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高考 > 中国大学排名 查看格言:聚焦高考:研究型大学的招生目标是什么(图)_格言网

聚焦高考:研究型大学的招生目标是什么(图)_格言网

 时间:2020-12-28 23:46:52 来源:人生格言 
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浏览本页手机版

明确了招生培养目标才能培养出创新型的人才。CFP供图

  研究型大学是指那些提供全面的学士学位计划,致力于硕士研究生到博士研究生的教育,把研究放在首位的大学。由于当前各国大学的分类标准不同,其类型称谓也不尽相同。我国常见的分类是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学型大学、专科学校等。研究型大学在我国知识创新体系中有着关键性的作用,相应的高质量生源是其重要特征。我国从2003年施行至今的68所高校的自主选拔录取试验,其中就包括研究型大学。研究型大学的招生目标和教育理念是什么?在2008年高考到来之际讨论这个问题,对进一步改进研究型大学的招生考试制度将有所裨益。

  未来的知识创新者

  在国家知识创新体系建设中,研究型大学以科学研究和博士研究生教育为重点,不仅如此,一流的研究型大学也要有一流的本科生教育,它在国家的科学研究和精英人才的培养方面占有独特的地位,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大学之大,大在大师,大在培育的精英人才,大在闻名世界的知识创新者。

  我国1998年开始了新一轮重点大学建设,“985”重点院校目前有38所,今年如果增加5所就有43所,近三分之一集中在北京。按43所计算,占高校总数1075所的4%。据统计,我国研究型大学拥有雄厚的科研力量,前50所高校科研经费占全部高校总经费的64%以上,这些高校培养着我国80%的博士生。显然,就高等教育实际发展与理想定位来看,这些“985”重点院校理论上也属于研究型大学。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知识创新仍处于较低水平,科技国际竞争力相对进步不快。科技竞争力的不足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原因。

  评价研究型大学的一般标准包括教师、学生的素质,课程与硬件设置,学校的声誉等多项指标。其中学生的素质首先通过毕业生的成就体现出来。作为知识创新和传播的大学,毕业生的成就十分重要。这并不仅仅是看多少人做了大官,挣了大钱,更重要的是看多少人在各行各业里处于创新的前沿、处于领先的位置,当然最重要的是那些对人类的观念和知识的创新、对社会的制度创新起到先导作用的毕业生。

  学生的素质,特别是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观念和科学精神,首先通过招生过程来评价。我国招生制度判断学生素质一般主要是依赖统一考试成绩,它总体上符合1987年国家教委《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暂行条例》第二条规定的“德智体全面考核、择优录取”的原则,但在实际招生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缺陷。

  美国学者认为,综合性的选拔录取标准,比以考试成绩为标准更有利于促进更多的人实现经济流动和社会地位流动。综合性的录取标准,其实更是研究型大学本科通识教育理念的重要要求。研究型大学确立通识教育质量观,源于其精英教育理念和培养拔尖人才的教育目标,目的是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专业教育向综合素质教育的拓展,以培养具有理智、知识和智慧3类素质的精英劳动者。实行研究型大学自主招考,采用综合性的录取标准,有利于改进大规模纸笔考试的先天弊端,即不能测试人的某些重要的非智力品质与发展潜能的弊端。

  高素养服务者、领导者

  高等教育培养的是社会的高素质劳动者,好的研究型大学更要培养文明社会的高素质领导者和组织者,最终推进的是人类社会的文明进程,造福的是整个社会的老百姓。大量证据表明学生能极大地从参与社区或者专业服务中受益。这样的活动能给予学生与他人共同工作以及使用从正式的学术课程中学到的知识来解决社区中的实际问题。事实上,当前我国高校中大量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学习,需要学生具有相关的知识经验和实践体验,否则想要深入理解和应用会有一定的难度,更不用说知识创新了。

  强调培养服务者和领导者的素质目标,实际上也是研究型大学的社会责任,是研究型大学社会服务与人才培养职能的具体体现。研究型大学提供的知识与国家安全、公共卫生和经济繁荣息息相关。这些教育机构不仅为国家培养大批领导者,同时也培养出了对社会发展至关重要的科学家、工程师和其他专业人员。研究型大学塑造了知识型社会与知识经济的形态与特质。当企业和政府更多地转向应用研究和发展的时候,研究型大学作为社会智力的资源变得更加重要,是研究型大学在引领着知识的生产和传播。现代大学历史清楚地表明,哪里有世界一流大学的兴起,哪里就有民族的兴旺、世界一流国家的崛起。

  真实的历史的确如此,世界的科技中心的转移伴随着大学的兴起,伴随着大国的兴起,很大程度上和大学培养的服务者和领导者有直接的关系。近代大学在英国兴起的时候,英国成为全球领导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国家,尽管自然科学教育稍后才进入牛津、剑桥大学的课堂。法国名校的兴起,为法国拿破仑帝国的兴起提供了思想与技术支撑。而19世纪德国研究型大学的兴起,使得德国成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最重要的国家。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美国把欧洲高校的优势与自己的实用传统结合在一起时,则创造了今天的“美国神话”。

  早期强调综合性的标准来选择新生,特别是选择未来社会的服务者和领导者,在西方不仅受到精英教育的观念影响,也受到20世纪初期教育测量运动的影响。教育测量专家在对大学入学委员会举办的考试进行研究时发现,考试侧重传统的书本知识,难以考查学习能力与潜力,而学生的发展与很多其他因素有关,单纯的考试入学制度未必能选拔最优秀的人才。正如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霍华德·加德纳教授所说,类似ACT或SAT的这种“正规考试”严重地偏向两种智能,即语言智能和逻辑智能,这就使得那些在需要较长时期努力才能完成的专题中或者在情景化的评估中才能更好地表现出智能强项的人在正规考试中受挫。

  我国当前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精英高等教育与大众高等教育分类发展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培养精英人才已成为一种国家战略。在这种背景下,研究型大学应当有勇气和能力明确表达自己选择和培育精英人才的主张,并有严格的监督机制做保证。进而在招生中关注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关注体现其领导与组织能力的实践经历。

  多元智能的通才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教授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个体身上独立存在着与特定认知领域或知识范畴相联系的至少7种智能,其中既有传统教育偏爱的逻辑、数理智能,言语、语言智能,也有偏重于技艺和技巧的音乐、节奏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动觉智能,还有偏向于心智操作的交流、交往智能,自知、自省智能等。

  我国长期实行统一考试模式,是选择一定意义上的“通才”,如果大学自主选拔录取实行在统一考试基础上的笔试和面试,是对招收“通才”制度的改进。两种选才之道,从评价指标上看文化基础共性与才能等个性所占的权重显然有区别,前者更重基础,后者更重个性,类似科举时代的制科,目的是选“非常之才”。

  目前我国存在3种招生渠道,分别是统一招考制度,保送生制度和高校自主选拔录取制度。长期以来,我国高考升学保送的对象是学习成绩优异并在各种省、市级以上竞赛中获奖的学生,实际上是对在校优秀学生的奖励和实行优惠政策。学者们认为,从实际效果看,以总分取胜的高考评分标准鼓励的是,在应试学科范围内各科齐头并进的学生。符合这一标准的,往往是那些在各科都具有较高应试能力的学生。从人才需求的角度看,创造性的科学研究活动既需要理论人才也需要实践人才,社会的各行各业更是需要多种类型的人才。

  所以在上述渠道中,特别是在自主招生渠道中,设立面向实验型、研究型学生的创造型人才的制度很有必要,以避免排斥那些擅长科技制作、科学实验的学生,避免一些具有科学研究潜质的创造型人才被题海战术的考试大战所埋没。同时我们也感到,高校自主选拔录取制度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增强其选择对象的开放性,避免部分地区家长们反映的因为中学受推荐指标的限制,从而使得很多希望通过自主选拔录取实现自己理想的考生被排斥在外。如此,可为基础教育阶段发展学生的创造力提供制度上的保证,也使得创新价值能起到更大范围的导向作用。

  多元文化的学生集体

  真正的研究型大学实行开放式、国际化的办学方针,除了拥有众多的外国学生、访问学者,还要求大学生源广泛,包括一定比例的留学生,比例很高的研究生与本科生。生源的广泛性和较大的研究生群体,提供了促进知识和文化的交流与创新环境的可能。

  但无论如何,研究型大学招收的学生在本省市尽可能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这些招收的学生尽可能来自不同的亚文化区域,以利于形成一个多元的文化氛围,有利于他们相互学习,营造他们对中华民族大家庭的认同感与责任感氛围。按照结构主义的智能观,多元文化的碰撞能更好地孕育创新型人才。所以我们要尽可能不要录取一群相同的学生,而是要把不同类型的学生组合成一个优异的整体。如学者们说的注重“学校精英结构内多样化的最优搭配程度,从而使学生具有相互学习的最大可能”。有学者注意到,我国1977年恢复统一高考后,大学招收的77级、78级学生,就是不同年龄、能力、资历、区域等的学生的组合。这种多元文化校园,对人的发展成才帮助很大。很多毕业的研究生也认为,不同年龄、职业、经历、地域来的同学共同学习,既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更促进了各阶层的相互理解与科研创新。

  学生在课内或课外的何种状况下学习效果最佳,事实证明也是多元文化的大学。当然,美国的招生实践突出体现在著名私立大学,这是因为受财政拨款体制限制,受高等教育管理地方化的限制。1986年受哈佛大学校长德里克·博克的委托,哈佛教授理查德·莱特组织了代表美国25所大学的一支65人的研究队伍,评估哈佛及其他各类学校对本科生成长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大学时代广泛接触来自各种宗教和种族背景的学生,并学会在一个多元化的环境里生存,是大学生们在大学时代所有经验中感到最吃力,同时又是收获最大的体验。基于这样一个关于大学生成长发展的理论,大学应当自觉地将这种招生理念融入大学教育过程,使之成为学校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研究型大学实行这种招生政策,无疑具有一定的优势条件。

  客观上,建设研究型大学需要的条件还有很多,其实践中的影响因素也比较复杂。但无论如何,从大学招生的教育理念视角去关照,可以把招生工作做得更好,选择到更适合的生源,从而为建设真正的研究型大学添砖加瓦。

请用微信扫添加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