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有趣的人并不是会一些语言上的套路,而是有着强大的知识储备,情商要高,那么如何成为一个有趣的人呢,接下来一起随小编来看一下吧。
一旦有趣有了套路,就变得无趣。
被网络炒火的“有趣”
“有趣”是一个前两年被网络炒火的概念。一篇篇以“有趣”为关键词的10万+文章扑面而来,《有趣,才是一辈子的春药》、《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
在他们的包装下,有趣成为最高级的赞美,有趣比优秀重要,比靠谱重要,比有钱重要,比有颜重要……
这篇文章来来回回举的例子,高晓松、马东、贾玲、小s、黄渤、胡歌、王小波。
这些人各有各的有趣,可恶的是,鸡汤文简单粗暴地归结,他们的有趣就是会抖几个机灵、说几句逗人笑的话。
有趣不应该有套路
鸡汤文里的这种“有趣”,更接近西方社交文化里的风趣。风趣特别讲究天赋,可遇而不可求,关键它也没有那么有意义。
作家奇本本讲过一个故事:
她舍友,一个立志找个有趣男朋友的姑娘,偏偏男朋友特木讷。
刚好有一个男同学,特别会讲段子。据说为了成为一个有趣的人,专门把女生爱看的电影、综艺都学了个遍,还可以去背一些台词和笑话。
每次下课,总把女生逗得笑个不停。舍友就是段子手的忠实粉丝。正巧,段子手对舍友也有点意思。
段子手把舍友迷倒,去跟现任分手。两人开始吃饭逛街看电影。正当大家都以为,舍友要跟段子手在一起时,舍友跟前男友复合了。
理由很简单:“一开始,我觉得他挺有趣的,总能逗我笑。可没过多久,我发现他一开口就是套路,一点自己的想法也没有,自嘲也很假又刻意,看出来哪点真诚?我男朋友虽然不风趣,但他不套路,很真诚,这最重要。”
真正的有趣是没有套路的,它可以更多元。一旦有趣有了套路,就变得无趣。
铺天盖地地宣扬“做一个有趣的人”,其实就是一个无趣的事。
有趣要回归内心
假装活得有趣的人很多,朋友圈尤其多。
有趣必须有好奇心。她特别好奇,朋友圈都在刷屏什么新事件,她赶紧跟上,而且要有态度有观点,没有的话去知乎豆瓣复制,不会复制百度的,太low,而且容易雷同。天天晒书晒文摘晒笔记,但也正是晒而已。
有趣必须会抖机灵。她特别会,天天在评论区逗人笑。很享受这种能把别人逗得“哈哈哈哈”的感觉。
有趣必须会走在流行前沿。“精致的猪猪女孩”出来时,说自己是“精致的猪猪女孩”;“社会人小猪佩奇”火爆时,赶紧po个佩奇的图片,表示自己是个很潮的社会人;“隐形贫困人口”流行时,第一时间转发,表示可以也是一个愿意自嘲的、接地气的有趣银。
活给别人看,不能输。有趣,是21世纪新社交、新成功标准。
社交软件特别好看,特别有趣。但面对面一交流,就会发现,朋友圈已经是他的最高配的,再多问几句,根本不懂。
很赞同一位知乎网友说的:
“其实都希望能够把自己塑造成有趣的人,有点情调和幽默,是脱俗的,有一些拿得出手的爱好、令人钦羡的做派,活得有滋有味。可我一直在想,当这些人瘫下来的时候,会不会对自己坦诚,生活只是无可救药的庸俗和无趣呢。”
鸡汤党常常鼓吹人们拥有一个“有趣的灵魂”。但你会发现,盲目表现出有趣的人,大多不关心自己的灵魂。
他们只是想随大流,想活得热闹,想受人关注,想被人喜欢。
到最后你会发现,有趣的人受人喜欢,最主要是因为他在做自己,其次才是他的有趣很迷人。
有灵魂的人
敢于告别有趣,做回自己
蒋方舟最近说:“埋头进步从承认自己没有‘有趣的灵魂’开始。”活得特别通透,有趣靠天赋,优秀尚且可以靠努力试一试。
蒋方舟何许人也?少年出名的美女作家。7岁出书,18岁被清华破格录取,23岁出任新周刊副主编,28岁和窦文涛一起主持《圆桌派》。
前段时间,蒋方舟上个奇葩说,从自己从小到大只敢讨好别人、不懂拒绝的小事,能深入到“愧疚是最大的负能量,任性才是最大的美德”,引得网上一片共鸣:“太扎心了!”
这样的蒋方舟,算是有灵魂。
但她公开承认自己没有有趣的灵魂,其实是承认自己活不成网络时代的戏精网红,活不成段子手,活不成生活热闹、假装很有情趣的样子。
先跟这些明确划清界限,再深深扎根做自己能做的那一两件事,读书、写书。
蒋方舟,看上去很谦卑,实际上是真正的不跟风,难得的能做回自己的人。
有趣之前,必须先有料
蒋方舟在“有趣的灵魂”面前现出一种清醒的谦卑,是因为她知道,真正的有趣,本质上是对精神世界的深远追求。真正的有趣,比有料更高一级。
民国的毒舌王子钱钟书,单就一部《围城》,就字字句句有趣得让人忍俊不禁。
调侃性感美女是真理,因为只有真理才是赤裸裸的。
戏说情敌是同情兄,因为同恋一个女人而不得,这种暗恋之情有多苦只有彼此知道。
说拍马屁就像恋爱一样,不许有第三者冷眼旁观。
不过,钱钟书从没谈过有趣,相反,他感叹得多的是笨。
他觉得自己很笨。别人读书一遍就懂,他至少要读三四遍。读第一遍,做一遍笔记,做笔记的时间往往要比读书的时间还长一倍。
第二遍再读,继续发现第一遍错过的精彩和疏忽。
第三四遍,笔记不断添补。
夫人杨绛还透露:“他笔记堆得全家都是,一类是英文笔记,一类是中文笔记,还有一类是日札记,专门写读书心得。机打很少,几乎全是手写。”
单读清华那几年,钱钟书就横扫清华图书馆,阅遍无数杂书。八十多岁高龄,仍然读书不止,笔记不停。他本人也成了移动的百库全书。
人人称道的有趣背后,是如此惊人的知识储量。
有趣的灵魂,当如一枚优质的咸鸭蛋。汪曾祺在《端午的鸭蛋》里写过:高邮的鸭蛋,用筷子轻轻一戳,鸭蛋油就透过蛋黄、越过蛋白,冒了出来。有趣的灵魂也一样,底子有料,外界一碰撞,骨子里的趣味才能一跃而出。
有趣,是一件自定义的事情
离我们近一点的,汪涵算得上一个公认的有趣的人。
看《天天向上》,无论嘉宾说了什么难接的梗,或者主持搭档说错了什么话,汪涵总是能用几句话就把大家的注意力引回正轨,逗笑之余,忘了之前的尴尬。
有一次,湖南卫视办完活动有庆功宴,汪涵是大功臣,照理等下要拿奖,必须参加。
可是办完活动,台长怎么也找不到汪涵,给他打电话:“哪儿呢?就等你了。”汪涵边开车边说:“你们玩得开心点,我快到家了。”
后来聊到这个事儿,别人问:“那么着急回家干嘛呢?”汪涵说:“陪儿子,看看书。”看台前的汪涵,永远的暖场王,永远的段子手,活出了大家喜欢的有趣的样子,活出了社交宠儿的样子。
可是汪涵却说,我基本上不参加庆功宴,也不怎么参加社会活动。主持是我很热爱的职业,但私底下那些很热闹的事情,对我没有什么吸引力,我喜欢的事情很多别人都觉得比较闷。
台下,他读古书,写毛笔字,搞篆刻,养虫子,做木工,玩核桃,玩葫芦……每一样玩意儿,都像古人才会玩的,但他都玩到精髓里去,玩得不亦乐乎。
这些真正感兴趣的爱好,不用连累别人一起伤心,也不会关心别人怎么想,自己开心就好,自己觉得有趣就行。
私底下的汪涵,不做别人眼中的有趣的社交达人,而专注做自己觉得有趣的事情。正因为如此,那些自己觉得有趣的事情,给他带来广博而深厚的积累,让他看待问题的角度变得多元有趣。
所以才有人会说:口才好的主持千篇一律,有趣的涵哥万里挑一。汪涵的有趣,自定义,有辨识度。
你需要给自己一些时间变有趣
无趣的人都是一样的封闭,有趣的人却各有各的不一样。
徐静蕾的有趣在于,写字,画画,做手工包包、做手作耳环、做餐饭,日子丰盈,但每个细节都能看得出她的徐式风格。
马东的而有趣在于,60后的身体,依旧有一颗90后的心,带着央企的思维,也能做出新新人类都喜欢的互联网公司。
黄磊的有趣在于,柴米油盐的日子能过出诗情画意的境界,诗文书画又能有一股理解人间烟火的气味。
他们的有趣不套路,但都源于丰富,源于丰富之后的触类旁通。而这一切,都需要时间的积淀。想变有趣,也有方法:
1. 找到一件非功利的兴趣。
这件事情,可以是打篮球,练钢琴,也可以是做烘焙,骑行,甚至可以是夹娃娃,看恐怖片……只要这个兴趣让你很开心,很投入,就可以。但一定要没有功利性目的。不用来挣钱的事情,做起来才能完全由心。完全由心的东西,你才能发现它最本质的趣味。
2. 一旦开始,起码坚持一年。
不求做到多好,不求天天做,但求一直坚持。因为只有坚持下去,你才能慢慢进入兴趣本身,而不是浮光掠影。为什么会说是一年呢?能坚持住一年这个坎的,一般都能尝到兴趣带来的甜头,都能找到继续玩下去的乐趣。
3. 把你的兴趣和生活或者工作联系起来。
这种联系,不是让你去把兴趣变成非常实际的事儿,而是用玩兴趣的思路去生活,去工作,或者用你生活的逻辑、工作的逻辑去玩兴趣。
比如说,我有个爱做饭的画家朋友。有一回她要画雪景,怎么画都没有场景感,突然灵感一闪,把盐当雪一样,撒在颜料未干的画布上,就成了一幅好有味道的雪景。
比如说,我那个爱玩火车模型的表哥。有次疯狂买火车模型惹老婆生气,就在火车模型上塞了寿司,炮制出一出由火车送餐的烛光晚餐,哄得老婆好惊喜。
众乐乐不如独乐乐。跟风有趣,总有跟不上的那天。
愿你的有趣,不是一种轻浮的热闹,不是耍嘴皮子、社交、撩妹、泡吧、不计后果的旅行……而是深深了解某种真相之后的触类旁通和举重若轻。
学姐说
有趣,和年龄无关,和贫富无关,它是一种从内而外的修养。杨绛夫妇俩养过猫,有一次,自家猫咪半夜和别家的猫打起来了,钱钟书怕自家猫咪吃亏,拿着根长竹竿,跑到院子里帮着自家猫咪打架。
钱钟书既是文学研究者,也是对万事万物保持好奇心的人,一个有趣的人,往往更注重于自己内心的丰盈,能够把平凡的生活过得有滋有味。趣味即美学,希望我们都能找到生活中美好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