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励志故事 查看格言:周恩来廉洁自律的故事

周恩来廉洁自律的故事

 时间:2022-01-12 16:40:57 来源:人生格言 
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浏览本页手机版
故事一:对侄女严格要求

周恩来总理对自己的下辈要求是很严格的。1975年5月,周恩来总理得知侄女周秉建被抽调到内蒙古自治区团委工作,托人转达他要周秉建返回牧区的意见,并在病床上打电话给周秉建,鼓励她学好蒙语,扎根草原干革命。1975年10月,病中的周恩来总理得知侄女周秉建,经插队地区牧民推荐,被批准进入内蒙古大学蒙语专业学习的消息,托夫人邓颖超转告周秉建:要继续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坚持在基层、坚持在牧区干到底。1968年,15岁的周秉建响应“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号召到内蒙古牧区插队,当了一名普通的牧民,住进蒙古包,学蒙古语,穿蒙古袍,干牧民活儿,融入到牧民之中。1970年冬,凭自己的良好表现,通过正当途径,实现了参军的梦想。1971年年初,但到北京见到七伯七母(指周恩来邓颖超夫妇)时,周恩来总理又劝说她重新回到草原接受锻炼。

故事二:带头提倡平坟

周恩来总理带头移风易俗。1953年2月中旬,周总理委托中央办公厅警卫局干部王雨波到淮安办三件事,其中一件就是给当地政府讲,周家的几亩老坟地,让当地农民集体耕种;如果坟丘有碍耕种,可以平掉,将尸骨装入罐中深埋。1958年6月29日,周恩来总理给淮安县副县长王汝祥的信中又提到,为提倡平坟,请即将我家坟墓深葬,不必再征求我的意见。

故事三:不能占公家一分钱便宜

不能占公家一分钱便宜。周恩来总理平时严格要求自己,在处理老家的事情上就充分体现了周恩来总理的廉洁作风。周恩来的婶母(儿子被国民党杀害),其生活由周恩来本人每月汇寄生活费,不要当地政府照顾。对其伯母去世的善后费用,1957年3月13日,他叮嘱办公室工作人员函告江苏省淮安县人

委:伯母逝世后的善后费用,由周恩来自己负担。

1957年4月19日,周恩来总理给淮安县人委负责人复信,信中说:感谢县人委几年来对我伯母的关怀,今后由我接济伯母遗属的生活费用,请当地政府不再予以照顾。同时周总理汇去了对伯母的安葬善后费用。

故事四:坚持底线:不搞特殊化

周恩来夜间常在人民大会堂开会、接见、处理国际事务或国内大事。按当时制度规定,夜里11点以后,可以吃夜餐。夜餐两菜一汤,有夜餐补助,每级干部补助多少钱有明确标准,按这个补助标准,夜餐实际上可以不交钱。可是,总理因为白天休息夜里办公,在人大会堂吃夜餐,坚持照白天的标准,交8角钱。

总理喜欢和群众一道吃饭。在田间地头,他与农民一道吃饭;在工厂矿山,他与工人一道吃饭;在招待所、饭店,他喜欢和服务员一道用饭……唯一的一次搞特殊化,还是因为牙齿松动,犹豫再三才说出的“特殊”要求:“把我碗里的米饭煮的软一些吧。”

故事五:三次付饭费

那是周恩来总理陪法国总统蓬皮杜访问杭州的事

这天下午周总理就要离开杭州了。几天来随行人员十分辛苦,周总理就吩咐秘书说:“今天中午,我请大家到楼外楼去吃便饭。”

楼外楼菜馆的经理、厨师和服务员一听到周总理要来请客的消息,都非常兴奋。服务员忙着把面临西湖的餐厅打扫得窗明几净,经理和厨师忙着商量菜单。11时左右,周总理和随行人员谈笑风生地踱过西冷桥,漫步白堤,来到了楼外楼。席间,他热情地与随行人员一一碰杯,感谢他们辛苦地完成了这次接待任务,并向北京来的同志一一介绍杭州名菜:这是活杀活烧的西湖醋鱼,这是产自西湖的油爆大虾,这是叫化子鸡,都是北京人难得吃到的西湖佳肴。当周总理看到服务员端上一盘盘他最喜爱的家乡菜时,一边举筷品尝,一边又向大家介绍说:“好久没有吃到家乡菜了,大家也来尝尝,这是绍兴霉干菜蒸肉,豆芽菜,霉千张,味道不错的嘛!”吃得大家兴高采烈。

饭后,周总理叫秘书去结账。省里同志出来阻拦说:“不必总理付了,由我们地方报销吧!”周总理听了说:“今天我请大家,当然由我付钱啰!”店里经理知道周总理的脾气,若不收钱,总理会生气的,就收了10元钱。谁知周总理又不肯,当即对旁边一位姓姜的服务员说:“这许多菜10元钱怎么够呢?一定要按牌价收足。”经理和厨师商量了一下,又收了5元钱。不料,又被周总理看到,生气地说:“谁请客吃饭谁付钱。总理请客吃饭,也要和一般顾客一样付钱嘛!”楼外楼经理没办法,只好又收了5元钱。这样共收了20元钱。

哪里晓得过了1个小时后,笕桥机场给楼外楼经理打来了电话,说周总理临上飞机前留下10元钱,付中午的饭费。楼外楼经理和职工们捧着这30元钱,都深深地为总理的这种廉洁奉公精神感动得热泪盈眶。大家商量了一下,只有按总理的吩咐去做,当即把当天午餐的饭菜,按照牌价单仔细算了一下,总共19元5角,和普通顾客一样结了账,并给周总理写了份详细报告,附上清单和多余的10元5角,寄给北京国务院周总理办公室。

故事六:勤俭节约:周总理的睡衣

邓妈妈七十多岁了。她戴着花镜,安详地坐在椅子上,给敬爱的周总理补衣。睡衣上已经有好几个补丁了。这一回,邓妈妈又穿上了线,右手捏着针略略抬起,左手在熟练地打结。她是多么认真啊。

一位年轻的护士,双手捧着这件睡衣,望着补丁上又匀又细的针脚,眼睛湿润了。在她们面前的小凳子上,摆着个针线包。这个绣着红五星的针线包特别引人注目。它是多年来周总理和邓妈妈随身带着的。是从什么时候起他们就带在身边,一直带到北京来的呢?是从延安窑洞,从重庆红岩,还是从二万五千里的长征路上?

大家都倾佩于周总理的良好修养,他总是和善地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而这,离不开他的三个母亲对他的教导,离不开家庭教育的耳濡目染,他从生母那里学会了为人处世,从养母那里养成了勤于读书,从乳母那里了解了农民生活,正是这些积淀,为他未来成为深受全国人民爱戴的大管家奠定了基础!

故事七:老家的房屋不要作纪念馆

老家的房屋不要作纪念馆。1953年2月中旬,周恩来总理听说老家当地政府要修缮周家的旧居老屋,并准备建纪念馆,专门委托中央办公厅警卫局干部王雨波到淮安告诉当地政府,老屋有坏的地方可以修,如果当地要办医院、托儿所等公共福利事业,可用老屋和院子,不要建纪念馆。1958年6月29日,周恩来总理接到老家远房弟媳陶华来信,得悉淮安县人委准备修理他家的房屋。立即除派办公室工作人员去电制止外,自己又亲自写信给淮安县副县长王汝祥,信中说:一、政府为我家修房,“万万不可”,即汇款五十元,请只将屋漏部分修好:二、除留陶华住所外,其余交公。三、公家接管后,“万不要再拿这所房屋作为纪念,引人参观,如再有人问及,可说我来信否认这是我的出生房屋,而且我反对引人参观;”四、公家如无别种需要,“最好不使原住这所房屋的住户迁移。周恩来总理在信中一再提出不要引人参观他家房屋,“否则,我将不断写信请求,直到你们答应为止。”

故事八:葬仪从简,不保留骨灰

周恩来总理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就与夫人邓颖超共同商定、相互保证,死后将两人骨灰全部撒掉,不作任何保留。1975年12月,周恩来总理当知道自己的病已不能再挽救时,一再叮嘱邓颖超:一定要遵守过去的约定,死后不要保留骨灰,要将骨灰全部撒到祖国的江河里和土地上。关于丧事,对邓颖超说:葬仪要从简,规格不要超过中央任何人,一定不要特殊化。

厚葬祖先,泽被子孙,是中华民族沿袭了几千年的传统习俗。然而,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是例外,他不仅没有为自己家中的先人修陵造墓,还用各种方法把绍兴、淮安和重庆这三处的先祖及父亲的坟地就地平掉,并交给当地农民耕种。他生前嘱咐,死后不保留骨灰,把骨灰撒向祖国的山山水水。1976年1月15日、16日晚上,周恩来总理的骨灰分别撒在北京上空、密云水库上空、天津海河上空、山东滨州黄河入海口。他说,人死后,不做事了,还要占一块地盘,这是私有观念的表现。

故事九:作风清廉:心中公私两本账

周总理吃饭自己付钱,这大家都耳熟能详了。这是因为周总理随时记着公私两本账。公就是公,私就是私,公私要分明。所以每次付钱,又会有不同的小故事。

有一次,总理在北京饭店接见外宾。接见结束后,总理感到有些饿,就跟值班卫士张永池说:"有点饿了,咱们吃点便饭吧。"那是一般客饭,很快就吃完了。张永池一算帐,吃了两元八角。可是,张永池这次糊涂了。心里算了帐,楞是忘了给钱,追在总理屁股后边上了车。还没坐稳,总理就问:"给了钱没有?"在得知张永池忘记给之后,总理非常生气,连忙让他回去付钱,并大声训道:"要会算经济帐,公私算分明,不然怎么行?"

公私分明,清清白白,堂堂正正,这就是周总理。所以曾经在周总理身边工作过的人说起时,都说敢向全国人民保证:总理一生奉献,即便日常生活也从没占过公家一分便宜!

故事十:藏在周恩来钢纸箱中的秘密

当年,周恩来总理有一只钢纸箱(钢纸是经特殊工艺处理的特种纸,多用做绝缘材料和隔热材料等),那是他在1954年出席日内瓦会议时购买的。

从那以后,周恩来每次出国访问,都要随身带上这只钢纸箱,因为在这只钢纸箱里,一直隐藏着周恩来的一个重要秘密……

1963年12月14日,周恩来出访埃及,下榻在开罗国宾馆。晚上9点多钟,一辆黑色轿车从宾馆驶了出来。聚集在门外的外国记者见是周恩来的专车,当即驾车追踪而去。

周恩来的专车开到了中国驻埃及大使馆,车门开了,从车内出来的是一位中等个头的男子。他下车时,手里拎着一只钢纸箱。认得那人的记者说,他是周恩来的卫士长成元功。但那箱子里装的是什么,却没有人知道。

记者们带着疑问,又驱车赶回国宾馆,等待周恩来专车回来。成元功回来了,记者们也看清了,他手里拎的还是这只钢纸箱,还牢牢地上了锁?

钢纸箱里到底装的是什么?有人说,里面可能装有核按钮;有人说,里面装的是保密通讯工具;还有人说,箱子里装的是中国的核心机密材料!

这只钢纸箱里到底装的是什么呢?

周恩来十分讲究仪容风度,他所穿的外套,件件都有棱有角、整洁干净,但是他的衬衣、衬裤都是穿破了再补、补过了再穿的,十分破旧。他出国访问期间,不便将这么破旧的衬衣拿出去给国宾馆洗衣房洗,而只能拿到我国大使馆,请人用手洗。送衣服的时候,成元功还要再三嘱咐:要轻轻地洗,否则用力过猛,衣服就碎了。

一次,有一位大使夫人实在看不下去,买来涤棉布,按周恩来衬衣的尺寸,给他做了两套衬衣。成元功忐忑不安地将这两套新衬衣拿到周恩来的面前,向他说明了新衣服的来历。周恩来浓眉紧锁,坚决让成元功将新衬衣退了回去。

周恩来出国访问,他的一言一行、一帽一鞋都在新闻媒体的“捕捉追踪”之中,如果稍有不慎,破衬衣被哪位记者发现了,也会给一些对我国不友好的国家制造口实:看,连他们的总理也穿这样破的衣服。周恩来身边的工作人员当然知道保密工作的重要性,于是,1954年从日内瓦买的这只钢纸箱就派上了用场。每天晚上,周恩来换下衬衣后,就由成元功把衣服装进箱子,送到大使馆,再把头一天洗好的衬衣装进箱子,加上锁带回国宾馆。这只箱子里装的不是什么国家高级机密,更不是什么核按钮,而是周恩来的旧衬衣。

这就是当年外国记者一直解不开的钢纸箱中的秘密。

请用微信扫添加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