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学生和家长不应该一味管教、讲道理,应该用实际行动感化他们。这里给大家带来的是用爱温暖学生 用情感化家长,大家可以进来看看,相信会对大家有所帮助!
对于特殊教育来说,在我的印象中很模糊,平时只见过少之又少的特殊儿童,而且也是用奇怪的眼神看他们,脑子里对他们的印象只是一闪而过,更不会想象像这样的学生会有多少。自从从事特教事业后,对这样的孩子才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通过我对这些特殊孩子的观察、了解发现,我们今天所谓的“特殊孩子”的家庭有一点是共同的,他们不愿意让人知道自己有这样的孩子。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之下,家长有时会拒绝我们上门教学,拒绝我们和孩子见面,而这些孩子往往会以自我为中心,缺少与同伴的交往、交流和沟通,没有了快乐的童年。
让我记忆犹新的是在我们送教上门的孩子中有一名叫张院的女孩子,今年15岁,这个孩子属于先天性智力障碍,长得很漂亮,如果不与她交谈,你根本看不出她有缺陷。记得第一次见到这个孩子时,她穿着一件蓝色外套,一条黑色打底裤,扎着一个长长的马尾辫,见到我们后非常开心,拉着我们的手问这问那。几分钟闲谈之后我们开始了对她的教学任务,先是给她教古诗《江雪》,老师读一句,她跟读一句,虽然有些字词说的很含糊,但是非常的认真。这首在我们看来短短的古诗,如果让智力正常的、年龄相仿的或较小的孩子来学,半个小时绰绰有余,可是张院却读了上句忘下句,我们老师不停地反复,一次,一次,又一次,坚持了十五分钟,最终孩子坐不住了,起来屋里屋外不停地走动,与我们交谈与学习根本就不沾边的话题,我们只能耐着性子回答她左一句右一句的前言不搭后语的话题。当我们再见到他时,还没有与她交流,还没有进行教学任务时,她的母亲态度一百八十度大转弯,极其愤怒地要将我们赶出她家门,我们很纳闷,第一次不是好好的吗?与我们详细的交谈孩子的状况,还热情地让我们坐,问我们喝不喝水,怎么几天不见变成这样了?我们百思不得其解。我们只能尝试着询问家长有什么不顺心的事,还是其他什么原因。可是,孩子的母亲拒绝与我们沟通,一气之下甩门而去,看着她的背影,我们心情极其复杂。当我们与孩子再次交流了一会儿后,准备起身离开,孩子拉着我们其中一位老师的手,抬起头,一双渴望的大眼睛望着我们,问:“老师,你们下次还来不?你们一定要来,一定要来,我等你们。”看着她接近乞求的眼神我们眼眶都湿润了,叹叹气,摸着孩子的头轻声说:“我们会来的,一定会来的,你在家要听爸爸妈妈的话,帮妈妈干些活,不能到处乱跑,在家乖乖等我们,好吗?”孩子眼神里立刻有了笑意,扑闪着有神的大眼睛用坚定的语气说:“好,我一定好好听爸爸妈妈的话,等老师来。”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张院的家,边走边回答孩子恳求、担心的、重复的话语,心里百感交集!
上车后我们都默默不语,只听到一声接一声的叹息!
之后,我们继续着我们的使命,可是一次次被家长狠狠地赶出来,甚至想要破口大骂的感觉。
哎!想想孩子渴望的眼神,我们很无助,我们多么希望能得到家长的支持、理解、配合,能与孩子面对面的继续交流,让她也有不一样的快乐童年!
直到写这篇叙事,我还是不能忘记孩子那双渴望的、接近祈求的眼神。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应该正确对待特殊孩子,把更多的爱心献给特殊孩子,积极主动地关心她们,热情帮助每一位特殊孩子,让他们快乐、健康地成长。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只要拥有一颗爱心,就能让这些折翼的天使也与其他孩子一样享受同等的待遇。只要有足够的耐心加强与家长的联系、沟通,相信我们一定会得到他们的认可,我们的特教事业也会被越来越多的人群关注、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