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读后感 查看格言:读《五猖会》与《风筝》有感1000字_800字读后感

读《五猖会》与《风筝》有感1000字_800字读后感

 时间:2020-12-28 23:46:52 来源:人生格言 
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浏览本页手机版
读过《五猖会》与《风筝》后,对着同一个作者的两篇文章,和这两篇文章所表现的不同的思想感情,颇有一番见解。

《 五猖会》记述的是鲁迅儿时在乡间迎赛神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表现的是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风筝》这篇文章写的是鲁迅自己小时,不愿意让弟弟玩风筝,甚至踩掉弟弟的风筝,晚年又明白了“游戏是儿童的正常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这一道理,从而,写下这篇文章来忏悔。揭露的是封建沉浮思想对儿童自由,活泼天性的扼杀,也表达了鲁迅先生对这种封建社会的憎恨。

“我”小时候“所盼望的,过年过节之外,大改要数赛神会的时候了”可“我”家住的“偏僻”,等到“赛神会行列经过时”已经是下午了,能看到的新奇人物也就“极其寥寥”了。

当“我”兴致勃勃的等着赛会的行列来的时候,尽管只能看到寥寥几个人,可是依然感到高兴。看不到隆重的队伍,买一个便宜的纪念品,也是不错的,花一文钱,买一个“吹嘟嘟”,也能高兴的玩上玩两三天。

这表现的是“我”纯真的童年,和我那极易满足的好奇心。比起我们现在简简单单的童年,和永远也不满足的渴望,这真是天壤之别啊!现在孩子的童年,无非是高科技和数码,他们不知道什么是“无常”,却也知道什么是游戏中的“怪物”。这就是时代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当今的青少年,大部分都缺少一个纯真、有趣的童年,有的都是现代社会教育,却忘了用传统文化来熏陶心灵,当今传统文化较八十年前的旧社会相比,相差甚远,很少有人能看到迎赛神会的景观,也没有当时的文化氛围。传统文化也就面临很大的威胁。

“我”想到关东去看五猖会,可父亲却让我拿起了《鉴略》,“我”高兴的心情,瞬间也就湮灭了。当“我”将无趣的书儿背完了。起初的高兴也不能恢复,虽然去了,可五猖会的热闹,对“我”似乎“没什么大意思”。“我”至今“还诧异我父亲何以要在那时候叫我来背书。”

这是作者对于“封建教育,是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的亲身感受。试想一下我们当今的社会,是很和谐。但对于孩子的教育还是有所欠缺的,当今中国,很少有明智的家长,能让孩子自由、健康的成长,青少年以学习为己任,客人们还没发觉,青少年在几年至几十年的学习中,慢慢抹掉了自己与生俱来的纯真,被繁重的学业压得直不起腰。

《风筝》与这篇文章,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风筝》是以另一种形式来阐明这些道理的,只要是以“我”对弟弟玩风筝的态度和做法来体现的。当我看到弟弟做风筝时,气急败坏的将风筝踩烂,因为“我”认为风筝是一种低俗玩物。

“我”的想法,可谓是荒谬至极。玩具并没有低俗高雅之分,当每个孩子玩起玩具时,所表现的都是他们最纯真、最可爱的面貌。人们也会在玩玩具的同时,释放自己内心深处的童真,也会忘却身边烦恼。

好在鲁迅晚年才明白了这一点,对自己曾经的做法,发出了最真挚的忏悔。想和弟弟再一同放风筝,可弟弟却“和我一样,早已长满了胡子”。

童年一去是不会再回来的,只有抓住童年,在童年中体会童真,人生的第一阶段,才算过的值。

请用微信扫添加公众号

相关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