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英杰辈出,袁涣就是其中之一。而袁涣一生最为人称道的是宁死不骂刘备一事。遭逢乱世,袁涣为了躲避兵祸,一度在江淮之间生活。当时的江淮地区,是袁术的地盘。袁术久闻袁涣的大名,多次派人邀请袁涣出山辅佐自己,可均被袁涣拒绝。后来,袁术图谋称帝,派人去询问袁涣的意见,袁涣严厉申斥。袁术心中恼恨,但是却不敢对袁涣无礼。袁术虽然野心勃勃,却是一个看重家世门第的人。袁涣的父亲袁滂也曾经的担任东汉司徒,陈郡袁氏一门天下闻名。袁涣虽然多次顶撞袁术,袁术对其依然尊敬。不久之后,吕布和袁术交战,袁涣成了吕布的俘虏,待遇就一落千丈了。吕布本是一武夫,凭借拳头打天下,看不起袁涣这一类的酸腐文人。不过,袁涣打仗不行,写文章却是一把好手。而吕布正因为写信的事情苦恼,于是就把袁涣从监牢里提了出来。
吕布要袁涣写什么信呢?原来,吕布占据徐州之后,和刘备一直面和心不合。确实,徐州本来属于刘备,是吕布抓住机会把刘备赶了出来,可是徐州周围强敌环伺,西北是曹操,南方有袁术,吕布独自对抗压力很大,于是让刘备在小沛驻扎。可是,刘备在小沛不断的招兵买马,还勾结曹操图谋徐州,逐渐成为吕布最大的威胁,吕布很是恼怒,就想写封信来骂骂刘备。骂什么呢?无非说刘备忘恩负义,当初要不是吕布,刘备早就被曹操消灭,是吕布给了刘备一块安身之地。没想到转身就背叛了吕布,刘备你就是一白眼狼……可是,吕布文化水平太低,骂人的话说得来,写不来,想到袁涣是个大才子,就让袁涣来骂骂。吕布准备了上好的酒菜,把袁涣请来,说明自己的意思,满以为袁涣做了几天的牢,饿的半死,正是人饿志短的时刻,一定会答应自己的要求。没想到袁涣冷冷的,根本不理会吕布。吕布大怒,拔出佩刀威胁袁涣:“为之则生,不为则死。”你写信骂人就可以活命,否则死路一条。可袁涣依然淡定。
袁涣说:“涣闻唯德可以辱人,不闻以骂。使彼固君子邪,且不耻将军之言,彼诚小人邪,将复将军之意,则辱在此不在於彼。”在袁涣看来,什么才是一个人最大的羞辱呢?是收入太少?是房屋不够宽大?是马车不够华丽?是官职卑微?都不是。一个人德行有亏,那才是最大的侮辱。想吕布这样想到用骂人的方式来侮辱人,只能是自取其辱。估计是袁涣看到吕布听不大懂,就打了一个比方,说得浅显一点。袁涣说,如果刘备是个君子,那么你写信骂他,他根本就不会在意,不但不会在意,反而会更加看不起你,你写信骂人有什么用呢?如果刘备是个小人,那他必然也写信回骂你,就像泼妇骂街一样,到底是谁侮辱谁呢?
看到吕布有点动心,袁涣又说:“且涣他日之事刘将军,犹今日之事将军也,如一旦去此,复骂将军,可乎?”袁涣说,现在我侍奉将军,将军你让我骂刘备,如果我以后离开了您,去到刘备那里,回过头来再骂您,那可以吗?吕布一听很惭愧,就没有继续搞这么无聊的事情了。从袁涣的话语当中,我们可以看出,袁涣是一个很注重德行,注重操守的人。袁涣的父亲担任朝廷司徒,家世显贵,少年时期,袁涣的一些兄弟就仰仗家里的权势作威作福,横行乡里,可唯独袁涣做什么都依照法度,从来不违背礼制。当然,袁涣不肯骂刘备,除了袁涣为人正直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涣他日之事刘将军”,袁涣一度在刘备的手下任职。刘备是袁涣的老领导呢。总不能为了新领导就痛骂老领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