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观后感 查看格言:《菲洛梅娜》观后感10篇_观后感_影片观后感_格言网

《菲洛梅娜》观后感10篇_观后感_影片观后感_格言网

 时间:2020-12-28 23:46:52 来源:人生格言 
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浏览本页手机版

《菲洛梅娜》观后感10篇

《菲洛梅娜》是一部由斯蒂芬·弗雷斯执导,朱迪·丹奇 / 史蒂夫·库根 / 苏菲·肯尼迪·克拉克主演的一部剧情 / 传记 / 同性 / 家庭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菲洛梅娜》观后感(一):感想

本片有着一个精妙的结构。剧情发展到菲洛梅娜来到皮特家时,才看到的回顾安东尼一生的幻灯片,其实已经被分散成若干片段,细致地穿插在了整个影片之中。稍加注意的话可以发现,当菲洛梅娜和马丁来到修道院,男孩和女孩已经下飞机来到美国。两人来到美国发现安东尼已经死了,正准备离开伤心地,幻灯片却呈现了安东尼和玛丽在美国家里玩耍的场景。当菲洛梅娜和马丁找到玛丽,玛丽无法回想起安东尼提及爱尔兰的任何只言片语,幻灯片里的安东尼已经和皮特耳鬢斯磨。当马丁在与皮特联络时吃了闭门羹,曾经的安东尼却已经步履蹒跚和皮特踏上飞机前往那个他的生命开始的修道院。等菲洛梅娜终于敲开皮特的大门寻得安东尼生命的归宿来到那个故事开始的修道院,安东尼却已经走向了生命的终结。虽然时间已过去8年之久,但安东尼在那个墓园里静静地躺着,仿佛一直都在等待他母亲的到来。本片讲了一个『子欲养而亲不待』的翻版,只不过这里是『亲欲寻而子不待』的故事。影片使用这些幻灯片意图模糊时间的界线,仿佛安东尼也活在同一时间点,和母亲一次次擦肩而过。导演不愿让观众很早知道这些幻灯片实质是一个追思,却把这些片段装扮成了一个愿景,让观众也和菲洛梅娜一起盲目地想象,仿佛是一同和菲洛梅娜体验了50年来每一个痛苦的夜晚,想象着自己能亲眼看着儿子慢慢长大,幸福成长,想象着在故事的高潮能和儿子不期而遇。但导演是残忍而天才的,在美国的一个平凡的早晨,菲洛梅娜的所有愿景都破灭了。残酷的现实使得大西洋的距离甚至也不再如此遥远,取而代之的却是那个让一切可能都变成不可能的阴阳相隔。一个母亲将儿子放手了之后,距离变得越来越远,甚至像菲洛梅娜讲的那些故事一样出人意料,这个距离竟变成了永恒。那些幻灯片总是早一步呈现菲洛梅娜和马丁将要发现的东西,菲洛梅娜这个走失儿子的母亲,追啊追啊,但最终安东尼还是走得太快,去了一个她母亲再也追不到的地方。导演使用的结构如此贴合影片的叙事意图,以至于这个体例已经在触及观者的内心,这实在是太精彩。

影片呈现的是一个完整的圆,菲洛梅娜的整个救赎之旅就是一个回放,这从一开始便有导演的暗示。记得菲洛梅娜出发美国前在机场给马丁讲故事的那个略显冗长的片段,他们那时搭了一个机场便车,穿梭在人群之中,菲洛梅娜详细地给马丁讲了一个发展意外的小说故事,他们在车上正好是倒着坐的。那一段长镜头,让我想到倒带,暗示之后的整个旅程只是一个回放,最终他们会循着安东尼的轨迹又回到英国的修道院。甚至他们的旅程和便车上的那个故事一样发展意外。更诡异的是,讲完故事菲洛梅娜想把书借给马丁,马丁说他已经知道这个故事了,而现实情况里,马丁也确实早在十多年前就认识安东尼,甚至和安东尼有过一面之缘。我不太记得菲洛梅娜讲的故事了,观看的时候我也和马丁一样,早就在某个时候丢失了菲洛梅娜的叙述,完全和马丁一样坐立不安,大脑放空。现在想想,一前一尾两个小故事也许和剧情发展有着某种程度的照应,但只有出了碟再注意看看了。

说完影片结构,还是想谈谈影片的一些深层面思考。我认为这个片子的主要文本深度,来源于对宗教信仰的讨论。我甚至毫不怀疑这是导演的叙事动机。叙事意图是一个终点,前文主要就是分析叙事意图,叙事动机是一个原点,导演作为一个创作者,在这个片子里埋入了自己的哲学思考。本片讨论的是一个古老的问题,『是否有神灵存在』或者说『信仰有什么用』。我的影评写于《為她我在Hammersmith想到自己》之后,我觉得这篇影评和我有几乎一致的着眼点和基本认识,所以我也不再过多做陈列,就说说我和这篇影评在除去基本认识以外的分歧点。正如揚所说,导演并没有对信仰做批判。影片只是把有神论和无神论做了对比,但实际上也并不是这样赤裸裸的对比,更多的是菲洛梅娜代表的性善论和马丁代表的性恶论的对比。马丁这样的无神论者,无论马丁怎么辩解,哪怕他说自己有信仰,信仰的是真相,但也被菲洛梅娜的台词所取消,因为那根本不是在信仰什么,那只是一种窥私癖。尼采说,『与怪物战斗的人,应当小心自己不要成为怪物。当你远远凝视深渊时,深渊也在凝视你。』马丁就是影片塑造出来的一个对这句话最贴切的诠释。与其说自己是信仰着真相,暴露人性的丑恶来伸张正义,其实自己也在变成一个吞噬丑恶的人。媒体人大概就是这样,因为要兜捕素材的缘故,媒体人是天生相信人性恶,所谓的职业嗅觉(就像剧中GOT里猫姨扮演者的角色一样),无非是一种丑恶能如何放大的算计。马丁自以为把正义握在手里,于是才有片尾和老修女的那一番口舌制裁。马丁一开始不屑于做『人情味记事』(Human interest story),或多或少是因为人情味记事本身就是一种主观、讲编排、具有煽动性的题材,马丁这种志向严肃新闻文学的人,是绝对知晓这种写作思维模式的。但影片越往后,就越展现出马丁实际上和那些媒体人没有区别。因为马丁质疑宗教的出发点就在于:上帝慈悲为怀,为什么世界上有那么多不完美。这种质疑其实是对人性的质疑,实际上换种话说就是:不存在性本善,不然为什么世界上有那么多不完美。这是一种极端主义,但这种逻辑很有市场。放到新闻业界上说,就是这个社会有着庞大的群体,他们在观看各种悲惨故事中得到快慰,悲惨越被放大,人越有满足感。这也是为什么『人情味记事』总是很流行(《知音》《故事会》),但总上不了台面(详见凤姐与《知音》《故事会》的那些事儿)。马丁和尼采所说的一样,在吞噬恶的同时也被恶所吞噬,最后就坠入了虚无,以至于愤怒和偏执消耗了精神,菲洛梅娜一眼看穿了他,认为他这样的生活并不幸福。而修道院出身的菲洛梅娜,虽然被修道院奴役和束缚,但菲洛梅娜却并不反叛,也不试图说服他人,她是真心相信她所相信的,并且抱着人性善的态度面对所有人和事。所以她把许多陌生人当做『百里挑一』,即使马丁讥讽她说『你煞有介事地讲概率,你算数体育老师教的吧?』(台词有巨大改动)菲洛梅娜真心相信人性本善,以至于她为修道院的『魔鬼』辩护,以至于忠实地相信修道院把孩子卖给美国人是想让孩子过上更好的生活。马丁对这些幻想都嗤之以鼻,带来了他自己或许是更接近真相的解读。但菲洛梅娜的意思更振聋发聩:真相对个人而言到底有多大的意义,当真相比谎言更丑恶,我的生活会不会因为真相而布满丑恶?这就是影片讨论人性善恶这个分歧最后抵达的地方。

对于菲洛梅娜的信仰有没有动摇这一点,又是影片另一个暗线。我看完片子想了很久,觉得与其说菲洛梅娜的信仰有动摇过,不如说菲洛梅娜的信仰有质的改变。信仰所编织的谎言让菲洛梅娜陷入对性的无限自责,但自然的本能告诉她这没有错(甚至那一场告白戏都是以一片美野为背景)。欲望不该是一种罪恶,欲望有其自然性的美感。菲洛梅娜把这个包袱放下之后,那个因为自己犯了罪过所以孩子理应被剥夺、理应被母子分离之痛所折磨的等式便不再成立。菲洛梅娜在马丁潜意识的操控之下对信仰产生强烈的不安,于是想去告解室进行自白,得到上帝的宽恕。但在告解室菲洛梅娜明白了,50年的痛苦折磨并不能将她救赎,上帝也无法扭转时空让她得到救赎,救赎更不可能来自于告解室,救赎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任何对救赎的期待都是自欺欺人。因为哪怕终于找到了儿子,获得了儿子的原谅也无法扭转当时她少不更事的错误,更无法弥补50年来儿子没有获得的无法替代的母爱。菲洛梅娜从教堂走出来没有再用圣水洗濯双手,是她的一种认命。她知道无论如何上帝无法给她一个救赎,50年来日日夜夜的折磨是她的命,这种折麽注定伴随她的终生。倒是造化弄人,菲洛梅娜确也无法得到儿子的原谅,失去儿子将是她一生的十字架,她必须背负。所以说她实际上并没有抛弃信仰(我觉得这里其实还是抛弃了天主教信仰,导演可能是天主教黑),只是她的信仰变得更加纯粹,她更加投入地相信人性的善良,怀着一种对被自然所接纳的感激,对待这个世界的人和事。说到底儿子也有过他的成功和幸福,也思念着亲生母亲,这一点至少让菲洛梅娜得到了些许宽慰,因为最后儿子至少回到了她的身边。

(其实如果是过度诠释起来,这部片子可以说是几百年前宗教改革激起的一朵涟漪。天主教在本片的形象是讲究精神控制的,教会用罪的概念束缚住人的本能和自由,教会为罪做诠释并且主张自己是消解罪的唯一途径,从而利用人对神罚的敬畏将善良的人奴役,自己却从中牟利(卖孩子)。这都一如中世纪荒唐的赎罪卷,我相信影片对此是有所影射的。所以就本片的题材来说,实际上是很具争议性的,或许这也是为什么本片并没有开展很强势的商业宣传。主题上来看(不免又可能过度诠释),菲洛梅娜在最终不仅原谅了教会,而且和信仰获得了和解,与上帝建立了新的关系,从而在儿子墓前得到某种宽慰。这种人性的解放再加上对告解的怀疑,出教堂没沾圣水这些仪式上的拒绝,都依稀让人看到改宗换教的意思。加上故事上从爱尔兰到美国从美国到爱尔兰的安排,这场『西游记』的宗教性释义是一个回归原点回归人性(回归圣经),从新教国家『取经』皈依新教获得纯粹化信仰的故事。多的就不说了,毕竟是个真实故事的改编,导演和编剧或许是有自己的着眼点,或许他们也对这个故事有着过度诠释。新旧教的话题总是很敏感,我加上这一段只是将影评完整起来,多余的东西都留给诸位的眼睛细看吧。)

这部片子有着强大的卡司。丹奇和库根都是拥有深厚积累的演员,在影片中的许多片段都发挥了十足的功力,让人无比触动。库根也是本片的主要编剧,在影片中却甘当绿叶,用一个心理发展更加静态的角色去衬托丹奇角色的心理变化,在数个片段都把一个多年来愤世嫉俗而不失幽默感的记者表现得非常到位。丹奇的表演是如此的真实,很多时候让我想起我的奶奶。最让人感动的表演有几段。一段是菲洛梅娜在饭桌上被说服去美国,菲洛梅娜说她50年来每天都在思念着安东尼,一颦一簇表现出那种不与外人道的痛苦,那种无法释怀的自责都被诠释得淋漓尽致。另一段是马丁终于想起曾经和安东尼的一面之缘,菲洛梅娜就从马丁那些再平凡不过的只言片语中仿佛看到了儿子站在自己面前,丹奇所表现出来的眼神是天下所有母亲的眼神,那种仿佛失而复得的欣喜和对儿子存在痕迹的执着实在让我这个做儿子的不禁鼻酸。当然父母和孩子不是所有都是完美而幸福的,但有些疏离会像片子中一样变成了一个无法跨越的距离,在现实中一定也很多。影院内大多是老年观众,影片结束有几个老人结着伴呆呆地坐着,影院门口也有许多老人静静地讨论。我觉得这部片子或许有点经历、做过父母的人理解会更深,共鸣也会更多。

感谢剧组为大银幕所做的一切。

《菲洛梅娜》观后感(二):信仰

寻子之旅,各种信仰的碰撞。Philomena是个可爱乐观的爱尔兰小老太太,天主教徒,她信任上帝,自认自己未婚生子是罪过,也真心愿意为这样的罪过赎 罪,但同时她也怀疑过,因为她从心底里觉得那次违背上帝意志的性是美好的,带来的那个孩子也是天使般的美好。phil坦承信仰和生活带来的苦难,就算她老 是说儿子待在她身边就不会有现在的成就,她依旧对自己的生活充满感激和感恩。儿子是同性恋的事实也没有让作为保守天主教徒的philomena震惊,她甚至说在他还是个敏感的小男娃的时候就怀疑了。她历经生活的磨难也并没回避自己对信仰的质疑,但这个小老太太还是很快恢复过来并一如既往用一刻感恩的心对待身边的一切。

马丁是一名新闻记者,无神论者,相信的是事实和现代社会予人的权利。 他接受的是精英教育,对事相对刻薄,情愿信其恶不愿信其善。他对保守天主教廷以信仰为名剥夺年轻女性的自由和做母亲的权利义愤填膺,觉得这些人禽兽不如,应该接受法律的制裁。他甚至一开始觉得philomena这个小老太太是个无知的爱尔兰乡巴佬。不过最后马丁还是对phil乐观对世的态度有所感,难得放下一些理性,以感恩的心对人对事未必是在请求上帝给予宽恕,更多的是自己内心的平静。

另外还有一种极端的信仰,那个修道院的修女,她说她放弃肉欲只为更接近上帝,她说那些姑娘的罪行导致和骨肉分离完全是自作自受,是理应接受的惩罚,她一点点歉意都没有。对于这种信仰,我只能说,祝你看着上帝自撸愉快。

《菲洛梅娜》观后感(三):真实,但不喜欢菲洛梅娜的原谅

不错,不过不如预期,或许该看下从“安东尼”角度写的原著。

菲洛梅娜的悔恨,犹豫彷徨,应该符合她这个年纪,教育水平,生活工作环境老太太的真实反应。对于她们这一代普通人而言,宗教的纯洁性和重要性是精英人物,或者现在的年轻人所远远不能比较的。

虽然一定程度上能理解她的原谅,但是在马丁指责修女时,菲洛梅娜对马丁愤怒行为的指责还是稍显可笑。虽然她自己说自己做出原谅的决定很艰难,不是那么轻松。或许为了自己事业利益,跟随菲洛梅娜寻子途中,马丁做过为了自己好,但是对于菲洛梅娜不那么好的事。但是最后重回旅途起点教堂时,难道他应该在一旁冷静地纪录菲洛梅娜选择了原谅就好吗?

《菲洛梅娜》观后感(四):信仰与世俗之间

观赏这部电影之前,由于受各种评论与推荐影响,以为该片意味着在《丑闻笔记》和《007》等电影里犀利了太久的Judi Dench老太太终于走治愈系路线。单看海报,也会让人不自觉地联想到《与玛格丽特的午后》,心想必定又是哪个经历危机的男子在等待温暖的奶奶拯救吧。

但我在观影之后,却发现自己的理解与预料截然不同,也不认同以“治愈”作为本片的标签。我坚持认为,片中的男主角——记者Mr. Sixsmith从始至终都没有被Philomena以虔诚为前提的宽容与温暖“治愈”,他只是在秉持自己看似愤世嫉俗的正义感的同时,选择了理解一种与自己截然不同的价值观。

是的,我站在Mr. Sixmith一边,认为直面和揭露丑陋的现实、为不公愤怒和战斗是不能为任何类似宗教虔诚的精神理由磨灭的。假若两位主角在得知修道院所做的一切手脚之时,该机构还在进行着剥离亲子关系、从事非法收养等勾当,Philomena的宽容与温暖还是否值得称颂?假若没有人戳穿信仰的面纱,谁来曝光腐烂的内里?诚然,本片用事业低落急于翻身、为发表文章不惜利用老妇私人情感等媒体道德的灰色地带来衬托Mr. Sixsmith曾经的为人,继而对比他之后的改变,但他作为媒体从业者的职业敏感与良心却没有随之软化。他在被Philomena影响后选择放弃了急功近利,但没有放弃战斗。

这个世界只靠“治愈”是不能被治愈的,总要有直面惨淡现实的勇士来承担“治愈系”们的职责:不懂生活的美好、不懂幸福的真谛、不懂清新文艺温暖和煦……但不好意思,风花雪月不是人生的必修课。

hilomena对Sixmith的影响,并不在于她与人为善、宽容大度的“治愈”性格,而是因为信仰。信仰不会使她的选择成为“正确”,但会让她做出她自己的选择,无惧旁人。Philomena和Sixmith的冲突与调和,也在微观层面折射了当今世界精神文明与世俗文明间难以逾越的鸿沟。没有谁对谁错,但交流让彼此更接近。

《菲洛梅娜》观后感(五):感动

菲洛梅娜是一个惊人的老太太,她让你感觉是那么的可爱、善良和坚强。或许影片是关于救赎,我不禁质疑究竟应该谁去救赎。菲洛梅娜的错是任何一个青春单纯的小女孩都可能犯的,可是她却为此进行了长达50年的救赎,竟至于骨肉不能相见,亲情不能在生时彼此了解,如果真的有上帝的话,我们应该怨恨他,这样的惩罚实在是太残酷了。

影片一气呵成,环环紧扣,毫不拖沓,始终贯穿着淡淡的悬疑色彩,与此同时又能感人至深。各种不同阶层的人应该都会因影片而感动或者是触动。无论是牵挂儿子的善良老妇,还是顽固狠心的恶毒修女;无论是从利益化转变为情感化的良知记者,还是至死都不忘生母和故土的含恨儿子。菲洛梅娜在最后对修女选择了原谅,但同时又主张让世人知道那里的真相。不得不说,这种人性的伟大实在难求,或许她本来就是一个天使吧。另外个人认为,朱迪丹奇的演技实在是太精湛了。

《菲洛梅娜》观后感(六):真相

I chose this poster not because I don't like the performance of Steve, actually he contributed a lot to this film. However, this is a touching story about mother, with no doubt, mother should be highlighted.

During the boom time for the social media, a video shared by ten thousands maybe more impressed me. It appeared to be a public advertisement, which called how long can you do for love? So much love we witnessed throughout the reality and on the screen, but I believe there is no one more selfless than maternal love. A young single mother, who's been considered that she broke her religious precept, had been taken her son since he's just little kid. Decades past, wrinkles and grey hairs didn't bring her grace. The guilty and miss to her blood tortured her almost her whole life, she's been suffering from agony but she lived peacefully. She got along well with the people around her, she's got the faith in humanity, she really wanted to see her dear Anthony again. Just like a curse, a unavoidable fate, the moment she's talking about the unexpected story, I guess she would never see him. She hesitated, worried and couldn't wait any longer, all she got was a picture, a group picture. She had never hear a single word about him, she recognized him immediately, even after heard of his death, she's still smiling quietly. She doped out his sexual orientation and calm with the reason of his death. She just cared about how his personality and what kind of a man he was, asked some tiny questions.

After the circuitous route, she finally found the truth. She struggled again, she's so loyal to her religion that she didn't want to accept someone she respected harmed her. Eventually she forgave that person, it was nt easy, as she emphasized. But she didn't want to hate people, I think that's not only caused by her attitude, but also based on her deep love to her son.

It's Mother's Day today, I didn't mean to pick a sorrowful film. But the maternal love always lavishes us with attention, and mostly asked for nothing. It's late at night, my dear mum was sound sleep. Wish every mother a happy Mother's Day sincerely!

选择这版海报,而不是那版双人的,并不是因为不喜欢Steve的演出,实际上他为这部电影贡献的不仅仅是演技这么简单。然而,这部触动人心的电影毕竟是围绕着一位母亲,那她毫无疑问才是焦点。

在社会化媒体井喷期,曾有一段被几万人转发的视频让我记忆犹新。这段叫做“你能为爱做多久”的短片似乎是一则公益广告,所表达的核心正是母爱。我们见证了如此多的爱,无论是在现实生活中,还是在五彩荧幕上,然而我始终相信,人世间没有一种爱能如母爱般无私。一个年轻的单身妈妈,因触犯了教规而受到惩罚,还在牙牙学语的稚子被人夺走。半个世纪过去了,耄耋并没有带给她多少优雅。岁月带给她的磨难,让她在对儿子的愧疚和思念中受尽心灵的折磨。然而她却尽她所能地平静处事,热情友善地对待生活中的每一个人。她相信人性总是美好的,她唯一的愿望是能再见到她日思夜想的小安东尼一次。不幸的是,她念叨起那个出人意料的故事,就像一个一语成谶的诅咒,让她注定无功而返。她犹豫不决,焦虑不安,又迫不及待,等待她的却只是一张照片,还是张集体照。然而这么多年未曾收获关于儿子一丁点线索的她,却在第一时间认出了他,她是那样的欣喜满足,即便在听到儿子的死讯后也从容地微笑着。她甚至猜出了儿子的性向,她关心的只是他有什么样的性格,是不是个温暖的人,似乎任何鸡毛蒜皮的小事都能让她开怀不已。

辗转反复后,她终于还是得知了造成她一生悲剧的真相。她又一次陷入了挣扎,她曾一度如此地笃定自己的信仰,让她拒绝相信那个她尊敬的人害她背负了这样的不公。最终她原谅了那个人,就像她自己强调的一样,一句“我原谅你”一点也不容易。她只是不想怀着对他人的恨意活下去,这份超然是她一生态度的缩影,更是她对儿子深沉无瑕的爱。

《菲洛梅娜》观后感(七):一场关于道德的审判

这是一个关于年近景暮年的母亲,将隐藏了50多年的秘密公开——50年前未婚先孕,产下儿子且被修女强行抱走,并与一个记者千里寻子的故事。这样的故事我们也许司空见惯,但故事涉及到宗教、道德、同性恋等话题,让这个故事更具张力和深度,引人深思,而菲洛梅娜的幽默、积极、大度、坚强让这部影片更加具有魅力。

C记者马汀因被解雇,现在只能写写俄罗斯历史,菲洛梅娜的女儿告知他可以考虑写母亲故事,自己却鉴于情感类的题材婉拒——对于写政治题材的马汀来说,感情类的报道是用来充实版面,并无多大价值,后来见了菲洛梅娜后,他决跟他一起走上寻子之路。

影片在马汀和菲洛梅娜寻找儿子的过程为主线,展开了对亲情、道德、恐同等话题阐释。

关于亲情

“50年来我一直想着他,我想知道他知否也想起我”,这是菲洛梅娜寻子的原因,也是整个故事的主线。在这个过程中,菲洛梅娜一直希望从安东尼身边的人得知他知否想念爱尔兰、是否想她这个亲生母亲,从安东尼的同事了解到安东尼在工作上是一个出色的律师、生活上是个同性恋——当碰及这个话题的时候,菲洛梅娜显得很坦然,小的时候就怀疑过他可能是同性恋,这不得不说母子连心的神奇。但菲洛梅娜的希望落空了,安东尼并没有提及爱尔兰和她。后来去到安东尼妹妹的家,从他口中得知养父母对他并没有很好,安东尼童年并不快乐——这样也是菲洛梅娜一直担忧的问题。当问到安东尼是否提起亲生母亲的时候,她的回答是没有。离开后的菲洛梅娜几乎陷入绝望,一来从小最亲近的妹妹面前也没有记及他这个母亲,二来是安东尼跟妹妹一样视乎并不关心他们的出生地、他们的亲生母亲——同是修道院出生的妹妹当时只字不提自己的母亲的情况,可见冷淡。在濒临绝望的时候,马汀在照片发现安东尼一直佩戴有爱尔兰标记的胸针,这重新燃起了菲洛梅娜的希望,最后从安东尼的爱人那里得到了一个让人震惊的答案——安东尼在得病后,回到爱尔兰的修道院询问母亲的情况,修女告知他小时候是被母亲抛弃的,现在也没有他母亲的下来——事实是菲洛梅娜50年来一直跟修道院保持联系,寻求儿子的下落,最后葬在修道院。马汀和菲洛梅娜才恍然大悟,这是一个邪恶的骗局。

关于罪恶的审判与救赎

菲洛梅娜因未成年怀疑,被扣上了“自甘堕落”的罪名,被家人抛弃、在修道院做苦工、随时有危险的生产、甚至是儿子被强行抱走,都被认为是对犯下罪行的惩罚。面对这些惩罚的时候,菲洛梅娜表现出难得的出乐观和大度,但在某种意义上,菲洛梅娜也默认了自己的罪行——她时刻记得自己第一做爱带来的美好感受,她认为确实需要为自己的淫荡做出相应的代价和赎罪(马汀认为人的欲望之所以被创造,是因为美好,不应该被以抑制;而希尔德加德修女选择禁欲而去更接近上帝,这样是他们对待菲洛梅娜的遭遇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态度的原因)。菲洛梅娜代表的是一类人,一类被当时社会毒害、被扭曲的宗教信徒迫害的妇女。当然菲洛梅娜比起在生产的时候死去(有一个甚至只有14岁),比起犯下恶毒罪行却不知悔改的希尔德加德修女已经是幸运的了。而对于罪行,假借上帝之审判罪行,假借上帝之名来施加惩罚,是造就这场悲剧的根源。

关于人与人的关系

“你看起来很聪明”、“你不是那么聪明”、“你就是个蠢货”、“你真的很好很聪明”……这是菲洛梅娜对马汀的态度变化。开始的马汀自大、对人挑剔、刻薄,而菲洛梅娜乐观、幽默、极有亲和力,形成极大的反差。菲洛梅娜对人的相处的观念、与人相处的方式,渐渐感染了马汀,最后一起兴致勃勃的讨论情感小说。面对希尔德加德修女犯下的罪行和伤害,菲洛梅娜选择了原谅,愤怒只会让自己更累,对事情于事无补。

对于一部好的情感类型的电影,首先要做到感人,其次就是要引入深思。而《菲洛梅娜》就是这样一部电影。

《菲洛梅娜》观后感(八):《菲洛梅娜》:一场世俗和宗教间的温吞对话

对于《菲洛梅娜》这部2013年的文艺小众电影,很多人并不了解,即使它在第86届奥斯卡上获得四项提名,也并没有让它的受众层面有着质的扩大,不仅是由于本片缓慢的叙事节奏造成,更是在于电影文本探索的内容即使对于它的直接受众——对宗教和伦理层面感兴趣的人来说,都较难接受,根本原因则在于电影并没有企图达成一种确定的宗教观点——有神或者无神,也没有形成确定的是非论——主角菲洛梅娜的行为究竟是“妥协”还是“真正的宗教之心”?

其实对于寻子这个话题,我们并不陌生,2014年陈可辛以一部《亲爱的》便用潜意识中的“血缘之情大于一切”触动我们的泪腺,被电影中的寻子之路所感动,但是与《亲爱的》这种故事发展和主题探讨同构的形式不同的是,《菲洛梅娜》并不是一部单纯的寻子类型的电影,更进一步的说,如果我们只希望在这部欧洲文艺片中找寻亲情的慰藉和治愈,那么将是一次徒劳无功的尝试。

本片从被辞退的资深记者马丁的视角出发,为一位爱尔兰老太太菲洛梅娜找寻她失散了五十年的儿子——安东尼,作为一个用“寻找”当作剧情推动的电影,它是独特的,这种独特体现在它并没有用一个简单的“寻人”来构建整部电影,而只是在电影的前半段使用了营造悬念的手法来叙事,在电影进行到一半的时候,菲洛梅娜的儿子便被马丁找到,并用死亡来作为这个寻找事件的结点,显然电影并不打算用如此略显单薄的寻亲故事来打动我们神经中最脆弱的一环,菲洛梅娜的扮演者朱迪·丹琪也并不是一位纯粹用过于表面化的情绪来湿润观众眼眶的演员。

老牌英国演员——史蒂夫·库根用媒体人才会有的丑闻揭露的冲动去塑造一位刚刚失业的记者,无意让他和菲洛梅娜——这位虔诚的基督徒之间进行了一场世俗和宗教视角的对话,让观众难以放弃立场的恰恰是和马丁这位世俗记者一样的善恶论,马丁总是在和菲洛梅娜的交谈中,表明自己是位没有宗教信仰的人,他只相信真相,只相信眼前看到的一切。这在菲洛梅娜看来则是一种陷入虚妄的愤怒,正如菲洛梅娜所说:“我不想对人怀恨在心,我不想像你一样。”

这是一种具有强烈宗教信仰的人对于世俗质疑观点的回应,但是菲洛梅娜真的没有对信仰怀疑过吗?至少在见过死去儿子的妹妹后,在和马丁的对话中,她开始了一种新的思考,从她忏悔之后,走出教堂时没有沾过圣水,我们便可以猜测,她有了一种全新的对于上帝、对于信仰的廓清。这位年老的爱尔兰老太太凭借几十年的风雨路程和五十年前不能忘记的别离之痛,开始思考如何将上帝和自己悲惨的生活进行一种内省式的对话。

和马丁的世界观不同的是,菲洛梅娜不需要在自己的内心中建立起一个不可动摇的“偶像”观念,她的“偶像”不是坚不可摧的,她试图用自己女性观点来对“上帝”进行更加“人道式”的理解,诸如“虽然自己的孩子被卖到美国,但是这是为了他的生活更好”,“教堂的修女虽然不该这么做,但是自己有错,自己应该为年少无知时因为性快感而犯下的错忏悔”。她对于周围的人从不吝赞美之词,甚至对于一个平凡的服务员都给出了“千里挑一”的评价,这在以“功利”和“世俗”作为认知基点的马丁看来是一种近似无知的迂腐。

如果我们抛开对于这位七旬老太太的道德支援,大多数人都会认可马丁的宗教观和对于教堂修女近似“惨无人道”的做法,甚至也会说出最后马丁所控诉的:“我可无法原谅你”。根源在于我们都是和马丁一样——一个用因果论和善恶论来支配我们行为的人,马丁作为一位专门挖掘世俗真相的记者,更有一种对于罪恶“窥视欲”的癖好,就如同菲洛梅娜在车上对马丁所说的:“窥见别人的生活,自作聪明,想拍照就随便拍照。”这种对于马丁的指责其实就是两人对于现实的一种态度,对于马丁来说,现实在于曝光,在于揭露丑恶;而在菲洛梅娜看来,现实中的恶和错则是用来暗自忏悔和虔诚改过的,并不需要过多世俗的介入,这两种对于现实不同观点的认知,某种程度上也等同于两人对于宗教的不同态度,于马丁来说,宗教等同虚设,是一种欺骗,于菲洛梅娜来说,宗教安插于内心,是一种自我救赎。

如果说这部电影只是在于不同宗教观的对立和自顾自的言论阐述,并不足以让人对它增加更多的好感和认同,毕竟这个时代缺少的是沟通和交流,网络上的骂战和撕咬向来是这个噪音时代有力的标志,《菲洛梅娜》像是对于当下“党同伐异”现象的一种驳斥。它用一种意识形态上极端对立的两个阶层来进行一种小心翼翼地信息交流,这种别样的阶层对话在2011年的法国电影《触不可及》中也作出了相应的尝试,利用法国的底层黑人和贵族白人之间的心灵触碰,来讲述一种叫做“神交”的情感冥想,而《菲洛梅娜》则是一种克制和内敛式的《无法触碰》,只是前者的主题是有关宗教信仰而不是显而易见的阶层对话。

十三世纪的宗教神学家托马斯·阿奎那就曾经说过:“宗教使人信仰上帝,不是把上帝作为它的对象,而是作为它的目的。”这句话同样适用在菲洛梅娜这位爱尔兰七旬老太太身上,她饱经五十年的精神忏悔,即使最后经历千万,得到的也只是儿子的死讯,但是当她站在逝儿的墓前,已经释然了,她放下修道院的恶意贩子,她进行了重新的信仰洗牌,这一次她在美丽的爱尔兰一望无际的绿原上可以看到更加明亮的曙光。

而记者马丁呢?从他主动让菲洛梅娜复述那个小说故事的时候,我们知道,尽管他可能永远不会信仰上帝,也不会原谅修道院的所作所为,但是,至少,他学会了理解,学会了接纳。本文首发“巴塞电影”约稿或转载请豆邮

《菲洛梅娜》观后感(九):从M到一个百姓

这也许是一个关于寻子的故事,正如红楼梦有无数种解读一样,好的小说和电影总是能从中做出多种的解读,作者给了它生命,读者或管着则给给予了营养。

Little old Irish Lady,

这是Sally和Martin对Phiy的形容,毫无疑问,对于Oxbridge毕业的Martin来说,哪怕当他在职业生涯有点失意的时候,他也自会觉得和Phily不是两个世界的人,同样无论承认与否,这两个世界被鲜明的划分了开来。一群人是三高,高智商高情商高学历,手握着各种文的武的利器;另一群则是思想简单每天家长里短柴米油盐的一群人。前者接受过最好的教育,身边都是政界以及新闻界的重要任人物;后者则是一个只能通过流行小说和都不知道天主教为何物的宗教信仰来排解自己的时间和作为自己精神支柱的人。

但是Martin哪怕自己在这群人当中,也是显得不太合群的,也就是所谓的小众,对于自己被解雇并未做过多的解释,笃信清者自清的道理;而对于几乎西方人都会信仰的宗教也表现出了极大的独立思考,他对于上帝的存在是有着自己的怀疑的;在酒会他对他911的言论做出了解释,只不过提出这个问题的人貌似只是随口一说,社交场合的“我知道你”罢了;而俄罗斯历史的事情似乎是谁都没有兴趣的一件事;后面的对事件的记录、拍照等则表现出了强烈的自我性,包括在第一次见面的时候一定要用evil这个词,后面给Mary拍照也未曾打个招呼。从这些安排的细节可以看出Martin大致是个曲高和寡但是非常自我却又极其独立思考的人。

再看看女主人公Phil,一个年近70的老太太,自小在修道院长大,早期遭受了母子分离的不幸,但是对宗教有着坚守一般的信念,做了30年的护士,贪图着小便宜,凡事先要问个贵不贵,可以说是普通劳苦大众的代表了。

两个世界的人在第一次见面就遇到了笑点不同的尴尬,这对于即将长期相处的人来说是非常麻烦的一件事,因为三句话说不到一起去说不定就要吵起来。

但是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辨若讷,这就是普通百姓的智慧,Phil对她孩子是gay的包容,对着身边这个精英固执想法的包容,对最后修道院修女的包容,这确是身边的精英可能难以做到的。精英们关注着细节、逻辑、人与人之间的法则、关注着自身的利益,他们收到那些自己无法逃脱其中的关系的纠葛,报社编辑一句话他就得由于半天,所谓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我们身边一无所有,没有了爱子,没有钱,没有了爱,所有的东西已不再让我对这个世界再有所留恋,让自己为别人的过错买单,让自己陷入无尽的苦恼之中。这也许是心中的大智。当说出,I forgive you的时候,这是勇气和智慧。

《菲洛梅娜》观后感(十):性 信仰 罪与罚 落叶归根

性 信仰 罪与罚 落叶归根

看过之后才知道,原来今年奥斯卡名单中最能打动我的影片在此。

性:绝对应该解放,上帝赋予我们的欲不是让我们用来禁的。但应该伴随积极正确的教育和指导,以免再现14岁少女因难产而母女双亡的悲剧。

罪与罚:神职人员本应代表上帝来指引、救赎无知的人们,并宽恕人们的罪恶。曲解了神祗的修女将权利用于惩罚,将母子分离当做是她们赎罪的代价。其实是一种将自身所受宗教束缚的痛苦,转换成对那些打破这种束缚的人的一种报复行为。打着博爱的旗号,却播下了怨恨的种子。

落叶归根:母亲寻子的目的最主要不是亲人团聚,却是想知道孩子是否也一样的想念自己。答案当然是肯定的,以至于儿子死后还愿回到当年出生的修道院下葬。倦鸟知还,落叶归根。亲人、亲情是任何事物都不可替代的。

最后,信仰:本片最有价值的部分——并不信仰天主的记者说不会原谅邪恶修女。这可能是我们大部分观众心中的呐喊吧。无论从法律还是人道的角度,修女所做定是极恶。但本片的闪光点就在于,坚持了信仰多年的菲洛梅娜对修女说“我原谅你了”,并告诉记者自己不愿增加仇恨。顿时感觉菲洛梅娜的身后金光绽放神明闪现婉如圣母下凡——这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信仰啊!

原来修女选择的惩罚、记者所做的无情揭露,都不及一句仁慈的原谅,能够给予罪恶和丑陋最最有力的回击!神爱世人的伟大也即是如此吧。

请用微信扫添加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