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名人故事 查看格言:杨家将主帅杨业的死亡之谜_古代名人故事

杨家将主帅杨业的死亡之谜_古代名人故事

 时间:2021-01-05 15:11:49 来源:人生格言 

  杨家将主帅杨业的死亡之谜

  虽然有不满,虽然有不甘,杨业被迫出战后,并没有丧失清醒头脑,在这种九死一生的局面下,杨业还是想避死求生、成功生还的。

  揭开杨家将主帅杨业死亡之谜

  根据《宋史.杨业传》记载,在出征前,杨业声泪俱下地对七年的老搭档潘美以及监军王侁说道:“我本是太原一个降将,早就该死了,如今皇帝不杀我,还让我统率大军,我今天就以死报效皇恩了。只是,我的士兵不能跟我白白送死,所以请你们在陈家谷附近埋伏弓箭手,等我转战至此后,你们在这里接应我,否则的话,我们一个也活不了(无遗类矣)!”

  对于杨业的这个请求,史称王侁和潘美“欣然接受”,并亲自带兵在陈家谷埋伏。当然了,这哥俩到底是如何埋伏的,咱们待会儿就揭晓。

  交代了后事,带着满腔的悲愤和不甘,带着重重的担忧和必死的决心,杨业率领5000精锐骑兵出战,直奔朔州而去,去那里迎接10万轰轰来袭的辽国铁骑。

  5000打10万,1∶20的悬殊对比,这场战斗的结果可想而知。史料记载,面对数倍于己的敌人,宋军虽士气高涨,无不以一当十,个个奋勇争先,但无奈兵力相差太过悬殊,他们损失惨重、尸横遍野。最后,经过了半天的浴血奋战,杨业仅带百余骑兵杀出重围,按照先前的部署,成功撤退到了陈家谷。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杨业的希望之所,却变成了他的绝望之地。为什么?

  因为这里没有一个宋军,没有一个宋将,更没有一架弓弩在此埋伏!

  这里,一个人都没有!

  根据《宋史.杨业传》记载,当天在杨业浴血奋战时,王侁派人登上了陈家谷北侧的瞭望台,发现浴血奋战的杨业越战越勇。这一下子,王侁以为“无敌将军”把辽军打败了呢。于是,为了抢功,王侁不顾当初杨业的嘱托,他带兵出陈家谷,意欲与辽军决一死战。

  面对王侁这种行为,潘美虽是统帅,却毫无办法,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王侁把主力部队带离谷口。潘美本人呢,他率领部队沿着河道边走边看,结果行进20余里后,忽闻杨业兵败的消息,潘美就第一时间率军撤退了。

  至此,等杨业率军千辛万苦逃到陈家谷后,等待他们的,不是潘美的援军和劲弩,而是空无一人的静寂山谷。

  面对此情此景,杨业悲从心来,不能自已,潸然泪下。

  陛下,苍天可见!臣杨业,尽力了……

  杨业等人悲恸不已之时,辽军追兵已至,而面对这数万围困自己的追兵,杨业自知大势已去,他对手下士兵说道:“汝等皆有父母妻儿,与我俱死无益,赶紧趁乱突围,去回报天子!”

  要知道,这些宋军是清一色的骑兵,如果他们想趁乱突围的话,应该不是什么难事。然而,这些人不愿意抛弃这个老将军,他们皆愿意与杨业驻马迎敌,同生共死!最后,他们全都以身殉国……

  这一天,在陈家谷,杨业麾下的士兵无一生还,全部壮烈牺牲,其中就包括杨业的长子杨延玉,以及76岁的老将王贵。杨业本人身受10余处重伤,最后力战而竭,被辽军俘获。

  那么,杨业是怎么死的呢?

  一共有四种说法。

  第一种,杨业绝食而死。

  这种观点以宋朝的《续资治通鉴长编》为代表,说杨业被俘后,内心悲愤不已,他仰天长叹道:“圣上对我杨家恩重如山,我本想以死报国,以报圣上知遇之恩的,无奈被奸臣妒恨,如今兵败被俘,我还有何颜面苟活在这异国他乡……”

  说完后,杨业以绝食来回报太宗对他的恩情,绝食三天而死。

  第二种,杨业是箭伤发作而死。

  根据《辽史.圣宗本纪》记载,杨业在激战中,被敌军耶律奚达一箭射伤,这才被辽军生擒。后来,由于箭伤发作,杨业不能进食,三天后就死了。

  第三种,杨业是奋战而死。

  这种说法,主要来自《读史方舆纪要》,说杨业在陈家谷激战了一天一夜,最后宁死不降,以身殉国。

  第四种,杨业是血溅李陵碑而死。

  根据脍炙人口、大名鼎鼎的《杨家将》记载,杨业与辽军鏖战之时,恰好看见一块石碑,碑上刻着“李陵碑”三个大字。要知道,汉代的李陵被俘投降,甘当汉奸,一生背负骂名。因此,看见此碑后,杨业更加坚定了自己必死的决心,他先是痛骂了李陵一顿,随后撞碑而死。

  那么,这四种说法,哪一种才是历史的真相呢?

  在这四种说法中,前三种说法不好评价,唯独这“血溅李陵碑而死”的说法,就是一个胡编乱写的故事。

  读过历史的人都知道,李陵投降匈奴后,他奉命统率阿尔泰山西北的黠嘎斯部落,虽然死后墓葬不明,但是其最有可能的葬地,应该在今天的吉尔吉斯斯坦一带。这个地方离陕西、宁夏都十万八千里呢,更别说那个幽州北京了。

  可见,杨业“血溅李陵碑”的故事,就是民间拿投降的李陵跟杨业作对比,(古代名人故事www.geyan123.cn)通过自己的想象和虚构,塑造出一个“拒不投降、以身殉国的忠臣良将”罢了。

  大家的愿望是美好的,虚构也是非常生动的,但终究是一种想象,不是历史真相。

  实际上,这种观点,也包括第三种“杨业奋战而死”的说法,《读史方舆纪要》毕竟是一本地方杂志,里面的事情未必属实,就是大家的一种美好愿望罢了。

  仅此而已。

  那么,剩下的两种观点中,哪一种更接近真相呢?

  实际上,不管是《宋史》的“杨业绝食而死”这个观点,还是《辽史》的“杨业箭伤发作而亡”这个定义,它们都有各自的道理。《宋史》之所以这么写,就是要塑造一个报效皇恩、忠贞不二的英雄形象;而《辽史》之所以那么写,无非就是衬托本方将领的勇猛,所以才把杨业写得这么窝囊。

  当然了,这两种说法并不矛盾,它们甚至可以“二者归一”。

  简单来说,杨业被俘后,因为箭伤发作,导致不能进食,杨业也有必死之心,所以他就绝食而死了。

  至此,一代猛将杨业,就这样走向了自己的末路。

  汉家飞将领熊罴,死战燕山护我师;

  威信仇方名不来,至今遗祠雁门关。

  曾几何时,杨业与辽国浴血奋战的情景,依稀可见……

请用微信扫添加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