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观后感 查看格言:《赛马皮特》经典观后感10篇_观后感_影片观后感_格言网

《赛马皮特》经典观后感10篇_观后感_影片观后感_格言网

 时间:2020-12-28 23:46:52 来源:人生格言 

《赛马皮特》经典观后感10篇

《赛马皮特》是一部由安德鲁·海格执导,崔维斯·费米尔 / 查理·普拉默 / 史蒂夫·布西密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赛马皮特》观后感(一):Portland 到 Wyoming,需要走多久

幸福就像迷宫终点,如此的触手可及,如此的毫无头绪。城市那么大,渺小的一个我,用尽全力地奔往快乐的另一端。

继《45周年》之后,Andrew Haigh 带着他的改编电影,又来了。这次他不再像《周末时光》和《45周年》那样将个人情绪放到一个特定的、短暂的时间段里发酵,而两人之间的互动也不再是作品的主要形式,《赛马皮特》里的小主角 Charley 甚至是一个沉默寡言的 15 岁少年。

但角色情感的细腻刻画仍然是他作品的核心,大段的看似无意义的画面留白也仍然会出现在《赛马皮特》中,只不过这一次将情绪放到一个看似没有尽头的公路之旅,少年 Charley 从 Portland 出发,却并不知道 Wyoming 是不是他的终点。

在亲密关系探讨上,Andrew Haigh 自 6 年前《周末时光》之后,就在所有人的眼皮底下以光速奔往大师级殿堂,《周末时光》和 HBO 两季的《寻》奠定了 Andrew 在同志电影/电视剧领域无可撼动的地位。

就在我们将要把他牢牢地归纳为同志影视导演的时候,两年前的《45周年》又打了一场非常漂亮的进阶赛,将亲密关系的探讨范围延伸到了异性恋领域,更送了一个奥斯卡提名给 Charlotte Rampling。

Lean on Pete 非常的 Andrew Haigh,因为在少年 Charley 身上他看到了熟悉的无助感。这种无助感无关于金钱和地位,可以是《周末时光》/《寻》里面对亲密关系的恐惧,也可以是《45周年》里得知真相的绝望,而在几乎不涉及到爱情元素的《赛马皮特》里,Andrew Haigh 刻画了少年 Charley 与他整个松散人生的拉据战,这是一种扎根于贫穷的无力感,那种你想用力全力却不知道如何落根的无助感。

热爱跑步的少年 Charley,晨间训练、偷窃之后、被警察追捕,甚至只是心绪不宁时都在奔跑。跑步几乎占据了他人生最大的篇幅,因为往远方奔跑是他所能掌握和控制的适应生活变化的唯一技能。但这个远方,他并不知道是什么。

同名作品改编,Lean on Pete 原著作者 Willy Vlautin 在国内少为人知,在国外也并没有达到街知巷闻的程度。作为主唱的乐队 Richmond Fontaine 也离知名二字有着甚远的距离,但曲调风格却总有着荒凉般的伤感,开头的 Blind Horse 即出自乐队之手。

Vlautin 所写的文字非常浅显,但情绪的铺垫和对人物的心理刻画却有着极大的同理力,让人读起来内心柔和。他极少将笔触伸向诸如谋杀、性虐待、出轨等噱头性话题,寻常人家的平凡生活和生存是他的永恒主题:

两班倒仍然无法完全支撑房贷、却仍然不断努力不让儿子失望的父亲、有着恶毒父亲却想要拯救失足女孩的夜班护士……这些都是普通人,是我们每天醒来就可以遇见的例子。他们并没有遇到电影/电视剧上所编写的重大“生活转机”,从此过上美满幸福的生活。

但即使望不到生活的希望和尽头,也并没有天赋去思考人生的意义,他们仍然不断地努力地活着,更重要的是,在生存奋斗之中还能存有一点点友善之心去帮助更需要帮助的人。

Willy Vlautin 不断书写着光鲜亮丽的城市灯光之下,却不那么美好的努力生存着的人生。这是他笔下的城市悖论,远景看到的是繁华与迷幻,近看却是生命的艰辛和活力在撕扯。

Lean on Pete 同样带着浓重的 Vlautin 风格,文字简单(遣词造句大概在高中生水平左右),从不制造悬念,在松散的剧情之下极富耐心地通过看似重复的场景一步一步地积累情绪。没有高潮没有结束,但适时的小爆发又觉得让人通畅淋漓。虽然书名 Lean on Pete 采用的就是里面其中一只赛马的名字,但其实由头到尾都是 15 岁少年 Charley Thomson 的独角戏。

经常将“我很好”“我并不需要更多”的 Charley 看过很多东西,看过爸爸和别的女生做爱,在床上、沙发上、厨房里做爱,看过素未谋面的女人仅仅穿着底裤和他爸的衬衣在厨房里做早餐,看过他们吸大麻,看过他爸吐在水槽里,看过只剩下一只胸罩的女人晕睡在车的后座上而且还失禁了,看过小孩用枪爆了一只狗的头,看过一个男孩为了取乐把他的妹妹的睡衣撕开,看过一个小孩被打得口吐白沫并癫痫发作。

唯独没有见过他的妈妈。

这些不堪这些限制级场景,都是贫穷市民的日常,一不小心,就会成为 Charley 的未来。Don't think about it. 是 Charley 身边所有的朋友所能给出的最好建议。

道德感和修养是通常和贫穷相分离的两个社会既成定义,Charley 对这两者都毫无概念。因为若他对这两者有丝毫的敏感,贫困两字早已将将其折磨至变形。他不会“诚实地”把别人多给的工钱还给对方, 吃饭狼吞虎咽、声音巨响,在父亲数日不归家、给的钱已用光时会去超市偷东西、流串到无人看守的家中洗澡、把收留他的陌生人家里的罐头食物都偷走,偷别人汽车上的汽油、在餐厅里吃霸王餐……

但我不会强行将道德感和修养这两个词和天性搭上什么关系,这些都是后天社会、教育和经济状况所能塑造的东西,贫穷可以将这两个社会属性引往令人发指的方向。Charley 和他的父亲 Ray 无疑是过着最最底层的生活,当 Ray 被他的情人在家里殴打重伤入院之后,Charley 在父亲的抽屉里找到的仅仅是 7 美元。

贫穷可以极大程度地改变一个人,可以淡薄道德感、修养也可能无法与它沾边,但唯独一个人的天生秉性是贫穷无法改变或者打败的,是恶是善,自出娘胎之日起,多半就已经定了。

即使是 Ray,我也会称其为一个善良的人。一无事处、酗酒、睡别人老婆,却也仍然保有对儿子的爱,对未能让 Charley 得到更好的照顾而感到愧疚,我们不能用“天下没有不爱儿女的父母”来解释这件事不是吗?毕竟近在眼前的例子就是 Charley 的母亲终究是从来没有出现过在他的生命里。

“Ray: Sorry I can't give you any more.

Charley: I don't need any more.”

Charley 也是善良的,不然他也不会带着 Lean on Pete 漏夜出逃;即使是被追赶得自己连温饱都没有解决只能喝水充饥的时候,也仍然耐心地等待着 Pete 慢慢地吃完草再上路;当偷来的车坏掉、他们只能步行在荒漠之中,举目无人、救助无援的时候,他所想到的不是自己是否能够生存下去,而是责怪自己未经思考制定计划就贸然将 Pete 带离马场。

“I was a horrible person, and I had gotten us in a huge mess. I felt as lost and lonely as I ever had and I couldn’t stop worrying about Pete. ”

Willy Vlautin 也是善良的,因为在最后的最后,他给了 Charley 的摇摆人生一个终点,一个落脚的地方,一个可以参加足球队的学校,一份醒来就可以吃得到的热培根,一身不需要从迷你超市里偷来的衣裳,一个虽然和哥哥有争执但自始至终爱着这个外甥的小姨,一个他不曾拥有过的家。

虽然 9 月已在威尼斯电影节首映,Lean on Pete 要到明年 2 年才在英国公映,若你喜欢,不妨入手原著读读这个贫穷少年的奥德賽之旅。

写在《赛马皮特》公映之前。

《赛马皮特》观后感(二):生活如此艰难

一个十六岁的少年,在短暂的时间内经历了两次死亡,这是怎样的体验?

少年查理有个不完整的家庭。母亲离家出走,父亲生活散漫而随意。但个性温顺随和的查理并不在意这一切,他接受了父亲随意带女友留宿,接受了家庭平淡清苦的状态。只要天天跑步、上学,能打橄榄球。

查理喜欢赛马,一次偶然的帮忙,让他为赛马场的工人打短工,得到了他人生中第一笔收入。

然而好景不长,父亲被情敌打成重伤而不治,查理不愿意被收养,跑到马棚与心爱的赛马皮特呆在一起。

失去父亲的查理与赛马皮特亲密无间,但是皮特由于受伤不能赢得比赛而要被主人卖到墨西哥,查理悄悄开走了运载皮特的车子,他要去怀俄明州,寻找他的姑妈——唯一的亲人。

漫漫长路,查理花光了仅有的一点钱,他只能去骗餐厅服务员,点了一大推食物,准备逃走。虽然未能如愿,但是善良的服务员还是放走了查理。

一路艰辛,查理带着皮特徒步在漫长的西部荒漠。他不断地跟皮特絮絮叨叨,似乎只有皮特才能领会查理的内心。也许只有皮特才能让这段寻家之旅显得不那么寂寞和孤单。

可是不幸还是降临,皮特在公路上受惊脱缰逃跑,被迎面而来的汽车撞到,倒在了查理眼前。又一次,让查理感受到了失去亲人的痛苦。

孤独的查理在城里打短工挣路费,却又被酗酒的流浪汉欺负,忍无可忍的他只能反抗,将流浪汉打伤,抢回了自己的钱,终于踏上了开往怀俄明的旅行车。

在怀俄明州,查理找到了姑妈,独居的姑妈收留了他,并希望跟他一起生活。

夜深了,查理难以入眠,他敲开姑妈的房门,忐忑的询问,如果姑妈不想留他,他可以离开。他不愿意给姑妈添麻烦。

姑妈肯定地告诉他,他可以长期住在家里,可以继续上学、跑步,继续打橄榄球。

此时此刻,眼泪再也忍不住了,查理不由得失声痛哭,所有的艰辛和不幸,在这一刻爆发。

……

影片舒缓的节奏和少年容忍的个性,一直在平静地叙述这个悲情的故事。平静的背后,却不断积聚着感情的能量,查理只是要一个家。而生活却不断在打断查理的愿望,不断逼迫他一次又一次面临绝望的边缘。生活如此艰难,在十六岁瘦弱的肩膀上施压。

影片的最后,查理又开始晨跑,恢复了原有的生活节奏,只是不知道,未来是否还有更多的不确定?

无意中听到了许巍的《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

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

你赤手空拳来到这世界,

为找到那片海不顾一切。

……

我们都处于一个无奈的生活状态,唯有倔强和坚持,才能真正找到属于我们自己的精神家园。

(同步个人公众号《非影评》)

《赛马皮特》观后感(三):马语者流浪记

男孩Charley半夜醒来,离开半路上收留他的游戏迷农舍,牵着心爱的赛马皮特,继续往东,朝着荒蛮而开阔的草原,决绝前行,“这不是我们的家,走吧”。

英国导演安德鲁.海格(《周末时光》、《45周年》)新作《赛马皮特》,改编自作家Willy Vlautin2010年同名小说,置景美国人烟稀少的大西北,烘托出一位15岁少年与其心爱赛马的艰辛流浪历程。

这是一个不断摸索“家之定义”的男孩成长故事。最初,Charley和单身老爸Rey搬到俄勒冈最大城市波特兰郊区,准备开始一段新的生活。从开场第一镜,Charley沿着乏味社区跑步,导演就大概给出男主角的大概性格形象,与躁动青春有些不相符的沉默安静和乖巧,却搞不准心底蕴藏着随时可点爆的巨大能量。学校同龄人在全片中彻底缺席,唯一可提供给观众的一点信息是,Charley曾在校橄榄球队训练,但个头偏小。

他所坚持长跑的乏味街区,至少有一座马棚,这让少年邂逅了老马皮特和他那脏话不离口的主人Del(史蒂夫.布西密 饰)。马厩主给少年提供了一份帮忙牵马的临时工作,这时从Charley口中说出的年龄是16岁。

为了给少年建立一种新的兴趣和热爱,电影给予养马、驯马、喂马、买马、赛马等产业一条龙相当长时间,起初那个沉默乖巧的Charley也变得激动雀跃,老马皮特成了他离不开的新朋友。而与Del一次次的公路旅行和露营,也让观众隐约嗅到一丝精神父子的关系可能性。尤其在沾花惹草的亲生父亲Rey引来第一场灾祸,又恰逢Del准备卖了老马皮特之时,怎么从传统电影欣赏惯性看来,都该是Charley与马主Del争吵、化解矛盾,成为新的精神父子之成熟时刻。可导演安德鲁.海格偏偏不按常理的,让少年Charley独自牵马逃亡流浪,让马场主Del就此离开电影故事。

我说不上这样的剧情处理手法是好是坏,只是得承认它让故事走向有些出乎意料,或许也因为这种有意营建的特殊性,我们可以不去追问真实生活的合理性,譬如为什么Charley不去接受社会救助、马场主为什么不追到偷走皮特的少年,毕竟从古至今,能成为新闻和议事的,从来都是生活日常的例外。

电影的大部分时间里,姨妈Martha都是一个只闻其名不见其人的重要存在,是自幼没见过生母的小Charley之精神母亲。这个反反复复被少年挂在嘴边的名字,或许也就是他倔强牵马上路的最合理理由。Charley要徒步穿越美国荒芜的西北部,到怀俄明州找到姨妈,他所能知道的信息非常有限,只有姨妈的名字和最后谋面的城市。

这不免让我想起契诃夫著名短篇小说《万卡》中那个9岁男孩,他被鞋匠欺负和剥削得非常痛苦,十分想念爷爷康司坦丁,终于找时间写了一封情感充沛的信,“把这张纸叠成四折,把它放在昨天晚上花一个戈比买来的信封里……他略为想一想,用钢笔蘸一下墨水,写下地址:寄交乡下祖父收“。

幸好,借助着互联互通的信息时代,《赛马皮特》中的15岁Charley没万卡那么悲剧。几通电话,他能查到姨妈如今工作和生活在怀俄明第三大城市拉勒米的图书馆。一路上,肚子饿了渴了就进福利社,即便偷盗超市被抓都会获得原谅。我查了一下,从俄勒冈的波特兰,走路到怀俄明拉勒米,全程1818公里,步履不停(在电影里或该叫做“马不停蹄“)的话,共需375小时。当然,少年虽然倔强,但也不至于非得自虐地弃绝一切方便的交通工具,非得需要钞票时,就变成18岁的成年人,跟随墨西哥非法移民去大宅做粉刷工作。

整个2小时的电影时间,被两场突如其来的重大事故,切割成驯马、牵马和独自徒步三大个段落。事故是什么,因涉及剧透,先隐藏不表,但每一场事故都以舞台剧尾声的高光,将少年Charley定格。无论是窗外的警灯还是公路上的汽车大灯,都清晰无比放大着Charley那张满布雀斑的青春脸蛋,而他成长的重要时刻,似也被这些高亮的光柱定成可以永世铭记的人生相片。

从制造焦虑情绪的手持摄影,到开阔荒野的大全景,再到最后重逢姨妈后平稳眷顾室内的暖色调,导演给予《赛马皮特》的调子是非常温情和慈悲的。从父亲Rey到赛马皮特再到姨妈Martha,究竟哪里才是少年的家呢?其实只要有着相濡以沫的温情,对于Charley来说,哪儿都能是温暖的家吧。他重又迈开了步子,向着回到橄榄球队的梦想,开始在大街上奔跑起来。

《赛马皮特》观后感(四):流浪者Charlie:Where is Home?

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一个压抑的故事,一个好故事。 我觉得Charlie是一个流浪者,因为他没有安定之处,至少在离开姑姑之后,他未曾拥有过一个可以提供安全感的实物,像一栋房子这样可以称作家的地方,能为他遮风挡雨,提供感情的慰藉。他的生活是一个又一个陌生的地方,一栋又一栋陌生的房屋。他没有稳定的实物去寄托情感,所以他只能将其寄托到人身上,从父亲到皮特再到姑姑。但是人不是实物,人每天都会产生变化,因此它是动荡的,是不稳定的。所以父亲遭遇变故,他便将情感寄于皮特身上,他拼了命地要留住皮特,因为那就是他的命,如果失去皮特,他拥有的唯一珍贵的东西(续命的东西)——他的情感也就会被剥夺,那他就真的“死”了。 他从不骑皮特,因为它并不是他的宠物,它是他生存于世的象征;它的存在是他唯一能够感受到他生命跳动的途径。但是皮特也走了,他再一次面临崩溃,死亡的边缘,只有姑姑这一根救命稻草还能牵动着他的心跳。于是我们看到了“悬崖边的挣扎”——暴力和鲜血,情感的无处宣泄以致到达极致,Charlie内心的压抑让我觉得恐惧和难过,这样的悲剧到底是谁之过?是喜怒无常狠心离去的母亲,是不知如何教育子女的父亲,还是这个冰冷的社会? 我到电影结束都没有从悲伤的心情里走出来,尽管旁边的小姐姐已经哭得声音嘁嘁,虽然Andrew Haigh还是给了一个温情的末尾,但是我却不敢想象Charlie接下来的生活,他如何从破碎的过往中改变自己,而姑姑又是否能够抚平这颗受伤的心的伤痕呢? Where is home?Has Charlie ever found it?

《赛马皮特》观后感(五):赛马皮特:十六岁的夏天与漫长的旅途

首发于公众号 奇遇电影 (ID:cinematik)

奇遇电影图文版

安德鲁·海格恐怕是当今影坛仅有的出一部电影,CC发一张碟的导演;处女作《周末时光》被誉为2011年最好的LGBT电影,横扫当年各大LGBT电影节,并入围了不少刊物和影评人协会的年度佳作;而他的第二部作品《45周年》更是声名大噪,不仅在柏林电影节同时拿下影帝和影后,更是为夏洛特·兰普林赢得了一个奥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而他为HBO执导的两季LGBT话题的剧集《寻》更是圈粉无数。早在威尼斯开赛之前,他的最新作品《赛马皮特》就被各国媒体视为夺标热门。而影片出人意料地放弃了海格擅长的对亲密关系的探讨,而是聚焦少年成长,并以一种相当“古典”的方式,触及了现实问题与尊严政治。

按照海格的说法,《赛马皮特》是一部“关于一个男孩寻找家的故事”,16岁的少年查理在暑假找到了一份在马棚工作的兼职,并与一匹名叫“依靠皮特”(Lean on Pete)的赛马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因为父亲去世,马棚主人也准备将不再能参加比赛的皮特卖到墨西哥的屠宰场,自小没有母亲的查理决定投靠姑姑,偷了老板的车,带着皮特走上了从俄勒冈到怀俄明的漫漫长路。

如果说影片的前半部分对标的还是肯·洛奇的社会现实主义名作《小孩与鹰》(Kes)——都是贫苦少年的艰难生活,以及他们与动物间的羁绊,那么完全出人意料的是影片的后半部分,从查理偷了老板的拖车上路开始,影片的情节并不是如预想的那样变成了公路片,而是陡然转变成了少年题材的流浪汉小说——是的我说的是《苦儿流浪记》或者《三千里寻母记》这种经典名著。破碎家庭、出身底层,单纯的主人公,近乎孤儿,缺爱,难于融入社会,甘愿做各种工作以挣扎求生——查理简直是流浪汉小说里的典型主人公。

大概是因为话题相关的缘故,海格在《赛马皮特》里的很多处理手法都有着英国自由电影运动和肯·洛奇乃至达内兄弟这一路社会现实主义电影的影子。自由电影运动闻名天下的是“厨房水槽现实主义”(尽管实际上也并没几部片子出现厨房水槽,不过《赛马皮特》里面倒是有很多厨房水槽……),《赛马皮特》的前一半堪称“马棚草料现实主义”。原著小说作者曾经一度不想把改编权卖给海格,因为他认为英国人根本不懂美国的赛马是什么,而海格也是够拼,花了三个月在美国中西部体验生活,把养马、驯马、赛马的细节在影片中拍得十分清晰流畅,又与美国电影中对这些场面处理的风格完全不同。

海格作为新晋“作者导演”,其摄影风格非常容易辨认,这包含了长镜头和自然光,长焦镜头的独特用法,以及某种画面的特殊色调等等。海格也是偏爱内景中将明亮的门窗置于后景的导演之一(请看侯孝贤,是枝裕和,贾樟柯……)。这部影片在视觉结构上的一大特点就是使用画框中的画框做为构图和表义的重要元素。具体说来,门框、窗框、马棚的栏杆、车窗等等,都是对查理的规训性、社会性乃至压抑性的元素,与此后的他一人一马走进广阔天地的场景形成鲜明的对比。内景空间通常都极为狭小,并且在构图上有意将并不快乐的查理放置在各种框中框里面。而与这些场景相伴的是通常不在美国影片中出现的从照料到运输的各种琐碎细节,而在赛马场面的处理上,海格都是采用经过精心调度的长镜头——是的,就是与现场观看经验相同的那种长镜头,而且限于拍摄条件都是“一条过”,(对比可看《奔腾年代》对赛马的渲染和铺排……)。这在视觉上也符合影片的现实主义风格。

在另一方面,与《小孩与鹰》类似,查理对皮特的感情,确切地说是“羁绊”,主要体现在查理照料皮特的细节和过程之中,正如片中一句蛮点题的台词所言,女骑师邦妮对查理说:“它只是一匹马,你不能把它当做宠物,不要对它产生感情。”但对查理而言,他只是想要照顾它、保护它,而不是要靠它去挣钱,去成功。而且在影片的后半部分也能看到,平时沉默寡言的查理,把皮特看做了自己的倾诉对象,喋喋不休地对皮特讲述自己的故事。但影片进行到三分之二的时候,受惊脱缰的皮特狂奔而去,随即被路过的汽车撞死(这一场面又是以一个精致的长镜头完成的),最后的三分之一,一无所有的查理彻底变成了“Homeless”。所以其实赛马或者皮特并不那么重要,正如《小孩与鹰》里面鹰本身也没那么重要。皮特的名字实际上也解释了这一点,重要的是“依靠”这种关系,马只是查理需要的一个对象而已,父亲,老板,邦妮,以及最后历经磨难而找到的姑姑——有趣的是查理他拒绝被转到社会福利机构监护,也从来没想过找妈妈,而最后他找到的也是离婚后独自生活的姑姑,并回归了自己的生活秩序(影片开头结尾都是查理练习长跑的场景),——由此其实可以看到某种与主流不太一样的价值观和对家庭/秩序的想象。

影片的社会面向在查理和皮特上路之后开始缓缓铺陈,迫于生活查理在超市行窃,从旁边的车里偷汽油,甚至吃霸王餐还不忘打包——最后好心的黑人女招待放他离开(父亲曾告诉他,天下最好的女人都做了女招待)。弃车步行之后,也曾接受过两个经营农场退役老兵的热情招待(这俩人玩游戏的场面似曾相识,怎么看都是一对儿……导演带的私货其实不止这一处哈哈哈),在一无所有之后还去给墨西哥人打短工刷墙,在自己辛苦挣来的钱被抢后终于爆发,把对方打成重伤(这点也让我想到好几部肯·洛奇……)。当然这许多都是流浪汉小说的必备桥段(穷人的恶,与穷人的善良),但其中有着清晰的对贫穷的社会结构性的观察,某些段落甚至让人想起19世纪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

另外可圈可点的就是出现在影片所有场景里的主角查理——导演的这个处理实在是我这种叙事视点焦虑症患者的福音——的扮演者查理·普拉默。出生于1999年的他成名于著名剧集《大西洋帝国》,把这个小镇少年的角色演绎得十分准确生动。敏感而脆弱的同时,却又强撑着显得沉稳,尤其眼神堪称清澈(除了表演之外还是要赞一下海格对演员视线方向的调度方法),海格选中查理·普拉默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赛马皮特》最终捧得70届威尼斯的最佳新演员奖(马斯特洛亚尼奖),衷心希望这部难得一见的……马棚现实主义电影能在明年的奥斯卡有所收获。真是很少看到这么古典范儿却又不显得陈旧的叙事了,尤其海格出品,画面必定赏心悦目。影片版权早在戛纳就销售一空,国内也已经有买家入手,倘若能上个院线那真是再好不过了。

《赛马皮特》观后感(六):举重若重,举轻若轻

安德鲁·海格的电影如同他本人一样温文尔雅,这位英国导演两年前凭借《45周年》为世人熟知。在他的作品中,平淡如水的叙事,表面上不露声色的人物,内心往往流淌着不易为人知却又细腻丰满的情感。《45周年》里的Kate是这样,新作《赛马皮特》中的Charley亦是。

从格局上讲,《赛马皮特》相较于海格的前两部作品《周末时光》和《45周年》都要广袤许多,导演不仅将场景搬到了美国,而且视角也不再局限于短短的一个周末或是几天。在这部有些“公路电影”特质的电影中,主人公Charley所处的环境和面对的人,都要比先前作品里的角色要复杂得多。因此,《赛马皮特》里未知和不确定性占据了更大的比重——直到最后Charley走进姨妈家门,我们一路上都不知道哪里会是剧情的终点。

但是,看海格的电影并不需要依托这些未知和不确定性。可以说,这位导演的叙事风格反倒相当“确定”和沉稳。他从不刻意挑拨观众的视听神经。我想,这种缄默和略带点儿枯燥的“确定性”,应该源于导演本人对“好莱坞”式起承转合的摒弃,和对此类电影中过于浪漫化的人设的不以为然。有人曾经打趣道,海格的字典里就没有高潮这两个字。

在这一点上《赛马皮特》与《45周年》一脉相承。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高潮的形成方式之一,就是利用角色间的矛盾外化和激烈冲突。虽然《赛马皮特》和《45周年》刻画的是截然不同的角色,但巧合的是,与主角对戏的“二号”人物都处在相对话语缺失的状态。《45周年》基本就是Kate“第一人称”视角,她的老伴Geoff成天不见人影;而到了《赛马皮特》里,陪伴Charley漫漫长路的lean on Pete,干脆就是一匹不能说话的马。

掷出的话语没有人聆听响应,“角色”之间没有正面交锋,某种意义上,海格荧幕里的人物都是相当边缘而孤独的。自己就身为边缘人 [注:这里并非刻意拿导演的戏外身份说事], 海格关注和“凝视”这类人群的目光更显慈悲和温暖。《赛马皮特》后半段Charley独自与lean on Pete踏上征途,我们发现,镜头开始不断地从近景,中景,远景以及各个角度“关照”着他们,一刻也不离开,生怕跟丢了似的。导演刻画人物过程中对角色的呵护和关怀,在这样持续性的追踪式视角里彰显无遗。

用沉稳大气,举重若轻来形容这位剪辑师出身的新锐导演或许有些过誉,但海格电影里流露出的真挚和诗意正是通过这样轻巧而清晰的叙事方式来展现的。我想形容他“举重若重,举轻若轻”,不加矫饰,就像一位扎扎实实的书生,一心一意把剧本的原貌拍出来给你看。同时,海格希望自己的每一部影片结束之后,观众才被里面的角色感染,打动,用他自己的话说,这才是通过“电影语言”与观众交流沟通的正确方式——人物不应停留在放映屏幕的画面上,而需要真正走进映后每个人的脑海与心底里。

海格擅长在电影中营造出恰到好处的距离,他用安静的运镜,舒缓的节奏,和细腻的情感,将自己对主题的独特思考呈现给观众。这也是看罢《赛马皮特》和回顾《45周年》后我对海格执导功力欣赏的最主要一点。这位英国导演的剪切和“留白”能力非常强,他的影片里几乎很少看到“废笔”,很多时候情节的铺陈与推动都是通过人物不经意间的对话和看似漫不经心的场景描摹实现的。例如《45周年》里Kate去镇上旅行社询问的一幕,不仅侧面交代了剧情,而且观众也能在饱满完整的Kate视角中去体会她当时的心境。《赛马皮特》里也一样,影片前半段对Charley这个人物的塑造,多半是通过Del的点评完成。马厩里的“Don't run, walk!”,还有餐桌前的那句“You don’t have any manners, do you?” 都让我们切身感受到他多少与别的孩子有些不一样。相似的是,Charley家庭的过往和变故,和姨妈Margy究竟是谁,也没有通过画面直接呈现,而是借Charley本人的喃喃自语(或是与lean on Pete的对话)交代。

再举一个例子。父亲这个角色在全片中消失得很快,但是他在厨房里和儿子聊天时候的一句“All the best women have been waitresses at one point.” 却是一句十分精彩的台词。表面上这是一位父亲在儿子面前对女人侃侃而谈,然而联想到后来“跑路”时企图吃霸王餐的Charley,决定放走他的正是一名waitress,我们不由得感叹这句早就铺垫好的双关语的巧妙。

其实不止是父亲,在《赛马皮特》中除了Charley之外的所有角色(包括lean on Pete)都停留得十分短暂,归根结底,他们只是云烟过眼和匆匆过客。海格在Q A时也说他想要营造的就是这样一种氛围,这未必是孤独背后的漂浮,而是站在另一个角度看待生命,看待成长时的广阔与豁达。“We have really amazing supporting characters. They come in, and drift out. Just like life.” 是的,just like life,安德鲁·海格从《周末时光》和《45周年》中对情感关系的描摹与剖析中走出,以一个少年成长的角度巧妙切入,去展现他眼中生活原始,质朴而纯粹的那一面。《赛马皮特》未必有《45周年》优雅,或《周末时光》般用情,但从某种意义上讲,它为我们呈现了一个更丰富也更成熟的海格。

《赛马皮特》观后感(七):Charlie Thompson

来费城过周末,没有带电脑,原本以为是与电影隔绝的三天,还是有了一个意外看电影的行程。偶然选择了老城区一个路边小型的电影院,社区安静,放映的也都是小众电影,我们与一群老爷爷老奶奶见证了一场令人心痛的冒险。

片名是间接的,赛马皮特只是男孩查理成长礼上的过客。影片的节奏慢,慢到我们静静看他吃完了一顿早餐,跑完了一场步。质感真实,荧幕内外的时间与空间连为一体。慢与真实造成了意外来临的刺激程度,父亲去世,爱马身亡,暴力伤人,三场戏剧冲突转折点都是那么猝不及防,让我想起台湾新浪潮那一系列平淡中突然的惊天波澜。

影片同时也具有吸引人的异域风情,荒野中的马与男孩,相互依存。导演的眼光细腻温存。

《赛马皮特》观后感(八):同样是孤独地活着

这是最近在院线看到的最让我感动的电影。

角色的情感主线特别打动我,我似乎很自然地就把所有事情串在了一起,少有的体验。

小时候母亲起开自己,和父亲相依,结果眼看着父亲被人袭击致死。我最亲近的生命都离我而去了。

我不想再看到身边有生命逝去,即便是一匹马。我带着pete流浪,不确定去哪。中途有了一个落脚点,看到一个女生长期忍受着他爷爷的言语羞辱。我问她为什么不离开,她说“当你没地方去的时候,你就被困住了。”

不想被困,我带着pete继续流浪。路上,我没能拉住受惊的pete,看着它背着撞死,死在面前。这世间的唯一同伴,离我而去。

大概我是一个被世界抛弃的人。

唯一能想到的亲人是姑姑。费尽周折,我找到了她。她收留了我,但我会不会是她的累赘,她会不会也抛弃我?

男主晚上一再地对姑姑说,如果她不愿意,自己可以走。一个被世界抛弃的人,在面对唯一的亲人时,首先感到的是恐惧。直到姑姑让他能放心住下时,他的情感终于崩溃了,他哭诉着心中的悲伤。

从叙事上来说,整个旅途都是在为结尾的情感宣泄继续力量。在爆发前欲扬先抑,让情感的爆发格外感人。

请用微信扫添加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