30块钱一杯的咖啡、另一只手举着iphone的人,的确会困惑:你说你都吃得起麦当劳穿得起七匹狼了,还嘟嘟囔囔,是不是太忘恩负义了呢?
除非你意识到中国不仅仅意味着都市的“五环”。在海水的深处,阳光未曾照耀之处,还有薛某韩某雷某,并且每一个已知的薛某韩某雷某,很可能还对应无数我们尚未知晓也无从知晓的薛某韩某雷某。苍茫雪地里,要保持对那个被遮蔽世界的直觉,你得不断提醒自己不要睡着不要睡着不要睡着。
《法治何以可能》
权利的前提本质上是权力,在权力失衡的情况下,法治往往成为泡影。这其实不难理解,一个手无寸铁的人和一个拎着手枪的人谈“权利”,那个持枪者为什么要理会那个手无寸铁的人呢?
02
虽然豆瓣评分很高,但完全没有想象中读的愉快。作者甚至开篇就说这本书就是网上各篇集结出版,“所以想省钱就去买杯拿铁会比较好”。这让我一开始就很不快,而且刘瑜老师文风犀利、决断!虽然偶有幽默元素,但是强硬的观念每每让人感到不适,从而不自觉喜欢经常批注反驳。加上全书的分段真的觉得很随意,“此处”有意无意“挖苦”国情现状,“别处”则大有想带领读者“开眼看世界”的崇洋心态。很是叫人不快!第四章第五章虽然都很有深度,但是都有些凑数之嫌,显得整体不流畅!最后一章直接来个“剩下的”,而且还是完全可以归到第四章、第五章的,偏偏却独立成篇,感觉很随意(可能是我没有读懂作者用意)。
因为完全不了解刘瑜这位作者。加上读完深刻感受到自身知识结构匮乏。文章里介绍的绝大多数书籍没有读过,绝大多数电影没有看过!例如文革的历史于我更是盲区。好不容易算是略知一二的世界史却主谈的近代民主体制走向。果然还是不适合我口味啊。
作者。加上读完深刻感受到自身知识结构匮乏。文章里介绍的绝大多数书籍没有读过,绝大多数电影没有看过!例如文革的历史于我更是盲区。好不容易算是略知一二的世界史却主谈的近代民主体制走向。果然还是不适合我口味啊。
读罢细思,“将过于霸道的声音拧小,将被屏蔽的声音放大,将司空见惯的思维方式打上一个问号,将盒子里的光释放”,“告诉他人他们不知道自己知道的观念”。这或许是刘瑜老师通篇想说的,也算是完全没有偏离了!只怪自己才疏学浅,难以跟上大神节奏。
03
很简单的一本书,深度广度都不够。但是用简单的语言讲了一些浅显的道理。而这些道理却是很多人,甚至可以说大部分中国人不甚明了的。然而可悲的是,真正需要知道的人,他们不但不知道,更不想知道。看看豆瓣上很多负面评论就可见一二了。他们之所以不喜欢这本书,仅仅因为这本书只说了欧美的好,没有说它们的不好,更没有说中国好。可是,欧美本身有足够多的声音自我批判、甚至自黑,我们的ccav成天只说我们的好且不准很多人说不好,我们的新闻媒体把美国支持率不断上涨的总统丑化成小丑,但这还是不够。它们仍然要求刘瑜必须得说中国的好。这是何其自卑、孱弱啊。。。今天为了看王刚师傅烧菜,重新打开了3年没碰的微博。曾几何时,看了微博都觉得社会好乱啊。但是,现在一片歌舞升平、祥和之气。毕竟我当时关注、评论的话题有一半已经被删了。初步翻翻关注的人,广东车伯再也不监督公车私用了,大炮任志强也“不存在”了。这样的盛世怎么可能不五千年一遇?这也一定和了那些给予负面评价的人的心意,不然它们何以除了拍马,连个屁都不放呢。。。
04
说到故事,想起前段时间谢娜在某节目中自爆自己是个不易入睡的人,所以她老公每晚都要给她讲故事来让她尽快入睡。说到这个我深有感触,因为自己也是个不易入睡的人,只不过我没有一个杰哥可以给我讲故事,我只是听着手机里的电视剧来催眠,不过效果都一样。
我又想起另一个人来,星巴克创始人霍华德.舒尔茨,一个很会讲故事的企业家,他的自传《一路向前》将他如何因为热爱咖啡继而开始创业,如何从派克市场第一家星巴克开始做向了全球,如何又从自己委任的执行官手中接过日渐不济的星巴克让其起死回生的故事讲得生动绝妙。听他将干瘪的社会责任感几个字化成星巴克与第三世界国家咖啡农们的故事,立马觉得买杯星巴克的咖啡都是件极其高尚的事,甚至有股冲动想立刻起身去买杯来喝。故事绘声绘色到这个水平,不得不说霍华德真的是一位才华横溢才干突出的企业家。
所以,故事在不同时期不同场合不同人群那里有着不同的功效。从催眠故事到营销故事,这些我都知道,而我不知道的是,原来“民主”、“国家转型”、“新自由主义”等等这些词也可以那么有故事味儿。从来也没想到有一天自己也会津津有味地去看人家政治学教授的时评,甚至还觉得看不过瘾,要知道我是对政治全然没有兴趣的一个人。可是,《观念的水位》就是这么一本好看的书,至少我觉得很好看。
好看的地方在于,每个文字里都透着有趣又发人深省的故事味儿。
说到国民素质,它反问“一个随地大小便的人,如何教化别人不要随地吐痰?”这样的精辟幽默。
说到国家转型,“历史也许会以进两步退一步的方式螺旋式前进,某代人可能会在那倒退的一步中度过倒霉的一生,但我相信在所有的专制者中,时间是最专制的那一个。”这样说下来,我对“倒霉的一生”的那些画面倒坦然一些了。
讲那些让人上瘾的愤怒更是精彩,“比如‘谄媚式愤怒'——其实我对三峡啊、转基因啊这些个事情也不大了解,但是既然很多人都在为这个事愤怒,那我不愤怒是不是有点‘脱离群众'了?”哈哈,想笑。
讲“以德治国”,说“它的危险在于,过于动听的口号由于缺乏可操作性而必然导致弄虚作假。”很多人听了都会燥得慌吧。又说到社会变革的动力,她“不那么关注船舱里有没有技艺高超的船夫出现,而更关注“水位”的变化。”“近些年变革的水位在升高:以前在人们眼中不是问题的问题,开始变成问题了。”这样看来,变革并不是坊间盛行的那样绝望,不是吗?这里的文字又有点春风化雨的意思。
最引起我猛烈点赞的是她从“经典”到“经验”的阅读态度:“一个经典之所以是经典,不应该是多少人赞美过它,而是它真正地帮助你认识你所置身的世界与自己。如果它不能做到这一点,要么你的功力还不够去真正读懂它,要么是他真的其实也没什么。所以我现在主张的是一种从经验、从问题出发的读书态度。”“在思考自己要读什么书之前,最好问问自己,我关心的到底是什么问题,因为只有真诚的问题意识才能引向真诚的阅读——阅读如此美好,任何虚荣心的杂质都是对它的玷污。”点赞喜欢很多时候是她完美地说出了你的心中所想,这大概就是共鸣的意思。
严肃总是像是一堵墙,隔着墙再近的距离都觉着远。但用了随和的语言,就这样轻而易举地破了距离。就是在她活泼又亲近的言语中,奥巴马、梅德韦杰夫这样的政治大咖就像是话家常里的隔壁老王,就像是小说故事里的不分轻重的角色,和着这样的人物环境和语言环境政治词语虽然一知半解但也明了了这个政治学教授大概说话的意思。
看这本书我应该要有些费劲,因为政治学里的专业词语我是十有八九不认识,对亚非拉美各国的政治人物也对不上号,一开始还带着度娘来陪读,后来索性甩开了。其实看这本书也没那么费劲,因为在模模糊糊的一知半解中,那些戳中要害的言语总是能读的进去又激起强烈的共鸣。对这个被哈佛被哥大滋养了几年又跑去剑桥执教现在又跑来清华教书的政治系女教授,我连羡慕的资格都没有,她能肆意挥洒出这一篇篇畅快淋漓的文章,这样轻易地就说出来那些游动在你脑袋里却始终倒不出来的话,更何况,她还倒的那么漂亮,干净利落的漂亮。
这就是刘瑜最擅长的吧,用最平近亲和的故事将道理说得通透了。文字筋道,嚼之有味。这种实证主义学者的文章,比那些故弄玄虚伤春悲秋矫情味儿扑鼻的伪文艺腔有营养多了,搔首弄姿的舞文弄墨看多了伤眼睛呢。
我没有把这写成一篇读后感,也没有去评判书中的内容,不光是觉得没有资格,大多是因为,我的肚子里的那点货也没办法将“民主”这两个简单的字说出个所以然来。我只想告诉身边的人,刘瑜的书很好读,值得读。“当你知道的越多,你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也就越多。”《观念的水位》打开了我认知的又一个范围。不懂的又有了点兴趣的那就闲暇时再去找些看看,毕竟消遣时光在浪费时光这个参照物下会显得高尚点。但不论读什么书听什么故事,随身揣着点疑问带着总是好的,孩童时听妈妈说小和尚和老和尚的故事倒还会反问一句:为什么只有两个和尚呢?不要到了成年以后的年纪里反而丢了自己的思维意识,那不是浪费了这么多年柴米油盐的滋养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