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将镜镊投诸地,喜见苍颜白发新。
历数三朝轩冕客,色声谁是独完人。
分类:
作者简介(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书寄韵》苏轼 翻译、赏析和诗意
《书寄韵》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已经把镜子和镊子扔在了地上,
高兴地看见自己苍老的面容和白发。
回顾历史,数算了三朝的官员和文人,
他们的容貌和才华,又有谁能与我相比?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苏轼对自己年老的心态和对历史的回顾。他将自己的面容和白发看作是时光的痕迹,而他内心的喜悦则来自于这段岁月所带来的成长和经历。通过计算历史上的官员和文人,苏轼暗示了他在文学和政治上的成就,并自问是否有人能与他相媲美。
赏析:
《书寄韵》是苏轼晚年时期的作品,体现了他对人生和时光流转的深刻思考。诗词以简洁、自省的语言描绘了自己面对镜子看见年老容颜的情景,表达了对岁月流逝的接受和欣然接纳。苏轼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展现了自己在政治和文学上的成就,并以一种自豪而又略带自嘲的态度,询问是否有人能与他相提并论。
这首诗词中的"镜镊"一词,指的是镜子和镊子,用以暗示作者对自己容颜的观察和反思。"苍颜"和"白发"则象征着年老和时光的流逝。通过这些意象的运用,苏轼将个人的经历与无法逃避的岁月紧密联系在一起。
整首诗词虽然字数不多,但通过简洁的表达,深刻地揭示了作者对时间的认知和对自身价值的思考。它既展示了苏轼作为一位文人和官员的自豪,又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接受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这种对时光和自身境遇的思考,使得这首诗词具有普遍的人生意义,引发读者对自身存在和人生价值的思考。
《书寄韵》苏轼 拼音读音参考
shū jì yùn
书寄韵
yǐ jiāng jìng niè tóu zhū dì, xǐ jiàn cāng yán bái fà xīn.
已将镜镊投诸地,喜见苍颜白发新。
lì shǔ sān cháo xuān miǎn kè, sè shēng shuí shì dú wán rén.
历数三朝轩冕客,色声谁是独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