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的一天,唐淮源率部“围剿”龙岩一带的红军,遭到红军伏击。部队中的共产党员策动兵变,挟持唐淮源投奔了红军。由于唐淮源平日爱兵如子,士兵并没有为难他。此事很快被朱德得知,他大吃一惊,征求毛泽东同意,决定释放唐淮源。
《快乐老人报》2015年9月10日第14版
本文摘自:《快乐老人报》2015年9月10日第14版,作者:佚名,原题:铁血将军曾与朱德义结金兰
唐淮源,云南省江川县人,1886年出生于翠峰乡麻栗园村。唐淮源未满周岁,父亲即撒手而去,留下他和母亲姚氏相依为命。
讲武堂三兄弟拜把子
唐家上无片瓦、下无寸地,住在两小间茅草房里。唐母勤俭能干,苦节抚孤,后经乡邻介绍,到40里之外的乡绅侯家做佣人。唐淮源幼年时,给主人家的少爷做陪读。因聪明好学,事母至孝,唐淮源深得塾师胡歧山怜爱。胡破例不收学费,接纳他为学生。
1909年9月,云南陆军讲武堂开办,唐淮源考入讲武堂,被编入丙班二队。在讲武堂,唐淮源结交到几个重要的朋友,其中有后来大名鼎鼎的朱德和金汉鼎。朱德与唐淮源同岁,来自四川仪陇,金汉鼎是唐淮源同乡,三人相交甚厚,结为拜把子兄弟。唐淮源比朱德大几个月,便是大哥。金汉鼎小他俩5岁,排行老三。
讲武堂里同盟会组织的活动非常活跃,成为云南革命的摇篮。唐、朱、金三人都加入了同盟会。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后,唐淮源、朱德等讲武堂师生一道,参加了蔡锷组织发动的云南辛亥“重九”起义,推翻了清王朝在云南的统治。起义胜利后5年的军营生涯中,唐淮源累升至营长。之后,他一直在滇军任职。1918年后,调到四川宜宾县当了4年县长,颇有名声。
1922年初,滇军内讧。3月,唐淮源与朱德、金汉鼎离滇。4月到达重庆,四川督军刘湘热情款待他们,并许诺委以重任。6月,川军混战又起,三人离渝赴沪。6月16日,他们拜访了孙中山。在上海,朱德开始接受共产主义思想。8月,他与唐淮源、金汉鼎分别,赴欧洲学习,后来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走上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临行时,唐、金二人倾其所有,赞助了朱德一笔路费。
暗助朱德南昌起义
之后,唐淮源加入云南讲武堂同学朱培德的部队,再次进入滇军,参与了讨伐陈炯明及北伐战争。1927年,蒋介石决定开办黄埔军校南昌分校,指令唐淮源担任教育长。此前,朱德已经从苏联回来,被朱培德委任为国民革命军第3军军官教育团团长。这样,唐淮源和朱德就经常在教学方面相互交流。朱德经常参与学生运动和工农运动,唐淮源察觉了朱德共产党员的身份,但仍然信任他。后来,唐淮源又推荐朱德做南昌市公安局局长。
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1927年6月下旬,在朱培德“礼送”共产党员离开江西的形势下,朱德辞去公安局长一职,离开南昌去了武汉。中共中央决定在南昌发动武装起义,并派朱德回到南昌。朱德去找唐淮源,劝他参与暴动。唐淮源担心母亲和家人安危,婉言拒绝,但答应会尽量帮助朱德。南昌起义的前一天晚上,朱德在唐淮源的帮助下,宴请驻南昌的两个国民党团长,并将他们灌醉,趁机在8月1日凌晨发动了起义。
起义军按计划撤离南昌,向南转移,唐淮源与朱德再次分别。他们都不会想到,再次见面竟是另一种尴尬局面。
朱德义释大哥唐淮源
1928年10月,国民党南京政府决定整编全国军队,将金汉鼎为军长的31军合并入朱培德第3军,下辖第7师、第12师,金汉鼎任第3军第12师师长。经金汉鼎请求,唐淮源调任12师副师长兼35旅旅长。12师成立后,奉命在江西、福建“剿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