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励志故事 查看格言:控制自己的忧虑

控制自己的忧虑

 时间:2020-12-28 23:46:52 来源:人生格言 
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浏览本页手机版

控制自己的忧虑

长期的忧虑会对一个人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因为一旦陷入忧虑,就会很难产生突破性的解决方案。更为严重的是,由于忧虑者不断重复同样的思绪,引起大脑逐渐僵化,他对未来的适应能力也会随之而降低。

糟糕,电视机的声音怎么听起来怪怪的,大概需要送去检查一下了,这个真是一笔意外支出啊……恐怕要动用孩子的注册费了……唉,上星期的那张成绩单可真是糟糕……万一孩子的成绩继续往下滑,到时考不上大学可怎么办呢?

那些将忧虑看作是自己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内容的人差不多都是如此,他们总是由一件事出发开始联想,仿佛整个世界末日都快要来临了。心理学家莉莎·洛玛将人们对忧虑的认识从神经过敏的范围提升到了科学的层次。她指出,从某个角度来讲,忧虑的正面作用是不可否认的,因为忧虑可促使人思考,而深思熟虑也的确是找到解决问题的一个途径。忧虑意味着人们对潜在危险的警觉,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的基本生存能力之一。当人的大脑接收到恐惧的刺激时,便会感到忧虑,同时迫使大脑暂时抛开其它事情,绞尽脑汁地思考眼前的难题。可以说,忧虑能让人将可能发生的问题在大脑中进行预演,从而找出趋利避害的方法。所以,一般意义上的忧虑并不会对人造成伤害,真正造成问题的是长期而重复的忧虑。这种长期而反复的忧虑的症状就是:没有理由地感到忧心如焚,无法遏制,也无法转移,或是为某种单一的原因陷溺于一种不可理喻忧虑之中。如果这种情绪得不到控制的话,则有可能造成恐惧症、偏执狂、强迫症、惊惶失措等病态人格症状,对生活造成严重的障碍。

一位因强迫性精神官能症接受治疗的女性,这样描述她的日常行为:我每天要洗四次澡,每次所花时间都在四十五分种以上;另外,我每天大约要洗手二十余次,每次五分种;我每次坐下以前都必须用酒精给椅子消毒;我决不碰任何小动物或小孩子,我认为他们是不干净的;我每天都处在一种恐惧之中,担心自己会因感染细菌而死亡。另一位因一般性焦虑症而接受治疗的女性,当医生要求她对那些令她忧心的事情作一个简单描述时,她说:“我不知道,我想,以个人的力量是很难反映真相的,而我们一定要找出真相,否则我的病是不会好的……而如果我的病不好起来的话,我这一辈子都不会再有快乐了。”瞧,医生只不过要求她作一个简单的描述,可她却已经开始陷入人生问题的思索了:认为自己一辈子都快乐不起来了!

从这两个病例中,我们不难看出那些忧虑者的共同特点,那就是他们的思绪总是朝着同一个方向发展,在脑海中呈现出一个接一个的问题,并且常常穿插一些自己想象出来的灾难或悲剧。

心理学家包克维认为,焦虑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可认知的,即忧虑的思绪;另一种是肉体的,即焦虑的生理症状,如冒汗、心跳加速、肌肉绷紧等。那些忧虑症患者总是让自己的思绪不断地萦绕着潜在的威胁,让自己陷入恐惧之中,而其思考的方式则完全是沿袭着旧有的模式。他们为各式各样的事感到忧虑,他们能注意到别人不曾看到的人生困境。

为什么忧虑症患者明知这种情绪对自己有害无益,却依然沉溺于其中呢?包克维认为,忧虑就像迷信一样,你愈是相信,就愈觉得可信。比如说,有些忧虑症患者对自己的身体过份敏感,每次头痛,都怀疑自己得了脑瘤,每次开车时,都想象自己会出车祸。过份的敏感和忧虑不但会加大脑部的工作量,容易造成疲惫,还容易造成内分泌系统的紊乱,引发身体的各种病症,其危害是不容忽视的。

那些长期忧虑的人听得最多的一句忠告可能就是“别想那么多了,有什么好担心的嘛!”事实上,对那些长期沉溺于忧虑的人来说,这些话根本不起任何作用。因为忧虑与愤怒不同,它常常是不请自来的,而且一旦来了,就很难将它驱走。

尽管消除忧虑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你还是不妨照着心理学家们提出的简单而有用的方法去试一试:

第一步,要自觉、及早地察觉到忧思的发生,最好是在瞬间的灾难意象引发恶性循环的那一刻就能察觉。注意焦虑的初期征兆,有助于你认识引发焦虑的思绪或意象,以及随之而来的生理反应。这样你就能在忧虑入侵时,找到适合自己的放松方法。

第二步,积极地去除忧思。光放松当然是不够的,因为一时的放松并不能抵御恶性循环的重演。当忧虑开始入侵的时候,你要成为它的敌人,严厉地向它挑战:请问,这种可怕的事件发生的几率有多大?除了任其发生,难道就没有其它的方法了吗?一再地重复这些想法到底又有什么作用?思绪的克制加上建设性的质疑,对一般性的焦虑可起到遏制作用。

只要你尝试从多个角度去思考问题,你的忧虑便会动摇。事实证明,即使是那些忧虑成疾的人,也能用这种方法慢慢地走出忧愁。

请用微信扫添加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