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孔子的故事(1-7):孔子诞生
(1)在鲁襄公21年,孔子出生在现今山东省的曲阜县。
(2)孔子父亲叔粱纥,母亲颜徵在。孔母怀胎前,曾听闻尼山神颇为灵异。所以,与孔父至山神庙,拈香祷告,乞求早生贵子。
(3)孔母尼山祝祷归家后,果然怀孕。待十月怀胎时,忽然梦见一位垂髫的仙女,手牵着一只满身龙麟的独角兽,背上坐着一小孩。仙女言:“此兽名叫麒麟,专为送子而来。
(4)颜氏就解下腰间的绣纹,向麒麟角上缚住。麒麟霍地张口狂鸣,吓得颜氏从梦中惊醒过来。颜氏将梦境告诉孔父,孔父说:“相传文王出生时,他母亲也梦麒麟送子,谅来是吉祥之兆。”
(5)不久,孔子诞生了,孔父发现婴儿的头盖骨与众不同,好像四周高中间低的样子,所以取名“丘”,字仲尼。自古以来读书人读到“丘”字都读成“某”,写成“丘”,以示尊敬。
(6)孔子出生时,混浊的黄河水,忽然清澈见底,这就是“圣人出而黄河清”的典故。
(7)相传孔子出生时,天上传来奏乐声,同时有五个仙翁,从云彩中冉冉下降。其中一个说道:“天生圣人,天降音乐。”
二、孔子的资料和故事(8-15):孔子幼年
(8)孔子三岁时,父亲忽然得了重病。孔母颜氏日夜衣不解带的照顾,那知百药无效。因此孔子三岁时,就成了无父的孩童了。
(9)孔子有位同父异母的哥哥,名叫孟皮,字伯尼。伯尼天生残缺,不良于行。孔子三岁时,伯尼九岁,已在私塾读书,可是常被顽童欺侮,伯尼窘得无地自容,因而不肯到私塾中读书。
(10)孔母颜氏幼秉庭训,贤良温厚,可怜伯尼年少失父,又是跛足,于是忙里偷闲,教以诗书,循循善诱,伯尼获益颇多,因此孝顺过于生母,和孔子非常友善。
(11)孔子小时侯,常常与伯尼到宗庙看祭祀,可以说每逢祭祀必到,五、六岁时,就将祭礼看得非常熟透。
孔子讲学图
(12)孔子七、八岁时,常常玩俎豆的游戏,俎与豆都是古时候的祭器,孔子与小朋友玩时,也有主祭、也有上香、献爵、奠酒、行礼……等。他经常玩这些游戏,一点也不觉得厌倦。
(13)颜氏看孔子成天玩俎豆的游戏,便诱导孔子与伯尼一起读书。孔子十分聪明,颜氏教他认字,一教便会,片刻工夫,即将母亲所教的功课,读得十分熟悉。
(14)孔子读书十分用功,天天要颜氏教他多读些。颜氏便将两兄弟送到有规矩的私塾中去读书。伯尼有弟弟在旁,同学也不敢戏弄,孔子有哥哥作伴,也不觉寂寞。兄弟俩同学了三年。
(15)孔子渐渐长大,私塾中的进度,已不能满足他的求知欲,颜氏便打算将孔子送至外祖父跟前去读书。
三、孔子的资料和故事(16-22):少年求学
(16)孔子的外祖父颜襄,原本就是博学的老师,因年纪大了,不再收徒讲学,老人家平素最钟爱孔子的母亲及孔子。所以看到外孙回来求学,心中十分高兴。
(17)孔子一个人,住在外祖父家受教用功,寒暑不歇,数年不倦,颜襄把胸中的学问,逐步传给他。在十五岁时,孔子就能在心中立定求学问之道的志向。
(18)孔子十分好学,他耐苦又高洁,孔子曾说:“饭蔬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9)颜襄看孔子天资聪颖,又这般好学不倦,心知必非凡品,对外孙鼓励有加,常说:“可惜我老了,看不见你的成就”孔子唯唯受教,不久颜襄就寿终正寝,与世长辞了。
(20)外祖父过世后,孔子伴母亲守孝百日,就随母还家,这时孔子已是位博古通今的少年了。https://www.geyan123.cn/e/201701/zuowen-076221341.html。
(21)有一年,鲁桓公后代季平子,设宴款待鲁国文人雅士,孔子亦被请往参加。不料季氏家臣阳虎,见孔子贫而年少,故意说话轻慢,孔子见状,就退席而出。
(22)鲁国另一位大夫孟釐子,在病中曾告诫儿子孟懿子及南宫敬叔说:“当今孔丘年少而好礼,是圣人的后代,我死后,你们一定要去师侍他啊!”后来二位果然都去向孔子学习。
四、孔子的资料和故事(23-30):青年时代
(23)孔子身体十分雄伟,长得九尺六寸。十九岁时,孔母即替他下聘宋国亓官氏,择日迎娶成婚。
(24)孔子成婚后,因母亲有媳妇在旁侍奉,所以常与鲁国贤士大夫结伴出游,访求名师,尤其南宫敬叔,敬孔子以师礼,常陪孔子出游。
(25)孔子二十岁时,因南宫敬叔的极力推荐,曾作管理仓库的小官。官职虽小,孔子还是实心任事,忠于职守。
(26)孔子二十岁那年,儿子出世,孔母万分高兴,正好又蒙受鲁昭公赐以鲤鱼。因此就命名为鲤,字伯鱼。
(27)孔子二十一岁时,曾作乘田吏,将牛羊管理得非常肥壮。
(28)孔子非常喜好音乐,曾经学琴于鲁国乐官师襄子。
(29)孔子二十四岁时,孔母颜氏与世长辞。孔子十分悲伤,将母亲与父亲合葬在防的地方。
(30)孔子服完母丧三年后,仍不胜悲哀,过了五日,弹琴还不能发出音声,过了十日,才能够吹笙唱歌。
五、孔子的资料和故事(31-36):周京观礼
(31)孔子曾蒙鲁昭公赐以车一乘、马二匹,与南宫敬叔,前往周朝京城洛阳观礼。
(32)孔子到周京,太庙中,参观各式各种的祭器。其中有一个大小与人相同的金人,口上黏着三道封锁。背上又刻着很长的铭文。孔子向敬叔道:“今天看见这三缄其口的金人,才知道做人不要多言,多言必失。不要多事,多事多败啊!”
(33)孔子在周京考察制度时,当时有名的学问家“老子”正在周朝做“守藏室吏”(如现在之国立图书馆馆长)。因而知道很多理解,所以孔子曾问礼于老聃。
(34)孔子在周京时,除了问礼于老聃外,并访乐于苌弘,得以进一步了解武乐和韶乐的区别。
孔子创立的儒家所提倡的“孝”和“义”
(35)孔子在周京住了一年,就要回鲁国。临别前亲往老子的住处辞行。老子说:“富人送人峄财,仁人送人以言,吾不能富贵,窃仁人之号,送子以言。”老子说了很多宝贵的谚语,赠送孔子。
(36)孔子与敬叔回到鲁国后,便入朝向昭公报告在周京观礼的经过。昭公十分欢喜,此后便常常召见孔子。孔子的声名因而大振,鲁国许多好学志士,纷纷来拜孔子为师。
六、孔子的资料和故事(37-43):鲁国讲学
(37)有一天,孔子到鲁桓公庙参观,看见神位前有一欹侧的木器。守庙的说:“这叫‘宥坐’之器。”原来宥坐器,又名欹器,内中无水便不正,半满则正,水太满又倾覆了。这是古时候,明君常常放在身边,当作劝戒之器。孔子叫弟子注水试试看,果然中而正;满而覆;虚则欹。孔子感慨说:“唉呀!世间那里有满而不倾覆的啊!”
(38)孔子又带弟子参观太庙的北堂。在瞻仰中,发现北面的户扇,都是断的。弟子很是疑惑,孔子说:“建筑太庙,都是官选的名工匠,工作竭尽巧妙,绝无朽断之理。此乃昭示后人,不要间断修葺的意思。”孔子的名言和故事来历https://www.geyan123.cn/e/201701/zuowen-076221341.html。
(39)孔子回到鲁国后,讲学不倦,慕名而来的好学之士,日益增多。
(40)这时,鲁国有位权相季孙氏,僭礼专权,因慕孔子贤名,想徵孔子为家臣,孔子因见季氏僭用天子的礼乐,宴饗常用八佾舞于庭中,还去旅祭泰山,早已看出他野心勃勃,不把鲁君放在眼里,所以不愿受用。
(41)季氏进而逼孔子推荐弟子,前去任职。孔子不得已,推荐冉求为季氏宰相。冉求字子有,精通政事六艺,初意不愿阿附权门,经孔子密嘱,潜在季氏府中,可暗探机密,届时可保鲁昭公安然出国,冉求只好谨遵师命。
(42)果然不久,冉求即将季氏订期谋反之事,告诉孔子,孔子请人密告昭公,昭公当夜便微服乘车,逃到齐国去了。
(43)鲁国自昭公逃亡后,三年争夺政权,国内大乱。孔子将家眷安顿好后,便与弟子驾车赴齐避乱。
七、孔子的资料和故事(44—50):避乱齐国
(44)孔门师生在赴齐国途中,路过泰山,听到一位妇人哭声十分悲哀,孔子说:“这哭声听来,好象哀伤很重的样子。”便叫子路去问问那妇人,妇人说:“从前君舅死于虎口,后来丈夫又死于虎口,现在儿子也死于虎口了。”子路说:“何不搬到较安全的地方住呢?”妇人答道:“因为这里没有苛政啊!”子路回来告诉孔子,孔子很感叹的说:“苛政猛于虎啊!”
(45)孔子来到齐国,齐景公见到一只一足鸟,展翅而跳,十分奇怪,问相国晏子,他亦不知,问群臣也无人知晓,后问孔子才知道此鸟名商羊,天将大雨,商羊起舞,应预防水灾。后来果然连日大雨。孔子之博学,深获齐景公之赏识。
(46)孔子在齐国,遇到吴国知礼大夫——吴季札,孔子与其论乐,谈到韶乐与武乐的问题,二人话甚投机。孔子在齐国,整整学了三个月的韶乐(舜王的音乐)孔子十分专心的投入韶乐领域中,投入到吃肉都不晓得滋味的地步。
(47)吴季札之子,客死他乡,孔子带领弟子亲往送葬,季札草草为子殓葬。弟子问孔子,这样合礼吗?孔子说道:“遇到丧事,与其哀不足而礼有余,不若礼不足而哀有余。季札子遭客死,又有君命在身,丧葬以从简为合礼。看他最后无泪三唬,心中无限悲痛,这个就是礼不足而哀有余啊!”
(48)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告诉他:“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因春秋二百四十年中,有弑君的三十六次,内中有些竟子弑父。乱到极点。
(49)孔子在齐国,虽未出仕,但弟子子贡,被委任为信阳宰,孔子勉励他从政要勤于事、慎于心,终年不可懒惰疏忽,现在信阳仍有子贡祠,相传子贡去位时,老百姓感念他的恩德而建筑生祠表示感谢。
(50)齐景公对孔子十分赏识。拟以尼溪之田,赐孔子作禄养,可是为晏子所反对。孔子本有良禽择木而栖的意思,今见晏子心意,知道齐国非久留之地,就安排回国的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