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是每天都在做的事情,早晨起来的时候,会和你的家人问一声早安,到公司后对同事也会问声早安。我们每天都在说话,可是你了解你说话的水平吗?今天小编整理了一篇有关于说话的文章,希望与大家分享。
有人会说话,有人讷于言敏于行。按传统标准衡量自己,我算是“会吹牛”的,不算“会说话”的,吹牛只需技巧,会说话则是能力。说话与思维有关,勤于思考多表达,说话水平会慢慢提高。这里需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说话技巧问题,一是说话内容,内容是核,技巧是包装,水平越高,讲话越注重二者的结合。
初高中同学们生活简单,唯一能看出表达能力的是公众演讲或辩论赛,那个阶段的演讲(辩论)都遵循“范式”,表演的成分大于真实水平,不是临场发挥的自然状态。我觉醒到表达和知识的差异在大学,在自由开放的大学,同学们自由表达,知识储备、思维方式、表达方式都是自然的,临场发挥的,能体现个人水平。
别人谈论体育、军事等我不感兴趣话题时,我一脸懵逼,虽然他们讲的只是事实、事件,很少有观点、判断,那种因兴趣关注的各种资讯让人看到表达的雏形。所谓共同语言,不就是就双方兴趣点找到共同话题,达成共识,从而相互认可(吹捧、碰撞)嘛!在知识储备不对称,或思维层次有差距时,要么对话无法正常进行,要么变成一方对另一方“讲课”,这不是好的交流方式。
有幸在交流上我获得了中等之资,这得益于高中相对广泛的阅读,当年看到一篇文章,里面说“要做聆听的耳朵”,这句话影响了我很多年。如今我陷入另一个极端,变成了“滔滔不绝的怨妇”,对表达更感兴趣了。出现这种变化无他,根本原因是对方要表达的东西,在未表达时(我提出问题时已经猜测出他会回答什么)或刚表达几句(见微知著,听几句就知道他接下来想表达什么)我已经“想当然”认为理解了知道了,急着快速推进聊天进程,这显然不是和谐的聊天氛围。
曾经做过自我反思:只聆听不表达不好,表达欲望太强也不行,过分忽略或强调对方(自我)都是不对的。随着年龄发展,阅历增加,对很多话题及聊天方式不太喜欢了,有些年轻人聊资讯,聊故事,聊家长里短各种事实,我却关注价值、方法论,总想抽象出背后的逻辑、价值、方法论体系,这恰是知识、思维、价值观的差别。有时候话说的太满,理论现实、观点看法、对策方法谈的面面俱到,对方只能赞同,无法讨论,这也是缺点。
如今回头总结,以个人经验做判断,说话水平经历了几个阶段:
1、啥都不懂阶段
这个阶段知识储备少,对大部分问题感到很新鲜,聆听、模仿、学习是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听大人聊天,听老师教诲,和玩伴同学交流,水平初级,话题幼稚,充满童真。
2、意识觉醒阶段
这个阶段开始发现差距,主动注意表达,表现为关注说话技巧,摘抄优美句子,思考说话内容与逻辑。比如高中喜欢演讲与技巧,大学开始注意谈吐,研究生开始表达个人观点。在知识、思维还没达到一定程度时,有个中间地带,这个阶段用观察学习模仿来的套路、范式、模板、技巧、框架进行表达,比如老师教我们的答题技巧,三段式表达,以学科分类的范式研究方法,具体问题的多视角审视。用在具体问题上,比如分析历史事件,政治现象,学的那些框架可以用来聊天,虽然有时候假大空,却能找到切入点,知道思路,有一定储备了,不再两眼一抹黑不知所云了。
3、进阶探索阶段
真正明白聊天不是瞎说,而是智商情商在表达时的综合运用时,对说话艺术开始敬畏。以前羡慕节目主持人,嘉宾,尤其现场直播时的临场发挥,有些人反应速度真快,说话水平之高,让人佩服。后来去四川卫视冒充嘉宾、充当观众,看到他们有台本,在表达时都经过个人内化,变成了“自由表达”,水平还是很高的。慢慢试图在碰到问题时,最快速度组织答案,进行相对完整的表述,这时候对个人观点,表达技巧,理论现实,个人风格开始注意,希望个人的表达是掌握现象案例之后,有理有据有节,直奔主题的专家式解读,甚至带有浓烈的个人风格,或幽默,或深刻,要有真实性,启发性,全面深刻性……
现在我仍处在中等偏低水平,已经觉醒到说话的魅力,知道一些技巧,有点浅薄的知识量,问题是没把各种技巧融汇贯通,对知识不求甚解,研究的太肤浅,没有形成深刻有效的知识架构,所以讲话只能浮于表面,很难或不敢深入下去。在面对专家学者或专业领域的优秀人才时,我不敢多说,以谦虚谨慎的态度求教,聆听教诲,在个人擅长的有思考的领域,尽量有效表达,深度、广度、技巧都需要提高。根据个人经验,长时期不讲话,会发现嘴没思维快,经常吹牛聊天,又会出现嘴比脑子快的情况,说明输入输出(学习、表达)需要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