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家长和考生是怨声连连,但是北京、上海两地每年都是雷打不动地坚持着考前填报原则。为什么这两地会对考前填报志愿如此的 情有独钟 ?这种模式是代表坚持守旧的模式还是对教育更适合的模式?
2002年清华大学钟笑寒教授带领团队,完成了一篇很专业的关于高考志愿填报方式的论文:《高考志愿填报机制的博弈模型》。文中根据博弈论的知识结合经济学的计量模型,对三种填报方式进行探讨,并且得出一些与大家直觉中不一样的结论。即知分填报志愿并非比考前填报志愿更有效率,条件不同得到的结果不同。我想这里面的 条件 二字说明了,不同地区不能用同样的填报方式,只要这种方式符合本地区的 条件 就可以采用。
2012年钟教授另一篇论文:《高考志愿填报机制与大学招生质量》,该文通过对在校大学生学习成绩的对比分析,发现知分填报志愿反而造成了学生学习成绩下降,即专业与兴趣匹配程度降低了,学习的热情降低了。该文或许能给所有关心中国高考的人士一些新的思考,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去看待高考填报方式。
我们知道考前报志愿的主要依据,是学生平时的学习状况以及冲刺阶段模拟考试的成绩与排名。认识到这一点,考前填报就不会那么难了,只要可以清楚确定学生在该地区的成绩排名,和历年高校招录的排名范围,基本上就可以比较准确的填报志愿了。可能有人要提到高考考场上的超常、失常发挥的问题了,这种情况每年都有,但毕竟属于少数部分,绝大多数考生的高考属于正常发挥,所以整个地区的高考排名与平时成绩排名不会有大幅度的变动。
至于为什么对考前填报志愿的争议那么大,可能是因为各自站的角度不同,家长和考生更关心的是对自身报考的影响,而地方教委则需要在更广、更高的层面上考虑:
首先,要利于人才的选拔和培养。考前填报志愿,其实就是考生全部按照自己的真实实力来填报志愿。由于每位考生的判断是不同的,机会是相等的,而他们的志愿彼此之间又是相互影响的,这就大大降低了高考成绩的影响力,也可以避免 一考定终身 造成的人才损失。同时,按照真实意愿填报的志愿,也避免了某些院校和专业因为考生知道自己成绩排名后,不敢报或争着报造成的爆冷、扎堆现象,能够保证生源和学校资源的合理分配,以及大学生源的多样性,这对于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十分重要。
其次,保证考生更容易进入适合自己的大学。考前填报志愿不仅考量了学生的真实学习成绩,还考量了学生的自信和自我评估能力,由于不知道分数,考生只能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填报最适合自己、自己最喜欢的院校和专业,这样填报出来的志愿是能反映考生真实能力和真实意愿的。也避免了考生和家长普遍存在的唯 分 是图的心理 为了保证不浪费掉高考每一分,尽量填报与考分相应的院校和专业,而忽略了自身实际需求。
第三,保证考生更容易进入好学校。关于考前填报志愿,有一种说法是 吓死胆小的,坑死胆大的。 风险总是有的,但只要做到熟悉招录规则、准确定位考生排名,只要考场上没有严重失误,每一名考生都有机会进入理想的院校。
在全国多数省市已经实行考后填报志愿的形势下,北京、上海两地依旧坚持考前填报,我想这与两地的发展水平也有很大关系。北京、上海两地的经济和教育发展水平在全国均是名列前茅,据统计,这两地的211工程院校数量合计36所,占到总数的36%;985院校12所,占到总数的30%;大学综合实力排名前十院校中,仅北京上海两地就占了4所。顶尖高等学府聚集,加上优质的教育资源,使得北京、上海对资源的分配和人才的培养尤为慎重,这也是我认为他们一直坚持考前填报志愿的重要原因。
很多人不是很了解,北京在高考恢复之后采取的是考前填报志愿,1999年改为估分填报志愿,2000年通过民意调查改成了考后出分填报的形式,后来经过实践论证,发现还是考前填报更加适合。这也说明,每一项高考政策都是站在宏观的角度上、从大局出发制定出来的,不能兼顾到每一名考生的利益,因为它要对整个高考群体负责,要保证的是整个高考的公平和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