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潜能是多少呢?这本是没办法诉说的,因为潜能完全超乎了我们的想象,下面大家一起来看一下谈人生:相信自己的潜能超乎想象,大家欣赏。
谈比赛:带着天堂的母亲环游世界
楚天都市报记者(以下简称记):首先恭喜您完成了这场疯狂的挑战赛,现在感觉如何?
李晓波(以下简称李):应该讲整个比赛进行得还是非常的顺利。不仅仅是我自己,包括李建宏和金飞豹大哥,最后一站的发挥都不错,比前几站的成绩要好。而且整个结束以后,我们整个身体状况都还比较好。
记:我们第一次听说777挑战赛的时候都觉得难以置信,但是听说您没经过多久思考,就决定了要参赛?
李:从马拉松运动的角度来讲,很多人把跑完世界六大满贯当做这个项目的顶峰,跑完反而会觉得有些失落,777挑战赛也因此应运而生。去年九月,负责赛事中国推广的王琦先生通过北大户外协会,了解到我已经完成大满贯,就问我想不想参加今年的挑战赛。
几个方面的原因,让我很快就做了决定。一是,我了解到这个比赛正好是1月30日开始。而我的母亲是去年1月29号离世的,我当时突然有一个很强烈的想法,她以前身体不好哪儿都没去过,能不能借这个机会带她到全世界走一圈。我想用一种特殊的形式来表达我们对老人家的思念,也是完成我人生的一个夙愿吧。同时,中国狮子联会北京会员管理机构等公益机构,也鼓励我去参赛。我就想通过这个平台来更好地宣传公益,让比赛更有意义。
记:这次比赛要直面很多的困难,您感觉最难克服的是哪些方面?
李:可能最难的就是时间有限,没有时间恢复和休整,除了赛道,呆得时间最长的地方就是飞机里。而且在挑战体能极限的同时,要在最快时间内适应不同的环境,比如南极洲站最冷时到了零下三十度,而其他赛段最热时气温有二三十度。同时,还要克服时差,每天在不同的地方,时差完全是混乱的。我们开玩笑说,这不是时差,这是球差啊。
虽然时间很紧,我们还得控制好自己的冲动。我是业余爱好者,平时的马拉松成绩一般是在四个半小时左右,这次比赛每站都控制到了6小时左右。马拉松比赛的对手只有自己,结合实际去完成比赛才是最重要的。
记:参加这样疯狂的比赛,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李:除了通过比赛发掘自身潜能,最大的收获是认识了结交了一群世界各地的战友。51个人每天聚在一起,你会发现,这次比赛就是每个人人生精华的浓缩。比如美国的女刀锋战士、澳大利亚的脑瘫选手,还有另外一个女孩子,她两年前参加过这项比赛,今年居然又再次来挑战自己。还有一位美国非常著名公司的老板,前段时间几十个亿把公司卖掉了。他们对人生,对体育的理解和看法都各不相同,我从中学到了很多,也感悟到身心合一、知行合一的哲学意义。
谈人生:相信自己的潜能超乎想象
记者:像您说的,这次比赛是人生精华的浓缩。你的人生也是格外精彩,除了著名投资人,你最看重的应该是“狮友”头衔吧。
李:我1990年大学毕业后,最早是在水利部工作,然后南下海南。1992年从体制内出来,开始自己创业,正好赶上了国家资本市场前所未有的发展速度,很幸运地能在这个领域取得一些成绩。在获得所谓的成功之后,我一直在思考怎么能够体现自己的社会价值。也是很偶然的机会吧,十几年前,当中国狮子联会成立,有这么一个公益平台,让自己能够整合资源、奉献自己的精力和金钱,我就加入了。我曾担任2008-2009年度北京狮子会会长,2015-2016年度是中国狮子联会副监事长。的确付出了很多精力,但收获更多。
记:您在投资领域和公益事业上都追求极致,还要满世界去跑马拉松,时间够用吗?
李:时间对于每个人都是公平的。我觉得重要的就是,要在不同的人生的阶段,根据自己的情况做一个平衡的分配。年轻的时候,事业打拼很重要。但是当有了一定的社会基础,当你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多元化发展的时候,你会发现,拿出一部分时间和精力去做公益,会让你的生命更有意义,让你的事业更有价值。我们也常讲,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如果你不注重身体的话,其他再多的努力也是没有用的。
记者:我看您写过的文章里,管“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叫黄伯伯,那您小时候应该是在武汉719所长大的吧。我很好奇,一个大院里长大的孩子,怎么现在的工作和爱好都跟冒险相关。
李:是的,我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典型的知识分子大院里的教育。包括衡量成功的标准,可能相对比较单一。我原本也计划着按部就班的生活,不知道是幸运还是不走运,阴差阳错就改变了人生轨迹。
当年,领导让我去海南下基层锻炼,正赶上海南特区大发展,各方面的新鲜事物让我心潮澎湃,一激动就下海了。回首过去二三十年,我发现,只有用愿意接受挑战的心态去迎接未来,才能适应这个时代。其实马拉松运动,倒不一定是有多冒险,它是一种科学的方式方法。每个人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挑战去尝试,重要的是要知道,自己的潜能,一定会超越你的想象。
谈武汉:给母校捐款是在埋下种子
记:您小学和高中都是在武汉度过的,对这座城市有着怎么样的记忆?
李:在我个人的成长和记忆里,武汉就是家乡。我儿时的小伙伴、青春的好朋友都在这儿。我们从这里奔赴世界各地,随着年龄的增长,又慢慢地回到这个城市相聚,回味青春和友谊。武汉这些年变得越来越美、越来越现代,我们很多在外省市、在海外的同学回到武汉,都对大武汉这几年翻天覆地的变化赞不绝口。不少同学都说,等老了退休了,有机会回到武汉一起养老,那就是最好的事情。所以说,大家对武汉这些年的发展真心感到自豪。
记:这些年您做了很多很牛的事情,其中,给母校华师一附中捐款500万应该也算一件吧,怎么想到给一所中学捐这么多钱呢?
李:首先,还是最朴素的,对家乡对母校的一个情感的因素在里面吧。毕竟是这所优秀的学校,这群优秀的老师培养了我们,应该饮水思源。其次是一种期盼,那就是希望能够成立一个独立自主的一个教育基金会。事实上,华中师大一附中教育基金会,应该是国内第一个中学自主成立的基金会。我是希望,通过华师一这么好的平台,能够慢慢地把校友的力量聚集起来,变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资源整合系统。
华师一从来不缺优秀的学生,我希望他们不仅学习要好,同时还要有公益心、有领导力。所以我也有要求,其中一部分资金要定向地用于培养中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培养公益情怀以及领导力,让公益心像种子一样从小扎根、发芽,最后能够结果。
记:最后一个问题还是回到马拉松上,您尝试过汉马吗?
李:汉马现在是国内的马拉松爱好者绝对不能错过的一站比赛。我非常有幸,在去年参加了汉马,而且是和华师一附中不同届的校友们一起组团参加的。我们从海内外回到武汉参赛,感受大江大湖大武汉的美丽,感觉整个线路的设计非常不错,很有武汉特色,组织也非常到位。
汉马正在成为一张城市的名片,希望她能够办得越来越好,越来越有吸引力,未来如果有机会我希望还能再次参加,用脚步来丈量家乡的变化。现在汉马的名额炙手可热,我想今后要中签参赛,还需要很好的运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