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感悟 查看格言:平民子弟考不上大学就完蛋了?_人生感悟_格言网

平民子弟考不上大学就完蛋了?_人生感悟_格言网

 时间:2020-12-28 23:46:52 来源:人生格言 
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浏览本页手机版

平民子弟考不上大学就完蛋了?今日在网上看到这样的标题,让我感慨万分,事实真的是这样么,还有多少人因为这样想的,下面我来谈谈自己的想法吧。

现代社会受教育很重要,但是中国的教育体制在各种原因的影响下,越来越变态。面对这样的充满功利的社会,父母对子女的教育也越来越浮躁。从追求上大学到现在追逐名校,从国内追到国外。但是平民家庭的孩子如何杀出重围,很多人都不知所措,随波逐流。我就从我的教育“实验品”说起吧,这个故事说起来已经过去了很多年了,结果是很明确的。希望这个“实验品”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

一、 初见

本人并非从事教育工作,而且很小就认定决不当老师,所以完全没有任何教育经验。然而,就是这么巧,居然有人请我去辅导小孩。于是这个小孩成了我第一个“实验品”。说是小孩,其实比我小不了几岁,我毕业没两年,他初中,因为情面不得不管。

按照现在流行的说法,这孩子的起跑线很不错,小学、初中都是本地的“名校”,父母都是中学高级教师,补习老师自然也是“名师”。我被要求去辅导数学,第一次去辅导刚进门就听见孩子跟母亲在吵架,母亲正在房间里数落孩子,孩子在哭诉。于是,平生第一次辅导开始了。

数学作业很简单,不过就是套个公式而已,但是孩子做不出来,于是我开始翻教科书,发现题目跟例题很接近,就问孩子,“这个例题会做么?”孩子说,会做。我说,“那直接套用一下不就行了,为什么做不出呢?”孩子的回答令我很意外,他说他看不懂例题。这下我有点懵,什么叫会做又看不懂。。。。。。原来,补习老师每次都会把课堂的内容强化、灌输,但从未关心孩子是否真的理解,造成孩子上课听讲不认真,于是成绩下降,于是厌学,于是恶性循环。

启示:起跑线一点都不重要,失去了快乐的童年也未必能获得好的成绩。

二、 中考

本人也是应试教育下的产品,对于题海战术烂熟于胸,建议孩子采用题海战术。无奈,孩子的补习占用时间太多,家长又不肯放弃,孩子本人也厌学,这个提案并未得到贯彻。随后的中考,不出所料,成绩低于本地高中录取线3分。这时,家长们一改初衷,决定让孩子上一所中专,该中专每年的毕业生到当年为止都可以分配进本的最大的两家百货商场,而且孩子的家长跟这所学校非常熟悉,这样毕业后能立即获得工作。

然而我坚持认为,接受高等教育对于孩子未来非常重要,最终力排众议,让孩子上了高中。我当时设计的路线是:上普高打好基础,以便将来能接受高等教育;高中以知识学习为主,学懂就好,不要在意成绩;不要上补习班以免厌学;高考成绩不重要,能考上正规大学最好,考不上可以上成人教育,选择余地很大;成人教育的学习期间,可以在假期或平时找一些零时或兼职的工作,不在乎收入,只为增长实际经验、开阔眼界、学以致用;毕业后,因为有实践经验工作比较容易找,可以从最基础的工作干起,逐步提升,不要在意前几年的收入,注意力放在职业发展上。

孩子的家长还是有足够的资源,进了一所重点高中借读。因为是班上的末位,孩子的父母给他每周安排了7个补习班,这样孩子每天背着沉重的书包,奔波于学校补习班之间。虽然我极力反对上补习班,但因家长的坚持,所以无济于事,我觉得高考肯定又完蛋了。

不出所料,高考成绩低于本地“三专”录取分数线20分以上。

启示:就算是应试教育,科学性还是很重要的,不要迷信别人的“经验”。沉重的补习往往造成厌学,结果适得其反。

三、 继续教育

高考结束后全家都陷入了焦急的恐慌之中,唯独我淡然的劝大家耐心等待——8月份之后注意本地晚报中缝的招生广告,替孩子选择一个他喜欢的专业。

从认识这个孩子第一天开始,他母亲就整天念叨,“我们家孩子笨”,“我们全家都是文科生、智商低”。说实话这么“谦虚”的父母我还是第一次见。孩子高中自然选的是文科,但是成人教育的文科专业少之又少,像样一点的如法律专业孩子不喜欢。最终孩子勉强选择了的建筑专业,实际上是建筑装潢专业,选择的理由是有点喜欢、自由度大、容易找工作(父母的观点)。这个专业是理工科。成人教育的好处是门槛很低,只要在3年内通过成人高考就行,所以毫无悬念的就被录取了。

第一年的暑假,我就鼓励孩子去打工。我的给出的目标很简单,只要能有农民工的工作就行,但一定是建筑装潢,而且不能要工资。目标很容易实现,满大街小公司,有个不要钱的劳动力自然大家都喜欢。两个月下来,孩子开始对自己的专业有所了解,并且兴趣越来越浓。

后来,家长找到了一个自己开小公司的学生,安排孩子去工作。我警告了他们全家,最多只能领取少量的补贴,不能要工资,否则宁愿不去。三年很快过去了,孩子的实习工作,从一开始打杂的小工,到后来画图、监工、设计,层次逐步提升。刚刚毕业,就找到了一份足以养活自己的工作。

随后1年的工作,孩子开始觉得自己的基础不够,主动提出想更深入的学习,于是报考了建筑专业的“专升本”。成人教育的专升本需要考高等数学,这个“没有理科天赋”的孩子遇到了“智商”的挑战。我介绍了一个大学教授(非数学老师)给他补习,一周3次,2个月后顺利通过了入学考试。我问过这位教授,他说:“孩子很聪明啊,没觉得笨。”

随后3年的半工半读,我的“实验”随着他本科的结束也算是结束了。毕业后,开始了“建筑设计师”的生涯。

启示:应试教育下,学生的很多天赋被压抑,成绩无法代表所有学生的智力,更无法反映出学生的才能。

四、 后话

也许是我对文凭的不屑影响了他,或者是中学厌学阴影的影响,这孩子学位英语考试失败后,根本不愿意去考第二次,所以学士学位没拿到。

本来成家立业拿了高薪故事基本就结束了,几年前突然有一天让我开车送他去另一个城市报名考试,当时我觉得很纳闷——还有什么考试可考,原来他准备考证书了。我对证书更本看不上眼,何况我又不是这个专业的,所以没细问。直到发现他考了三年才知道这是一个很难考的证书——“一级建筑师”。

经过了4年的考试,他通过了全部的考试,那一年他33岁。这个证书的“含金量”极高,(百度了一下,截止2014年全国有一级建筑师24062人,很多名牌大学建筑专业的硕士、博士都很难通过。)所以拿到这个证书后他立刻“挂靠”了一家业内公司,每年的挂靠费超过10万元。

当然现在他又新的开始了,这个证书除了每年带给他10~20万的收入,对他来说已经没有实际意义了。

启示:那些自称在“智力奥运会”上夺标的985、211的“高智商”未必就是真正的赢家。文凭相对于个人的兴趣、努力、追求根本不值一提。

五、总结

在全社会追求名利的浮躁的氛围下,中国的教育体制变得越来越功利,“起跑线”被鼓吹的越来越神奇。平民家庭为了通过上学来“改变命运”也变得越来越急躁。这边“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情况还没改变,那边已经开始“毕业等于失业”了。平民家庭在“投资回报”等各种无谓的计算中,把子女变成了Loser。

我的“实验品”,从一个中考、高考的落榜文科生,最终在专业上打败了无数名牌大学的理科生,我想也许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和思考。

请用微信扫添加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