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江中的大鳄》是一部由Porter Erisman执导,马云主演的一部纪录片 / 传记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扬子江中的大鳄》影评(一):从一只扬子江大鳄身上学到的知识
总体而言,这是一部从阿里巴巴前副总裁,美国人Porter Erisman的角度描述的一部阿里巴巴从成立到面对一系列艰难挑战到最后一步步成长为“扬子江中的大鳄”的故事。虽然导演本身是阿里的前副总裁,但总体而言,片子的观点和叙事还算客观与中立。
前言虽然这部记录片已经上映了5年之久,而阿里巴巴在这5年中也在每年都发生着迅速的变化,但我还是直到今天才第一次看这部纪录片
总体而言,这是一部从阿里巴巴前副总裁,美国人Porter Erisman的角度描述的一部阿里巴巴从成立到面对一系列艰难挑战到最后一步步成长为“扬子江中的大鳄”的故事。虽然导演本身是阿里的前副总裁,但总体而言,片子的观点和叙事还算客观与中立。
感受其实,看这部纪录片初衷是为了完成老板布置的一份作业,通过观看这部《扬子江中的大鳄》来写一篇观后感。从中主要有以下几点启发和感受:
1.一家公司要学会在它成立之初就设立一个明确的价值观和使命感,并且保证让在在自己运营的过程中贯彻下去。
自从西方的管理学引入中国以来,很多公司都会赶时髦地给自己写少到几个字,多到三无行字的公司价值观、使命感。但随便一浏览就会发现都无外乎是一些什么“忠诚”、“信任”、“创新”、“专业”之类的大众话术,并且在实际的运营中,很少有公司能够实际的贯彻自己曾经的价值观和使命感。
在纪录片中有一幕我印象非常深刻,就是阿里巴巴在自己成立的初期,由于没有形成自己清晰的商业模式,疯狂发展,最后公司几近倒闭。后来公司邀请关明生成为新的COO,而关首先做的就是帮助公司梳理“价值观”、“愿景”以及“使命”并在接下来的几周在公司展开各类培训,让大家加以明确。一直亏损的阿里巴巴在当年年底扭亏为盈,不得不说是与公司的这类管理革新有关系的。
很多人说价值观、愿景这些词很虚,企业赚钱才是王道。不可否认,任何一家不以“赚钱为目的”的企业要么就是在说谎,要么就是在耍流氓。但价值观和愿景这类看上去很虚的东西却可以在公司、员工面临困难、挑战,面临抉择时给予自己如灯塔一般的指引。阿里巴巴的价值观是“客户第一、员工第二、股东第三”。这样就是指导自己当客户利益与那些华尔街的股东利益产生冲突的时候,自己应该作何抉择。如果阿里巴巴没有自己明确的愿景,那么公司就会得过且过,见到小利就扑上去,却忘记了长远的目标。
2.一家企业,即使在它成立之初规模、资源都很小,并且市场强敌环伺,巨头垄断,但只要它的商业模式、技术架构符合市场的趋势,那么它依然可以撬动市场的格局。
1840年,一支几千人的英国军队就把当时国民生产总值占世界三分之一的清王朝打败。靠的不是人数和强大的战争补给,而是依靠先进的战术以及先进的科技。
一个诞生于斯坦福大学的搜索引擎公司,从一家为雅虎等科技巨头提供技术支持的公司最后成为现今的世界互联网翘楚。靠的不是自己一开始拿了多少风投和拥有多少资源,而是依靠着当时领先于业界的搜索引擎技术以及符合市场发展趋势的商业模式。
在杀毒软件领域几乎没有任何市场份额的360,用了一个免费的商业模式就把中国整个杀毒软件市场给颠覆了,360依靠的肯定不是强大的用户群体与市场资源,而是依靠很多巨头不愿意或不屑于尝试的商业模式,但事后证明,正是这种免费的模式刚好满足当时习惯于免费的中国网民。
影片中用了很大的篇幅描述阿里巴巴和ebay的竞争,面对无论从市场占有率、知名度还是资源上都强大的无可匹敌的竞争对手,阿里正是选择对了适应中国国情的商业模式与竞争策略才最终蚍蜉撼大树,将ebay最终“赶出中国”。
所以,一家公司不要惧怕面对市场的巨头,只要你无限放大自身的优势,你的商业模式和技术创新独特而领先市场,那么公司依然可以撼动大企业的地位。
3. 任何一家现今的巨头都是从一个小公司一点一点成长的,从影片中可以看到即使现在被些许“神话”的马云,在他运营公司的初期也面临着诸多的挑战,也犯了很多的错误。但是套用孟子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我们日常只看到如今如苹果、谷歌、阿里巴巴、腾讯等企业的无限风光,却不知这些企业在他们的经营历史上也面临着无数次的艰难抉择与挑战。
企业经营并不容易,困难是常态,很多互联网公司正是在不断地试错过程中,才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商业模式。
《扬子江中的大鳄》影评(二):同时拥有眼界与毅力的人,注定所向披靡
如果用一句话评论全片,那就是:
有远见卓识且坚持不懈的人终会被时间推上舞台,后者将证明他有多伟大。
作为较晚的淘宝一代,在本片之前,对马云多停留在富豪、败家娘们创始人这种模糊调侃的印象上,现在却发现无知多么可笑。阿里巴巴,竟然是国内第一家互联网公司,而这个男人,几乎也是国内第一个提出发展互联网的人,且他坚持不懈且笑到了最后。眼界与毅力,可以说是马云最大的标签,而全片的记录也在告诉我们,拥有这两者的人是如何的强大、如何的令人钦佩,以致所向披靡、一往无前。
谈过主题精神,再看看记录手法。很棒的双线交叉。一是纪录片导演与主人公马云的两条线索,不同国籍不同文化不同环境下平行的两种人生,因互联网发生交集,成为搭档。这种对比与交融,很好的表现了互联网的特质,打破差异,联结一切。二是ebay与阿里巴巴的竞争之线。同样是国外与国内,你争我赶中阿里巴巴的成长与成功逐渐清晰,马云最初的雄心壮志也逐渐实现,从最终的风光进入中国到最后的仓皇退出,可以说,溃败的ebay经历了阿里历史上最浓墨重彩的一次胜利。
另外,纪录片导演的身份也很有意思。中、外国籍身份本身便有的文化差异不必多说,阿里巴巴高级管理人员、马云重要搭档的身份,则让他比常人了解到更多的内幕,也多了更多的感情;当另一方面,纪录片也对真实与客观有着一定的要求。这种局内人与局外力不断抽离转换的过程,对他的叙事身份与手法要求更高,但很显然,他完成的很不错。既有饱含深情的回忆,又有一定的置身事外的评断,是一部值得推荐一看的纪录片。
全片唯一的遗憾可能就是导演辞职地太早,没能参与见证阿里近几年的突飞猛进与疾风骤雨,也让我等看客少了对当下的一些深刻认识。很期待他在某一次旅行之后,再次回到阿里,继续记录这些正在进行时的阿里军团以及他们的三军统帅,看看当年那份窝在公寓里十七人奋斗的初心是否还在。
《扬子江中的大鳄》影评(三):记录
马云年轻的时候还蛮青涩的,但是很精神,虽然外貌有很强的时代烙印,但是丝毫不土气。
95年的时候他在网上跟一个美国人合作生意,飞去美国后发现是个骗子,就跑去在西雅图认识的一家人,然后知道了因特网。为什么他会认识?
先建立的“中国黄页”,想寻求政府合作。这里有视频,接待的官员讲“按照办事的流程,你们要先预约,否则你是得不到满意的答复的”。马云说,他知道中国还没准备好迎接互联网。
4年后,99年成立阿里巴巴,被称为中国的eBay。随后在香港IPO,得到高盛投资。马云在接受BBC采访时,被问到,“你认为互联网会改变中国的政治么”,他摇着头说 “I agree” 。哈哈,我也同意。
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裂,阿里巴巴存活。毕竟当时还没有赢利,到底是如何做到的?
看完了还是觉得蛮震撼的,我也想去阿里啊!穿插的马云励志演讲,不断取得的辉煌成就,可惜介绍的都流于表面,不过也是,官方宣传纪录片嘛。
《扬子江中的大鳄》影评(四):幸存的理想者
从某种意义上,阿里巴巴是中国早期互联网企业基于本土野蛮生长的缩影。
我相信马云至少曾经是一名坚定的理想主义者。你能感受到那种看见了未来无限可能的激动,和“我必须做点什么”的渴望。也许阿里巴巴正因此击败了Ebay。
举个不恰当的例子。我过去读书的动力一直是对这世界无穷无尽的好奇,上一所还行的大学只是附带给我好奇心的奖励而已。但是随着我越来越功利,我发现我实际上却失去了读书的耐心,热情,也失去了真正的“高效”——这是制定再多的番茄钟、计划表也达不到的,那些都只是让你沉醉于这种可耻的进度感和虚无的成就感而已。我觉得个人和一家公司其实是很像的。你大可以有很好的规划,大可以有很多外部的资源,但这些并不会让你得到一个属于自己的理想。对于公司,这是愿景;对于个人,这就是人生的终极追求。
很多企业家都会不约而同的表露这个特点——人们喜欢戏称他们为骗子,a liar。但是,我想也许不站在远处(广义上),近距离的话,也会被那种理想者的狂热所感染吧。
《扬子江中的大鳄》影评(五):Only a glimpse of Alibaba
从阿里巴巴成长的角度来讲,差不多也就3星的样子。但是看在这部片子可以打鸡血的份上,我还是给了四星。
如果从阿里成长的角度来看,这部片子讲得太浅显,有很多东西都没有深入挖掘,不过大致的故事线还是完整的。看完之后回过头来想想,发现没有太多的东西让你回头思考,或者说没有太多的point给你思考的空间,所以我觉得这部片子的深度一般。
我知道纪录片不可能把什么东西都反映得很透彻,但是还是有一些东西是值得去挖的。个人见解,觉得值得去挖的有以下几点:
1. 马云是最早一批将互联网引进中国的人,在他做中国黄页失败之后,到他觉得做online commerce之前,他对互联网在中国的看法有什么变化。在internet还没有兴起的中国,他为什么选择了做online commerce这一行?其实internet有那么多都可以去做。
2. 阿里巴巴失败的那一段。究竟是什么样的错误决策导致了阿里在那段时间的溃败。我好像只记得说internet bubble,但是肯定有什么错误是阿里所犯下的独特的错误才导致在那一段时间之内败得比较惨。
3. 阿里的盈利问题。影片讲着讲着就突然是阿里盈利了,我们赚钱了,而没有说它究竟是怎么开始赚钱的,怎么决定在某个点上让它变成赚钱的。
我知道这是这个人的第一部电影,拍成这样子其实已经不太容易了。不过从电影的角度上来讲,还是觉得太泛,太generalize了,没有很多让人分析和回想的空间。不过从这部影片里倒是看到了马云确实是个比较有远见的人。有远见,有行动力,而且很有煽动力,这样才能说服一群人帮他打天下,而且是死心塌地地帮他打天下。
我觉得他的成功,有偶然有必然。偶然的是他碰巧地选择了互联网这个新兴和高速发展的行业,必然的是我觉得这个人不论选择哪个行业,都应该会比较成功,他的执行力决定了这一点,想做什么都像个疯子一样地去做。Only the paranoid survive! 这部片子也是很focus在马云的这个性格特点上,其实还蛮适合打打鸡血的。
《扬子江中的大鳄》影评(六):自信,激情!
马云的那份自信不禁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他的一言一行都感染着我。
我看到他对时局的掌握,很精确。他的那种大智慧也不免让我惊叹。
在那段十八罗汉的艰苦岁月里,他们能够做到劲往一处使,马云带给人的那种激情和希望是一个重要原因。
当马云试图找政府部门合作时,尝到了闭门羹。我想,换成普通人会去抱怨和斥责政府没有见识和迂腐。然而马云他从中得出的结论是当时的中国“开展互联网业务为时过早,消费者还没有准备好,政府没有准备好,我最近可能也没准备好。”
马云的客观和理性让他放弃了中国黄页。然而他又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的雄心壮志和他自己说的梦想、理念、使命、价值体系引领着他和他的阿里巴巴走向未来,成为一段传奇。
马云在和EBAY博弈过程中,马云坚持着以消费者优先和优先思考客户的原则,创建了更具本土化的购物网站——淘宝网,它比起EBAY更接地气和满足中国客户的使用需求和习惯,更重要的它是免费的!EBAY则因它自己所坚守的模式在中国愈走愈远,直至退出中国市场。
本片中,还有一段让我感触颇深。当雅虎和阿里巴巴合作时,面临着一个大问题:“信息自由”,也因这问题,雅虎遭到很多人的质疑。然而当一位西方采访者就雅虎将一些信息给了政府导致一位记者被抓的事件问马云:“如果当时你在运营雅虎中国,你也会这么做吗?”时,马云回答得很直接和明白、果断:“是的,我会。”“不管你在哪里做生意,你的遵守当地的法规。你要么去改变法律,改变不了的话,那就遵守法律。这是中国的法律,你必须遵守。不管你在哪里做生意,这是基本准则。”
马云的商业帝国和政府的关系的处理总能恰到好处。我认为他不是圆滑,而是大智慧下的最优选择。这也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色”吧。我们个人也是如此,或许常会感概社会的不公和黑暗,可有的人选择被改变,有的选择努力奋斗,不让世界世界改变,最后有能力了,再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实现梦想。
我想,这也是我现在所要坚守的。
《扬子江中的大鳄》影评(七):马云身上那些你不曾发现的东西
在看这个片子之前,看了一本书,叫做《这就是马云》,这是他的好友兼贴身助理写的一本书,内容很生活化,平常化,但又却不平常。
书中讲到马云最大的特点是另眼看世界,从阿里巴巴的文化武侠中就有这个方式,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马云对十八罗汉的演讲,在那时,他就把中国与美国的特点分析得很清楚了:美国的特点是设备、系统集成,你和他们在这方面拼,只有输,但是你可以做信息,玩信息,我们还不玩不过他们。所以,我们看到,在一开始,阿里就是一个偏向于信息方面的公司,在后来的淘宝也是。
第二个特点是很对人马云很能吹,而且也吹成功了。但从影片的记录中,我们看到,我们眼中所谓的吹,在人家眼里确实一种事实,正在发生或者未来要发生的事实,然后坚持的去做了,当然,过程中也许会有犯错的时候,并不是说阿里的成长是一帆风顺的。
为什么马云对很多事情的见解是那么的一针见血,通过记录片,我们看到,在宣传阿里巴巴的时候,马云辗转与国内外,游离于记着之间,必须回答各种刁钻古怪的问题,如果你将这些问题,不想清楚是很难回答的,所以,有时候,我在想,这种能力是不是天生的,好像不是,这玩意儿是在后天培养出来的。
“美国有的商业模式,我们不一定要有,我们应该有属于自己的商业模式”,而这种思维特点造就了如今的阿里巴巴,当时的淘宝打败eBay,未尝没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在这里面。
通过记录片,我们可以很清晰的看到,马云身上很鲜明的特点,而他一直将这样的特点保持着,这种东西是非常难能可贵的,所以阿里走到今天绝不是没有原因的。
所谓的先知不过是对于当下的趋势比普通人看得更准确,而又能坚持下去的人的身上的~致自己
~~~完~~~
《扬子江中的大鳄》影评(八):马云,中国电子商务的开创者
珍贵的影像记录了马云如何创建阿里巴巴的过程。马云从小便是一个有远见的人,从小去杭州大饭店与外国人交谈联系英语便足以窥见;1995年,还是英特网刚进入中国时便去游说政府官员建立中国网站,这种To government的策略体现他的睿智,也奠定了他与杭州政府合作的基础;阿里巴巴成立之初便目标明确,团队管理坚定有力,如同洗脑,但也只有在那种信息相对闭塞,人还单纯的时代才能够起到作用。正如马云所说:“互联网时代一个错误的决定好过没有决定。”马云开创了中国电子商务的时代,远见性的创建淘宝,引领B2C的发展壮大。马云的强大能量,确实令人震撼。“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绝大多数人死在了明天晚上”,但,阿里巴巴没有。
《扬子江中的大鳄》影评(九):一点认识
1.ebay,想起《腾讯传》QQ的竞争对手MSN,外企财力雄厚志向远大,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比不上本土企业。包括但不限于:管理混乱 VS 坚定团结;严重不重视本土优化 VS 无比重视,以至于小马哥自信的说“MSN不是由于政策原因,就是因为公平竞争下台的”“即使开放市场,本土企业也不一定输给外国”(凭记忆,好像是香港中文大学演讲?),看马云得意、舒了一口气宣布了ebay的落败,以及对ebay表现出的不免费的态度的欣喜之情,都可以看出本土优秀企业家在这方面探索到的“宝贝”。
2.佩服马云对于“免费”的认识,他坚持市场不成熟,只有8%的人上网购物。但我想他可能他也是不断尝试+没有办法。因为与ebay太厉害,跟它一样收费怎么干的过它?加上通过尝试发现免费后用户数量增加很快,可能就这么做下去了。
3.要做到先收获用户,再大谈盈利,即“免费”策略的实施,马云们既少有像ebay面临的华尔街的压力,反而是用户增长很好看很吸引人;也要佩服马云们的耐心。可惜的是ebay的CEO也认识到新企业在开始的两三年内可能不能盈利,似乎对不赚钱持宽容态度。但不知何故,在中国一直坚持收费。马云认为她只想收钱,而不是帮助中国企业成长什么的。这儿似乎有个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