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来了要去扫墓了,这是清明节习俗,小编整理了一篇一块石头的三生三世...供大家欣赏!
清 明
又是一年清明时,路上行人欲断魂。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清明节的习俗就是祭祖和扫墓。由于传统殡葬手法耗费土地严重,改革开放后,火葬政策开始推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态意识的增强,人们希望将公墓从过去的大量墓碑林立、阴森恐怖的环境转变成充满绿色生机盎然的城市大绿地,所以墓园的概念随之产生。
1990年建设部制定的《园林基本术语标准》中把墓园解释为:园林化的公墓。它是近现代社会不断发展而出现的一种墓地表现形式,是指经过科学的设计,具有一定数量墓穴以及范围的公共墓地。而在国外,这种有规划的公共墓地早已经形成了规模,无论是古朴乡村还是现代的都市,随处可见这样的公墓。
其实,欧洲的墓地按等级也分成多种,有贵族墓地、平民墓地、皇室墓地等,但是欧洲的墓地规模却没有像中国的墓地那样庞大。在中国经常会看到新闻报道:在某处又发现了一处古墓,从古墓规格来看,墓主人生前地位如何显赫等。而在欧洲墓地规格基本都是一样,没有贵族与平民显赫之分,唯一区别的可能在于墓碑上记载的个人生平不同,而中国墓碑多是生前荣誉的象征。
第一个统一中国的秦始皇陵墓,其工程浩大,陪葬物品众多,奢华程度不亚于当权之时。至今,他的陵寝还是恒古之谜没人能够开启,而他的陪葬品兵马俑更是成为当今世界历史奇迹。
中国墓碑是墓主的社会地位和身份的象征。历史上欧洲君主也是有墓葬的,但是西方君主的墓葬和东方集权国家的墓葬却差别很大,因为历史上西方欧洲国家地域偏小,人力和资源都匮乏,而且君主的集权程度无法达到东方几个集权国家那么大,所以大规模墓葬基本没有,即使很伟大的君主也只有一个不起眼的墓葬。
中西方石材墓碑作为丧葬文化的物质体现,从设计思想、设计风格、设计文化方面都体现出文化、历史、民族和宗教的差异。墓碑设计是一门综合艺术,从传统墓碑上反映出不同的历史和民族文化风格。通过石材墓碑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中西方石材墓碑历史演变和艺术设计发展历史。
设计理念
中西方墓碑设计思想包括丧葬文化历史形态、意思形态和宗教形态。
西方的墓碑主要与宗教和信仰有关。圣经上说“你来自尘土,又必将回归尘土,所以灵魂选择了大地。”死亡是一种回归,是一种解脱,是一种宁静。西方的墓碑设计多以艺术形式提现,并多以基督教的“十”字为主要标志。
十字架代表耶稣为人钉死赎罪,以纪念耶稣为人类代赎,同时也代表拯救和爱,象征人与神的关系。基督墓碑上的图案各有不同,有的墓碑上雕刻有天使图案,有的则是由橄榄枝编织成的头环,因为圣经里耶稣曾说过“复活在我,生命也有我,信了我的人,虽然死了,也必复活”。因此,西方墓碑设计理念上寻求一种追寻圣主而复活,寻求天使而快乐的态度。
而中式墓碑设计多以道家和佛家思想为主。道教的再生理论认为生命可以逆宇宙变化而动,死后的世界存在着相互通达的关系,人有可能经过特殊的修炼而重新回到他曾生活过的世界。
道教五行木火土金水按顺序排列,临位相生,隔位相克。中国传统墓碑从颜色上代表五行,代表木的主要为青色系列,代表火的为红色系列,代表土的为黄色系列,代表金的为白色系列,代表水的为黑色系列。在建造墓地时,设计上都要从五行出发,选择相生的颜色,避免相克的颜色,从而达到想要的效果。中式墓碑主要以青色、黑色为主,显得更加庄重和肃穆。
另外,中式墓碑除了具有道教和佛教思想外,还与传统的帝王思想有关。在中国几千年历史中,一直以帝王为最高统治者,而帝王的化身为龙,皇后为凤,帝王以真龙天子自称,所使用的物品也以龙为称,因此,在死后多以龙凤为墓碑图案,代表死后也可以主宰世界。而如今,中国百姓的墓碑也多以龙凤为图案,寄托逝者在另一个世界也同样吉祥。
设计风格
墓碑设计主要是雕刻艺术和造型艺术综合融合的具体表现。
方墓碑设计具有独特风格,每种墓碑设计都具有技术性,相对中式墓碑显得更加简约,因此,加工相对来说更加容易。从造型上来说,西方墓碑的设计有十字架型、方形、圆形、棱柱型,还有三角形或者人物形象的。西方石材墓碑造型各异,有时根据材料特性而定,因材设计,有时根据客户需求进行艺术设计。尽管西方墓碑的结构装配没有中式复杂,但是在设计造型方面还是充分体现出设计者的艺术性和创造性,不但使墓碑具有纪念意义,还具有观赏价值和艺术价值。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墓碑设计要根据材质、颜色、纹理、形状和尺寸等要素进行,但是最重要的还是根据逝者本身的特性和经历。西方墓碑顶端一般设计成一个平面或者曲面,其表面也很简洁,但做工精致、设计新颖、不落俗套。从雕刻艺术上可以看到,每个墓碑犹如艺术品一样,因人设计,因材雕刻,有些是圆雕,也有些是浮雕:圆雕以人物像为主,因为圆雕的作品富有立体感,提现逼真、生动和传奇。
由于石材具有人工不能给予的颜色和纹理,通过精雕细刻,使作品更加传神逼真,具有很强的艺术效果和很深刻的人文内涵,从而凸显设计者对文化艺术的追求和人文历史的深刻理解。通过墓碑造型艺术设计来表现对故人的缅怀和对故人的历史评价。
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的墓碑上刻着圆柱内切球的图案,用来纪念他在几何学上的成就。墓碑既是逝者的名片,也是生者对于故人的追思。所以说,西方的墓碑既有悼念意义又是文化艺术提现,设计理念融合了宗教和美学。在基督教的影响下,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墓碑设计都是遵从“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要简洁而不华丽。
中国的石碑在东汉时期正式定型,它的形制基本上是一件长方形的竖石,下部另接底座,顶部的形状一般加工成圆形、三角形或者平顶。中式墓碑设计虽然没有国家标准,但在历代竖碑过程中形成一定模式和尺寸:基本尺寸通常为碑高100cm,宽80cm,厚8cm。墓碑是专门树立在墓葬前面的碑石,用以标明墓葬的主人,颂扬他一生的事迹。它是中国古代墓葬建筑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从中国的墓碑上可以看到许多中国的古代风俗习惯。
除了墓碑以外,与它相搭配的构件也有许多,比如围栏、香炉,这一切都是根据墓主人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实力所决定的。中式墓碑上往往要雕刻一些中国元素,比如动物图案:龙、凤凰、鹤、龟,鱼等;比如花草图案:松柏、兰花、竹、梅花、桂花、水仙、莲花、菊花等。墓碑上雕龙刻凤以前只能用在皇室,彰显墓主人至高无上的地位,而其他的官员只能刻上其他动物。雕刻内容的不同,所表达的含义也有所不同:双龙戏珠,表示一种喜庆,同时彰显墓主人的尊贵;莲花寓意圣洁,出淤泥而不染,同时在佛教上为西方圣土;在道教中,鹤是长寿的象征,因此有仙鹤的说法,而道教的先人大都以仙鹤为座骥,中国传统年长的人去世有驾鹤西游的说法。
除了图案,中国墓碑的雕刻手段也与西方不同,国内大多采用浮雕和线雕:浮雕是在石材表面刻出凹凸不平,更加具有立体感;而线雕则是采用阴线方式在石材表面进行雕刻,同时吸收中国画与意、重叠、线条造型、散点透视等传统笔法,利用阴影体现立体感。
墓碑选材
用石材作原料建造陵墓在人类发展过程中具有悠久的历史,从中外许多陵墓遗址中可以看到其建筑都是采用天然石材,同时陵墓建筑又有它特有的风格和建筑的复杂性。由于陵墓在设计上本身构成一个独立的群体,它由许多风格各异的零部件组成,因此,在设计上要考虑空间总体布局,各零部件之间的搭配协调。西方墓碑大都采用花岗岩、大理石,石材的品种也来自世界各地,颜色也不同于中式墓碑。其中部分大理石墓碑的表面都经过抛光,而另一些则利用其自身的特性来显露原始古朴风貌,墓碑使用大理石虽然表面靓丽,但是它的耐候性却很差。
从墓碑的颜色上来看,西方墓碑选择比较多,而国内的墓碑颜色主要集中在黑色、白色和灰色上,很少用到红色,而且石材材质选择也是颜色均匀,色差小,表面没有纹理。西方墓碑材质选用上有红色材质、绿色材质、白色材质等,选用的既有大理石也有花岗岩,有的石材还带有纹理。一句话概括就是:西方墓碑表面都经过磨光,表面有艳丽光泽,把天然美感与造型艺术结合在了一起。
中国墓碑选材还是以肃穆庄严为主,墓碑的石材选用,不仅取决于材质,重要的取决于颜色,黑色材质属于水,红色属于火,白色属于金,青色属于木,黄色属于土,黑色材质主要采用“山西黑”、“中国黑”、“临汾黑”、“河北黑”等玄武岩和花岗岩,这类黑色材质象征着庄严、凝重、不朽的精神和深切的怀念;白色主要采用“汉白玉”,如今“汉白玉”石材比较少,很多采用类似于“汉白玉”的大理石所替代,但是大理石的耐风化能力很差,表面极易腐蚀,失去原有的靓丽光泽,因此,目前很多大理石墓碑已被材质精美,具有很高光泽度和硬度的花岗岩系列所顶替,比如“珍珠白”,象征着纯洁、淡雅、绚丽的人生以及不尽的哀思;在石材红色系列中受客户青睐的有“枫叶红”、“新疆红”、“中国红”、“贵妃红”、“将军红”等花岗岩。
红色石材象征着高贵、华丽、火红的年华,辉煌的事业;青色系列石材主要有“福建青”、“济南青”等花岗岩,青色代表朴实、乐观、磊落、沉静和优雅;黄色系列石材主要有福建“金麻花”花岗岩、黄色大理石主要有“松香黄”、“金蜘蛛”、“黄锈石”、“玉金镶”、“米黄”等品种,黄色在中国传统文化里也叫帝王色,代表荣华富贵和权贵。
中国传统墓碑文化已经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发展,包含深厚的历史底蕴,其中也免不了“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的哀悼之情。而反观西方,他们借用各种神话和人物寄托哀思。
墓碑作为丧葬文化的的物质提现,表现出东西方不同的历史观、审美观、宗教观。墓碑承载着历史,寄托着哀思,反映出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民族信仰。对其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可以从另一个方面挖掘出其沉淀的历史文化,做好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同时为当代墓碑设计和制造提供创新理念和新的设计思想。
本文来源?:矿天下 官网:www.kuangsk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