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九天的食谱》是一部由棚田由纪执导,永作博美 / 石桥莲司 / 冈田将生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四十九天的食谱》观后感(一):幸福并非约定俗成的过场
结婚的未必就是恩爱夫妻;生孩子的未必是合格母亲;认识你非你记得起,不说的也许才最珍惜……人生的真正圆满并非约定俗成的那些表面形式与过场。
日影很多地方比较珍惜传统的东西,就拿电影名而言可证此点。49日宴——为过世之人举办的一种传统送别仪式,电影从多处也提笔点到风土民情。然而,在这样的外在之下,电影则从内打破,讲得更多的是一个未生育且为继母的女人及周边的种种。
百合的继母是一个38岁初婚,却给别人当后妈的女人,如此一生还并未亲自生育后代,从表面来看绝非是一个让传统世俗观念欣赏或认可的女人。然而这样的女人,在其死后的祭奠礼上,却迎来了众人的欢送。
作为这样一个女性的继女百合,也有着个人难念的家家经,婚后没生育一个孩子;婆婆瘫痪在床,常年要服侍;而丈夫又外遇还有了私生子。如此窘境下,百合通过为继母举办丧礼走出不幸婚姻的阴影。
在丧礼前,百合更多地认为是自己不能生育导致了婚姻不幸,然而审读继母同样膝下无子女的人生时,才走出错误的意识,明白到自己无论如何都该正做起来,哪怕是过着给人当跳板的人生也是一种意义人生。
与此对比,剧中必然会提出许多佐证的角色和桥段。比如百合丈夫的婚外情人,虽然生了两个孩子,却只是一个不停换男人生孩子然后以孩子绑住对方求取婚姻的失败母亲,从而得出了小芋的那句台词“女人生了孩子也未必是一个严格的母亲”;百合与丈夫逼临离婚前,两人结婚有车有房,住在东京高级的住宅区,怎么看也是一对幸福的夫妻,而丈夫婚外遇的事实却嘲讽出这么一句——结婚的未必就是恩爱夫妻;再说百合的父亲嗓门大还不体贴续弦之妻,连初次相遇的情景都记错,当真相被追忆,妻子背后的珍惜让人动容……
百合在决定给继母丧礼上准备点独特之处时,将继母的人生经历做成一份年鉴表,可直到丧礼那天,年鉴表都空白不满。就在认为丧礼要被姑婆亲友们取笑而弄砸时,继母生前辅导和帮助的不良少年,以及乡里乡亲们突然出现,并主动要求以自己的见闻来填满那空白的人生履历。
当百合与父亲看着被大家填满了继母年鉴表时,才发现,人生真正的圆满与幸福,并非八大舅七大姑们那些约定俗成的传统人生过场。孤僻独自成长成一个不麻烦别人的人,在遇见好的人时无论年龄与背景便改变孤独一生的想法主动去追求,没有亲生的孩子却同样以母亲的姿态去养育需呵护无血缘孩子……这些,都算圆满与珍稀。
所以,当有人和你说无血缘养不亲,无钱没感情时,是的,他们说的确实很现实,但还是在倾听及点头后谨慎保持距离,因为无论如何,他和你不亲也不会有感情。
电影伪披一张传统的外衣,却处处打破传统,辩驳一个真正幸福而非约定俗成的人生如何圆满。
《四十九天的食谱》观后感(二):乙美与百合子
永作博美一脸的温柔与坚韧,与日影的基调那么一致。第三次看永作博美的电影,无论是吉田岬还是野野宫希和子,她所塑造的角色都是有力量的日本女性。其实,对于《四十九日食谱》,与其说永作博美饰演的百合子是主角,还不如说继母乙美才是电影的核心。乙美没有一处空白的人生给了百合子新生,只是我无法理解她经历良多后继续追随浩之的真意。最末的镜头,百合子坐在车里与浩之前往东京继续生活,特写百合子,那难以琢磨的表情,真希望电影以一句“停车”戛然而止。
《第八日的蝉》中,永作博美是被欺骗以及被抛弃的第三者,《四十九日的食谱》她是被丈夫和第三者伤害的妻子,无论角色如何转变,人物的悲剧性刻进骨子里。悲苦的第三者,心碎的妻子,永作博美每一个细微的表情、每一次与不理解自己的人压抑喘息故作平静的对话,都让人为之心颤。
乙美突然离世,丈夫出轨,生活从来都是猝不及防给一个弯道。正是有了这样的弯道,生命才能脱离既定的正轨,只是,百合子在弯道之后又重新回归了正轨。百合子说,乙妈一辈子都在做他人的起跳板,百合子有她的影子,或许也将沿着继母的来时路继续走下去。
《四十九天的食谱》观后感(三):四十九天的食谱
这四十九天是以百合子继母乙美的七七四十九祭为时间背景。用此回顾了乙美的一生,同时也阐述了各种各样的母亲。
百合子婚后未育,在得知丈夫与外人有了孩子后,她准备离婚回到了家乡。而此时继母乙美刚刚去世。绰号小芋的女孩井本幸惠生前受乙美所托,开心满怀地来到热田家,找到乙美生前制作的漫画笔记,要给逝者办一场热热闹闹的七七聚会。
正是通过准备这场聚会,爸爸良平和百合子都回顾了与乙美的过去。乙美的一生可以说都是奉献给他人,甚至可以说与良平结婚也算是“奉献”给了爸爸和百合子,当然通过回忆知道她是深爱着良平的。同时她也深深影响着百合子,真是一个伟大的母亲。而作品通过实写丈夫情人的故事也暗示着幸惠的人生。终于在最后的聚会中,大家举行了一场热闹的聚会,不管是良平还是百合子以及幸惠都开始走向新的人生。
《四十九天的食谱》观后感(四):静静流动的河水才是人生。
很多时候,人们以猎奇的方式看待日本片,以单一的印象来定位日本人的多元性。但此片却以相当的正式而庄重的叙事,表达了导演的对日本这个社会的各种反思。片中不经意间流露出那种反对这个浮夸、放荡与变态的社会现象,譬如性泛滥、婚外情、个人主义与家庭破碎。虽然导演处理的很隐蔽,但是你要深入影像的外表,去发掘导演的内心到底在表达什么?
乙美是一个完美的女人,除了她不会生孩子,作为继母,在她的家中扮演的角色是如此的艰难。当小小的百合子打翻乙美精心预备的饭菜,乙美还是发自内心的宽容。当长颈鹿的头出现在画面中的时候,那种巨大的强烈的震撼紧紧抓住了我,这时候我会想起导演需要多么美好的心灵才会剪裁出如此令人震撼的镜头。
谁能够拥有像乙美如此美好的人生画卷,很多时候,我们只是遗憾地交了长长的白卷。我们的人生是如此苍白,我们没有影响人,也没有赐给他们力量。我们总是抱怨自己的人生,好像一切的缺憾都是别人所造成的,而不是自己的责任。
那些美丽的手绘画卷,真切地显露了乙美的美好心灵,如果叫我来画的话,定是丑陋不堪。
那些美丽的狗尾草,那些色彩浓烈的风景,那条幽幽的河流,都表现了人原来可以做出这么有魅力的事物,真是美好的摄影。
从来没有觉得大嗓门是如此的可爱与亲切,在乡下,那个大嗓门的老男人,静静看着流动的河水,质朴地渡过余生。
《四十九天的食谱》观后感(五):以华美的注视温习你人生的长卷
从黯淡中展开,渐渐趋向光明与温暖,然后越来越坚定。这是我很喜欢的一种电影节奏,画风朴素而隽永。
四十九日的秘方在黯淡的光线里开始,小三求百合子让位。
百合子是眉眼温顺但是内心偏执的人,小时候的她打翻便当盒,并坚持只肯叫 丸妈”,现在的她为了自我救赎,不让自己的尊严被践踏,她只能主动选择放弃。她憔悴地回到家乡,面对的是因为老伴去世而沮丧的父亲。但是这种憔悴的节奏被已经去世的继母丸美打断了。
每一段旅程都应该有一个终点,生命也许正是美在有限。
让自己的生命成为更多人展开美丽人生的跳板,这是丸美所信奉的。所以,在第四十九天,告别灵魂的日子,那些经由她而起跳的人,来填满了她的人生年鉴。
当乡村田园风格的告别聚会正式开始,百合子已经不再是委屈的弃妇,她露出坚定而轻盈的微笑,尖利的阿姨也不再是刻薄的长者,她穿上缤纷的衣衫。就这样,以华美的注视来温暖丸美冰冷的前路。
心经有云:不生不灭,不增不减。离开,是回来的起点。
这种华美的作别,也出现在美国电影《大鱼》中,妻子一身红衣,以轻盈的微笑作别丈夫,那个以巨大的热情和勇气去说故事的人。他教会大家:去相信你所相信的。
与此有异曲同工效果的作别,在另一部日本电影《入殓师》中。大提琴手大悟以优雅的手,使得每一个卑微的生命都得以有尊严地离开,全剧中洋溢着庄重温柔。
以怎样的态度去作别生命,就以怎样的态度去继续生命。
近几年的日本影片中,越来越能让人感觉到他们在以庄重取代沉重,以明亮取代晦涩,以轻盈取代压抑。电影的表达渐渐清晰,既不以宣扬异国情调来满足国外的猎奇心,也不以媚俗的热点来吸引本土的票房。反观国内的影视,于正模式的成功,小时代的大卖(何况还有比它们更拉低智商的存在)…各种视觉的贩卖,影视传媒的文化承载力已经被无视了。
我没有看过原作,也没有看过电视版,不知道百合子最后跟浩之回到东京之后,要怎么去一起考虑呢?毕竟无论心境变得多轻盈多坚定,小三即将出世的孩子是她生活中的硬伤。
另外,丸美妈妈能成为温暖和激励他人生命的跳板,除了她的爱和温柔,也是因为她有足够的才情和时间。而我们国内的现状,貌似很难产生兼具这些质素的人。
《四十九天的食谱》观后感(六):暖心的跳板
热田父女惊觉竟然不知道乙美嫁入热田家之前的人生是什么样的,此后这么多年的生活大部分细节也是不知道的,还经由别人提起多件小事才恍然自己居然错过了那么多。最后人生年鉴所有空白都被乙美帮助过的或是相处过的人填满了那里让人泪崩。 乙美这一生一定很丰富多彩,手帐记录的都是可爱的生活细节,对自己的自传是空白的,但给别人的手帐却又详细又可爱,一个用爱发光发热的人内心一定是丰富的。没写完的别人都给你写上了,感恩的祝福的,真的很美好。到了本该悲伤的祭日最后再当一回跳板,欢欢喜喜的,不得不说这个人物出境没几回存在感满档之余觉得这种人真的赞爆了。 片中的那条不停流淌的河真漂亮,看着看着心都静下来了,小芋百合子跟热田爷爷演得真好,喜欢热田爷爷半夜踉踉跄跄在路上回忆跟乙美的时光重叠起来那里,过渡得又自然又带入。
《四十九天的食谱》观后感(七):一个人的温暖有多暖
用纸巾蘸着清水擦了擦现在只被用来输入账户和密码的键盘,在“能不能超越其他影评人”的纠结中,最终决定追随几年前那个享受码字乐趣年轻人的简单和真诚,听从心里的声音,感动为本,文字为末,用手边这台陪我记录过人生中最好时光的SONY来记录一个人的温暖。
《四十九天的秘方》,一部日本电影,主人公是七十岁离世的妇人乙美。战争让她的父母双亡,与爷爷相依为命的乙美没有感受过母爱,但这样的经历反倒催生出她的善良和大爱。38岁那年,在慈善活动上义卖包子的她遇到了鳏夫热田,很快,她成为了热田的太太、女儿百合子的继母。终其一生,在强迫症患者辅导站(RIBBON HOUSE)工作的乙美因为对人生的最大善意,像蜡烛一样缓缓燃烧自己,不断为他人的美好做跳板。在于她,人生的全部意义就是释放温暖,照亮周遭,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乙美不知不觉收获着属于自己的幸福。终究,她将自己及与她相关的整个世界,渲染成一幅散发着橘黄色微光的画布,简单,平静,温暖。
主人公虽是乙美,但影片却是从女儿百合子的婚姻出现危机时切入的。当身怀有孕却因小三逼宫无奈签下离婚申请的百合子回到家乡的时候,刚刚经历丧妻之痛的父亲热田正处在情绪低谷。称呼乙美为老师的问题少女小芋受乙美生前之托,出现在这个家庭里,与同样接受过乙美指引的海归少年春好一道,协助父女俩一道完成乙美的遗愿——去世四十九天后摆一桌宴席。期间,他们发现乙美的自传刚刚写了个标题,内容却全是空白,百感交集的四人提出为逝者做一个年鉴,记录她的人生。很快,他们发现连照片都很少留下的乙美经历平淡,空白太多。好在乙美生前有手绘生活中各种秘方的习惯,这些成为四人追溯乙美人生的唯一来源。终七到了,宴席按期举行,不办法事、贴满年鉴的做法引来古板亲戚的非议,热田的姐姐率众拂袖离去。但美佳等一众乙美生前的学员以及好友陆续到来,将原本清冷、尴尬的屋内变得热闹非凡,每个人都愉快地与他人分享自己与乙美的美好经历和回忆,很快,感恩和思念化作文字,在载歌载舞中将原本字数寥寥的年鉴填得没有一丝空白。宴席结束,百合子的婚姻回归正轨,而其他所有与乙美相关的人也都带着喜悦和温暖在人生道路上重新出发。
乙美的温暖究竟是什么,影片并没有正面叙述。“一定要振作起来”是乙美的口头禅,但影片并没有安排她自己说出来。这句话出现在乙美同事冲着心绪起伏的百合子的一声断喝时,出现在热田对着小芋迈向新生活背影时的一句嘱托时。这一声断喝、这一句嘱托,也许就是每个人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时最需要的温暖吧。
影片刚开始不久,百合子返乡途中回忆起幼时第一次与乙美在动物园相见的情景:热田让她称呼乙美妈妈,并打开了乙美精心准备的便当,百合子却将饭盒打翻在地。影片的末尾,导演才续上了这个场景的后半截:乙美蹲下,小心收拾起寿司,不尴尬、不愠怒,却是真诚地指了指一旁的长颈鹿,微笑着让小百合坐上父亲的肩头。夕阳中,小百合主动将手与乙美牵在一起,三人的背影成为手绘本里唯一不需要文字说明的永恒。如果说乙美的大爱和善良在现实中是无法复制的一种情怀,是只与人格魅力相关的小小温暖,那么,导演通篇努力为我们讲述并引导我们思考的,则是“一个人的温暖有多暖”这样一个主题。到底有多暖呢?这小小的力量又改变了些什么?剧情本身不消多说——无论是美佳的创业计划、还是小芋与不堪往事的诀别,无论是热田重燃生活的热情、还是百合子婚姻危机的解决,所有的人物、事件都像片中热田刻薄的姐姐一样,囿于世俗,但却依然选择穿上盛装,重归宴席,优美一舞。再从技术层面来看,影片用光由暗到明,用色逐渐丰富,侧面反映了导演对这个问题的主观态度。
影片的选景是典型的日本乡间,金色的河面水流不徐不疾,空空的天际偶尔一抹云彩,配以舒缓的小提琴与大提琴的合鸣,让整部影片始终沉浸在令人向往的恬淡之中。淡则淡,却有一种无可名状的坚定贯穿全片。
好电影予观影者的,浅的,可以是一种体验,可以是一种感官享受;浓的,是一种信念,是一种力量,是嬉笑怒骂中的顿悟。从这个角度来讲,看过这部电影并流泪的我觉得,这是一部好电影。
谨以此文,送给重新书写影评的自己。
《四十九天的食谱》观后感(八):善良是需要勇气去实践的才能
也许我并不像自己所说的那样麻木吧,不然我该怎样解释,我喜欢的是像《四十九日》这样风格的电影。
我有一个好朋友,每次跟她谈到一些关于自身的问题,我都比较排斥,尤其是我不喜欢她对我的状态进行分析,更多时候,我只是在倾听。我理解作为一个倾诉者的感受,所以我总是提醒自己避免进入倾诉的角色,我知道,就像我不怎么关心别人的感受一样,别人也不会真正关心我。
但是可气的是,你实际上无法摆脱这种幻想,你总是不自觉地在假设你说的是有用的,或者说,你真的认为别人对你会有某种帮助,姑且认为这是一种本能吧。
我喜欢很多日本的电影,偏向现实或者文艺类型的,因为它们比较准确的记录了某些状态,我不喜欢刻意制造的戏剧冲突和过于汹涌的感情。也许一个社会到了足够的发展阶段,才会开始关心起每个人,每一个个体,内心的微小感受。或者说,才会有一些人在乎自己的感受,并且把它们告诉别人,然后也得到很多人的共鸣。
我记得在知乎上看到有个人说,日剧关心的是人的生存。如果按我的理解,他们关心的是人与这个世界的关系,而不只是具体的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并不是那么狭隘。
不过说回来,按照为自己的理解,如果为我喜欢的电影总结一些特点的话,我觉得就是对自身感受描述的诚实,还有对事物复杂性的承认,无论是从经典的《东京物语》到现在的很多文艺电影,似乎都保持了这样的特点。
如果你站在每个人的角度,也许每个人都很可怜,对这个世界,对每个人都怀有善意和温情的眼光,我更愿意认为这是一种勇气,就像维特根斯坦说,天才是靠勇气去实践的才能,如果天才是要靠勇气去实现自己的才能,那么善良一定也是需要勇气去实践的一种品质。
于是更多时候,我们宁愿说,一个都不原谅。就像现在的我,仍然有很多事情无法原谅,尤其是它们发生在你身上的时候,那些伤害的印记仍然还在,那些伤害你的人,除非你亲眼看见了他们悲惨的样子,否则在心底里仍然怀有敌意,某些时候,这些敌意会转化成对这个世界的厌恶,甚至你盼着这个世界赶快毁灭。
人是一种有情绪的动物,情绪总是随着环境变化,起伏无常,人在这样的处境下也是漂浮而无能为力。有时候实在是厌倦了,就自愿隔断了和很多事情的联系,这是一种自我保护吧,是保护自己不受伤害吗,还是保护自己不陷入难堪的境地,这样的难堪只会伤害自己一个人,在心里翻来覆去,好像自己是世界的中心,是所有人都在每时每刻观看的人,这毫无理由。
可是我们为什么要怀有恶意呢,就像《四十九日》里面的百合子,人到中年生不出孩子,丈夫跟人跑了,在外面又有了孩子,毫无征兆的接到离婚的电话,还是那个女孩打来的。百合子,她做错什么了吗?没有,当然没有,如果你仍然这样问,你只是没有看清楚这个世界的真相,或者,你不知道什么是真实,而你在这样的链条上,只是一个被使用的螺丝钉。
百合子回去了,她在逃离她的地狱,她在寻找新的希望之路,另一种可能性,这种可能性指向了她的继母,一个和她一样没有孩子的女人。又一段悲伤的故事,百合子一定这样想,她不敢去了解,没有孩子的女人的人生,该有多么凄惨呢。
凄惨几乎是一定的,但也有另外的一面,一种凄惨会成为一个人一生的阴影吗,答案似乎就不那么确定了。原来一个没有亲生孩子的女人,她的生活也可以过得很丰富,百合子从继母的邻居同事那里知道了很多她不知道的事情,一个离去的人,在百合子的印象里,也许只是一个没有孩子的悲惨的老女人,但她了解到的细节拼凑出来的却像是另一个人,一个陌生的人。
我们都习惯了用势力的眼光看人,很多时候也不会有耐心去了解,别人的生活和我有什么关系,那个倒霉的人,他有他的命运,我反正永远都不会处在他的位置上。百合子年轻的时候,也许是这样看待她的继母,也没有意识到自己有一天会和她有相似的处境。
百合子善良吗,也许她只是想让开,想从那样一个难堪的位置上逃开,当一个世界损坏的时候,我只想去到一个新的世界,我不想在浑浊的空气里,我的时间不是用来和你们搏斗的,我想去实现我的梦想,那些干净的,没有被污染的梦想。
百合子是为了成全别人吗,还是为了保护自己的自尊,或者仅仅是软弱,这些问题从来都没有答案,也许她自己也没有答案,就像每一种选择都不能保证一种确定的结果,没有上帝为你负责。
但是,百合子仍然是一个可爱的人,她就是这样逆来顺受,她是一个不幸的人,这些不幸把她塑造成了一个受难者,一个无辜的人,可是我却从她身上看到了一种力量。
《四十九天的食谱》观后感(九):为你的人生做一份年鉴,如何?
标签是美食电影,其实全片没有什么美食,只是在讲述关于两个人心灵治愈的故事而已。爸爸因为妻子的死伤心欲绝,女儿因为丈夫的出轨开始怀疑人生。善良的妻子生前似乎预料到了这个结果,于是对自己的后事做了诸多安排和准备。故事一幕幕展开,每个人都收拾好心情重新出发。日本电影真的是最好的心灵鸡汤,心情低落怀疑自己怀疑人生时,看看日本小清新治愈系电影,混身暖暖的满血复活啊~就连《被人嫌弃的松子的一生》这么悲惨的故事,日本人都能拍成让人看了也觉得很治愈的风格,真的是太正能量了。
影片中给乙美妈妈制作人生年鉴的想法真的很赞。想想我们一生每一年都发生了什么,有没有自己都不知道做过什么的一年?乙美妈妈虽然生前没有任何子女,但是她却善良的帮助了很多失足的儿童。所以虽然丈夫和继女制作的年鉴中有很多空白,但是闻讯前来的散落在各个角落的被救助者却将这份年鉴填充得满满当当没有任何空白。乙美妈妈真的是一个好人。它令我产生了为自己制作一份人生年鉴的冲动,回忆下自己从出生到现在都发生过什么,有什么或愉快或悲伤的回忆。
我们大多数人的一生,都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发生,但我们的年鉴却也并不苍白。喜,怒,哀,乐,人生四味真实的贯穿于我们的一生,用一份年鉴将他们串起来,岂不很有意思?不写了,我要做我的年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