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励志故事 查看格言:如何培养孩子勤奋,几点建议(上)

如何培养孩子勤奋,几点建议(上)

 时间:2022-01-09 22:28:32 来源:人生格言 
培养建议一:做不懒惰的父母

有人说:“父母懒惰一点,孩子会勤快一点。”这是指父母不要替代孩子做他能做的事情。勤快父母只要弄得锻炼孩子的自理能力,就肯定教不出懒惰的孩子,父母永远是孩子最好的榜样,父母的行为孩子看在眼里,一定会落实在行动上。父母要想自己的孩子勤奋,自己做人做事就不能懒惰懈怠。

一位父亲是当地著名的牙科医生,在工作中非常勤奋,回到家经常研究病人的治疗方案到很晚,早上起得也很早。他的妻子工作相对轻松一些,每天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井井有条。他们的女儿在父母的影响下,学习总是很勤奋,从来不迟到不早退,在学校是“全优生”。女孩长大后,依然保留良好的作息和勤奋做事的习惯,在工作中得到领导的器重,事业之路一番风顺。

而另一位父母有爱睡懒觉的习惯,总是到非起床不可时,才叫女儿起来洗漱。女孩上学时,经常踩着点出家门,踩着点进教室,迟到是家常便饭,这个习惯沿袭到她大学。女孩上班之后常常因为迟到遭到批评,差点因此丢了工作。但是,每天早起对她来说比登天还难,她说:“从小养成习惯了,就是起不来。”

两个不同家庭培养出不同习惯的孩子,固然有不同的命运。孩子幼儿时期习惯的养成对孩子一生都有深远的影响。一些人可能认为:勤奋是很累人的事情,其实,懒惰才是真正的拖累。

勤奋的人,生活工作都会很如意,很少会出现不想做、懒得做的想法,自然觉得人生比较轻松。父母都希望孩子在工作生活中可以独当一面,那就一定从小培养孩子勤奋的习惯。而培养孩子的前提是:父母自己一定不能懒惰。

培养建议二:用劳动培养孩子的勤奋

劳动一定是培养一个人勤奋的最佳途径,孩子从小就应该有劳动的体验,而且要经常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有的父母可能会认为:孩子长大后,什么事自然就会做了,用不着从小锻炼培养。如果父母不重视培养孩子劳动的习惯,必然会导致孩子劳动机会的减少,没有行动的实际操作,长期以往,必然会变得懒惰。

一位母亲非常注重孩子劳动能力的培养。孩子3岁时的一天,非要帮妈妈扫地,而且那几天都很爱扫地,也不会感到累。母亲觉得孩子这么喜欢劳动,一定要帮助他养成这个好习惯。

于是,母亲总是鼓励孩子劳动,并耐心地教导他,一旦孩子养成习惯,母亲就会把这个光荣的任务交给孩子。比如扫地,刚开始,母亲只是夸奖孩子很勤劳,渐渐地就教给孩子扫地的正确方法,等孩子学会后,专门给孩子买了一把扫帚,并且把几间房间安排给孩子。在母亲的帮助下,孩子很少会懒得做什么,逐渐形成了勤奋的好品质。

当然,家庭的每个成员在孩子的勤奋训练中都要起积极的作用。如果父母双方中,一方很勤劳,一方很懒惰,懒惰的一方必然会经常使唤孩子,孩子渐渐懂事之后就会有埋怨,会想:“为什么你不做?”这对孩子培养孩子的勤奋精神是不利的。

所以,当父母通过劳动培养孩子时,最好一起参与到劳动中来,好榜样加上常练习,孩子必然会成长起来。

培养建议三:不替孩子做他能做的事

勤奋是练习和锻炼出来的,是孩子必须靠自己的行动才能获得的品质。如果孩子自己不动手,是没有机会在实践中养成勤奋的好习惯。所以,父母一定不要认为孩子太小,做不好,就替孩子做他原本能做的事情。孩子做事不是看他做的好与坏,主要是在孩子做事的过程可以养成他很多良好的习惯,其中就包括勤奋。

一位女生15岁就考上了大学,母亲从她小的时候就注意培养她的自理能力。母亲经常会说:“你自己干!”这位女生三四岁时就自己洗手绢,自己洗碗,并且自己学扫地,整理小床……上中学时自己拆洗被子、棉袄、打毛衣……这种“自己干”的习惯使她养成了独立精神,锻炼了意志。

她在准备大学毕业论文时,独自一人在某地的乡下呆了3个月,最后拿出四万五千字的论文。她说:“‘自己干’培养了我的决策能力及办事的迅速性和果断性。”

所以,再勤劳的父母也要让孩子学会“自己干”。试想:一个连袜子都不肯洗的孩子,他还肯做什么?他还指望自己远大的理想得以实现吗?那根本不可能,因为理想的道路是要靠付诸行动实现的,没有勤奋的习惯又何以获得成功?

勤奋本身能激发出一个人很多潜质,潜能不是想出来的,而是在做的过程中挖掘出来的。如果父母希望孩子的潜能得到最大程度上的发挥,就放手让孩子去做他能做的事情吧!

请用微信扫添加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