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读后感 查看格言:《梅子青时》读后感10篇_读后感_名著读后感_格言网

《梅子青时》读后感10篇_读后感_名著读后感_格言网

 时间:2020-12-28 23:46:52 来源:人生格言 

《梅子青时》是一本由张哲 / 刘梅香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元,页数:275,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梅子青时》读后感(一):文字,是我们存在的证明

有没有耐心坐下来陪外婆聊过天

有没有想过外婆年轻时是什么样子

有没有听外婆讲过以前的故事

著名学者周国平为生病的女儿妞妞写过一本札记:《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全书以父的亲日记作为形式,记录妞妞成长的各种细节。生者因其对生命的无能为力而记录的一段文字,却使那个仅存在了562天的生命便有了存在的价值。

作家止庵因母亲亡故,悲恸不止。经过三年沉淀,首次以散文的形式,写下《惜别》,对生死的感悟与思考诚恳地诉诸笔下。以清淡沉静、哀而不伤的文笔,记录相隔不相绝的平淡亲情。

著名的笔者用文字记录而将其传之于世,而普通人呢?又将如何面对亲人的生离死别,又将怎样留存下逝去的人记忆讲给后人听,又将如何巧妙地掩藏悲伤继续活下去。

2013年饶平如老先生为怀念亡妻而写就《平如美棠:我俩的故事》。在这之前,他无以排遣,每日睡前醒后,都是难过,只好去他俩曾经去过的地方、结婚的地方,到处坐坐看看,聊以安慰。后来终于决定画下他俩的故事,他觉得死是没有办法的事,但画下来的时候,人还能存在。于是,他一笔一笔,从美棠童年画起……

就这样亲手构建和存留下了的一个普通中国家庭的记忆,还有一个民族近百年的风云变幻。

《梅子青时》就是这样一本普通人的回忆录,由祖孙共写,通过回忆外婆的青春,在枯燥旁白的文字里透过泛黄的相片和留言,“见到”一个普通平凡的少女艰苦奋斗的成长史,“见到”战时岁月莘莘学子的艰难求学,“见到”三个少女历久弥坚的温暖友情,透过一个小家的缩影见证历史的真相。

《梅子青时》就是回答了这样一个问题,我看着你离我越来越远,在越来越少的日子里,我又该如何陪伴你——我唯一的外婆。

我想多听听你过去的故事,于是,你对于我来讲就是完整的:你曾年轻过,也曾年老过,并将更老下去。

那个年代,于我只是历史;于你,却是真实的生活。因为不曾经历,所以从未懂得。

一个人的过去从来不可复制,所以才显得特别。

因为你是我外婆。

《梅子青时》的看点

听外婆讲故事

《梅子青时》读后感(二):写你的奶奶

1

逢年过节,当我要给我的奶奶买一件礼物的时候,总是不知道买什么好。她的体形偏胖,以我有限的购物经验,我找不到给她买合适衣服的地方;二来,就算找得到,人不在身边,买回去她很可能还是穿不上。她的胃口也不好,平常凑活吃一点粥和馒头,嘴馋稍微吃上点别的东西,就会消化不良上好几天。最后,我索性空手回家,去她家的时候,在村里小卖部买上两斤鸡蛋。有时候,我什么都不拿,因为毕竟她说过: 你回来再也不要给我买东西了。

说到底,买不买,买什么,都不是什么重要的事。我之所以这样在意这件事情,多多少少是基于一种补偿心理。上了高中后,我与爷爷、奶奶相处的时间越来越少。在异地上学和上班的这段时间里,偶尔,我会在一个时刻想起他们,大部分时候,他们被我彻彻底底地抛诸脑后。我需要一个机会表达歉意,表达爱,表达我对他们并不是那么漠不关心。然而,我能做的却少之又少。这并不只是分居两地所造成的问题,它还因为,无论从动机还是方法上来讲,我们想关爱一个老人,往往是无能的。

你以为辞掉工作,回归故里,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绝非如此。如果你以前漠然,你还会继续漠然;如果你和他们没话可说,那你们仍然找不到话题;如果你的注意力总被微信吸引,那你也很少有耐心能多陪他们坐会儿。不过,你也不必因此就放弃你的那些良好愿望,或陷入一种悲观的情绪之中。问题是可以解决的,不管你曾经为此事是何等痛心疾首然而又无可奈何,你所需要的,只是一个方法:

采访他们,并写下他们。

2

张哲的《梅子青时》就是这样一本书。他一次又一次地与她的外婆聊天,由她回忆从出生到读书时那段往事,最后,他将他们的聊天内容整理成了这本书。我从今天中午拿到书,到吃午饭前,一口气读了将近一半。它激发或唤醒你与长辈们聊天的欲望,并希望以相同的形式将他们的往事记录下来。你会惊奇地发现,竟然也能这样做,做出来竟然会这样好看,而你竟然一直没做这件事。你会发现,作为继承了他们血液的一位亲人,你对他们的了解原来是那么少。如果说好的文学不一定要以激发人的创作欲望为特征,但具备了这种特征的,一定是好文学。《梅子青时》不仅让你明白该做什么,还教给你怎么做。

我最喜欢的是张哲的姿态(我不太喜欢姿态这个词,也许该换一个,唉)。我的意思是,当我们写一位亲人,常常会矫饰、夸大自己的情感,要么过分引以为荣,要么把文字变成一种晚辈对长辈的忏悔录,甚至不小心摆出一幅居高临下、洞穿世事的样子。《梅子青时》不是。它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现在时,张哲叙述外婆住院和出院后发生的事情;另一部分是过去时,完完全全采用外婆的口述。这两位作者——张哲和他的外婆刘梅香——的叙述口吻和内容,都是平平淡淡的。不过,它们却绝不冷漠。你可以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他们对于相互的爱,对于过去和现在的一种如果不说是乐观,但至少也是坦然的态度。这让我想起李娟的《冬牧场》。在那本书中,草原寒冬的艰苦,人的某种缺点,好像都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也就是说,《梅子青时》不像某些作品,从头到尾声嘶力竭地叫喊着自我、自我、自我。在这里,自我隐身了,作品却变得格外打动人心。那是一种难能可贵、令人尊敬的生活态度,当融入作品之时,便具备了一种美学价值。

3

假如把《梅子青时》当作一本小说,它也是一本好小说。这只是一个包装和宣传的问题:去掉腰封,去掉副标题 外婆的青春纪念册 , 刘梅香口述、张哲著 改为两人合著,去掉书里的那些证明事件真实发生过的证物(影印的毕业赠言和照片)。我好奇与困惑的是,张哲是怎么做到的?他做了什么让我觉得这是一本好小说?如果让我写,我会写成什么样子?

当然,本书不牵涉虚构。作者不需要像小说写作指南里教的那样:将人物置于困境,然后试着让他们走出来。所以,工作就剩下对素材的记忆(记录)、选取和叙述了。这样的工作,处理现在时部分和过去时部分又是不一样的。

现在时部分,在我已经读过的上半本书中,主要记下外婆摔跤、入院、手术然后出院的经历。这一部分,如果他没有使用录音笔,那只能敬服于其记忆力。比如医生的那一段又一段话,我肯定是记不住的。这是个戏剧张力较强的 故事 :有明确的起承转合,事故的突然发生出乎家人的意料,手术的风险让人必须做出两难之选。同时,它又是日常的,不同于英雄的冒险。如果要找一个相似的创作者,我认为是枝裕和比较合适(还有很多)。后来,出院之后,张哲开始讲述他对外婆的采访过程,类似于《公民凯恩》中记者对凯恩生平的调查,即对秘密的追寻,因而能够牵引读者的好奇心。在这之中,他融入了一些老人的生活细节和他的所思所感。总体而言,是对戏剧性的敏感指引着他对素材做出选择(也许是妄断)。

过去时部分的素材收集,自然,张哲用了录音笔。选取上,在口述者和采访者的双重努力之下,留在纸上的,以进入湘湖师范为主线,多也是一些有冲突的时刻。其中两个片段我觉得特别感人。其一,外婆的父亲得了肺病,家中老牛无人放养,不得不宰杀。宰杀后,所有人都不忍心吃,只有父亲一个人闷头吃,吃不了,倒掉了。其二,外婆的同学陶爱凤,姐弟四人进了保育院,当人们要把小弟弟送到第二保育院,她从车上夺下了他。我猜想,人们在回忆往事时,那些让他们印象深刻的,到底还是具有故事的特征。

得益于书的这种穿插式结构,过去时和现在时在叙述上都做到了简洁。外婆对往事的评价和感想挪到了现在时部分,让过去时的故事变得干净利落;而对往事的回忆独立成为一部分后,则避免了现在时部分出现大段大段的对话。这就像电影中,当主人公要回忆往事时,就跳跃为闪回,让往事在银幕上 发生 ,而不是由他讲述出来。诚如罗伯特·麦基(或者谁知道什么别的人)所言,人们希望看到的是动作、动作、动作,而不是对话、对话、对话。这种结构的另一种优势是,二者之间可以形成有趣的对照。当外婆在学校里条件艰苦只能喝盐水汤时,紧接着在现在时部分,他抱怨保姆做的饭菜有点淡了。

4

或者也不用把它当作小说,它就是一本传记,就像封底上图书分类所标示的那样,那么本书的意义在于,它是一个小人物传记。不是历史伟人的,不是商业巨子的,不是文艺大家的,也不是影视明星的。在这本传记和其他传记之间,果真有什么区别吗?如果你不是寄希望于从本书中学得成功的方法或前进的动力,我认为,《梅子青时》里面的往事,与那些优秀的名人往事,一样有力。我就不说卡夫卡和刘梅香是平等的了,我不知道平等是什么意思。但是,请你翻开本书中的那些老照片,再看看卡夫卡或者哪一位名人年轻时的照片,它们给你的感觉,或多或少是相似的。或者你会感慨,《梅子青时》里的这些人,唉,居然都没有什么成就,而他们的照片却登在书上。

是,我不是很清楚我想说什么。

5

张哲和本书编辑的认真实在让人汗颜,这在他们可能是基本素养。举个例子吧。书里影印的毕业赠言,正好呆在它们该呆的地方,与外婆讲述的事件形成恰当的对照。你知道,这些赠言并不是针对那些事写的。

我也做过一段编辑,我的原则是得过且过。我大概会把所有这些照片放在书的前面或后面。方便嘛。

6

有一个地方,外婆病房里有人抽烟,张哲的父亲呵斥那人,张哲跟他父亲抱同一种态度。这一处我不是很喜欢。因为,我就是那种千方百计寻找抽烟机会的人。但这也是个严肃的问题。因为在这个时刻,本书的作者张哲(而不是主人公张哲),不再隐而不见,突然跳出来对他叙述的事件和事件中的人物发表议论了。

7

尽快,去写你的奶奶,你的外婆,你的爷爷,你的外公。去写,或者去拍,用你能用的任何工具。如果你为采访提纲的事伤透脑筋,那么就把《梅子青时》带在手边。它教给你该怎样问问题。

8

第7条是个不错的结束,谁能想到还有8。因为最后这几条,越来越短,越来越短,文章的形状显得极其难看,我怎么看怎么觉得不顺眼。咳,这只是原因之一。原因之二是,我觉得前面下的一个结论太随意了,我并不是很确信,用戏剧性就可以解释张哲为什么选取这一段素材而不是那一段。而且,戏剧性到底是什么一个意思?

随手翻到书的第27节。这一节属于现在时部分。张哲听完外婆上一节中讲的初恋史,用八卦的眼神表露出一种调皮的诧异。“原来你的初恋不是外公。”我们很容易就感受到他在述及这一个聊天情境时的那种轻松姿态,但是,这一段对话的戏剧性却不是那么明显。外婆回答:“啥初恋,你不要乱讲。”很日常、却很有趣的对话。但仔细想想,或牵强地想想,它还是隐含了戏剧性的。首先,外婆的初恋史,出乎了张哲之前对这位老人的设想,用麦基的话讲,在他所设想的现实与外婆向他揭露的现实之间,裂出了巨大的鸿沟,所以他会感到惊讶。第二,他的反应,对外婆来说也是预料之外的。她严肃地作了一番回顾,想不到外孙的反应却如此不正经。另外,这一段对话出现在这里,并不是可以可无。当一个人射出一颗子弹,我们需要看到他射中的目标。外婆的初恋史就是那颗子弹,而张哲则是那个被子弹击中的人。

再看看这一节的后半部分。张哲记起了外婆曾经问他有没有对象,他开了个玩笑回避了这个问题。同样是很日常的对话,并且不难引起了读者的共鸣。因为我们都有这样的经历,我们的长辈也为或者曾为我们的对象问题表露出忧愁或者急迫。戏剧性的时刻出现在外婆的回答上。她说:“有,也好,没有,也好,我就是想到,随口一问,没有其他意思。”哎呦,看张老师的记忆力。是的,我还要用到惊讶这个词。这位老人,因为这句回答,获得了张哲更进一步的敬爱。他想不到,外婆抱持的居然是这样一种态度,如此符合他的期望(而非预料)、与他的婚姻观如此吻合的一种态度。他感到了快乐,我们也跟着快乐。但外婆传递的信息仅仅像她话里说的那样吗?不,她的“随口一问”,实际上蕴藏着对外孙的深切关心(所谓“潜台词”)。这是一个非凡时刻,它看似漫不经心,但只有当你足够敏感,才不会错过这种生活中处处可见的惊奇。

《梅子青时》读后感(三):她们的故事

8月底回家一趟,姥姥说等国庆节再回去的时候,让我陪姥爷去看一个人,我叫做三姑姥的。

十一放假,事情接连不断。与姥姥商定4号去。期间姥爷还闹别扭说不去,又细细劝说他,趁现在天气还好有我陪着,去了就了了个心事,不然还等过年天冷了吗。起初三姑姥也说不放心姥爷过去,我说我和他一起去啊,放心吧。

这才成行。

那天天气很好,到了以后我们在楼下等了一会儿,就看到她和儿女出来接我们。在我记忆中并没有这个老人的任何信息,但是她晓得我。到家聊天的时候,他儿子也说那时候我一点点大,天天跟在姥爷身边,荡悠荡悠地。

三姑姥说起他们年轻时候的事情,我也未曾听姥姥他们讲过。她说当时家里盖房子,姥姥过去帮忙;有时候谁晚上是自己睡就过去作伴……我听着,竟从来不知姥姥也曾与姨姥姥们之外的人有这样的情谊。我说,这就是现在所说的“闺蜜”了呀!

那天姥爷也说了很多话,说起很多他们那一辈的人何去何从,我竟觉得他眼睛里也是莹莹的。于我来说,很多事情是十分新鲜的。许多人印象中竟不曾听过。我问三姑姥,离开家以后有没有再回去看看。老人顿一顿,说没再回去了。不回去了,有爹有娘那才是家,没了爹和娘回去也没什么可看的了。说得我竟忍不住湿了眼眶。

中午说要去外面吃,姥爷一再拦下。后来在家里吃,家常菜,粥,和买来的好吃的包子。如今出门做客,我也喜欢这样家常的氛围,亲切随和。

午饭后小坐了一会儿就回了。八十余岁的人,竟不知下次何时再见。三姑姥说,哪天方便了,让你舅舅送你姥姥来住几天。

我私心里很想促成,只是姥姥腿脚一直不便,如今年纪渐长,身体更是大不如前,连出门都不敢让的。

回家后我跟妈说,这个三姑姥我虽然没见过,但是看着亲切,很像从前的七老姥姥。妈妈说,她就是七老姥姥的女儿啊!我不禁恍然。

也跟姥姥讲了她的情况,把拍的相片给她看,让姥姥和她讲了电话。说来也是奇怪,姥姥耳背已经很是严重了,也不爱讲电话,但是每每帮她拨电话,她就仿佛瞬间恢复了听力似的。

那天之后,一直想记下这一段。十一回来上网,才得知竟有幸获得了《梅子青时》这本书。很快就收到了快递,但是也放了些日子,今天凌晨才读完。看到最后梅香和桃子和庭芬的白发重聚,竟想到了那天。

读的时候,看梅香的同学录,那样的字,那样的文,那样的人,那样的年代才能有。总觉得今人少了些信仰,而那个年代的青年,总是心怀向往而充满活力的。

是梅香的人生经历,讲给外孙听、外孙整理成书,在阅读的时候,竟成了故事,让人想快点看到结局;又不仅是故事,让人想慢些读,去多了解一些年月里的旧人事。翻到最后的时候,竟有些怅然,不知不觉,就这么结束了。又觉得,这样结束得好。年纪大了以后,总有一些心愿还未实现,也总有一些人想要再见,梅香见了,也是了了一些心愿。而余下的光阴,满满的是外孙以及读者的祝福,希望她老人家健健康康硬硬朗朗得,到茶寿,到白寿,到更长久的寿……

家里有老人,就要好好珍惜他们在的时光。他们的人生更加丰富,听他们讲讲从前的故事,就好像陪他们走了一段人生路。

能记录下来的,就成了这样一本素淡的书,就像梅香的人,始终坚持着为人师表的风骨。即便不能记录下来,也有一些是停留在记忆里的,将来讲给自己的孩子听,一代一代也会有传承的记忆。

《梅子青时》读后感(四):不该被遗忘的记忆

在兵荒马乱的大时代里,整个世界都被战争的狂潮横扫。个人的命运如同无根的浮萍,随着狂风骤雨四处飘荡,完全不知能停在何处。神州大地的苦难往往要来的更深重一些,因为一场有形的战争结束的时候往往就是另一场无形战争的开始。恐怖的铁幕下人人噤若寒蝉,默默躲避着无缘无故的飞灾横祸。

很难想象到,在经历过那些苦难后活下来的人拥有怎样的坚韧。能活下来的已经是了不起的胜利者,功成名就还是一事无成都一样。事实上,在生死存亡面前,那些身外之物早就成为无足轻重的存在。

七十年间,刘梅香女士的同学名册上那些曾经年轻鲜活的生命已经有一半画上了方框。按照刘老的说法,那是“没有被框住的人不一定还在,但被框住的人却肯定不在了”。不论出身贵贱,是贫家子弟还是富家公子,都逃脱不了最终的结局。

当时共我赏花人,点检如今无一半。

这本书情节的展开采用了嵌套故事的手法,类似于双线叙事,这种手法不论是在小说里还是在电影里都是常用的手法,在电影里更为常见。譬如脍炙人口的《阿甘正传》《布达佩斯大饭店》等都是用的这种手法,当下的讲述者不仅仅是讲述者也是旁白的充当者,寥寥几句话能提供出极大的信息量。而在小说里,当今场景与那些旧事的共同处成了篇章的衔接点,两组画面的时间错落感于瞬间展现出来。这使得书中的场景画面感极强,像是在观看一部张弛有度的电影。我们不由自主的为剧中人揪心,恨不得一下子翻到最后一页直接知道结局。

“我”的外婆刘梅香女士一生平凡,不过是个退休小学教师,但是她的人生经历却是无法复制的传奇。战火硝烟的恐怖,贫穷失业的折磨,与外公共度一生的温暖,全在外婆的娓娓道来间跃然纸上。刘梅香老人在这些岁月里积淀下来的除了冷静睿智以外,还凝练出一份难以名状却又融在字里行间的优雅,这份优雅使得她面对一切都表现得云淡风轻。

印象最深刻的一幕是最后她和少时朋友楼庭芬和陶爱凤的相逢。三个老人的相见没有激动和热泪,甚至表现的分外安静。衰老使得她们不再有精力去燃烧激情,旧日的故事也只剩下一些支离破碎的残片,连她们这些亲身经历者都不再记得那些逝去的岁月。假使作者张哲没有让外婆去怀念这些逝去的故事,那么这本书就不会诞生,书里的那些故事则会永远被深埋地下,这无疑是巨大的损失。

我们如今生活在和平年代,那些动荡岁月已经离我们远去,越来越多不懂得珍惜当下的人在挥霍着生命。我们不应该忘记历史,忘记历史等于背叛,我们的世界无法承载越来越多的背叛。我们无法阻止时空的流逝,无法阻止生命的凋零,但是我们至少可以选择记住,记住发生在“江湖之远”的那些平凡故事。

当日梅子青青,今日熟矣。

《梅子青时》读后感(五):有幸做个赏花人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每次回苏州家里和母亲闲聊,她总爱说起青春往事,和父亲初遇时少女怀春又遮遮掩掩的片段,与青梅竹马的好朋友曾经亲密无间如今杳无音讯的不可言说,往返于山西部队和苏州之间的周折及当时军民鱼水情的难得,等等。母亲文化水平不高,根本不是腹笥丰赡之人,她的言说,碎片而寡淡,可是,当我自己经历了一些人事之后,便多少品出个中况味,倒不是因为这些是如此亲近之人的讲述,而是再平凡的人、再平凡的事,那些人性相通之处,总是会拨动心弦。就如最近读朋友的新作《梅子青时》一般。

我是在平遥回杭州的飞机上读完的,落地时已深更半夜,本来想在机场大巴上迷迷糊糊地休息会,脑海里却全是年轻的刘香梅和同学们在浙南山区的影子。这种感觉很奇妙,其实作者的外婆早已年过九旬,而穿插的回忆像看电影,那些于我心有戚戚焉的片段,不如说是看到了自己。“毕业纪念册上,苏梁舟不但写了赠言,还画了一幅画,一只蓝色的水鸟站在溪中。几十页的册子除了这幅画,还有另一幅,画面上一株红色的花,没有署名,只有两个题字:鲜花。花,就是华。鲜花就是仙华。鲜花总要枯萎的,只有回忆却一直鲜艳。”多么像我们自己,也是在那样的年龄,干着几乎一模一样的事情,写毕业纪念册,字里行间总要言必有意,向往着地久天长。这种气息几乎贯穿全篇,尤其是点缀其间的老照片和当时的手写留言,那十足的认真劲儿,与一度觉得自己青春年少的“傻”又是何其相似,然而,那意气风发、头角峥嵘的日子,不都是我们的必经之路吗?

朋友在自己的文章里说“外婆的口述时常过于简略。她是一个不够精致的女人,永远大事化小,一笔带过。你看《巨流河》回忆战胜,重庆万众欢腾,如在目前。我试图让外婆讲出那一天她所见的盛况,然而她始终说,没有印象,忘掉了,记不起来了。”似有遗珠之憾,我倒真觉得《梅子青时》的珍贵在于那些人情相通之处,当然,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文革”等历史阶段让外婆们的青春更为曲折,更有了一分患难与共的味道,这是不言自明的。若要说真觉得可惜的是外婆与外公的相遇与结合,原本以为会是主线,却扑了空,成了全篇的点缀,实在没有满足八卦读者的好奇心。不过,想必关于这一点,作者也是无能为力吧,就像他要追问与外婆曾经有一点可能的那一位“最后是为啥结束?”外婆只回了句“他不好喽!你问他去。”其中的可爱之态与设防之心,跃然纸上。

最后外婆与另两位老友现实中的相聚,成了最令我动容的点,其实到今时今日,就像作者自己说的,外公外婆给名字画框框成了每年必做的事情,框框越画越多,昔日的人却越见越少。陶爱凤老奶奶已经卧榻许久,不识亲人,但几十年后两位昔日老友来到病房时,她的眼睛里忽然有了神采:“梅香当然晓得的呀。我天天都在这里想,我想你们就快要来看我了”,读到这里时,心底被触动,眼眶湿润,在那样的年代里,挥手便成歧路、一去就是终身的事,估计也是常态,而他们的友谊,却敌过了岁月。

书里也不乏让我大跌眼镜的地方,尤其是湘湖师范在那个年代里的一些教育理念、几位教师的作派等,真有领风气之先,不得不令人肃然起敬。如果不是外婆亲述,也许真的以为是小说,是电影。他们当时就公开自由恋爱,学校不但不会干涉,还会给予鼓励。而那位做了四十年教育工作最后却在“组织上服从,思想上不通”的心情中被派去专搞党务工作的金海观校长,始终怀着坐靡公帑的愧疚感。这些虽然都只是“外婆的故事”里的点滴浪花,却让我们领略到了历史长河里清澈的、闪光的部分,我没问过张哲当时起笔的动念里有没有这样的考虑,但这无疑是此书非常有价值的地方,因为哪怕时至今日,还是有很多的观念与作派,与当时依然迥若霄壤。

《梅子青时》读后感(六):外婆的记忆

外婆大我60岁,自有记忆起,我就住在外婆家。外婆家在小村子里,三面环山,一条小路穿过村庄通向公路,小溪和公路弯曲并行。那时我三周岁,能说会唱,在村子里度过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

外婆没上过学,不认字,只能勉强识得电话本上的数字,但是我认为她是家族中最有智慧的人。在外婆90岁生日那天,我一个人跑回去在外婆家住了三天,我试着向外婆询问从前的事。外婆的回答简短干脆,她问,说这些做什么。她的口气俨然在说,这些可是秘密。我一时语拙,用方言我很难组织起一个通情理的解释。于是,那段录音就停留在6分35秒。

在外婆的简短回答中,我记下了几个数据——她的出生地点,她的兄弟姊妹几个,她两岁亡父,十五岁嫁给外公,十九岁亡母,在战争中一个人拉扯小孩长大。就这么几句话,她介绍了她的早年生活。对于我来说,这组数据几乎是震撼性的,因为在我的记忆里,外婆一直是以老人的形象存在,而这一天,老人向我说起她的童年、青年。仿佛那一刻,外婆才是以一个完整的形象在我意识里确立。我有点遗憾,这些事情外婆一直随身携带,是外婆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我一直视而不见。此外,外婆的记忆还向我展示了那个村庄五十年前的场景,外公的隐藏性格,姨舅们的童言。

说起这些往事,外婆有点悲伤,她起身进屋做事去了。外婆几乎从来不停止劳动,炊事和家务不离手,这对她来说,才是生活主要内容。而人、情感,说做些又做什么呢?我只能默默地坐在院子里观想。

翻看《梅子青时》,我没有想到我的外婆,单纯被作者和他外婆的故事吸引。书中一幅幅珍贵的同学留念印在纸面上,时空穿梭,令人难以置信。那种距离太近了,70年近在眼前,仿佛身边某个平凡的人,她的一生就是这么壮观,只能怪我们缺少这种视野。另外,外孙和外婆拗脾气的情节让我捧腹,我觉得太好笑了,温馨啊。

花了三个晚上看完这本书,看完之后,我开始想念我的外婆,想念我的童年。

《梅子青时》读后感(七):故事从回忆开始

我们真的是无所不能:出生、成长、相爱、变老,如同一部学院派的小说,有开头、铺垫、高潮和结尾。我们在做这些的时候,仿佛是天上闪烁的孤星,发出来自过去的光芒,期待将来的自己拾忆。

我们都是爱回忆过去的,当我们在别处,在另一个时间,重新看以前这些过程,出生时的呱呱坠地、成长中的欢愉苦涩、相爱中的五味杂陈、变老后的落寞孤寂,发现那些点滴的故事都是从我们回忆的片段开始,而我们的人生,也仿佛是从历史的角落中走来,娓娓道出那过往的事迹。

《梅子青时》开篇讲述了作者的外婆刘梅香在松阳县(民国时称为县)成长的童年轶事,如外婆描述自己小时候好动顽皮的性子,既不怕疼也不怕生。“小时候我皮得很,人家叫我多动症。村坊里的戏台,少说也有两米高。我没有东西可玩,就从戏台上面跳下来。砰!没事体,好,再上去跳一次。”(摘自八)外婆的性格跃然纸上,活脱脱是一个女汉子。

再如,为什么外婆和她父亲的关系时而紧张、时而平缓?主要是外婆的父亲性格异常倔强。这份倔强也遗传给了外婆,让外婆从小到大都保持了鲜活而独立的性格。

父亲认为女孩子读书不好,硬是不同意让外婆去念湘湖师范。受外婆和其他家人关于“男女平等思想”的灌输,同时也恰巧受到地主的嘲笑(文中写道:地主遇到父亲笑说“你女儿去读书也肯定读不好,你看我的伢儿,都是我亲自教出来的”),让父亲态度一百八十度大转弯,不禁同意外婆去湘湖师范念书而且还要叮嘱其好好念书更不能输。然后,这时候竟已开学一月有余了。

外婆上了湘湖师范,开启了她经受战火洗礼的求学生涯。那时的湘湖师范因躲避战乱而南进古市,借广因寺场地办学。书中描绘浪漫学生时代的故事让人在阅读的时候常常忍俊不禁,同时也感慨那时学生的单纯和美好。“抗战期间,浙江省湘湖乡村师范学校从萧山闻家堰迁到松阳古市广因寺。一九四零年左右,著名教育家俞子夷先生应湘湖师范校长金海观的聘请,从汤溪来到松阳古市任教,就住在我家后院。当时我是简师班三年级学生,学校各方面条件都很差,教师也很缺。俞先生到湘师后,同学们听说他要兼任我班理化教师,感到十分高兴。”(摘自21)

然后好景不长,日军对寺庙的轰炸彻底让学生陷入巨大的恐慌,书中再现了那段让人害怕的场景——“这次轰炸不光死了七个人,还有三四十个人受伤。等我从家里赶去广因寺的时候,现场已经清理得差不多了。轻伤的人被转到松阳县里的卫生所,而那些尸体,据说血肉模糊,有的肚肠都飞到树上挂起来,是胆子大的老师和同学一捧肉一捧肉运出去埋掉的。”(摘自廿二)读罢此段,仍觉耳边充斥着轰炸后慌乱的哭喊声,让人忍不住觉得那段时间的人一定过得充实而又时常担惊受怕的生活吧。

毕业后,外婆走上了教育系统,成为了学校教师。时过境迁,外婆和学生时期最要好的伙伴陶爱凤、楼庭芬时而相聚,竟然很少拍过照片,在书中,外婆也有类似的感慨“有件事情比较遗憾。当年读书的时候,我们三个人总觉得以后机会多的是,没有一道拍过照片。退休以后,有一次我们去灵峰赏梅,庭芬突发奇想,她说我们三个合张照吧,以后可以纪念纪念。我说,年纪轻的时候都没拍过,现在还有啥好拍呢,大家都是老太婆了。爱凤说,哪里是老太婆,我们才刚刚退休,以后日子还长呢。所以就有了我们唯一的合照。你看,就是这张。”(摘自45)

在外孙的撮合下,经历了两个世纪,外婆她们三人在今年又再次团聚。书中结尾描述了这段美好而又感伤的相聚,相聚之后的离别又让人感慨:人生虽然显得如此短暂,但友谊却又是那么绵延长久。

书的一半内容来自外婆的口述,夹带着方言,从过去讲述到现在,每一则故事都带着俏皮的味道,仿佛外婆就端坐在你对面,对你娓娓道来过去的一切。

书的另一半内容来自外孙的观察。从外婆身体不再如以往般硬朗,不再如之前般健康;从抽屉里以外发现了外婆学生时代的同学录,民国遗风扑面而来;从外婆和楼庭芬、陶爱凤再次团聚的温存对视,从这些林林总总的线索中“写”了一副外婆的画像。

作者如同一只完美主义的猫,也如亚历山德罗·巴里克笔下《一个人消失在世上》中的主角加斯帕·格温。格温在《一个人》中是一个安静的抄写员,专门给人“写”画像。顺着外婆的记忆,顺着生活的脚步,在岁月里来回穿梭,描写了过去的外婆青葱样貌,描写了当下外婆乐观开朗的性格,也记录了许许多多对于外孙来说都是第一次听闻的过去。

《梅子青时》是一本记录了过去的书,仿佛是一个时间匣子,埋藏了许许多多的时间节点。我总认为,能把过去记录下来而不被遗忘是一件极为幸福的事情。看过一则报道,说光的传播是有速度的,所以我们眼见的一切都是发生在过去,哪怕就近在眼前的事情,我们见到的也是万分之一秒前。这么看来,仿佛我们就生活在历史中一般。而同样,人总是会离去,能让后人记住的最好方式就是留在这个世界上一些痕迹、留下一些记忆,把过去的一切——我们眼睛所看见的、我们耳朵所听见的、我们口舌所尝到的、我们肌肤所触碰的——重新整理,按照时间的顺序流淌入实体的记录载体。

吓……我貌似剧透了。→_→,勿拍……

《梅子青时》读后感(八):平淡而质朴

从《平如美棠》开始起,一种风格蔚然而起。它们都是怀旧的,它们也都是有关青春的,它们还是平淡而温暖的。

就像打开一张温暖粗粝的大手,纹理间藏着老茧,可是当它握住你的掌心时,是温暖而干燥的。《梅子青时》也是这样的一本书。它是外婆的回忆录,它更是一个年代的回忆录,那个年代,你我都没有经历过,可是,在那个年代,也有着青春,也有着火烫的热情,有激情有奋斗,有美好的感情,更有物质匮乏的年代那种一点一滴的小幸福。

我们自有我们的青春,听外婆讲过去的故事,听外婆讲她的青春故事,虽然觉得温暖而理解,但是却无法真正的做到感同身受。身在和平年代的我们,无法想象,在战火纷飞的岁月里,卧倒在炮弹身边,在与死神擦肩中求学是一种什么样的况味。毫无疑问的是,外婆的故事,因为年代的特殊,将日常细碎小事都蒙上了一层深刻的色彩。

我的外婆在我脑海中印象不深,我十几岁的时候她就已经八十多岁了。她是我家最后的一代小脚老太,走不快,拄着拐杖。如果我能像张哲一样的岁数时她还健在,我也很想听她讲讲过去的事情。未必精彩,但是绝对无法想象,只是一定不会像这本书一样顺畅,原因无他。外婆之所以能将回忆娓娓道来,多是湘师的底子,也是那么多年做教师积累下来的口才。有些年代故事的失传,不是我们不够努力,而是,那个年代人们教育的断位。由此可知,女孩子受教育多么的不容易而又多么的意义重大。刘梅香外婆也是努力抗争争取来的受教育权利。于是,她的故事,还是来到了我们的面前。

小书装帧很淡雅,有种岁月的质感。一边是现在的时间,是外孙张哲叙述的现在,另一边是故过去的时间,是外婆的青春岁月。两条线同步推进,就是这本《梅子青时》。

人说,老人是个宝啊。的确如此啊。一位老人就是一部活的历史,青葱的青春,久远的历史。我们都曾经年轻过,可是谁也未曾老过,当我们年老,回忆起青春的故事,那又是怎么样的一番滋味啊。

:下班之前写好的书评,然后领导进来交代了点工作,人走之后我就直接关了电脑,毫不犹豫的,毁掉了一篇刚写完的书评稿子,这篇晚上再补的,除了第一个句子是之前写的还有点印象之外,全部重写了,好佩服自己,这是题外话。

《梅子青时》读后感(九):重识外婆

如果不是一场病症,记录逝去青春的纪念册将永远尘封在橱柜深处,没有人会想去翻阅了解,直到有一天,那些黑白照片中曾经鲜活的生命都已经归于尘土时,我们可能在整理旧物的空档看到,继而翻开,一页页都是陌生的年轻身影,陌生的留言祝愿,直到看到自己的至亲时才终于发出一句感慨,外婆(抑或妈妈)那时好年轻啊,还是小孩子的样子啊。许是还会点评一下各位的留言墨宝。这个字丑点难以辨认,那个写的潇洒俊逸,应是人如其名吧。时光留给我们的只是感慨和猜测,别无其他。

幸而翻开了这本纪念册,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个鲜活迥异的稚嫩的身影。我们听着外婆讲述那些成长记忆中的片段,伴随着湘湖师范的到来离去迁徙,一出出再平常不过的小故事在这个纷繁杂乱的时代轮番上演,亲族家里的是是非非,艰苦求学的欢声笑语,老师的博学至诚热情,结识了各色的同学,一生的挚友,甚至某一次的互生好感,寺庙中躲避炸弹的听天由命,逃避敌人围追堵截的艰险刺激,面对瘟疫时的人心惶惶。所有这一切外婆只是三言两语一带而过,孙子抱怨太过简洁笼统,外婆的性情太过冷淡,然而所有这一切都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熠熠生辉过,成为了老人家记忆深处的珍藏,甚至好友在迷糊不清时还能哼唱起那时的歌谣。

外婆毕业后的工作几经波折,经历了父母妹妹的先后离去,结识了自己的恋人结婚生子,她坚持着自己在湘湖师范学到的那些理念,也坚持着自己的生存准则,就像她的老师对她家乡人的评价那样:醇厚、质朴、忠诚、柔弱、固执、少远见。但那所战时校园和短短几年的动荡校园生活,所给予她的养料,让她在这个养料的培养下成长成为了一棵荫蔽的大树,继而荫蔽着后来人。就仿若巨大机器上的一个细小的齿轮,接收,运转,传送,接连不断。

那本青春的纪念册里,一个个曾经熟识的,了解的,知晓的人,在毕业那一刻四散而去各奔东西,再听到消息时已不知过了几冬春夏,再后来也只是在聚会联络中才听到一些只言片语,现而今留下的徒有一个个框着的名字,没被框住的不一定还在,但被框住的人肯定不在了。让人唏嘘:当时共我赏花人,检点如今无一半。

外婆已经老矣,我们正青春着,如果可以的话,想多去听听外婆追忆那些似水流年。

《梅子青时》读后感(十):梅花暗飘香

我在浙图的书架上偶遇了这本书,封面上写着“外婆的青春纪念册”。这本书出版于2015年,描述的是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发生在作者外婆刘梅香身上的动荡青春。

刘梅香是一个时代的普通人,并非出身书香门第。她经历的是一个年代的战乱、动荡,求学、生活之路谓之艰难,校址几经迁移。然而,这些都不能摧毁一个人对民主与平等,自由与解放的追逐。文中说道“人力可克复环境”“多一分磨折,多一分成功。梅香:不要因受磨折而消极悲观,应该积极地去奋斗。”动荡年代之下,坚守更是难得。刘梅香是一位教师,传道授业,真心对待学生。遭遇文革时期,学生们起哄闹革命,而她却镇定自若,对学生讲“第一,不管怎么样,我还是按照教学计划上课,只要下面有一个学生,我也照样上。如果一个学生都没有,我就站在教室里,站到下课再走。第二,不上课可以,但是将来要找我补课,我是不给你补的。这是我的原则。”这番话,可以看出她对学生是真的负责任和关切,知识在那个年代对于一个人的改变是重要的!

刘梅香,是怎样一个人呢?她敢于直面社会的不公正,她敢于揭发,两年内因为为人耿直而被辞职两次。反观现实社会,“潜规则”这个词已然成为社会现象,很多人即便遭遇不公,也不敢去揭发,忍一天是一天,这种容忍,在外国人看来就是“东亚病夫”的做法。

作者写到:她站在一边,笑容盖不住脸部线条显现出的硬朗和自持。有着这样笑容的人,多半对事物缺乏狂热,不会狂热地爱,不会狂热地恨,也不会狂热地信仰。正是这种冷静和现实,让她面对时代的浪潮和生活的压力毫无惧色,一路走到今天。这就是刘梅香。

请用微信扫添加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