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有樽中若下,何须墓上征西。
闻道乌衣巷口,而今烟草萋迷。
分类:
作者简介(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西太一见王荆公旧诗,偶次其韵二首》苏轼 翻译、赏析和诗意
《西太一见王荆公旧诗,偶次其韵二首》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但有樽中若下,何须墓上征西。
闻道乌衣巷口,而今烟草萋迷。
诗意:
这首诗的诗意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人生短暂性的思考。诗人苏轼在读到王荆公的旧诗后,感慨万分。他认为人生短暂,就像饮酒一样转瞬即逝,何必追求功名利禄,去追求西方的墓地。他听说乌衣巷口(指陋巷街头)的烟草生长茂盛,暗喻着人们陷入尘世的苦闷和迷茫。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精练的词句表达了苏轼深邃的思考。首句“但有樽中若下,何须墓上征西。”通过对饮酒的比喻,表达了人生短暂的真实感受。樽中的美酒,代表着人生中美好的时光,而墓地则象征着人生的终点。苏轼认为,既然人生如同饮酒一样转瞬即逝,何必追求功名利禄,去追求名利的墓地呢?
接着的两句“闻道乌衣巷口,而今烟草萋迷。”表达了作者对现实世界的一种无奈和迷茫。乌衣巷口的烟草茂盛,暗示着人们陷入尘世的纷扰和迷惘。这句诗意呼应了前两句,强调了人生的短暂和不确定性。
整首诗以简短的四句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深思熟虑,以及对功名利禄和尘世纷扰的反思。苏轼以寥寥数语,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和短暂,以及对于追求名利的质疑。这首诗词展现了苏轼独特的思考方式和对人生的深刻洞察,给读者以启迪和思考。
《西太一见王荆公旧诗,偶次其韵二首》苏轼 拼音读音参考
xī tài yī jiàn wáng jīng gōng jiù shī, ǒu cì qí yùn èr shǒu
西太一见王荆公旧诗,偶次其韵二首
dàn yǒu zūn zhōng ruò xià, hé xū mù shàng zhēng xī.
但有樽中若下,何须墓上征西。
wén dào wū yī xiàng kǒu, ér jīn yān cǎo qī mí.
闻道乌衣巷口,而今烟草萋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