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料,在别人看来是最无忧快乐的大学生活到了老李女儿这里竟然变成了最坎坷的噩梦。对文字敏感的女儿为高等数学、生化工程还有细胞生物等诸如此类的课程所困,对数字提不起兴趣的她以 熬 字度过了那不堪回首的四年,期间的学习与挂科更是让人不想提起的往事。
女儿心里的苦老李也自然知道,但想着以后能有个好工作现在苦点累点也不算啥,然而快要毕业的时候老李才傻眼了,生物工程虽然是一个前景广阔的专业,但我国目前与之相关的公司企业并不算多,想在国内对口就业是比较难的,大多数生物工程专业的学生选择的是继续深造。老李女儿毕业一年多都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最后无奈选择去一家商贸公司做起了文员工作,现在的月薪还是2000多。
老李感慨: 如果当初我们能够通过孩子自身的特长出发,或者对要报考的专业进行更深入的了解和科学的分析,相信女儿今天的工作情况会比现在好得多!
老李在报考志愿的时候犯了两点错:一是以为自己填对了专业却对这个专业并不了解,二是没有针对女儿的性格兴趣进行简单的职业测试,而是武断地以为只要学好技能不管有没有兴趣都可以在社会上立足。
很多时候,我们只见到家长不让孩子学自己的职业,但很少见到家长对孩子推荐的专业也有了解的。家长选择专业一般是看哪个热门选哪个,哪个赚钱多选哪个,哪个好就业选哪个,但要是具体问计算机学了能干什么?学了金融能干什么?很多家长也很难将其说明白。老李对生物工程的选择并不是基于他对这个学科的了解程度,而是看到很多高分考生选择了这个专业,想当然地以为这个专业很高大上,毕业后好就业,实际上却是事与愿违。
对于根据兴趣选择专业的事情,不能过度吹捧,也不能完全忽视。老李撇开兴趣时有一点说得对,很多学生尽管选了自己喜欢的专业,但当把自己的兴趣变为一种职业来对待时,很多人未必还能以初心那般对待自己的兴趣。不过老李忽视了一点,即使兴趣不能当饭吃,但每个人的性格特征、心理情况是不一样的,喜欢文学和写作的女儿明显更习惯和文字打交道而不是数字与细胞,在理工科的专业中可以倾向选择那些文理兼收的专业,这样让孩子对于专业的接受程度可能更高一些。
兴趣偏向重要,专业选择同样重要,但二者不应该是矛盾的。高考难,报志愿亦难,家长倘若不妥善对待报考志愿,只会让考生三年的辛苦尽付东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