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史料记载说,“曾国藩一生三变,书字初学柳宗元,中年学黄山谷,晚年学李北海,而参以刘石,故挺健之中,愈饶妩媚。”这是说他习字的三变。“其学问初为翰林词赋,即与庸镜海太常游,究心儒先语录,后又为六书之学,博览乾嘉训诂诸书,而不以宋人注经为然。在京为官时以程朱为依归,至出而办理团练军务,义变而为申韩。尝自欲著《挺经》,言其刚也。”这里说的是他学问上的三变。纵观曾国藩一生的思想倾向,他一直是以儒家为本,并杂以百家为用,各家思想在他的每个时期几乎都有体现。但是随着形势、处境和地位的变化,各家学说在他思想中体现的强弱程度又有所不同。曾国藩的同乡好友欧阳北熊认为:曾国藩一生的思想也有三变。早年在京城时信奉儒家,治理湘军、镇压太平天国时采用法家,晚年功成名就后则转向了老庄的道家。这个说法大体上描绘了曾国藩一生三个时期的重要思想特点。曾国藩扎实的儒家功底,是在京做官时打下的。他用“程朱理学”这块敲门砖敲开了做官的大门之后,并没有把它丢在一边,而是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又由于受到唐鉴等理学大家的指点,他在理学素养上更是有了质的飞跃。曾国藩不仅对理学证纲名教和封建统治秩序的一整套伦理哲学,如性、命、理、诚、格、物、致、知等概念有深入的认识和理解,而且还进行了理学所重视的身心修养的系统训练。这种身心修养在儒家来说是一种“内圣”的功夫,通过这种克己的“内圣”功夫,最终达到“治国平天下”的目的。一个人要想实力强大,求得发展,并非一日之功,而是一个慢慢积累的过程,需要与时代的节奏同步,与环境的变化同步。
请用微信扫添加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