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名人故事 查看格言:肖邦的资料

肖邦的资料

 时间:2020-12-28 23:46:52 来源:人生格言 
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浏览本页手机版

  肖邦的资料


  肖邦的音乐创作与19世纪上半叶波兰特定的历史社会境况和社会心理有着深刻的联系。18世纪末叶波兰遭到俄国、奥地利、普鲁士的三次野蛮瓜分。肖邦的青少年时期正是处在波兰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的年代。1830年,也即肖邦20岁时,爆发了反抗沙俄统治的华沙起义,一年之后以悲惨的失败告终。舒曼在评论肖邦音乐时形象地描绘说那时的波兰“整个民族正穿着丧服”。西欧的浪漫主义潮流也波及到了波兰思想界和文艺界。与西欧不同的是,波兰的浪漫主义文艺有着更为强烈的民族意识和更为激进的爱国主义色彩。肖邦后半生生活在法国巴黎,则是19世纪西欧的重要政治、文化中心,浪漫主义文学艺术在这里得到最辉煌的发展和繁荣。这一切都对肖邦的思想和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决定了他一生的创作道路。

  肖邦(FryderykFraneiszekChopin,1810—1849)出生在华沙郊区的热拉佐瓦沃拉,父亲是一位法国移民、中学法语教师,早年曾参加过波兰的民族解放运动,后来在华沙为来这里学习的外省贵族子弟开办了一所寄宿学校。肖邦早年师从捷克音乐家日尼夫和德裔音乐家、华沙音乐学院院长埃尔斯纳学习钢琴和音乐理论,1829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华沙音乐学院。这个时期比较重要的作品有钢琴与乐队合奏的《波兰主题幻想曲》(作品13)、《克拉科维亚克舞曲风格回旋曲》(作品14)、《大型波罗奈兹舞曲》(作品22);若干首波罗奈兹舞曲(作品71)、玛祖卡舞曲(作品86)、夜曲(作品72)、圆舞曲(作品69),以及两首著名的钢琴协奏曲(作品11,21)。其间曾赴维也纳举行钢琴演奏会,演奏自己的作品。

  1830年底,为了寻求艺术上的发展,他携带了一杯珍贵的祖国泥土,永远地离开了祖国。逗留维也纳期间,他得知华沙爆发了反沙俄的武装起义,他为之振奋不已,为未能参加这次神圣的民族斗争而遗憾。《b小调谐谑曲》(作品20)可能正是在这个时期构思或完成的。次年9月,在从维也纳赴巴黎途经斯图加特时,得知起义失败、华沙陷落的消息,精神上陷人极大的悲愤和痛苦之中。据考证,练习曲(作品10第12首,后人称之为“革命练习曲”)和前奏曲(作品28第24首)极可能就是在这种情感上受到极大震撼的情况下构思和完成的。与华沙时期的创作相比,肖邦的创作从内涵、情感的深度到风格、技法的新颖程度,均发生了重要的转折。肖邦华沙时期的作品的主要情感基调是一个刚刚走人生活的无忧无虑年轻人的热情、明朗、富于浪漫幻想、对生活抱着乐观肯定的态度,这里还缺少深刻的、戏剧性的冲突和力量,有时趋向对缺乏深度的华丽风格的追求。而如今面对祖国的灾难,身处异国他乡的肖邦,在自己的音乐中进发出一种从未有过的、震撼人们心灵的悲剧性力量。

  华沙陷落后的第三天,肖邦抵达巴黎,在这里渡过了自己的后半生。他的思想状况和情感体验是复杂和充满矛盾的。一方面,他出色的钢琴演奏才华为自己很快在这座欧洲文化名城的音乐生活和上流社会艺术沙龙中立住脚跟、显露头角,他为此而感到欣慰和自豪;在巴黎的文艺沙龙中结识了一大批文艺精英,大大地开阔了自己的艺术眼界,他为建立自己辉煌的艺术前程而踌躇满志。30年代中期开始的与才华横溢的法国女作家乔治•桑之间的情爱,使他的情感生活变得更加充实和炽热。然而另一方面,7月王朝建立后的巴黎生活中充满了铜臭和虚荣,音乐常常是上层社会自命高雅的绅士仕女们生活中的点缀品和满足他们虚荣心的工具,真正的艺术并不能为他们所理解。在这样的环境中肖邦感到异常的孤独和苦闷。作为一个漂泊异乡的流亡者,他怀念故土,思念故国的亲人和友人,自称是“一个不能忍受祖国的悲惨命运而来到巴黎的波兰人”。这一切都使他在周围的那个上流社会豪华客厅之外,还有内心深处的孤寂、郁闷的另一个世界;因而他被真正了解他的友人称为“一个孤独得极其彻底的人”。肖邦的音乐正是他丰富的精神世界和情感体验的真实反映,它是通过一种极富个性和创造性的音乐语言而得以展现的。

  在巴黎的19年,肖邦的音乐达到了高度的成熟,特别是从1838至1845年这7年间,是他的创作力最旺盛、成果最丰富的鼎盛时期。这时期的重要作品有:后3首谐谑曲(作品3l,39,54)和4首叙事曲(作品23,38,47,52),后2首奏鸣曲(作品35,58),最富代表性的波罗奈兹舞曲(作品40,44,53)、练习曲(作品25)、夜曲(作品37,作品48)、玛祖卡舞曲(作品33,41,59)、即兴曲(作品53)以及幻想曲(作品49)等。巴黎时期创作的总的趋向是在更大的程度上从纯粹抒情性的篇幅较小的体裁向较大型体裁的扩展。音乐的内涵更加丰富和深化,更强烈的戏剧性力量和悲剧性冲突在更加庞大、复杂、充满动力性和内在张力的音乐结构中进一步进发出来,音乐时而充满英雄性、史诗般的激情,悲壮而豪迈;时而陷入深沉的忧郁和悲哀;时而又进入梦幻般的意境,清澈而宁静,在美丽朦胧的声音画面中,浮想联翩。肖邦音乐中的这种既刚强、豪迈,又细腻、柔美的诗一般的意境,在19世纪浪漫主义最繁荣时期的钢琴音乐中是独树一帜的。

  肖邦的晚年,境遇凄凉。波兰于1846年发生的一度使他振奋的民族起义的再度失败,使他万念俱灰;对还在世和已离开人世亲人和挚友们强烈的思念之情常常使他不能自已;健康情况的日益恶化使他在肉体上忍受着疾病的痛苦折磨,特别是与乔治•桑之间长达8年的爱情生活由于种种复杂的原因终于恶化直至破裂,使他的情感生活遭到沉重的伤害和打击。所有这一切,都使这位漂泊异乡、多愁善感的孤独艺术家陷入一种精神上、情感上的危机而难以自拔。他在1846年为波兰诗人扎雷茨基的诗歌谱写的一首歌曲中悲哀地唱道:“在异国的空虚无聊中,如能在梦乡中回到家乡,爱和歌唱都会令人感到幸福!啊,如今,爱,爱谁呢?歌唱,又唱给谁听?,,肖邦的创作力逐渐衰竭,但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他仍创作出像《幻想波罗奈兹舞曲》(作品61)这样还在发出激昂慷慨声音的作品,以及充满深情的最后几首夜曲(作品62)和玛祖卡舞曲(作品67第2首,作品6U第4苜)。

  1848年肖邦带病赴英国演出、教学,在那里他深切体验到一位真正的艺术家在当时发达的工商业社会的处境和悲哀。回巴黎后健康急剧恶化,1849年10月17日,年仅39岁的肖邦逝世于巴黎。后人遵照逝者生前的愿望,将这位客死异国他乡的同胞的心脏运回祖国波兰,至今安放在华沙的一所教堂里。

  与西方音乐历史中绝大多数作曲家不同,肖邦将一生的创作活动几乎全部倾注在钢琴音乐领域。除了少数室内乐作品和一部分歌曲之外,全部都是为钢琴而作,其中只有少数几部早期作品是供钢琴与乐队合奏的。肖邦的主要作品包括:有乐队伴奏的两首协奏曲、克拉科维亚克回旋曲、“唐璜”主题变奏曲、波兰主题幻想曲、大型波罗奈兹舞曲;专为钢琴创作的有24首前奏曲、27首练习曲、19首波罗奈兹舞曲、4首叙事曲、4首谐谑曲、21首夜曲、58首玛祖卡舞曲、3首奏鸣曲、17首圆舞曲、4首即兴曲,此外还有幻想曲、摇篮曲、船歌等若干首,以及大提琴奏鸣曲等少数室内乐作品和19首歌曲。

  肖邦创作的与乐队合奏的钢琴音乐中最重要的是他的两部钢琴协奏曲:e小调作品1l和f小调作品21。其共同特点是它们的浓厚的浪漫气质,既明朗、热烈,又具淡淡的多愁善感情调。一位对未来生活充满罗曼蒂克幻想、初次体验到爱情引起的内心激动的年轻人,他的情感世界在这里得到了生动、细腻的表现。精细、华丽、富于色彩感的钢琴音乐织体,悠长的旋律主题,特别是两部作品末乐章浓厚的波兰民间音乐色彩(前者的主题具有强劲、粗犷的克拉科维亚克舞曲风格,后者的主题则来自热烈、明快的玛祖卡舞曲音调),使这两部协奏曲成为19世纪30年代以前欧洲同类音乐体裁中极为少见的独具风格的新颖之作。

  玛祖卡舞曲是肖邦创作中最具波兰民间乡土气息的体裁。它来源于三种性格各不相同的三拍子波兰乡村舞曲:重音位置多变、力度较强、速度较快的玛祖卡,缓慢平稳、重音多不在第一拍上的库雅维亚克,以及重音多在每两小节中第二小节末拍上的、轻盈飞快的奥别列克。肖邦抓住了这三种民间舞曲各自的特点,将它们加以高度的艺术化。他从不直接、一成不变地采用这些民间舞曲原来的曲调,而是把握了这些舞曲的灵魂,在钢琴上再现出它们的神韵。肖邦的玛祖卡舞曲中情感的变化丰富多样,有的欢快、矫健、充满生命的活力,有的俏皮、生动、富于幽默感,有的则忧郁、深沉、被一种淡淡的哀愁所笼罩。肖邦的玛祖卡基本上有两种类型。一类具有浓厚的乡土音乐情趣,单纯、质朴,诸如作品56第2首、作品24第2首、作品33第2首、作品7第1首等,它们的结构一般都比较简洁,织体与和声比较简单,有一种特别的清新感。另一类则有较多的城市气息渗入,略带浪漫主义的感伤情调,表情细腻,旋律与和声的处理都比较精致,有时使用半音进行丰富的调性变化和复调手法,有的则篇幅较大。诸如作品56第3首、作品63第3首、作品17第4首、作品24第4首等。肖邦的玛祖卡舞曲创作贯穿了他的一生。在走到生命的尽头时,他是以充满对生活的无限眷恋和对故土和亲人的思念之情的最后两首玛祖卡舞曲(作品67第2首、作品68第4首)结束他辉煌创造的一生的。

  波罗奈兹舞曲是肖邦的民族意识和情愫体现得最为强烈的体裁。与玛祖卡舞曲不同的是,它来源于历史上波兰贵族沙龙中用于伴舞的音乐。19世纪以来,随着波兰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人们常常赋予这种音乐体裁以新的爱国主义的思想内涵。肖邦把这种体裁从形式到内涵都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这是一种节奏稳健、在乐段结束时常常有固定节奏型的三拍子舞曲。它具有浑厚坚实的织体,以密集和弦为特征的和声,强大的力度设置和趋向大型三段体的严谨结构,从而使这种体裁获得了宏伟、辉煌的性质。肖邦于30年代中期至40年代中期这10年问创造了7首波罗奈兹舞曲。这时他完全克服了华沙时期创作的同类作品中的那种缺乏深度、追求华丽的沙龙趣味的倾向,使之发展为一种充满高昂的爱国主义激情的宏伟音诗。这些波罗奈兹舞曲各自从不同的侧面抒发了一位祖国被异族奴役的爱国者的情怀。作品40第1首中响彻着庄严雄伟、胜利凯旋的声音;而第2首则是哀叹祖国沦亡的气氛严峻、情感压抑、悲壮愤懑的悲歌。作品44从一开始就蕴含着一种强大的内在张力,中间段落的宁静、朦胧的沉思更反衬出激情进发的强大力量;而作品53则是一曲渗透着刚毅、抗争精神的民族颂歌,在缅怀民族的光辉往昔中获得精神力量,发出豪迈的声音,气势磅礴,震撼人心。

  前奏曲和练习曲这两种音乐体裁虽然早已存在,但肖邦的前奏曲和练习曲在性质上却是一种全新的创造。其共同特征是它们所具有的那种非常情绪化、个性化的浪漫主义气质。除少数例外,它们基本上都是织体相对统一的、单一艺术形象的小品,然后再各自组合起来,构成一个整体,而其中的每一首乐曲都是作曲家情感世界的丰富多彩的写照。其中有的波澜壮阔、气势磅礴、情感激越(如前奏曲作品28第24、16首,练习曲作品10第12首,作品25第10、23首);有的则清澈、透明,散发着一种清新明快的气息(如前奏曲作品28第23首,练习曲作品10第8首,作品25第1、18首);有的则深沉、凝重,营造着一种既温存又忧郁、悲凉的氛围(如前奏曲作品28第2、20首,练习曲作品10第3首,作品25第7首)。这种种音乐情景恰似作曲家丰富的情感世界的一幅幅生动素描。

  夜曲与圆舞曲是肖邦创作中最富浪漫气质的体裁。虽然他早期的夜曲在织体、情调上都有英国作曲家菲尔德的痕迹,但是很快便摆脱了这种影响,成为纯粹肖邦式的、高度个性化的体裁了。它的特点是:悠长、典雅、伴随着大量装饰音的抒情旋律,富于明暗色彩变化的和声语言,精心雕琢的精细织体,以及由这一切所营造出来的那种情景之间高度交融的音乐境界。肖邦的夜曲所表现的情感氛围很丰富,有的清澈、明净,没有明显的波澜(作品9第2首,作品15第2首,作品27第2首);有的在乐曲内部形成不同的情绪对比,中部时时泛起的不安和波动深化了乐曲内涵(作品15第1首,作品2l第1首);有的则打破了夜曲体裁的一般格局,将乐曲的再现部分发展为一种严峻、激越、充满戏剧性力量的内心独白(作品48第1首),使夜曲这种体裁从形式到内涵都进入了一种更加新颖、深刻的境界。肖邦在圆舞曲创作方面的贡献是使这种原来的市民音乐体裁进一步艺术化、高雅化,赋予它一种前所未有的艺术气质。这些作品虽然具有一定的沙龙情趣,但在这里我们仍然可以感受到它们与作曲家丰富的情感生活息息相关。肖邦的圆舞曲中除了一部分具有异常华丽的品格(作品18,作品34第1首)之外,还有一些在内涵和形式上都超越了一般圆舞曲模式,使作品蒙上了一层哀愁和忧郁(作品34第2首,作品64第2首),写得楚楚动人。

  谐谑曲与叙事曲在肖邦的单章大型体裁作品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们体现了作曲家驾驭这类体裁创作的高超能力和才华。这类体裁的作品通常采用相当复杂和自由的曲式结构,篇幅宏大,主题材料之间有强烈的对比和冲突,常有一种内在的张力推动着音乐的发展,以此来适应和容纳更为广阔和深刻的内涵。肖邦的谐谑曲已完全超越了这种体裁原有的诙谐、轻盈的性质,而成为内涵严肃、极富戏剧性的音乐诗篇。以他的第一部谐谑曲(作品20)为例,就已经充分体现了这类体裁作品的风貌。乐曲中紧张和动荡不安的第一部分,同以古老的圣诞歌曲为素材的宁静、安详的中间部分形成的强烈的对比,而再现部分,特别是它的尾声,把暴风雨般的音乐推向戏剧性热潮的顶峰。肖邦在这里倾注了自己面对祖国沦亡的强烈的悲愤之情。肖邦的叙事曲作为另一类单章大型体裁乐曲,与谐谑曲不同的是它同浪漫主义诗歌有着一定的内在联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们具有某种潜在的标题性。这方面比较得到确认的是:《g小调叙事曲》(作品23)的创作受到波兰诗人密兹凯维支的长诗《康拉德•华伦洛德》的启示。而同一位诗人的另一首诗歌《希维德什扬卡》则为《F大调叙事曲》(作品38)提供了灵感的来源。前一首乐曲以传说中一位不堪忍受祖国遭受异族奴役的波兰民族英雄以身殉国的故事为题材,音乐亢奋、悲壮,气势恢宏。后一首乐曲则取材于一位自杀后变为水妖的美丽少女报复她的负心人的神话故事。音乐中,月光下幽静湖面的自然景色同惊涛骇浪般的严峻、惊恐气氛之间的强烈对置,再现了原作中的情景交融的诗意氛围。

  在单章大型体裁的创作中,特别值得提及的是他的《f小调幻想曲》(作品49)。无论在形式创造的新颖和独具匠心方面,还是在思想情感内涵的丰富性和深刻性方面,这部作品都堪称是肖邦的单章大型体裁乐曲中的精品。

  在肖邦一生的创作中,奏鸣曲套曲体裁的作品不多。在仅有的三首奏鸣曲中,第2首(作品35)是最为优秀的成功之作。一般说来,奏鸣曲套曲的创作并不是浪漫派音乐家擅长的领域,但肖邦的这首奏鸣曲却是一部杰作。这部由四个乐章构成的套曲中,最震撼人心的是它的第一乐章,它似乎是一场严峻的现实与渴望超脱它的幻想之间在心理、情感世界中的矛盾冲突,特别是在展开部这种矛盾冲突发挥得淋漓尽致。以葬礼进行曲作为奏鸣曲慢乐章的体裁,这并不是肖邦的创举,但是肖邦这首葬礼进行曲在同类体裁中却是出类拔萃的。同庄严、肃穆、沉重的葬礼主题形成强烈反差的是静穆、凄凉而又高远的中部,其旋律的魅力即使在肖邦的音乐中也是少见的。使人感到费解的是奏鸣曲的末乐章。这个旋风般的、自始至终在相距八度的同音音型中飞驰流动的乐章,篇幅极短,似乎失去了与其他乐章的平衡,使得全曲的整体构思异常奇特。作曲家没有为乐曲提供一个合理的逻辑发展的脉络,乐曲的戛然而止,给人一种茫然的失落感。

  肖邦一生的创作,体现了一位作曲家在吸收欧洲古典音乐精华的同时所走过的突破传统、勇于创新的历程。他赋予了前奏曲、练习曲、夜曲、谐谑曲、叙事曲、幻想曲等一系列音乐体裁以新的思想情感内涵,并深人挖掘和提高了这些音乐体裁的艺术表现力。他的钢琴音乐具有异常新颖、细腻的织体,独具魅力的旋律和色彩丰富的和声语言。他在波罗奈兹舞曲和玛祖卡舞曲这类体裁的音乐创作中,显示了他吸收和处理民族民间音乐素材的深厚功力。上述这一切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肖邦风格”,为西方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作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对19世纪后半叶欧洲民族乐派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请用微信扫添加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