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观后感 查看格言:《离巨星二十英尺》影评10篇_观后感_影片观后感_格言网

《离巨星二十英尺》影评10篇_观后感_影片观后感_格言网

 时间:2020-12-28 23:46:52 来源:人生格言 
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浏览本页手机版

《离巨星二十英尺》影评10篇

《离巨星二十英尺》是一部由摩根·内维尔执导,洛乌·阿德勒 / Stephanie 'Stevvi' Alexander / Patti Aust主演的一部纪录片 / 音乐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离巨星二十英尺》影评(一):等待中绽放亦或枯萎

记得曾经看过一期中国好声音,来了一位选手是那英一次演唱会的伴唱,个人觉得声音很不错唱得也挺有感觉,但是仍然被请下了舞台。后来那英在后台说,“伴唱是最没有特色的一类职业。”伴唱者是没有自己音域特色的唱歌者,因为他们的声音和所有的歌或者歌手的声音都互相融合,变成最适合红花的那朵绿叶。

这个插曲和这个伴唱者我记忆犹新,一直觉得应该了解一下伴唱这个职业却没有着手,直至在今年看到了《离巨星二十英尺》。说实话,很枯燥,看着那些几乎是一个人的黑皮肤伴唱的女人会很惊讶音乐有何种魅力让她们甘之如饴。老师说这部纪录片很精彩,豆瓣上也高评这部音乐题材的片子,然而在断断续续的看完后我有些惆怅,因为实在有些无味,或许是我不太能够用专业的角度来剖析,但它带来的震撼却是有效的,那一群不为人知的幕后,一直想要努力突破自身音色成为一个独特的歌手却又只能靠着能够融入他人音色的功能生存,是个悖论而显得心酸无比。然而片子里的伴唱者们激情向上热爱音乐,这不仅仅是伴唱这个职业的无声诉求,更是现在普遍人生活的状态。我们想要与众不同,试图突破禁锢变得特立独行。但又在这个复杂的环境下,同一众人流向着阶级之上挤得头破血流还甘之如饴。我们热爱生活在趋同的路上欣然前往,而真正成为成功者亦或巨星的人往往只有那么几个。所以永远不要在自己的角度嘲笑他人的执着,伴唱者在于音乐,我们在于利益或是信仰。

影片并没有以传统的纪录片方式进行编排,而是用了真实的场景然后策划讲述了这个伴唱的故事。很巧妙的是片子里音乐的运用,真的是很神奇,以前的歌唱视频、现在的合唱、过去的唱片等等穿插在一起,巧妙的组合成了整部影片积极向上的基调。并且不用外来的音乐干扰,只需让过去的音乐与原声互相交融就会给人感觉这也好像一部音乐剧。看似漫不经心的组合肯定经过了编导的一系列精心的编排。或许声音本身就是表现主题的一个手段。《离巨星二十英尺》里有人声,有音乐,同期声的出现讲解了伴唱的生涯以及心酸和感触,音乐水乳交融的契合更是将一路心酸却不放弃的情感展现的淋漓精致。所以影片声音的运用可以说是刺激感官最成功之处了吧。

影片里讲述了几位歌手,通过她们自身的生活以及他人对他们的评价展现给了我们关于这类伴唱者过往现在的状态。导演用了很多以前的演唱视频、海报作为回忆过去的切入点,过渡的十分自然,面对面采访声音时刻出现在画面中,不仅很好的交代了片子想要表达的内容,更是衔接起了镜头画面之间的穿插。视觉以及听觉上的冲击带来伴唱者的过去也更加引发对于她们一路走来的默默无闻与心甘情愿的付出。几位明星歌手的采访,加上不为人知的幕后生活这个话题本身就能够吸引到部分观众的眼球,从这个角度的切入也算作刺激了眼睛吧。

全片几乎没有导演、摄影师等作为外来拍摄者的姿态出现,仅仅在梅瑞·克雷顿的车上,导演叫她关掉音乐,她有点不解,说作为一个女歌手为什么车上竟然没有音乐。这样的一个点播出也就展现了冲突点,向我们表现了这个女伴唱者的孤傲,与上一个场景采访者说她有些格格不入相互交映。老师说最好的纪录片是不加一句解说,完全靠画面和同期声是可遇不可求的。这部电影(更像电影)似乎做到了一些。后期虽然加上了一些特效,比如遮挡明星的脸为了让观众的目光能够聚焦在伴唱者们的脸上,比如唱片的作为衔接点的出现等等都给这部纪录片增添了一丝“异国”风采,却丝毫没有给观众真实感减弱的体会,所以从我这个外行的皮毛解释里都能够看出这部电影确实极具自己的风格,那它没有逐流而得到了小金人也就不意外了。

(本来已经发过一次,却被copy很不开心的删了,作业已交,现在重新发上来。呼啦啦~~~~~我是愉快的中直线。)

《离巨星二十英尺》影评(二):一个好的文化特稿的样子

今日推荐《离巨星二十英尺》,伴唱歌手的群像记录。

虽然击败《杀戮演绎》拿到今年的奥斯卡最佳纪录片我觉得有待商榷,但不得不说可能一个好的文化特稿就该是这个样子。必须意识到的是unheard voice不一定远在天涯海角或者压于社会底层,有时候就在我们最注目的光环之侧。

我对音乐史所知甚少,中间一度看走神,但人物的故事又把我抓了回来。可以不用生硬地长篇赘述相关的美国音乐背景知识却有能力留住对内容并不熟悉的观众,这大概就是现在国内所做宣传材料(抱歉,很多所谓对外介绍中国风物的特稿只能叫材料)与好特稿间的巨大鸿沟。

音乐超越价值观,超越语言。

回到内容,不得不感叹命运弄人,有的人走向了二十英尺外的舞台中央,接受鲜花与掌声,而有的则在短暂的浮华之后无缘世人皆知,甚至花花公子杂志的封面女郎最终隐于某个角落做起了西语老师。记得里面有个叫tata vega的伴唱歌手有一句很棒的quote,大致意思是: 如果我真的飞黄腾达了,大概我现在不会坐在这跟你聊天,可能在哪嗑药吧。

《离巨星二十英尺》影评(三):伴唱者的星光

貌似要感谢中国好声音,让我一点点认识到伴唱者是一群多么无奈又美妙的职业。

这也许是世界上最矛盾纠结的工作,你需要天生的音乐才华,却同时要懂得如何隐藏和掩盖它,方能尽到职责。

所以每一个老歌手笑着说这是老天给她的命运时,我都会隐隐的心痛。

You don't need hold on necessarily to your individual vocal persona, cause you're trying to get your persona to bland and mesh with the other voices. That's awesome.

I could be different people a chameleon, it's just like you could change up. You're never bored.

一个黑人女歌手骄傲的说她是组合的一员,这是自己争取来的,“I actually sing on the key.” 那样的骄傲让人不忍直视梦想的重量。

每个伴唱都有一个当牧师的爹,是不是很神奇?

God gave me this talent and I intend to use it.

黑人歌者有着自己的骄傲,他们称白人歌手为朗读者(reader),因为他们离了谱子就歇菜了。

quot;They handle us the music when we came in and we took it like we were pro too, like we would really read it. 这一句让我会心一笑,我是听说过黑人的音乐天赋的,那样的即兴表演和人来疯一样的转音,那时老天赏的饭碗,学都学不来。

If given the opportunity, we will demonstrate our value beyond any reasonable doubt. So much so that going forward, when you start to define singing, it's going to be based on this transformative sounds coming out of these backup singers' mouths.

歌手和伴唱的依存关系,大致在此。

伴唱是最接近歌手的人,但恰恰是这个最近的二十英尺阻隔他们走到舞台中央的可能。

In a strange way, the gulf between the lead singer and that group of backup singers couldn't be wider.

因为那是一个舞台上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选择,一个习惯主导,一个擅长迎合;一个张扬外露,一个隐忍内敛;一个想着如何让自己舒服,一个揣度如何让别人开心。心理是最大的鸿沟,观众喜欢的一定那种坚持自我,自信独尊的个性歌手,是那份独一无二,信马由缰,而这样的人一辈子都不会是一个有着变色龙声音的伴唱。有时真不知道,是性格决定了这种职业的命运,还是职业的选择养成了这样的性格,无论前者还是后者,都何尝不是一种悲哀?

《离巨星二十英尺》影评(四):关于自我定位这件小事

好的和声歌手肯定是有天赋的,不蓝怎么能twenty feet from stardom。

完想成为更上一层楼的独唱歌手,要付出的……肯定也更多,而且会发现原来那套行不通,a totally different world这样。

好比在西甲拿了一堆冠军表现还不错的佩德罗,到切尔西了就能指望他取代扎球王吗? 我看是不行的。

完叻发现痛苦是什么?得不到满足叻。

自我定位要找准。自我超越也要一点一点来实现,在什么位置做什么事,步子大了容易扯着蛋。

所以一边兼职和声补贴收入,一边继续抱着成为solo的梦想写歌演出,好。

所以彻底抛掉单飞滴念头,和滚石一起世界巡演和米克同台共舞,好。

所以干脆就做个西班牙语老师,有空时候亮几下嗓子纯粹享受一下歌唱的快乐,好。

所以一位非American的普通African妇女,主要精力还是得放在努力赚钱拉扯孩子以及不得HIV上,可能这辈子都没机会对着麦克风录一首歌,即使她很可能gifted到溢出。

妥协妥协,以退为进,知足常乐。螺旋式上升!突然就Oriental Wisdom了。

发现此类“边缘人物”的讲述由于受众缺少相关背景知识,很容易使得信息被不加区分地接受,从而产生误导,国内的《正午》是个更差的反面典型。

不过边不边缘的也都出自比较,这里面的阿姨奶奶们和平常人比起来也都是腕叻。

俺感觉这部纪录片做得不错,对人物的视角端得挺平,整体叙事节奏略显平淡。

短评写不下了,短评字数限制吃屎。

《离巨星二十英尺》影评(五):闭上眼睛,只剩天籁

曾几何时,这个行业始于主流白人男性音乐中的花瓶角色,按照固定的模式唱出一部分歌词。那些穿着时髦的优雅而漂亮的白人女性,大概只是为了吸引更多的听众才出现的吧。不具个性的和声,也被后来者称为“朗读者”。但是精彩的故事,正是从这里开始。

黑人姑娘们在见识到这一领域后,凭着她们自小就开始在教会福音里的熏陶,她们中很有天赋的那些人开始投身其中,并慢慢崭露头角,引人关注。她们的声音是如此的动听,即使只作为和声出现在有限的演唱部分,也让之前没有听过这种演唱形式的听众大为感兴趣,市场一旦感兴趣了,她们的时代也就来临了。

鉴于当时的社会现状,黑人以及黑人的音乐,都属于不是很被主流待见的领域,骄傲的白人们大概不愿意看到一个黑男人风靡于少女、少妇间;也不愿接受黑妹的声线完全把诸多白妹比下去吧。但是动听的总是吸引人的,不能成为光环的中心,那在二十英尺外呢?没错,人们可以接受不在聚光灯下的她们。她们的声音很好的填补了主唱们的空隙,把整首歌曲变的饱满而活力十足。刹那间,所有的大牌明星和乐队,都想要她们,没错,她们来到了她们的黄金时代。

她们中的一些实在是太有天赋了,似乎就是为音乐而生的,她们可以自如的控制自己声音的每一个部分,用不同的方式不同的情绪来诠释同一句歌词,她们具有无穷的活力,几乎可以不眠不休的唱下去。在摇滚乐这一让每个人淋漓尽致的表演形式开始风靡后,她们欣喜若狂,不设限的表演,自由的展示自己的声线和情绪,简直就像给予她们新的生命。

她们实在太能唱了,以至于主唱们都不得不对她们另眼相看,她们对歌曲的诠释简直是对歌曲的二次创作,她们已经不止止是和声了,她们变成了每首歌曲的一部分,她们进入了音乐的核心,成为自由灵魂的一部分。

因为实在是太风靡了,加上她们又那么有才华,想自己发展的念头开始在她们心中生长。是的,凭什么不行呢?那迷倒众生的演唱,凭什么不能横扫世界呢?因为音乐是流行,而流行是很花钱且很有门道的,可她们除了无与伦比的声线,对其他的部分,知之甚少。

君不见我唱的歌别人来对口型,我录得专辑别人来登上排行榜,所谓的合约都是废纸一张,甚至为了生计得去给人做房屋清洁,收音机里传来我的金曲,而没有人知道,甚至不会有人相信,那是我的声音,那才是真正的我。君不见单飞的苦,花大价钱出专辑,自己养家养乐队,明明我和滚石唱的一样好,为什么专辑的小量不能再好一点呢?

现实是残酷的。你们做到了最好,你们推动了音乐的发展,甚至你们在艺术上进入了很好的领域,而你们在他们眼里,还是和声而已。你们表演很出色,观众很喜欢,销量节节高,但他们只希望你们“好吃不贵”,乖乖拿钱走人就好。你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你也诉说无门,心灰意冷现实无情,打扫房子的时候又有怎样的辛酸?压力太大不堪忍受,改行教西班牙语,时光流逝回首从前,你说你从来不比任何人差,可是这些年你埋没你的天赋,你心甘吗?你天赋超人,你全身心的制作了自己的专辑,想把自己绝美的声音货物保留的展示给每一个人,可你却不知道为什么没有人愿意花钱把它买回家好好欣赏呢。怀才不遇的你们,不知何去何从。

渐渐地,黄金时代,过去了。你们的天赋绝伦给你们带来了很多好友,听听他们怎么说的吧。一个歌手,能不能成功,要看她拿到的作品和制作,还要看她的运气。你们拿不到好作品,即使声线无敌,也难留下深刻印象;你们不受欢迎,虽然你们参与的作品早已火遍全球,但从没人记得你们的名字;你们终于展头露面了,可是那爆炸头和土渣的服饰,加上不够魔鬼的身材和并不秀美的脸庞,观众不买你的帐。

我不知道一首金曲加金牌制作青睐一个无名的和声歌手的几率有多大,可我知道想让大众买你的唱片有多难。大众从来都是盲目的,先入为主的。也许有人不喜欢黑人当道,也许有人不喜欢你的造型,也许有人觉得你根本不酷,也许在他们眼里你根本毫无个性,根本的排斥你。有没有人可以忽略这一切的附属因素,单单欣赏你的音乐,并为你折服?当然有,这样的人就属于是欣赏艺术啦,但是绝大多数的大众,只是跟随流行而已。流行的是那些够酷的,够有噱头的,更漂亮的,更懂得经营的,或者运气更好的。你们看去年的sixto rodriguez ,能写能唱,歌又有深度,不是也无人问津,干苦力讨生活吗?像我现在这么煽情的在写,可我在看过这个纪录片之前,也对你们毫无印象,即使以前听过你们的声音,也大概不会放在心上吧。这个世界,从来就不是平等的,这个社会有着冰冷冷的规则,而每一个人,都服从于它,并且成为它的一部分。

车轮继续转动。人们对和声也不再那么新奇,越来越多的歌手的乐队不再需要和声,很多和声者都找不到工作;技术的发展,也让音乐越来越偏离音乐本身,一个五音不全的美女,可以修音修到大众叹为女神。拥有美妙绝伦声音的和声们,却无法再被世人知晓。多么不甘,曾被MJ选中同台,却仍要为某歌手伴唱。安心吧姑娘,你看伟大如MJ,身前身后如何被人诋毁?多么感叹,参与过无数商业传奇的创作,最后却没人记住她们。安心吧,你们毕竟这么多人一起开开心心的唱了这么多年,并且还能幸福的合作下去。多么遗憾,格莱美获得者,主唱都惊叹于她居然还唱和声,却除了音乐一窍不通,无法应对音乐之外的一切事情。安心吧,上帝是公平的,它给你的天赋太超人了,以至于你在其它方面都差了那么一些。这些姑娘或大娘,在经历了沧海桑田之后,被人记起,出现在这部纪录片中,或好友再聚,或独诉倾肠,回到当年的工作室,忍不住心起波澜,再唱几曲,抒发心中的惆怅情感,缅怀过去的荣光。

和声的领域,大概就是这样了吧,有人来有人走,有人欣喜有人伤心,不大不小,不好不坏。依旧不缺传世的声音,依旧不被大众所记忆。

对于她们,大概最好的位置就是那离聚光灯二十英尺的地方,与名利无关,在简单的位置演绎单纯的音乐。忘记身边的烦恼,不要被欲望驱使,只为自己当初站在这里的原因,天生爱乐。

就让市场的,归市场;艺术的,归艺术。

最后,让我们闭上眼睛,想象我们沉浸于Lisa Fischer那温柔、敏感而魅力十足的歌声中,忘掉世俗,只剩天籁。

《离巨星二十英尺》影评(六):纯吐槽

年前就准备吐槽,一直没时间,结果这片子还拿了高大上的奥斯卡,只能说导演走大运,沾了小糖人的光。这片子烂归烂,能让电影圈连续两年关注音乐圈,也算功德一件。不知道该导演是聪明人还是糊涂蛋,片中有意或无意设置的误导,没法让人不开启纯吐槽模式:

(1)本片一开头就拿出【walking on the wild side】吓唬人,牛逼吧?lou reed传世之作里有姐姐妹妹的和声哦!但只要我们不近女色,心平气和想一想此作之牛逼首先是在于老李这个人和他的词曲,其次是牛逼闪闪外加录音闪闪的bassline,别看老李张口闭口都是【精神】,老人家对待音乐,对待录音品质一点都不含糊,该hifi绝壁hifi,绝不走lofi。至于和声。。。。。。我们即使把它掐去。。。。。。有哪么重要吗。。。。。姐姐妹妹,不要顾影自怜,瞧瞧哪些找不到女朋友的贝斯手,偶实在不想伤害你们的心,但尼玛这就是现实啊!泪!

(2)片中露面的女歌手,并不都是隐身幕后的和声歌手,有几位名头大得不得了。比方说edna wright,在英国,在美国,在日本,在巴西,在地球上任一某某国度,你只要抓住一位groove乐迷的手,轻念一声:oops here i go。。。。。 groove乐迷中十位有九位立马浑身触电,跟你侃侃而谈此作的guitar intro何等迷人, 此作在groove长河中的至尊地位。如果碰上热心肠,可能还会跟你聊起greg perry和h b barnum的编曲烙印。不要哀叹巅峰之后便是低谷,很多人一辈子只有低谷,或者平原。

(3)片中提到女和声在单曲中担任ghost singer,未被署名。委屈不委屈?委屈!这是不是个案?尼玛不是啊!!!这尼玛就是音乐圈血淋淋的的现实啊!你有ghost singer,我有ghost player,当年motown公司下一帮牛逼乐手,berry gordy为防止他们被stax等公司挖墙脚,在专辑内页中统统隐去他们的姓名,几十年后这段怨屈被拍成一部纪录片,英文名standing in the shadow of motown,中文名极其奇葩,美名其曰:缱绻星光下。。。尼玛缱绻!尼玛星光!

呵呵呵,我有ghost player,其实身为男儿郎,ghost player不算委屈啦。我们亲爱的j dilla,在天堂已经待了好几年的j dilla,其实是1997年janet jackson经典单曲【got til it's gone】未被署名的制作人,所谓ghost producer。其实细想那段迷人的groove line,由一轨bass和一轨snare组成,简单却迷人,迷人却简单,确实不是出自擅长键盘的jimmy jam Terry lewis之手。

ghost singer和ghost producer,老姐姐和小弟弟,白发人送黑发人。老姐姐们,再想不开的话,去看日本晨间剧【海女】吧,跟小泉今日子一起潮骚,一起跨越篝火,一起追忆如潮。

(4)所谓star,所谓stardom,所谓走红,到底是在意圈外的虚名还是圈内实在的口碑?我猜想sting和mick jagger看完本片后,只落得发笑的表情。二佬有位老朋友,名叫darryl jones,弹得一手好贝斯,80年代被单飞的sting活生生赤裸裸用大把金钱从老迈身边挖走(老迈当年也吐槽啊,老子没sting有钱!)。darryl jones离stardom是two feet还是one feet,亦或zero feet?who care?

(5)时代不同。片中好些和声女歌手在当年的竞争对手不是adele,也不是张靓颖。撼adele易,撼deniece williams?撼minnie riperton?平心而论,技不如人(多么残忍)。若论人脉,论有没有男人在背后助推一把,更比不过和berry gordy互称honey的dianna ross(更加残忍,也更加现实)。

(6)片中还提到luther vandross当年在david bowie的专辑《young americans》中担任和声,在悠悠往事中摘取这一小片段,乍看一下很励志,不过真正励志的是往事的主人公——咱么德艺不见得双馨的宝爷。【利用】一词听起来碍耳,但这却是宝爷第一次利用黑人音乐,其一他找来carlos alomar,成就了fame中销魂的guitar riff;其二他直捣 gamble huff的费城老巢,在sigma sound studios完成专辑录音;其三他嗅觉灵敏,继Elton john之后,作秀于黑人电视音乐节目soul train。而第二次利用黑人音乐,则要等到宝爷相对落寞的80年代,当时宝爷手中没有唱片合约,在纽约club偶遇nile rodgers,一见面就瞎扯art ensemble of chicago,lester bowie。。。。。。nile就像铁岭赵本山遇见香港张曼玉,尼玛张曼玉居然熟稔二人转!?两人瞬间心灵零距离。等到【let's dance】大卖,宝爷咸鱼翻身,却甚少在媒体前提及nile rodgers,毕竟宝爷的脸面是德国实验电声,华丽丽的德国三部曲。nile同志很受伤:尼玛老子也会玩minnimoog,是你让老子making hits!

(7)音乐圈到底是一个圈,有圈的地方就有人,有人的地方就有阶级之分。不管upper class如何变化,玩funk的,玩soul的,玩groove的,尼玛一辈子劳苦人民翻不了身。

我不清楚导演花了多少钱拍完这部纪录片,以同等钞票不妨再拍一部聚焦乐手的纪录片,名字可以叫one feet to master become a master but。。。。。。歌手,歌手,不管是backup singer还是solo singer,生活中还能保存点或者捍卫点脸面,而乐手了?

大师如maceo parker,在james brown坐牢的80年代,少了巡演这块固定收入,于是开始四处接活。有一天他被雇到录音室里,被告之Just play,几个月之后发现原来灌录了一张当作horn samples的唱片。maceo在自传中写了一句话,之心酸之无奈,让我不知道用何种中文翻译:

I had been reduced to recording samples for any “producer” who had enough money to go buy a cd with my sound on it.

《离巨星二十英尺》影评(七):离巨星二十英尺 永远有二十英尺

2006年,东东枪在一篇文章里提到郭德纲的北漂生活。那是郭德纲第三次进京。没钱,吃什么呢?自个儿买一捆大葱,还有点酱,回家后在锅里放水直接下面,再放酱进去,煮出一锅糨子一样的东西,天天拿葱蘸那锅糨子吃。出行呢?天天骑自行车去上班,自行车坏了只好开始坐公车,坐公车前会仔细算计怎样倒车才能省下五毛钱一块钱。结果有一天散了夜戏,末班车没赶上,又没钱打车。只好走回去。多年后郭德纲回忆说,身上仅有的两块钱买了包子充饥。有一段路正在修桥挖大坑,身上只有一块手表,拦住出租车司机想以表换车费,结果人家没理他。只好继续走。当时的大桥,光走车不走人,人只能扶着栏杆在边上走,一边走一边心里就坚持不住,眼泪哗哗的。自己念叨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想着有一天这是日后的吹嘘资本。

看过这篇文章后,听郭德纲的相声,脑子里偶尔会浮现一个在深夜只有大卡车奔驰的马路上不断走路的人,还边哭边念叨。

可是看完《离巨星20英尺》后便开始想,这个世界上还有多少人,其实根本没有机会对着世人诉说想当年如何艰辛。就算他们有机会向世人展示他们的才华与努力,人们看过后抒发下情绪,也会瞬间把他遗忘。

所以当看完《离巨星20英尺》后,记住的仍然是滚石乐队的主唱米克·贾格尔的笑脸、埃尔顿·约翰的背影,迈克尔·杰克逊的天王魅力还有惠特尼·休斯顿的名字,虽然他们这些巨星在这部讲述和音歌手的纪录片里,只是背景板,但是巨星光环仍存在。这便是这个世界不公平却无法改变的地方,看上去离巨星,可是有时候就是永远还有20英尺无法跨越。

有时想啊这便是现实,或许相对于巨星,他们是影子中的人。可是靠着巨星如此近,唱的歌曲能被那么多人听到也算是一种成功吧。

不过这片对我而言,最感兴趣的还是串起来的音乐。真好听。

开头的音乐十分熟悉。后来想起来,情色片露露情史里好像用过。不知道记对没

《离巨星二十英尺》影评(八):We are back up singers, 我们全是

Access

I think the most successful aspect of “Twenty Feet from Stardom” is its choice of subject: back-up singers. Like Morgan Neville said in class that there are so little was known about them, no books, no films. This film is not the last word, it's the first word. The idea comes from producer of this terrific film, Gil Freisen, who used to be President of A M Records. Gil went to see a Leonard Cohen concert in 2009 and was touched by the way Leonard Cohen let his back-up singer shine on stage. He ended up spend the whole concert watching these back-up singers and decided to make a film about them. Morgan Neville said: “Gil was the ultimate back-up singer. He spent his career making people stars and never taking credit himself.” It’s very said that Gil past away from complications due to leukemia before the film premiered. Morgan also identify with back-up singers. He said: “I made films about other people forever and have labored for twenty years doing this” (Comingsoon.com). Not only Gil and Morgan, lots of us are back-up singers. Finding a subject that is barely touched and is important to be covered is so hard nowadays.

Editing

I love the opening animation where they covered the singer’s head with colorful dots letting us to notice that there are a lot more on stage besides them. The New York Times named it “A Dot Tribute for Singers of ‘Doo do Doo’” (New York Times).

I feel that Morgan is more like an editor instead of a director. He had a few editors but the structure of the film is totally his idea. Managing such a large amount of interviews, archives must be hard but he presents us a clear thesis. Morgan said: “I wanted to find a group of singers whose experiences echoed each other, but they came from different generations, they had different reactions to their experiences, and they connected with certain hit songs or certain big moments in music history.” It only took him ten months to cut the film because he is an organized person. I remember him sharing his way of organizing and labeling materials in class. He sees those materials from a higher perspective.

He is very focused. He mentioned: “I made the decision that I wasn’t going to talk about girl groups and I wasn’t going to talk about Nashville, I wasn’t going to talk about the expatriated backup singers in England. I wanted it to be about these African-American voices that came into popular music and changed something”(Filmmaker Magazine). The film turned out to be exactly how he wanted it to be.

He is very calm and he is not attached to footages or his subjects. He said: “The hardest part of making this film was opening it and eliminating things from it that I thought couldn’t make the film and I had to come to a definition of what backup singers I was going to talk about in this film.” It is hard to do but he did a wonderful job.

I think he also balanced the stage scenes and real life scenes well. It’s not only a story about back-up singers because of the specific group he chooses “African American women”. There is a scene when Lisa is driving. She starts to talk about family and relationship, imaging a different life with kids. It really hit me. It says a lot about these back-singers lives as woman.

Gift

Morgan was asked about why didn’t he make a narrative film. He said: “Non-fiction or documentaries can tell any kind of a story because they don’t have to adhere to the rules of what’s possible. When you’re making something up, you have to say, “Well, this is what would happen here,” but in reality, stuff happens that seems impossible. I feel like there’s randomness in real life that too many Hollywood movies just shave off”(Collider).

I really like what he said. He kept the randomness in his film, the randomness that makes the film authentic.

《离巨星二十英尺》影评(九):離巨星二十尺(Twenty Feet From Stardom):和唱女聲的歷史

音樂題材的電影在這兩年的奧斯卡似乎特別吃香,去年的最佳紀錄長片《尋找隱世巨星》(Searching for Sugar Man)向世人展示Rodriguez的傳奇一生,他對藝術、對追求人生的意義,讓人在這一個名不經傳的歌手學到做人應有的態度。一個懷才不遇的歌手有如核爆一樣在異國大放異彩,甚至成為南非種族隔離政策下的英雄人物。

而今年的奧斯卡評委同樣也選了一部以音樂為題材的紀錄片《Twenty Feet From Stardom》,一班的和唱女聲在大明星背後身經百戰,偏偏待遇與命運卻與明星們是兩個世界的人。她們擁有的是一把好聲音,或者在一些歌曲、電影配樂裡都聽過她們的聲音。可是,沒有人記得她們的名字。她們並非甘心當甘草,只是命運有時叫人失望,有人未進門就已經被唱片公司欺騙、有人即使走進了主流歌手的大門也未必適應到環境。有人在夢想與現實之中選擇了後者,做回一個平凡人。

與《尋找隱世巨星》相比,《Twenty Feet From Stardom》講的是女人的人生,為了唱歌,可以放棄多少、可以得到多少,還可以堅持多久?兩部紀錄片也是相當上乘的作品,前者看到Rodriguez的人格魅力,即使當裝修工人也要華麗地上班,即使得到了名利,也要過上樸質的生活,不浮誇也不驕傲。在他身上體現的是高尚情操。至於在《Twenty Feet From Stardom》裡的女人,她們有的是夢想、自由與天賦。每個人都有一把好聲音,只是當時沒有真人秀《The Voice》、《American Got Talent》這一類節目,否則她們就會成為今日的巨星。

巨星之路一點也不容易,要計算的除了天賦外還有人際關係與觀眾緣,此外還有自我的因素。片裡訪問了很多當時名氣較大的和唱女聲,而電影裡比較引人注目的是兩位已經出版過唱片的女星Lisa Fisher與Darlene Love。Darlene Love四十歲才正式出道做歌手,近幾年獲得一些名銜,在和唱女聲中算是發展較好的一位。而Lisa Fisher曾經得過格萊美獎,可是星光背後在發行了第一隻碟後就迷失了。星光背後,並不一定是發財立品,這些女生走進音樂事業也不是為了金錢,而是背負著夢想與信念,很純粹地愛音樂。她們大多數人都是黑人,通過音樂與自強走過了混亂的時代,經歷過種族歧視、越戰、嬉皮仕的年代。同時間的音樂路與嘗試也十分多元化,她們分別與Ray Charles、Stevie Wonder、David Bowie、滾石樂隊與MJ等著名歌手合作,把他們的歌曲昇華至另一個層次。

和唱女聲的聲音是有感染力的,她們不是台上的佈景板,而是有生命力的個體。也許她們只是大明星的陪襯品,但她們的價值不是旁人用三言兩語就可以否定。在電影裡展示出一個客觀事實,尊重他人與尊重生命。有時候,我們未免把成敗得失看得很重,而這些女生教會我們即使是微小的也會有發光發亮的一刻。是在於心境,在於對事物的態度。再多經歷一點事情,驀然回首也只不過是過眼雲煙,從而感激生命、常存感恩的心。電影利用口述歷史描寫了一個音樂事業輝煌的年代,從民歌到騷靈、再到今日的流行與搖滾樂,都有著女聲的身影。是她們塑造了音樂,還是音樂塑造了她們的人生

《Twenty Feet From Stardom》就是一部徹頭徹尾的音樂與人生的歷史。觀眾要想的是昔日她們真人演繹與收音,聽起來的聲音是人性化的,如今的音樂事業講求的是科技、要求快餐文化,所做的事情相對是去「人」化。由始而終,音樂是人的音樂,然而在這個時代裡主動否定人的價值,講起來是諷刺的。面對這個新的時代,和唱女聲面臨的問題包括失業、還有就是要與科技競爭,一把又一把的好聲音未必再有更多的機會亮相於觀眾耳根前了,相當的悲情,但無奈被淘汰也是一種現實。

《离巨星二十英尺》影评(十):中英双语字幕观看:比《寻找小糖人》更打动人心的纪录片

86届奥斯卡最佳纪录长片提名音乐电影《离巨星二十英尺》, BRUCE SPRINGSTEEN、STING、MICK JAGGER、STEVIE WONDER等传奇参演,讲述了音乐产业里坚持梦想,在成功和怀才不遇的人生境遇中坚持不懈的那些故事。

比《寻找小糖人》更打动人心的纪录片,MICK JAGGER回忆了跟伴唱歌手的工作片段,聊了他们之间的八卦,STING、BRUCE SPRINGSTEEN和STEVIE WONDER聊的更多的是更深层次的,作为歌手的追求、对于成功究竟是什么的探讨。

中英双语字幕观看:

http://t.cn/8F8Qluz

请用微信扫添加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