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父。
渔父。
江上微风细雨。
青蓑黄箬裳衣。
红酒白鱼暮归。
归暮。
长笛一声何处。
分类: 宋词精选怀乡 调笑
作者简介(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调笑令》苏轼 翻译、赏析和诗意
《调笑令》是苏轼创作的一首诗词,描述了江上渔父的情景。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渔父,渔父,江上微风细雨。
穿着青色的斗篷和黄色的箬裙,
带着红酒和白鱼归家。
当归家时,夜幕降临,
一声长笛从何处传来?
诗意:
这首诗通过描绘渔父在江上的情景,展示了宋代江南水乡的自然美景。诗中渔父穿着青色斗篷和黄色箬裙,乘着微风和细雨,划船出海捕鱼。他在傍晚时分带着捕到的白鱼和红酒归家。然而,当他归家时,夜幕降临,一声孤寂的长笛声从何处传来,给人留下一种思考和遐想的空间。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展示了江南水乡的景色和渔父的生活。青蓑和黄箬裙是江南渔民的传统服饰,通过描述渔父的着装,诗人为读者勾勒出江上渔父的形象。微风细雨的描绘使人感受到江水上的宁静和恬淡,归暮时分的描写则给人一种温馨和宁静的感觉。
诗的最后一句"长笛一声何处"给人以遐想和思考的空间。长笛的声音寥寥无几,从何处传来,给整个诗篇增添了一丝神秘感。读者可以自由地想象长笛声的来源,或是想象渔父归家后与家人的相聚,或是想象渔父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感悟。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形象的语言,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美景和渔父的生活,同时在最后一句给人留下了一些思考的空间,使读者能够在阅读中产生共鸣和想象。
《调笑令》苏轼 拼音读音参考
tiáo xiào lìng
调笑令
yú fù.
渔父。
yú fù.
渔父。
jiāng shàng wēi fēng xì yǔ.
江上微风细雨。
qīng suō huáng ruò shang yī.
青蓑黄箬裳衣。
hóng jiǔ bái yú mù guī.
红酒白鱼暮归。
guī mù.
归暮。
cháng dí yī shēng hé chǔ.
长笛一声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