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荃的故事
曾国荃(1824-1890),曾国藩的九弟,湘军主要将领之一,1852取优贡生;1856年,攻打太平军有功,赏“伟勇巴图鲁”名号和一品顶戴。1864年,攻破天京有功加太子少保,封一等伯爵。1875年后历任陕西、山西巡抚、两广总督、礼部尚书、两江总督兼通商事务大臣。1889年加太子太保衔。翌年,死于任上,谥忠襄。
一
曾家兄弟5人,除曾国藩文才武略,对近代史影响深远外,九弟曾国荃的功名要高于其他3人,不仅对清朝功不可没,对曾国藩的帮助也最大。曾国荃比曾国藩小13岁,16岁时,跟着父亲到京师,就学于曾国藩,深得乃兄嘉许。曾国荃生性十分高傲,史书记载他“少年奇气,倜傥不群。”1847年曾国荃以府试第一名入县学,五年后举优贡。
1856年,曾国藩的湘军在江西湖口惨败,被太平军围困于南昌周围的狭小地区,处境十分险恶。曾国荃为了救援其兄,与吉安知府黄冕劝捐募勇3000人,驰援江西,连陷安福等地,进围吉安。太平军凭险死守,等待援兵,攻城非常困难。曾国荃采取挖壕筑垒的战略,长围久困,最后将其攻克。
曾国藩从吉安之役中,看到了曾国荃带兵打仗的杰出才能,认定他是个堪担大任之人。此后,曾国藩将曾国荃率领的吉字营湘勇,视为嫡系部队予以关照。曾国荃果然不负兄长的厚望,作战勇猛,攻无不克。其手下将士也大都是亡命之徒,每攻下一城,曾国荃放假三日,由兵勇烧杀抢掠奸淫,无恶不作。因此这支湘勇在攻城时,奋不顾身,所向披靡。
二
1861年9月5日,曾国荃用地道填埋炸药轰倒安庆北门城墙,湘军蜂拥而入,城内太平军由于饥饿,已拿不动刀枪,无力抵抗,主将叶芸来等16000余官兵投降。面对如此众多的降军,曾国荃苦思善后之计而不可得,他紧皱眉头,忧心忡忡地询问其麾下猛将朱洪章:“悍贼这么多,你认为如何处置才可杜绝后患?”
朱洪章胸有成竹,道:“惟有尽数铲除,方能安枕无忧!”曾国荃道:“降匪扎堆,一有风吹草动,恐怕哗变,就算是杀,也得想个万全之策。”朱洪章立刻献计:“我们只须缓开营门,诓称发放遣散路费,每次唤进百名逆匪,如此一来,神不知鬼不觉,只要半天就可砍完。”曾国荃听了朱洪章的毒招,心知可行,却不愿临场,他扮起了活菩萨,轻描淡写地说:“大斩大戮,我于心不忍,这事就交给你办了。”
朱洪章得令后,将投降的太平军分成100人一批,轮流叫他们进屋领路费,进屋后便由刀斧手捆绑起来,从后门押出去砍头,整整砍了一天一夜,杀完16000万多人。从此,曾国荃也得了一个“剃头匠”的绰号。进入安庆城后,曾国荃将英王府的所有财富据为己有,全部装船运回湖南老家。
事后,曾国荃写信给大哥曾国藩,说自己杀人太多,自觉罪孽深重,懊悔不已。曾国藩当即回信驳斥:“既谋诛灭,断无以多杀为悔之理!”大意是:你统军打仗,杀贼是你的使命,杀多了有什么好懊悔的!此前,曾国藩还叮嘱过曾国荃:“克城以多杀为妥,不可假仁慈而误大事。”曾国荃在安庆斩杀太平军俘虏太多,尸积如山,因处置不当,后来还引发了瘟疫,不少湘军染病而亡。
三
1862年春,曾国藩部署进攻天京。他把主攻任务交给了曾国荃。急功近利的曾国荃在全军未按计划出师前,率军急进,连下无为、巢县、含山、和州、太平府、东梁山、金柱关、芜湖、江宁镇、大胜关等地,直逼天京城,1862年5月31日在天京城南门外的雨花台扎下营寨,使军队处于孤立突出的险境。曾国藩忧心如焚,写信劝他暂时后退,以求稳妥之策。
但是曾国荃却认为:“舍老巢勿攻,浪战无益,逼城足以致敌。虽危,事有可为。”丝毫无退兵之意。曾国藩派李鸿章率部援助,遭到拒绝。曾国荃开始在天京城外深挖壕沟,广筑防御工事,并结合水师,全力出击,靠2万军队击退了号称20万的太平军援兵。曾国藩见他打了胜仗,又赶快劝其趁好即收,撤离天京,以保全功业。觉得胜券在握的曾国荃却力排众议,他还谢绝了白齐文率“常胜军”支援。
是时流行瘟疫,曾国荃军中也开始蔓延,湘军元气大伤。但是,1863年曾国荃却连战连捷,夺下天京城外所有战略要地,在极为艰难的条件下取得了辉煌战果。1864年7月19日,曾国荃的心腹李臣典点燃埋在天京城墙下的三万斤火药,一时间“但闻地中隐隐若雷声,约一点钟之久。忽闻霹雳砰訇,如天崩地圻之声。墙垣二十馀丈随烟直上”,天京陷落。
湘军入城后,肆意践踏妇女,屠杀无辜百姓,掠夺财宝。曾国荃所得金银细软、稀世珍宝难计其数。一时间,长江上成百上千艘舟船,满载这些财宝驶向湖南,整整运了三个月。
天京被洗劫一空后,曾国荃为消赃隐罪,纵兵放火,天京成一片火海!曾国荃还命令湘勇把洪秀全的尸首挖出,拖到长江边上浇油烧掉,然后将骨灰填进火炮,点烧引信,打到江中。接着斩杀被俘的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福王洪仁达(洪秀全二哥),并大肆杀戮无抵抗能力的太平军。
四
1884年,曾国荃任两江总督。他刚上任,就有人告密:两江地区“哥老会”活动十分猖獗,已成心腹之患。曾国荃大惊,急忙派人侦探。果然“哥老会”势力非凡,非但民间,官府、军队中人在会者也很多,甚至总督衙门的亲兵卫队也大都在会,气焰汹汹,稍不留神就会酿成事变。
曾国荃不动声色,左右人都莫测高深。一天晚上,三更过后,曾国荃只带了两名卫士,骑马出城,奔驰二十余里,到了一座古庙。卫士下马敲门,门内有人问是谁,卫士以“哥老会”中的暗语答话,门开了,三人直入,一个卫士大声叫道:“大帅到!”庙中大院中聚集数百名彪形大汉,分列两边,一个方脸虬髯的大汉昂然上座,面前的几案上插着明晃晃的刀子,摆着果品、酒食、蜡烛、火炬。
众人见曾国荃突然到来,无不惊愕。曾国荃径直走到案前,拱手为礼,那虬髯大汉急忙避座旁立,曾国荃随即登坐上座,对虬髯大汉说:“你不是我手下的总兵吗?”大汉嗫嚅应道:“是。”曾国荃笑道:“这种大好事,为何不告诉我呢?”大汉不知如何作答。
曾国荃笑道:“下面站立的众人,都是属下的头目吗?带领这些徒众,不易啊。可是你为何要瞒住我,难道不怕江湖豪杰笑话么?”随即又问:“行了歃血仪式吗?”大汉说:“还没有。”曾国荃道:“很好,今天这个歃血之礼,应当以老夫为首,你就排行第二吧。”于是曾国荃首先歃血,虬髯大汉次之,众人依次歃血为礼。礼毕,曾国荃与众徒酒过三巡,尽欢而罢。回到城内,幕僚们前来询问大帅往何处去了,曾国荃和卫士都不作答。从此以后,城内外渐趋安静,相安无事。
过后不久,有人将此事泄露给在曾国荃手下当差的曾国藩的儿子曾纪泽,曾纪泽向父亲作了汇报,并说:“九叔怎能与这种人为伍呢?您应劝戒他才是。”曾国藩说:“你小子知道什么,你九叔这事做得好,此乃深谋远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