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年轻人的微博上看到一句话: 我烂泥好好的摊在地上就行,用不着你们扶我! 90后的 丧 淋漓尽致。仅希望这是情绪发泄,而不他的人生信仰。
一个人不可能一直保持昂扬的状态,情绪总是会起起落落,在低谷状态下,抱怨、退缩是正常的。如果让低落情绪长期控制,那么生活就会变得不那么美好了。最大的表现就是收入,当经济拮据之时,状况会变得更严重。 用不着你们扶我 背后的深层心理意义是:你要帮我,就帮的彻底些,最好直接把我变成金子。 先自问有无金子元素,要不伯乐再多,对你也无能为力。 社会心理学家提出过 怪罪游戏 用于自测受害者角色,为了重树经济困难者的信心。游戏的目的是看你能责怪多少人和多少事,而完全不用负责、检讨自己,原则就是错的永远都是别人或别的事情,一定不是他们自己。 我的遭遇都是合理化的 受害者日常状态不是在怪东怪西,就是在找借口,或者想办法证明他们是合理的。任何一个说钱不重要的人,都是挣钱能力一般的人,有钱人了解金钱的重要性,了解自己在社会上扮演的角色。穷人用毫无关联的对比来证明自己的窘境是合理的。 抱怨成常态 你在抱怨的时候,其实是在吸引更多 烂事 进入你的生活。爱抱怨的人通常日子都不好过,而且负面的能量是会传染的,责怪合理化和抱怨,只能舒缓一时的压力,但是根本解决不了问题。如果一个人不是在某些方面、某种形态上或某种方式上很失败,他会需要怨天尤人吗?找理由证明自己是合理的吗?当然不用。 那么穷人为什么愿意扮演受害者,有什么好处?好处就是得到别人的注意。人活着的最重要的凭据就是得到了别人的注意。如果你只想得到注意,那么你就是祈求别人的恩惠,会变成经常在讨好别人,乞求别人的赞同。为了得到注意,他们会做出愚蠢的事情,对别人来说是麻烦人物,避而远之。当然也断送自己致富的机会。 如果你有以上想法,要小心了。成功的人大多相信:我的人生自己创造,而失败者多相信宿命论。有时人的出生,受教育背景确实影响人的发展,而真正决定人发展的是内在力量。马云经历过36岁之前经历过很多失败,并没有因此相信宿命,而是继续甚至迂回地想着自己目标前进,迸发出的内心勇气,支持他最终成就了一番惊天事业。 人从出生就不平等,为何要求努力就会得到和他一样平等的地位?和过去的自己比吧,和别人比会把自己累垮。因为比的不一仅仅是你一个人的努力,认同是你们背后的各自家庭的努力奋斗史。 可你要知道,你的财富是你创造的,你的贫穷也是你创造的,介于贫穷与富有之间的所有状态,也都是你自己创造的。 2020我定了两个考证目标,用以消除全职妈妈的焦虑不安,我真的害怕,害怕失败,害怕自己失败后面对质疑和失望。人就是这样,愿意把好的成绩,好的表现展露给别人,让别人称赞,找到存在的意义。一旦失败的压力过大,就不自主地想退缩,内心就承认我是活给别人看的,做的事情,也都是表面的,真正的内心是没有内涵的。 我也曾嘲笑过幻想通过买彩票发财的人,因为他们觉得不需要担责任就可以一夜暴富。世界上哪有那么幸运的事儿?哪有不需要代价的事儿? 现在我明白必须为自己担负起相应的责任,老把责任归于外因,又何谈能够成功。生活中,没有那么多的幸运可谈,凡事都要脚踏实地,不再扮演穷人角色,面子是自己挣的,不是别人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