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就是七夕节了呢,那么大家准备怎么过呢,是一个人还是和自己喜欢的人一起过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大家一起随小编来看一下吧,希望能给大家些感悟。
明天又是一年一度的七夕了,朋友圈和网络里,借着人家牛郎与织女的幌子,干着好多能见人或者不能见人的事。虽然性质不同,但是都敢明目张胆的嚷嚷。你看商家借着牛兄织姐的光,大肆促销。主要是那些思想有活动的人,怎么就把本来好好的一个七夕节强奸成了“情人节”,并且还不脸红的嚷嚷。这可乐坏了那些日租房啊、玫瑰花呀、金银首饰店的老板们,那可真是日进斗金呀。
其实这七夕节是指农历七月初七,又名乞巧节、七巧节、双七、香日、星期、兰夜、女儿节等。“七夕”最早来源于人们对自然天象的崇拜。早在《诗经》时代,人们就对牛郎织女的天象有所认识,在东汉时就出现了人格化的描写:“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有文字记述的七夕始于春秋中期,是流行于中国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相传农历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妇女在庭院向织女星乞求智巧,故称为“乞巧”。其起源于对自然的崇拜及妇女穿针乞巧,后被赋予了牛郎织女的传说使其成为象征爱情的节日。七夕节妇女穿针乞巧、祈祷福禄寿、礼拜七姐、陈列花果等诸多习俗,影响至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等汉字文化圈国家。并于2006年5月20日,七夕节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你说,这好好的一个中国传统的民族节日,怎么就跟情人扯上关系了。即使是由牛郎织女而起,那人家也是正大光明的夫妻呀,连玉皇大帝都认可的,让喜鹊搭桥让他们相会的。牛郎织女这对夫妻的结婚证那才是天上人间通用、童叟无欺,并有孩子见证。而情人一词,如今多比喻等同于恋人或情侣却无法予以正式名分或承诺的人。也就是没有证书的,不能摆到桌面上的。简而言之,就是不能正大光明,并且也不合法的。
其实“情人”这个词来源于西方,我没去过西方,就是唐僧师徒四人去过,想必他们也不懂西方情人的具体深意。但我生在中国,深知“情人”这个词在我国,肯定不是什么好词。其实现在我们大家都清楚,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和网络上一说情人,就是指的婚姻家庭以外的异性知己或者性伴侣,情人就是所有非正常男女关系的代名词。原来,所谓“情人”,是英文“lover"的意思,概念上和"wife"(妻子)有本质的区别!就是说,情人是自己配偶之外的男女朋友关系!按西方的观念,情人甚至不属于未婚夫妻的关系。但是有一点,情人之间肯定是恋爱关系。记得美国国务卿基辛格访华时,我国翻译向周总理在介绍基辛格夫人时,误翻译为“lover”,搞得基辛格涨红脸纠正,不是“lover”,是“wife”! 。可见,情人这个词,在开放的外国人眼中,也不是一个什么“好鸟”。所以好像现在的西方这个节日,早已演变成了男女的狂欢节,早已演变成立一个约炮的节日,早已演变成一个出轨的节日。国人讲究引进,所以情人节,不知道什么时候,也传入了中国,在我的感觉里,这个西方的节日是在商家的炒作下才日渐火起来的。花店的生意一定火,宾馆的生意也火了,饭店的生意也火了,好像这一天,演变成立以爱为主题的消费节。
朋友圈曾经有一个段子:情人节去看 电影,演到一半,一个工作人员走到最前面嚷,有哪位大哥带别人媳妇来看电影了,人家老公找来了,在前门口要玩命呢,现在我把电影关掉,灯也关掉,已打开了后门,赶紧走吧,呼啦一阵櫈响声,就几分钟时间,座位全空了,剩了一地玫瑰!所有的艺术都来源于生活。现在的段子也不例外。
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之所以为广泛传送,就是因为这个故事里有对爱的忠贞,有对爱的坚守,有对爱的奉献,有对爱的执着。初心难忘,牵了手就是一生的爱情,也许才是中国人应该追求的爱。但是为什么非要叫这天为“情人节”呢?不知道牛兄织姐知道还有心情相聚吗?
不过看现在的情形,“情人节”肯定是叫定了,这场强奸算是生米煮成了熟饭。俗话说,在有些事情无法避免的时候,索性就试着把它当做一次享受。
如果这样过“情人节”也就简单了。我们一生之中能真正以“情人”身份相伴的有两个人。第一个就是自己。过“情人节”这天,首先别亏待了自己,给自己一个深深的拥抱。让自己说出一个小小的愿望,满足自己一下,又何尝不可呢。第二个情人应该是自己的配偶。人的一生之中,和自己相伴时间的最长的不是父母,也不是子女,而是自己的另一半。所以这天,可以好好的和他(她)温馨一次。不过这东西不能经常温馨,就像小时候去姥姥家似的。如果你天天去,就不是姥姥的小心肝、小宝贝了。
虽然如此,但还是突然感觉把“情人”这个词用在自己、用在夫妻上,怎么多少有那么一点龌龊之感呢。总之“情人”这个词真不是一个什么能见太阳的好词。“情人”也就是适合没太阳的地方。比如电影院、宾馆、这个吧、那个吧……
明天就是七夕了,先找个黄瓜架之类的地方,等明天小雨一飘,在那秧架下听听凡人与仙家的情话。那也许真的是别有一番湿意吧!记得喷点花露水呀,秧架下蚊子真不少。因为它们也过“情人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