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励志故事 查看格言:掌握一些与孩子沟通的艺术

掌握一些与孩子沟通的艺术

 时间:2022-01-09 22:29:36 来源:人生格言 
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浏览本页手机版
亲子沟通在家庭教育中绝对不是一件无足轻重的小事,它关系到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和谐关系,关系到对孩子求知欲的培养以及对其人格的尊重。但是遗憾的是,在现代家庭教育中,父母与孩子的有效沟通总是被忽视。

父母应该重视与孩子的沟通,这样才能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知道孩子在做什么、想什么,才能更切合实际地为孩子的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成功的家庭沟通,应该注意以下因素:理解、关怀、接纳、信赖和尊重。“理解”要求父母和孩子双方能够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关怀”不但存在于内心,更要切实付诸行动;“接纳”要求考虑到每个孩子的个性,懂得欣赏孩子身上的优点;“信赖”是指要做到既信任孩子也信任自己;而“尊重”是指尊重孩子的权利,尊重他们的意见和选择。

要建立一种积极健康的家庭沟通交流关系,应该改变父母是决策人、孩子是接受者这样的家庭角色。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应该懂得进行角色交换,每一个家庭成员都可以对他表述的愿望予以积极的辩解。通过沟通,可以让孩子学会站在他人的立场上思考,养成理解他人的习惯,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1.不能漠视和孩子的沟通

平时大家见面,彼此间常常关切地问:“最近心情好吗?”可是,却很少有人这样问孩子。

根据一家青少年教育机构的问卷调查,孩子对父母的希望是:多和我聊一聊天;对我和颜悦色一些;我感到很寂寞,很孤独,不要一有错就认为是我的原因;别把我当出气筒,能多陪我做做游戏。这个调查结果说明,由于有些父母不太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只习惯于教条式的训导,弄得孩子无所适从,心情压抑,不知道自己的存在价值及乐趣。

为什么相当多的家庭缺少沟通,却丝毫没有察觉呢?因为在中国传统的家庭教育中,不少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是:批评多于表扬,禁止多于提倡,指责多于鼓励,贬低多于欣赏,威胁多于启发,命令多于商量。这样的背景下,孩子处于不被尊重的地位,怎么可能产生真正的心灵沟通呢?

【正面管教秘诀】

父母每天无论多忙,都应该留点时间和孩子在一起,注意观察孩子的情绪有什么变化,询问他们有关学校里的事,也让孩子参与到力所能及的家庭事务中来。有时一个微笑,一个充满鼓励的眼神,就能激发孩子的无限生机和活力。

2.不要替孩子做选择

我们有个奇怪的习惯,就是在孩子尚小,没有明确的选择意识时,偏偏让他们自己做主,比如让刚满百日的孩子“抓周”等;等到孩子长大了,渐渐有了自己的意愿,想自己做主时,父母们又不干了:“不行,哪能你自己说想干啥就干啥!”

大多数父母就是犯了这样的错误,他们不了解孩子的爱好和情况,更不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他们所做的一切,说白了就是为了他们自己的虚荣和求胜心理,他们根本就没有考虑过尊重自己的孩子。父母认为,即使有些时候教育子女过火一点儿,打骂甚至是挖苦、讽刺、唠叨一些,不都是为自己孩子好吗?换句话说,父母千辛万苦,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难道还需要尊重吗?

【正面管教秘诀】

为了培养孩子独立负责的品质,父母要避免使孩子养成那种凡事皆依赖父母的习惯。指导孩子在自己的选择中认识自己并发现自己的力量,才是父母应该注意的。父母与孩子谈话时,可以自觉地运用鼓励信任的语言,表示相信孩子有能力作出正确的选择。

3.试着发自内心地去理解孩子

无论什么人,受激励而改过,是很容易的;受责骂而改过,是不大容易的;而孩子尤其喜欢听好话,不喜欢听恶言。大多数做父母的看见孩子玩肮脏的东西,就马上把它夺过来,而且还要骂他,甚至还要打他。其结果,孩子改过的少,而怨恨父母的多;即使不怨恨父母,至少也一定不喜欢父母了!

美国精神病学家威廉?哥德法勃曾经说过:“教育孩子最重要的,是要把孩子当作与自己平等的人,给他们以无限的关爱。”无数事实也表明,父母以居高临下的命令姿态来跟孩子说话,反而会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只有父母转变姿态,不用命令的口气跟孩子说话,才有可能让孩子感受到平等。

如果父母明白孩子的心理,在面对迟迟不肯睡觉的孩子时,你可以这样对孩子说:“呀,这东西真好玩呀!可惜时间不早了,乖孩子应该去睡觉了。要不你再玩5分钟,就去睡觉,好吗?”这样既夸孩子乖,又是用征询的口气同他说话,孩子觉得受到了尊重,也许到不了5分钟就乖乖地睡觉去了。而且这样也为父母留下了余地,即使孩子暂时不听话,也不至于惹得父母为了自己的威严而去与孩子大动肝火。但父母一旦向孩子发出了命令,那是一定得让孩子服从的,不然不利于以后的教育。

【正面管教秘诀】

在具体的家教实践中,父母要对孩子的心理进行一番“研究”,然后想想自己在孩子这样的年龄,遇到同样的事时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这样就可以发自内心地去理解孩子,从更高的角度看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自然会得到改善。

请用微信扫添加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