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学大师”、“国宝”、“学界泰斗”) 三项桂冠一摘, 还了我一个自由自在身。身上的泡沫洗掉了, 露出了真面目, 皆大欢喜。——季羡林人们因为不懂得舍弃才会有许多痛苦。有时舍弃反而能带我们进入一个新的空间, 我们的心灵也会因此而豁然开朗。生活中, 得到的同时, 我们也在失去; 选择的同时, 我们也在放弃。季羡林在他的 《病榻杂记》 中, 用通达的文字, 讲述了他对于外界对他的评价的感受。季羡林说自己: “我连 ‘国学小师’ 都不够,遑论 ‘大师’! 为此, 我在这里昭告天下: 请从我头顶上把 ‘国学大师’ 的桂冠摘下来。”对于别人称自己为 “学界泰斗”, 季羡林说: “泰者, 泰山也; 斗者,北斗也。两者都被认为是至高无上的东西……在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中,说我作出了极大的成绩,那不是事实。说我一点成绩都没有, 那也不符合实际情况。现在偏偏把我 ‘打’ 成泰斗。我这个泰斗又从哪里讲起呢?”因此, 季羡林请人们从他头顶上把 “学界泰斗” 的桂冠摘下来。也有人称季羡林为 “国宝”, 季羡林对此表示说: “是不是因为中国只有一个季羡林, 所以他就成为 ‘宝’? 但是, 中国的赵一钱二孙三李四, 等等, 也都只有一个, 难道中国能有十三亿 ‘国宝’吗? 为此, 我在这里昭告天下: 请从我头顶上把 ‘国宝’ 的桂冠摘下来。”最后, 季羡林说: “三项桂冠一摘, 还了我一个自由自在身。身上的泡沫洗掉了, 露出了真面目, 皆大欢喜。”所谓舍得, 有舍才有得。拿得起, 更要放得下。只有在放下后,才能体会到轻松的愉悦。我们要想得到永久的掌声, 就必须放弃眼前的虚荣; 要想得到小草的清香, 就必须放弃城市的舒适。放弃了蔷薇,还有玫瑰; 放弃了小溪, 还有大江; 放弃了一棵树, 还有整片森林;放弃了驰骋原野的不羁, 还有策马徐行的自得。放弃并不是失去, 有时反而是一种获得。人的精力有限, 不可能面面俱到。想要得到一切的人, 最终可能什么也不会得到。下面这位年轻人其实想成为大学问家, 只是又没法摆脱自己好强的心理, 所以在别的方面也下了工夫。这样一心多用,又怎么能把事情做好呢?有一个年轻人很想在一切方面都比他身边的人强, 尤其想成为一名大学问家。可是, 许多年过去了, 他的其他方面都不错, 但学业始终没有太大的长进。他很苦恼, 就去向一位大师求教。听完他的倾诉,大师说: “我们登山, 到山顶你就知道该如何做了。”那座山有许多可爱的小石头。每当见到喜欢的石头, 大师就让年轻人装进书包里背着。很快, 他就吃不消了。望望山顶, 还远在天边呢。于是, 他就停下脚步疑惑地望着大师说: “大师, 我为什么背这个? 再背, 别说到山顶, 恐怕连动也不能动了。”“是呀, 那该怎么办呢?” 大师微微一笑。年轻人不假思索地说: “要不放下吧, 不背了。”“对, 放下, 放下!” 大师捋了捋胡子, 一脸的灿烂。年轻人恍然大悟, 愉快地向大师道谢便走了。从此以后, 他一心做学问, 进步飞快……人们对自己得到的东西, 总是会有某种依恋。就像我们每次搬家的时候, 总会发现很多没有用的东西, 而要扔掉, 又觉得可惜, 舍不得, 就这样搬来搬去, 东西越搬越多, 占据的不只是我们屋子里的空间, 还有我们的心灵。有时候懂得放弃才有机会获得更多。抓住了什么就再也不愿意松手, 这样往往会导致因小失大, 无法继续接受新知, 更无法成长、超越。过多的欲望和追求就如同身上的赘肉, 让人颇感压力。许多人在金钱、成就、权力、利益、面子、学识等方面, 怎么也放不下, 因为觉得一旦放弃就意味着失去, 却没有想过, 或许在关键时刻懂得放弃一些东西, 将会得到更多意想不到的收获。
请用微信扫添加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