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名人故事 查看格言:马周何以获唐太宗破格重用_古代名人故事

马周何以获唐太宗破格重用_古代名人故事

 时间:2021-01-05 15:12:01 来源:人生格言 
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浏览本页手机版

  马周何以获唐太宗破格重用

  唐太宗李世民的肱股之臣,大家熟知的大抵有长孙无忌、名将李靖、谏臣魏征、房玄龄、杜如晦等。但在一代伟人毛泽东眼里,唐太宗手下诸重臣中,最有才具的却是被后世逐渐淡忘的马周。毛泽东曾经盛赞马周撰写的那份时政奏折,称其是继西汉贾谊著名的《治安策》后的“第一奇文”,并认为马周的才德远在商代名相傅说、助武王灭纣的姜子牙之上。

  据《新唐书》记载,马周是博州茌平(今山东茌平县马庄)人,生于隋文帝仁寿元年(公元601年)。史载他“少孤,家窭狭”,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去世了,家中穷得一塌糊涂。马周的父母去世时,他还是个十一二岁的孩子,由于缺少亲人照顾,他经常浑身脏兮兮的,偶尔饿极了,还会去邻居家蹭吃蹭喝。这种形象和行为,当然不受众人欢迎,所以“乡人以无细谨,薄之”。

  虽然孤苦伶仃,他却嗜书如命,不足二十岁便已经满腹经纶。成人后,马周曾做过低级文员,他感到是大材小用,于是整天借酒浇愁,最终离职而西奔长安成为一名“长漂”。在长安漂流一段时日后,眼看着生存都成了问题,只好硬着头皮去投靠中郎将常何府上做门客,暂且在长安落户。

  马周毕竟是幸运的。贞观五年(631年),就在他投奔到中郎将常何门下做门客不久,一个极其偶然的机会却使他脱颖而出,一跃而为唐初政坛上的一颗璀璨新星。

  说来也巧,当时,唐太宗李世民命令文武百官上书谈论治国得失,要求写出几条具体意见。这可难坏了武将常何,他愁眉不展,回家给马周讲这事儿。不料马周对此早已胸有成竹,便对常何陈述了20多条应办的事(“陈便宜二十余事”)。常何虚心纳言,就依马周说的,写好奏章送给太宗。

  太宗一看,非常高兴,这些建议有根有据,“事皆合旨”,非常符合自己的心意。但太宗觉得奇怪,常何平时并不谙熟为政之道,怎么转眼之间会有如此惊人的才能?就拿奏章里写的意见问他细节。

  常何是个老实人,便说了老实话:“我哪有这本事提出这些建议?这都是臣的家客马周教我这样说的……”太宗听了常何的汇报后,十分惊喜,当即下令:朕要马上见见这个马周!

  可是,派去召见马周进宫的人去了好半天还未回来。求贤心切的太宗等不及了,又派人去催。派的人回答说“就来”,但还是不见人影,太宗又叫人去催。原来性情高傲的马周居然摆架子拒绝进宫,直到第四次派出使者才从容随同入宫。

  太宗与这位出身低微的落魂文人相见恨晚,连连向他咨询国事,十分投机。太宗非常赏识马周,立刻让马周到掌管机要的门下省任职。没过一年即任命他为监察御史,最后官至中书令(宰相),成为李世民的重要谋臣与得力助手,可谓一“折”成名。李世民为褒奖发现马周的“伯乐”常何,还特赐给三百匹锦帛。

  马周就这么平步青云了,出现这种“柳暗花明”的转机,似乎带有某种戏剧性。通常情况下,马周式的人才都是默默无闻的角色,没有机会显山露水。假如他的顶头上司常何是个嫉贤妒能之辈,抱着“武大郎开店”的心态,排斥能力超过自己的下属,如果不是碰到李世民这种独具慧眼、善于识才任贤的领导人,那种“领导出名,人才埋名”的现象就不可避免。

  其实,唐太宗之看重马周,绝非心血来潮,一时兴起,他深知“为政之要,惟在得人”,因此他通过对马周的“零距离”接触和考察,知道这是一个难得的人才,所以,就不问出身、资历、背景、关系等因素,破格提拔,大胆使用。唐太宗提拔重用马周,固然是马周的幸运,但得英才而助之,又何尝不是唐太宗的幸事?

  事实证明,马周在后来的工作中显示出非凡的才能。贞观十一年(637年),他上了一道奏折,这就是著名的《陈时政疏》。里面讲了几个观点:

  一是节俭治国,力戒奢侈(“节俭于身,恩加于人”);二是关心百姓苦乐,宽徭减赋,不可横征暴敛(“国之兴亡……唯在百姓苦乐”);三是重视刺史、县令等地方官的选拔任用,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天下者,以人为本。必也使百姓安乐,在刺史、县令耳。”);四是以隋亡为鉴,重视历史经验教训(“故当修于可修之时,不可悔之于既失之后”;“不可使后之笑今如今之笑炀帝也”)。

  马周的上疏,切中时弊,言之有物,他针对当时政治上的种种弊端和隐患,提出了改进的措施和解决办法,表现出一个政治家清醒的洞察力和远见卓识。唐太宗阅后“称善久之”,更加敬佩他的治国方略。

  毛泽东读了这个《陈时政疏》,高度赞赏其为“贾生《治安策》以后第一奇文”,绝非那些“纸上空谈”者可以相比。

  贫贱出身的马周,能够由幕后走到前台,由一介草民而至卿相,如鱼得水地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能,这正应了唐太宗所说的:“何代无才,但患遗而不知耳!”

请用微信扫添加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