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古诗精选 > 苏轼 查看格言:《和何长官六言次韵五首》和何长官六言次韵五首苏轼原文、翻译、赏析和诗意

《和何长官六言次韵五首》和何长官六言次韵五首苏轼原文、翻译、赏析和诗意

 时间:2024-08-13 23:04:42 来源:人生格言 
《和何长官六言次韵五首》 苏轼 宋代 苏轼

五噫已出东洛,三复愿比南容。
学道未逢潘盎,草书犹似杨风。

分类:

作者简介(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和何长官六言次韵五首》苏轼 翻译、赏析和诗意

诗词:《和何长官六言次韵五首》
朝代:宋代
作者:苏轼

五噫已出东洛,
三复愿比南容。
学道未逢潘盎,
草书犹似杨风。

中文译文:

五噫已出东洛,
五噫已经离开东洛(东京),
三复愿比南容。
三番又复三番愿与南容相比。
(南容指古代圣贤孔子,表示作者希望自己能够追随孔子的学问和品德)

学道未逢潘盎,
学习道理还未遇到潘盎(古代学者),
(潘盎是指古代学者潘岳,表示作者自谦自己的学问尚未达到潘岳的水平)

草书犹似杨风。
我的草书还像杨风一样。
(杨风是指杨羲,他是中国古代文人中著名的书法家,表示作者的草书仍然不够出色)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的一首七绝诗,写给名叫何长官的朋友的。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学问和才艺的自谦之情。

诗的第一句"五噫已出东洛",以"五噫"开头,表达了作者的自嘲之意。"五噫"是指古代称呼自己的方式,相当于现代的"自己"。"东洛"指的是东京,即宋代的首都。作者说自己已经离开东京,意味着他离开了官场,告别了权力和名利的追求。

接下来的"三复愿比南容",表达了作者对孔子的崇敬和追随之情。"三复愿"表示作者三番又复三番地愿意追随孔子的学问和品德。这里的"南容"是孔子的别称,意味着作者希望自己能够像孔子一样,成为一位有德有才的圣贤。

第三句"学道未逢潘盎",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学问尚未到达高峰的自谦之意。"潘盎"指的是古代学者潘岳,他在学术上有着很高的造诣。作者表示自己的学问还没有达到潘岳的水平,仍然需要不断努力和学习。

最后一句"草书犹似杨风",表达了作者对自己书法水平的自嘲之情。"草书"是一种行书的字体,是中国书法中的一种风格。作者说自己的草书还像杨风一样,意味着他认为自己的书法水平仍然不够出色。

整首诗以自嘲和自谦为主题,展现了苏轼谦虚的性格和对自己学识和才艺的不满足。通过对比自己与孔子以及潘岳、杨羲等古代圣贤和书法家的差距,表达了作者对自己的期许和追求,同时也体现了中国古代士人重视学问和品德的价值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和何长官六言次韵五首》苏轼 拼音读音参考

hé hé zhǎng guān liù yán cì yùn wǔ shǒu
和何长官六言次韵五首

wǔ yī yǐ chū dōng luò, sān fù yuàn bǐ nán róng.
五噫已出东洛,三复愿比南容。
xué dào wèi féng pān àng, cǎo shū yóu shì yáng fēng.
学道未逢潘盎,草书犹似杨风。

请用微信扫添加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