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励志故事 查看格言:孙中山为什么后人称为国父?

孙中山为什么后人称为国父?

 时间:2022-01-12 16:41:32 来源:人生格言 
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浏览本页手机版
以孙中山的资历和贡献,称呼其为国父是一点也不为过的。但是,孙中山在活着的时候,并没有人称其为国父,他的一生中先后有过总统、总理的头衔,但是没有“国父”的尊称。

“国父”的尊称的获得是有一个历史过程的。孙中山在1925年去世后,国民党党内出现了一波纪念孙中山的高潮。国民党大佬樊钟秀在孙中山去世后首先提出“继承国父遗志”,这也是国民党内迄今所知最早的尊称孙中山为国父的人。其后,蒋介石在东征的过程中也在激励将士们说总理是国父。不过,蒋介石在其掌权后并没有立即通过正式的法案尊称孙中山为国父。

其后,国民党在1925年5月份发布的《公祭总理文》中也尊称孙中山为“国父”。

1930年代,虽然民间仍然称呼孙中山为国父,但是国民政府官方开始冷处理“国父”的称呼。直到抗战爆发后,孙中山的“国父”地位才最终正式确立。11940年3月21日,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第143次会议决议:尊称本党总理为国父。因而,孙中山的“国父”称呼一直沿用至今,并且成为海峡两岸关于近代中国历史人物认同的最大公约数。

民主与共和的萌芽

孙中山13岁时跟随大哥孙眉来到夏威夷檀香山,就读于当地的意奥兰尼学院。当时的夏威夷还是一个独立的王国。中山先生耳濡目染当地人民对侵略者的抵抗,让他联想到在清政府的封建专制统治下中国的前途和命运。就此萌发了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榜样,来改变中国社会的想法。

其次,是宗教教育对他的影响。在檀香山学习期间,宗教学习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圣经课程、每天的祷告、每周的礼拜以及浓厚的宗教氛围使他对平等、博爱等教义铭刻于心。对比起“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那套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前者给予了他思想上颠覆性的转变。

最后就是中法战争对孙中山思想上的巨大影响。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冯子材镇南关之役重创法兰西军队,并收复了诸多失地。捷报传来,远在重洋的中国留学生欢欣鼓舞、振奋不已。然而,清政府在此时却卑躬求和、放弃失地、下令停战。并派李鸿章到天津与法国公使签订了进一步丧权辱国的《中法新约》。这样以卖国丧权以换得心安得做法彻底使孙中山看清了封建专制下皇权至上的本质和劣根性,进一步激发了他的爱国热忱,坚定了革新求变的决心。

从政与从医并行

又一次,孙中山到教会司铎杜南山家里拜访,看见他书柜里的医学书刊,就问他为什么要读医书。杜南山答:“范文正公有云,不为良相,当为良医,窃采其意耳”。范仲淹认为:不能当一个好宰相,至少可以做一个好医生。两者虽职业不同,影响力也大不相同,但都能救民于水火。孙中山对杜南山说:读书从政需要有一个过程,即使从政,未必就能位极人臣。如果一味的去追求宰相之职,而又久久不能达到,反过来再去选择从医的话,恐怕就为时已晚了。因此,首先选择学医,救民于水火,从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同时设立远大的志向和理想,这样理论与实践能够有机的结合,理想才能逐步实现。这是中山先生选择学医以及后来从医的初衷和契机。

于是,1886年,孙中山进入广州博济医院附设医科学校学习。后转入香港丽雅英文医学书院。通过五年的学习,他以第一名的成绩完成学业,顺利毕业,同时获得了行医资格证书。毕业以后他来到澳门镜湖中医院工作,刚开始,他就做了一件对后世有重大意义的事情。由于他是一位西医的医师,到医院以后他向院方提出中西医结合诊疗的建议,获得院方采纳,这是中国中西医结合的开始。他曾为患者实施外科手术,取出大如鸡卵的结石;充当妇科医生为难产的的妇女接生;让一位已经在家里处于垂死状态的患者起死回生;他为穷人治病,分文不取。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中山先生最后成为一位政治领袖的初衷,绝不是仅有远大的政治理想这么简单,而是立足于民生疾苦、家国安危,又眺望于社会大同的崇高追求。

上李鸿章书

这是中山先生写给晚清重臣李鸿章的一封谏言书。中山先生在书信中开宗明义:“欧洲富强之本,不尽在于船坚炮利,垒固兵强,而在于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事者,富旨之大经,治国之本也。”这是中山先生对国家命运的深度思考,同时也是他职业革命家道路的开始。

《上李鸿章书》从教育、农业、工业、商业等四个方面论述了中国当时的不足,以及应当向西方国家学习的地方。是发展中国民族资本的经济纲领。最后,孙中山没有得到李鸿章的接见,让他希望通过开明官员实现改变现有落后情况的想法落空,希望通过实业救国而无法实现。从此,他走上了革命救国的道路。

于是,中山先生于1894年11月24日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提出:“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联合政府”的宗旨。这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登上政治舞台,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开端。

为革命,中山先生拥有众多的名字

首先要说的是,孙中山并不是他的原名。“中山”二字是他在日本进行革命活动时,他的好友平山周为了掩护他而在旅馆登记簿上写下了“中山樵”的化名。中山先生把它解释为:“中国的山樵”。“山樵”指的是樵夫、砍柴人。孙中山的名字由此而来。中山先生的谱名,也就是家谱上的名字叫:德明。因此他的原名应该是:孙德明。幼名:帝象。读书时取名孙文,字载之。在香港接受基督教受洗礼的时候取号为:日新。“日新”二字典出《大学》:“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意为:及时的反省和不断的革新。他还有一个名字是大家比较耳熟能详的,叫:孙逸仙。“逸仙”其实只是“日新”的广东话谐音。后来他自己独具匠心,把名号连在一起使用,称自己为“孙文逸仙”。当然在从事革命的过程中他还有许多其他的化名,比如:陈文、陈载之、林行仙、张宣、吴仲、山月、翠溪、高达生等等。在正式的公文、电函中他一般会署名:孙文。按照地域和国家的不同,大家对他的称呼也不一样。在中国人们习惯称呼他孙中山,在日本喜欢叫他孙文,在欧美则叫他孙逸仙。

民国成立以后,大家习惯称呼他:孙总理。因此,总理这一称号在国民党内专指孙中山。你看大家后来叫蒋介石就只能叫:总裁、校长。由于他还担任过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和大元帅。因此也称他:孙大总统和孙大元帅。后来大家为了表彰他的伟大功勋,尊称他为“国父”。

中山先生还有一个外号叫“孙大炮”。这是诋毁他的人为他取的,认为他只会吹牛,不会做实事,甚至有人怀疑他是否识字。著名学者胡适先生有一次去拜见孙中山,看见他屋里摆满了书。认为只有像他自己这样的大教授的家里才会有这么多的书。而像孙中山这样的政治人物不过就是摆摆架子、撑撑场面。于是在中山先生离开的空隙就随便拿过来一本翻看。哪知道书里面全是勾勾画画、圈圈点点,以及旁批别注。于是又换了一本,还是如此。胡适不甘心,接连抽出几本,结果都是一样。后来他对其他人讲:孙大炮不是你们所说的空炮,而是一门实炮。民国建立以后,有人对他有意见,还当面叫他孙大炮,他也能够泰然处之、虚心接受。

辛亥革命的开端,武昌起义

武昌起义是中国辛亥革命的开端,也是中山先生进行民主革命的重要节点。武昌起义为清王朝敲响了灭亡的丧钟,同时也引出了此后对中国革命以及整个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人物。

武昌起义的前奏是四川保路运动。1911年5月,清政府向英、法、德、美四国的银行借款,宣布实行铁路国有政策。但对1903年为修建铁路在四川地区筹集的股金,清政府表示:不予退货,全部充公。此时,清政府的首脑人物是摄政王载沣,清王朝最后一任皇帝,宣统帝爱新觉罗溥仪的爹。在宣布铁路收归国有,股金不予退还的前一天,清政府废除了军机处,成立了所谓的责任内阁。对外宣称清政府要实行和欧美一样的君主立宪国体,而不再是传统了君主专制,希望以此来缓和国内外矛盾,看能不能把大清朝这艘破船再支撑一下,别沉得太快,死得太难看。结果责任内阁的名单中共计13人,满族占9人,皇族(就是皇帝家的)占7人,而汉族官员只有4人。这种做法在当时的中国哪里是在维护大清政权,这完全就是在大清这艘破船上又安装了一枚马上要爆炸的巨型炸弹。而作出以上两项重大决定的人正是溥仪他爹,摄政王载丰。

言归正传,于是乎四川人民跳起来反抗,川汉铁路股东代表在成都成立保路同志会,提出“路存与存,路亡与亡”的口号,掀起了保路运动。接下来万恶的清政府派兵镇压,当场打死32人,矛盾进一步激化。此事激发了中山先生所领导的中国同盟会的团体之一,湖北共进会的起义决心。于是共进会决定和另一个湖北的革命团体文学社联合起义。并借助中山先生的影响力招兵买马,效果显著。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的第一枪打响,大清朝湖广总督瑞澂、提督张彪仓仓皇潜逃。11日成立湖北军政府,改国号为中华民国,任黎元洪为都督。10月22日,湖南宣布独立。23日陕西宣布独立。11月1日,云南宣布独立。2日,江西宣布独立。3日,上海发动起义。上海的起义连文艺界的演员都亲自参加了战斗。4日,杭州起义。杭州起义时有一支100人组成的“先锋敢死队”,敢死队的队长是刚从日本留学回国的留学生,他的名字叫:蒋介石。11月5日,杭州光复,江苏宣布独立。

建立临时政府

1912年1月1日,晚上10点,在前清两江总督署大公堂里,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并宣誓:倾覆清朝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还发出宣言书,提出对内方针是:民族统一、领土统一、军政统一、内治统一和财政统一。对外方针是:洗去清朝辱国之举措与排外之心理,秉持和平主义,与其他国家友好交往。使中国能立于国际社会,使世界渐趋于大同。

接下来通电各省,废除阴历,改用阳历。这是一个比较重大的决定,因为按照中国古代几千年来的历法习惯,当时应该是:黄帝纪元四千六百零九年,也就是辛亥年十一月十三日。

并设置副总统,通过选举,黎元洪以最高票当选。临时政府下设:陆军部、海军部、外交部、内务部、财政部、教育部、司法部、事业部和交通部等九个部门。

又制定了具有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临时约法》规定:政权机构实行三权分立的制度,即参议院行使立法权,总统行使行政权,法院行使司法权,三者相互独立又相互牵制。并约定,参议院有弹劾总统的权力。人民享有参政的权力。这一部分的约定可以说非常重要,这从实质来讲就是在约束袁世凯。因为当时临时政府里包括孙中山在内的几乎所有人都认可一个约定,那就是:只要袁世凯能够把清政府给搞黄咯,就公举他为大总统。原因很简单,因为当时大家都认为:只要清政府垮台,封建专制就彻底被推翻了,封建专制被推翻了,革命也就胜利了。而当时最有这个能力和条件的人,就是袁世凯。这是当时的普遍认同感。但孙中山并不信任袁世凯,因此提前起草《临时约法》。因为袁世凯在中山先生就任临时总统后就宣布支持共和,然后又通过威逼利诱唆使隆裕太后接受退位条件。2月12日,清帝溥仪退位,大清朝就此被袁世凯给搞黄。2月15日,南京参议院就选举袁世凯为第二届临时大总统。

《临时约法》还约定:人民一律平等,没有种族、阶级、宗教的区别。人民的身体非依法律不得逮捕、拘禁、审问、处罚。家宅非依法律不得侵入或搜索。人民有言论、著作、集会、结社的自由;有请愿、陈诉、诉讼、考试、选举和被选举的权利。这些约法条款于现在看起来很平常,但在当时,这绝对是石破天惊、亘古未有、天翻地覆的变革。它一举将统治了中国人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给推翻了;将自古以来神圣不可侵犯的天子给彻底的侵犯了。

两千多年以来,中国人只相信皇帝是天的儿子;只相信皇帝昭曰是因为奉天承运;只相信冥冥之中自有天意。而不相信事在人为;不相信人人平等;不相信能够改变、可以改变。

纵观中国近代,如果说林则徐是“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康有为是“变法维新的第一人”,那么孙中山先生就是“开民主共和的第一人”。

孙中山是全体中国人共同尊敬的革命领袖,不分党派,不分地域,至今仍然很多人尊称孙中山为国父,孙中山的一生实际上也是相对较为短暂的,活了59岁,但是孙中山却能获得这么崇高的生前身后名,原因是什么呢?

这其中最为重要的当然要属孙中山个人的贡献以及人格品质了。孙中山二十多岁就投入革命,而且不顾个人之安危,一度在英国被清廷的驻英使馆所捕,生命受到威胁,但是孙中山仍然能够化险为夷,坚持革命。

从1895年开始,孙中山在海外连续流亡超过16年,这在常人看来是难以坚持的。在此期间,孙中山不仅要面临清廷的海外追杀,还要面对来自党内的不同派系的讨伐,但是孙中山从来没有因此动摇过。孙中山亲手改造了国民党,并且在后来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当然,孙中山的地位之高也与后来的宣传有关,国民政府有专门的总理纪念周,并且在每次会议之前都要选读“总理遗嘱”,这些都是孙中山个人形象强化和提升的重要原因。

请用微信扫添加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