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名人故事 查看格言:“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原文翻译与赏析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原文翻译与赏析

 时间:2020-12-28 23:46:52 来源:人生格言 
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浏览本页手机版
【译文】

从正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从侧面看庐山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人不清楚庐山本来的面目,只因为自己在庐山中。


【赏析一】

这是一首与李白《望庐山瀑布》同样著名的绝句。但艺术构思和表现主题迥然不同。原诗题在江西九江市南西林寺墙壁。

李诗具体描写了香庐峰瀑布以烘托庐山气势,达到激发读者热爱祖国山河的热情。苏诗则无描写具体景点,而是总揽庐山,别具慧眼,生动而形象地从中道出生活哲理,从而启发读者辩证思维、 举一物而晓万事 、提高全面认识事物的能力。作品充满理趣和对事物的思考辨析。诗人看山同时又是在看人事看社会,指出立足点不同,观察事物结果殊异。只有跳出 圈子 ,把握事物各个方面,才能取得正确认识。诗人用韵没有泥守律绝基本定式,首句韵脚用了邻韵。 峰 为 冬 韵, 同 、 中 则为 东 韵。整篇平启顺乘跳转妙合,精巧别致。深入浅出,充满智慧,品味无穷。

题西林壁


【赏析二】

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实写游山所见。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后两句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我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 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这是一首哲理诗,但诗人不是抽象地发议论,而是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


【赏析三】

横看成岭侧成峰,对人生、社会、生命的真理性辩解,孔子有其说教、佛家有其阐释、老子也有其论道。只是从不同角度看庐山,得到不同的认知结论。可是庐山是真实的、是不变的,变化的是人的眼睛角度罢了。孔子说仁爱,佛说空灵、老子讲大道的运动变化,无论那家说的都是一个问题,都是庐山。人的归宿到底应该是怎样的结局?才能不妄来世走一遭。各有各的说法。自然就有不同的结论,如同看庐山一样,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一个人一生会遭到不同的处境,起起落落,富贵贫贱转瞬间。人只知道过去,无人能只明天。但是,每个人盖棺再论时,均经历了不同的起起伏伏,荣耀与磨难造成人生阶段的高低不同,如同这庐山一般,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理解了以上两句,这两句就不难理解了,庐山是美丽的,庐山是人所向往的,如同儒家讲给天下学子的追求。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真正人生走一遭,庐山的真面目是什么呢?有几个人能看清楚宦海沉浮,荣华富贵,酒色财气呢?苏轼说:看不清的缘由是:身在此山中。

苏轼通过自己一生的经历,历经宦海沉浮,荣华富贵,酒色财气。他最后对人生的感悟达到了佛家与道家讲的出世的境界。他把一切都看明白了。

事实上佛家道家讲的佛与道,不是叫人都厌世,都当和尚,而是像苏轼一样,修心出世,用出世之心行入世之事。

人生是苦难的历程,谁也代替不了谁,你想品尝人生滋味,自己必须去经受磨难以感悟人生。不能惧怕这个世界,逃避害怕是懦夫行为。所谓无限风光在险峰,那是指勇敢者的享受而非懦夫。

苏轼,了不得。诗词流传后世被敬而仰之。我们读他的诗词,有几个人能像苏轼一样品尝感悟人生滋味呢?恐怕只有苏轼了,别人写不出他这么美妙而富有哲理的诗句。

题西林壁


【赏析四】

开头两句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 横看 即正面看,从山前山后看,山横在眼前,所以说横看。庐山总的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 岭 即顶端有道路可走的山,形状长而平。 侧 即侧看,从侧面看,从山的一端 南端或北端看。 峰 即山顶端,形状尖而高。这两句意思是说,横看庐山是雄奇的大岭,侧看则是陡峭的高峰,随着视线的转移,从高处、低处、远处、近处等不同角度去看,景象各不相同。从写作方法来说,我们可以从 远近、高、低 这些方位词看出诗人采用了移步换景的方法,似乎在诗句中浓缩了一路走来所看到的景象,仅仅用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把千姿万态的庐山特点概括出来,虽说是 务虚 的笔法,但给人以审美想象的空间。从审美的角度来说,表面看来是游山所见,是眼前景,其实,诗人是把庐山 岭 与 峰 特征突显出来,目的是为了营造庐山所具有的审美象征意象。王一川在主编的《文学概论》中说: 文学象征意象是以表达观念、哲理为目的的,以象征为基本艺术手段的具有荒诞性和审美求解性的艺术形象。 同时指出: 哲理性是象征意象的本质特征。 可以说,这样的审美象征性意象,往往给人以无尽的想象和思考的空间,而读者在感受这样的意象时,它会启发读者思维,引发读者思考,从而感受或者认识到其中所蕴含的理趣。

后两句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庐山 即在江西省九江市南,自古以来就是浏览胜地。 只缘:即只因为。 此山 指的是庐山。这两句的意思是说,令人迷惑不能认识庐山的真正面目,只因为自己身处庐山之中。这两句紧承上两句而来,是诗人即景说理。从写作上说,是虚写。诗人触景生 意 ,置身于这样的环境中,感慨万分,从而借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来表达了自己游山的体会 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是的,个人的渺小与高达的庐山相比,又是多么的渺小。一个人身处其中,视野被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视线中局部而已。也许现在问你庐山是什么样子,你在看不到事物整体时,如果不发挥应有的想象,就会产生 瞎子摸象 的片面性。诗人通过 只缘身在此山中 而引发读者的思索 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 人所处的环境不同,地位不一样,往往在看待事物和对问题的认识上,也会存在不同 也许是狭隘的、也许是片面的 如果真是这样,就会有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的 身在其中 的认识差异性和局限性,甚至产生认识上的错误性。

总而言之,苏轼的这首《题西林壁》通过身处庐山深处而 不识庐山真面目 描述,形象地启发读者认识思维,并告诫读者这样的道理 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要克服认识事物的片面性,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才能实现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样 站得高、看得全 的认识事物的要求。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苏轼 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与豪放之外 的特点。


【赏析五】

要理解这首诗中作者表达的真实思想和感情,首先要了解苏轼这个才子的人生历程。苏轼是一个少年成名的才子,四川眉县人,他和大多数天赋奇才的男人一样,年轻时胸怀抱负,以天下为己任。深愔孔孟之道成长的中国古代才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当为其人生成长轨迹 苏轼中进士的文章就是针对当时朝政给予评论而成名。

但是,社会就是社会,人生就是人生,有谁一帆风顺过?无论上苍怎样的赋你奇才。苏轼也不例外,他成名后进入社会,进入宦海,他那一颗年轻的、恃才放旷的心必然要经过社会的打磨。由于与王安石的政见不一,得罪权贵,他被贬谪数次,历经磨难。苏轼后来信佛,朋友圈中有高僧常往,故事流传后世。

中国社会发展到宋朝时,儒、释、道三家已经成为中国社会思想的三足鼎立的主流思想,苏轼这样的才子无疑是思想的大家了。他对人生、对社会、对生命的感悟,是非常深刻和独到的,在庐山上《题西林壁》这首诗是这位大家对人生、社会、生命的感悟。

分页:1 2 3

请用微信扫添加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