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观后感 查看格言:《中国人的活法 第一季》经典影评10篇_观后感_影片观后感_格言网

《中国人的活法 第一季》经典影评10篇_观后感_影片观后感_格言网

 时间:2020-12-28 23:46:52 来源:人生格言 
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浏览本页手机版

《中国人的活法 第一季》经典影评10篇

《中国人的活法 第一季》是一部由朱之文 / 孔龙震 / 赵鹏执导,传记主演的一部中国大陆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国人的活法 第一季》影评(一):看完央视制作的这档节目,扎心了

央视最近表现不错,制作的节目都相当走心(挺不容易),比如获得好口碑的综艺节目《朗读者》。

《朗读者》一看就是央妈亲生的,装修豪华的舞台,深情款款的嘉宾,讲讲故事,读读文章,感动和泪水在风中飘扬。

很温暖,很正能量,很中国梦。

反观这部《中国人的活法》,两年过去了,只有180个人标记过。

还没看完,小十君的心就被它戳成渣渣,虽然名字听起来很中国梦,可真的是央妈亲生的吗?

我可能看了一部假的央视制造。

片子的内容就是跟拍来自各个行业和地区的人,有建筑工人、校长、留守儿童、警察、京剧演员、医生、农民、歌手、画家……

你还会看到一些熟悉的脸庞。

切糕王子阿迪力(微博上的切糕王子就是他)▼

《中国人的活法 第一季》影评(二):创客的活法

闲来无事,在央视纪录片看到这个。然后看了下剧情,因为自己是工科生,对硬件创客挺感兴趣的,于是挑着看了两集。一集讲的是创客,18岁的上海小伙子喜欢做飞行器,看的时候不得佩服上海就是上海,社区都有自己的实验室,感觉比我们学校的都还好,自己大一也进实验室,结果不用心,啥都没学到,现在也大四了,没想到还是没学到什么。大一大二在实验室纠结学硬件还是软件,可能感觉还是跟自己做事的态度有关吧,做什么都不能坚持,不是说有兴趣,你就比别人做的好,不用努力不用吃苦,自己之前想错了。不过自己想来想去还是感觉对硬件感兴趣,仍然记得参加智能车比赛时,用电洛铁焊接电路,焊接一上午根本没感觉。

一直在纠结自己能干什么,浪费这么多时间,现在还是不清楚。其实想想自己能干什么,什么不能干就知道了,新闻行业文科行业什么的自己肯定是干不了的,看看专业还是对电感兴趣可以弄弄了。

现实和理想肯给是残酷的。一件成功的作品发明出来肯定是要经过无数汗水的。有时候自己可能太懒了,不想做事,以为考上大学生活就完美了,可以不吃苦每天大鱼大肉出入高级会所迎接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了。现实就是这么残酷,从日本回来的大圣为了心中的理想住着我不看好的房子,放弃四年半他说的工人工作,在不好的环境坐着自己喜欢的事。

四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创业做机械臂,穿着很工科,他们估计也是来自农村普通家庭吧,有投资找他们估值2000万,团队负责人说可能估值几亿拒绝了,最后由于资金困难,看着他们穿着随便吃饭也是吃几块的炒饭什么的,住的也是租的房子,周围也是农村,看的时候就想底层人物和ceo距离到底有多远,假如他们创业失败,过着这样艰辛的生活,甚至比农民工过得艰辛,失败后还是得继续普通人的生活。但假如他们成功了,融资几千万,公司也盈利了,他们也有钱了成功了,他们也算是脱离了那艰辛的底层生活,也算实现了逆袭。但我不知道他们能不能成功,能不能实现逆袭,但我知道这一路注定是艰辛的,是要付出代价的,创业说起来光鲜牛逼,做起来是苦逼的,成功了就是牛逼,失败了别人认为你就傻逼。

回想自己,感觉还是挺佩服创业的他们,最起码做起来了,找到了自己的团队,做出了成品。有时想自己创业能找到这样的团队,可想即使我碰到了他们都不选择我吧,我可没有什么拿的出手的啊,所以关键还是自己要有本事,你要创业或者别人创业要找你,我首先得有别人认可的本领。

《中国人的活法 第一季》影评(三):《中国人的活法》台词摘录

第一集《中国人的一天》:http://news.cntv.cn/2015/02/19/VIDE1424319659825323.shtml

“我的妈,嘴巴比较小,鼻梁比较矮一点点,眼睛……都已经模模糊糊的那种,因为毕竟离开的时间也太久了……我二伯娘说我像我妈,特别是我笑起来的时候……因为我家的那个门就是镜子做的,我对着镜子看着我,就像看着我的妈妈一样。”——留守儿童祝程宇

“大家都想着存钱,但是我们要学会存故事。”——骑行爱好者朱闵云

第二集《想唱就唱》:http://tv.cntv.cn/video/C19487/7affc877f12440de9febbf8928fc1b89

(主持人:那您现在是红人了,是明星了,那您现在的生活和以前有什么不一样吗?)“当时没出名的时候,想上哪唱歌就唱。现在一出名了,比以前累得多了,累得快不能活了。”

(母亲的坟前)“现在做个好人也不容易做……唱唱歌我就不再唱歌了。好好地,给小伟娶个媳妇,梅梅一出嫁,我就再不管世俗的事了。”——农民歌唱家朱之文

第三集《开卡车的艺术家》:http://news.cntv.cn/2015/02/21/VIDE1424496057617818.shtml

“最早的时候,我说你是想做一个司机的老婆,还是想做一个画家的老婆?她说我想做一个画家的老婆。我说好!给我时间。十年之内,就让你做画家的老婆。现在才九年,她扛不下去了……”——卡车司机?画家孔龙震

第四集《偶影梦》:http://news.cntv.cn/2015/02/22/VIDE1424579401910550.shtml

“10块钱来看节目,就泛滥成灾了,要不得。”——被单戏艺术家沈晓

“我就觉得沈晓已经是个木偶,他进入自己的偶世界,他的偶世界是很纯粹的世界”——沈晓的搭档

“固守他自己内心的东西,相当于给自己形成一个堡垒,这个堡垒就使他永远和外界隔绝。一隔绝,他的东西再好又怎样?非遗?非常遗憾!” ——沈晓的搭档

“如果你不来/我就长袖当舞/让大雪飘零/你把我等成了一首摇摇欲坠的唐诗/如果明天你还不来/我就踏雪出门了。”——沈晓的诗

第五集《大巴山里的玫瑰梦》:http://news.cntv.cn/2015/02/23/VIDE1424666041019522.shtml

“我们必须要干生态的,因为你想,你既然回来建设家乡,你把一个家乡搞污脏了,还不如以前,你怎么叫建设家乡呢?”——玫瑰园筹备人伍元生

第六集《心血》:http://news.cntv.cn/2015/02/24/VIDE1424752563119936.shtml

“这患者一家人呢,父母和孩子,我都给他们做过手术。所以他们家所有的人呢,他们的心长什么样子我都很清楚。”——心外科医生孙立忠

(凌晨5点)“熬一周了,比较累,现在休息不了……病人不休息,你休息吗?”——医生刘巍

《中国人的活法 第一季》影评(四):如果国产纪录片都这样拍,我们根本不需要英国的BBC

喜欢看纪录片的影迷,最近比较伤心。

先是《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塌方了。“舌尖上的中国”由第一季的豆瓣评分9.3分,到第二季的8.4分,前不久上映的第三季评分只有3.9分。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一、第二季的高水准,让观众对第三季抱有很大的期望,没想到,各种各样的槽点和尴尬,各种各样的臆想和编造,很多观众愤怒地打了一星。

纪录片影迷的伤心事还在后头。

英国广播公司BBC的著名纪录片《人类星球》被曝造假。

(BBC说:人类星球里,科罗威人的树屋不是他们真正的居所)

这件事情在国内、国外纪录片迷心中,都造成了很大的伤害。为什么?因为“爱之深,责之切”。

此前,BBC拍摄的这部纪录片《人类星球》就是影迷心中的纪录片之王,拍得美呆了,让你足不出户,就能看到世界上各个角落的美妙瞬间,惊叹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BBC纪录片《人类星球》里的画面)

“爱之深,责之切”,一下子曝出造假,就好像你心中最爱的那个女神原来是个人渣绿茶婊一样。

《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和《人类星球》,这两个纪录片面临共同的问题:不真实。

“真实”是纪录片的一个重要原则。为什么人们喜欢纪录片?因为在纪录片里可以看到世界上真实发生的事情,可以走进别的时空空间,走进别人的故事,还可以从这些纪录片里学习知识。

所以,不管是《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瞎编乱造,还是BBC的纪录片造假,都让影迷们感到痛心不已。

我今天要告诉大家:根本没必要伤心。既使不看《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BBC的《人类星球》,我们自己国内就有拿得出手的纪录片。

而且,三年前就拍成了,里边真实的人生故事,中国人拼搏奋斗的精神状态,一点也不比国外的纪录片差。

这部纪录片叫做“中国人的活法”,不想被剧透的可以留言问我要电影。

(第一季评分高达8.8分,看的人还不多,是部冷门佳作)

片如其名,叫“中国人的活法”,讲的是各行各业中国的人的生活状态。

你也许会说:我自己就是“各行各业中国人”的一份子,他们的生活状态就是我自己的生活状态,这有什么好看的?

错了。这部纪录片选取的是各行各业有代表性的中国人,他们的活法也很有代表性。

第1集名字叫《中国人的一天》,从凌晨开始,讲述了几个不同工作岗位的中国人的生活:凌晨巡逻的警察赵鹏、胡晓军,他们希望平平安安干到退休;大清早,在河北廊坊为子女排队占位的老父亲刘连生;800年来,世世代代守护成吉思汗陵墓的守陵人金宝……

(凌晨1点,人民警察正在街道巡逻守护大家安全)

第2集,名称叫做《想唱就唱》,主角就是“大衣哥”朱之文。

2011年,朱之文参加了选秀,突然从一个爱唱歌的农民变成了明星。从此以后,各种活动邀请他去演出,各种比赛也以他为噱头,但是,他的内心幸福吗?

(朱之文成名后参加一档电视节目,这是节目的排练)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朱之文成名后参加了一个公益义卖活动,他的大衣拍卖了几十万捐助给了一个儿童公益基金,帮助先天残疾的家庭困难儿童进行治疗。

在拍卖现场,朱之文激动地表示:除了义卖获得的钱全部捐献给公益基金,我自己要另外拿出10万元捐给这个基金,帮助孩子们。

(朱之文不仅把义卖的钱全部捐献,自己还另外再出10万)

这件事情让他的助理很不满意,助理表示“不希望你的钱打水漂”,你自己不能再拿钱捐助。于是,一向和气的朱之文跟助理发生了矛盾。

这反映出了一个社会现实:农民歌手朱之文通过自己的行动,表达着朴实的愿望,希望能做公益帮助别人;而他的助理对这个世界持怀疑态度,不相信一些基金会的公正性。你敢肯定朱之文就一定对,他的助理就一定错吗?

第3集《切糕合伙人》。这集讲述了新疆小伙阿迪力·买买提吐热与两位汉族同学合伙创业卖切糕的故事。

2012年12月3日,湖南村民凌某在买切糕时,因语言沟通不畅造成误会,进而与商贩发生群体殴打事件。最终,凌某被判赔偿商贩15.2万元损失。

“天价切糕”成为网络热词,也成为网民调侃的对象。新疆小伙阿迪力·买买提吐热为了改变这种现象,给切糕正名,开始与同学合伙开网店卖切糕。

(迪力·买买提吐热和汉族同学一切创业做切糕、卖切糕)

但是,创业并不像他们想象的那么简单,这中间,他们经历了各种各样的艰辛,克服了无数的困难。

这一集令我印象最深刻有两个情节,一个是:常年在外求学的迪力·买买提吐热终于回到了新疆老家,父子相见抱在一起痛哭流涕。在这一刻,你才明白:不管哪个民族,父母对游子的牵挂都是一样的。

(在外求学并创业的买买提吐热与父亲相拥而泣)

另一个感动我的是:既使发生恶性事件,真正去过新疆,在新疆工作生活很多年的人,说起对新疆的印象,他说“毕竟新疆的好人还是更多”。

事实上,各族人民早已经是一个融合的大群体。

看了凌晨巡逻的警察,农民歌手朱之文,卖切糕的维吾尔族青年,你会觉得:中国人的活法都是普通人的工作、生活、柴米油盐、家长里短,其实并不是。

到了第4集,这部纪录片开始展示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展示精英阶层阳春白雪的一面。

第4集名字加《90后指挥家》,讲述的是上海著名指挥家曹鹏,他已经90多岁了,但他有一颗年轻、活泼的心,所以他也被称为“90后指挥家”。

(曹老正在讲台上声情并茂地给听众讲解交响乐,他除了是著名指挥家,还致力于交响乐的教育普及)

在没看这集纪录片之前,我一直以为所谓的“上海小资情调”,不过是一种“装X”。等到看完了,我才明白上海人的高雅更多是一种包容的雅量,是丰富的精神家园。

上海这座城市的高雅,或者说这座城市的雅量,就表现在:儿童交响乐团里,可以接受一个自闭症的孩子,所有的团员有耐心跟他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练习。大家都知道,自闭症的孩子有时候会有暴躁、易怒的情绪,我们有这个雅量让自己的孩子跟他们一起学习吗?

(自闭症的孩子能够被接纳,并很好地融入乐团,现在他已经是一名优秀的乐队指挥)

上海这座城市的雅量,还表现在:在上海开出租车的女司机,她对交响乐的热爱,是真正发自内心的爱,愿意为了这份热爱付出时间和金钱。

(上海出租车司机沈梅珍,为了听到交响乐,既使修收音机很贵,她也要去修)

看完这部剧,我开始由衷地敬佩上海人。

《中国人的活法》第一季共有10集。后面几集分别讲了

开卡车的艺术家:车司机孔龙震一直有一个画家梦,一边开卡车艰难维持生活,一边不分昼夜地画画,最终他成功了。

大巴山里的玫瑰梦:四川大巴山里的农民伍元生与几个老乡,他们一起筹划打造千亩生态玫瑰园,在现实与梦想之间他们艰难地取舍。

合伙人的梦想与现实:深圳几个爱好机械臂的年轻人合伙创业,但最终有人离开有人加入,他们为了梦想永不停步。

心血:北京安贞医院的心脑血管顶尖专家孙立忠,和他的团队在高强度工作,救死扶伤。

偶影梦:成都手影艺术家、非遗传承人沈晓努力地将手影这门技艺推广、传承。

(青岛港技术工人用装载机表演装载机开啤酒瓶、倒酒)

工人之歌:青岛港技术工人郭凯,从一个农民工成长为了技术能手,不仅能表演装载机开啤酒瓶,还通过努力工作在青岛安家落户,有了幸福的家庭。

看完这些故事你会发自内心觉得: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勤劳勇敢的民族,这个民族充满梦想和希望。这些跟你一样生活在各行各业的劳动者,能深深地激发你劳动的热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坚定信念,这才是真正的“正能量”。

(青岛港技术工人郭凯)

之前,我们看电影、电视剧的时候,总感觉:那么多中国电影里,全是高富帅和白富美,他们不为生计奔波,天天在那儿作,看得我差点以为自己是个假中国人。

(曹鹏老先生在交响乐指挥台上)

但是,这部纪录片让你觉得:这些人就生活在你的周围,你跟他们有一样的思维和观念,有一样的烦心事儿,也有一样奋斗的激情。

这就是这部纪录片成功的原因,片中还有很多很多令你感动的地方。

想看这部纪录片的,留言或者私信找我。

《中国人的活法 第一季》影评(五):重新认识了大衣哥——第二集短评

之前没有关注大衣哥朱之文,直到他上了春晚也只是觉得“哦,星光大道出来的吧?又是一个像王宝强一样的草根。”先入为主的认为农民等身份只是一个包装。直到今天看到了这个纪录片。他实在太特别了,实在太有趣了。

特别在于,很少有人能坚持自己的兴趣爱好,每天4点起来练歌,坚持数十年;成名之后没有膨胀像一些土大款,依然住着破旧、杂乱的农村小屋,为了省机器收割的一百块靠人力收割玉米。有趣在于他活得好像一点儿也不明白,又好像活得太明白了。钱有什么用,我还是喜欢回家,陪着我的小鸡小鸭小狗,跟老婆孩子一块吃饺子。

不停的商演邀约、村里人的道德绑架让他疲劳而又受伤。但是他始终保持着那股纯真、执拗的劲儿,在基金会活动中受到感动自愿捐出10万块钱,在经纪人、朋友质疑基金会的时候说“说过的话就像泼出去的水,我只要能帮到他们”钱财是他的身外之物,和糟糠妻一起做农活,在晚会后台打电话叮嘱妻子收玉米,交待收好的作物如何存放,在高铁上不停的被合影,最后只能自己坐在车厢连接处看看风景,获得暂时的安静。在父母的坟前说一点儿自己的心里话,等到儿子娶妻、女儿出嫁,他就不管这些世俗的事儿了。还有一个特别有趣的点,片中多次拍到朱之文买回来的雕塑,几万块的艺术品算是他最奢侈的消费了,然而买回来后也因为雕塑修长的手臂而成为绝好的晾衣架,颇有解构主义风范。

人们总是以为自己活的明白,在金钱和权利中不断伪装。羡慕朱之文活的那么“出世”。唱歌是他一辈子的梦想,最终站上了春晚舞台,梦醒了,烦恼来了。虽然生活让你有很多无奈,但是如果内心有一个明确的声音告诉自己,自己该怎么活,怎样开心,那样就不必管别人的眼光,过好自己的生活就好。

请用微信扫添加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