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林一直是朋友眼中的“好好先生”,对朋友的要求很少拒绝。好朋友小金向他借车,他虽然心里很不愿意,但是又不好意思拒绝,最后还是把车借给了小金。结果小金开车撞了人,作为车主,小林要赔偿几十万元,最终闹上了法院,两个人反目为仇,两家人的生活也因此被毁。
试想,假如当初小林按照自己的意愿,果断拒绝小金的借车要求,那么一切都不会发生,他们仍然是好朋友。所以,很多时候,懂得拒绝,不仅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别人负责。
生活在这样一个高速发展而又极为复杂的社会中,我们无时无刻不处在拒绝与被拒绝之中。拒绝如影随形,它出现的频率,远远超过我们想象的频繁。所以,我们必须懂得拒绝。
当然,我们常常会有不能拒绝的理由。可能会考虑人情,会权衡利弊,或者是因为心地善良。尤其是当面对亲戚、朋友、同事、熟人所提出帮忙的请求时,明明不情愿,但怕得罪人,所以不好意思去拒绝,结果让自己苦不堪言。
我认为,能帮的忙,自然要尽量去帮;帮不了的忙,就要义无反顾地拒绝。特别是处于重要位置的人,往往更要懂得拒绝,否则就会把自己拖进利益的沼泽,难以自拔。
事实上,拒绝并不是无情无义,而是一种自我能力范围的责任;拒绝也不是自私和伤害,而是一种属于我们的正当权利;拒绝更不是不懂得世故,而是一种处事原则和做人的底线。
拒绝之前,我们可能会内疚、焦虑、自责、纠结;拒绝之后,对方可能会不快、生气、埋怨、断交。但是,我们依然要果敢地去拒绝,因为拒绝之后,既不会伤到自己,也不会伤害别人;而如果不去拒绝,才真正是纠结了自己,耽误了别人。
就比如我们常常会接到卖房之类的销售电话,如果我们没有购买的意愿,就应该果断拒绝,不拖泥带水。看起来是有些残忍,但实际上是对双方都好,既不浪费对方的时间,也不给对方假设的希望,更不会给自己找麻烦。
因此,拒绝度也是一门艺术,要把握好度,并非易事,是需要勇气和智慧、需要讲求方式方法的。有些时候不能立刻拒绝,有些时候不能轻易拒绝,有些时候不能随便拒绝,有些时候则需要立场坚定、直截了当地拒绝。但不论如何拒绝,态度都要明朗柔和,语言都要真诚委婉。
汪国真曾经说过:如果第一次没有拒绝了的事情,第二次则更不容易拒绝;如果第二次还是想拒绝的事情, 最好在第一次就坚决拒绝。
我们要时刻明白,我们之所以拒绝,是因为我们不得不拒绝。懂得拒绝,才能拥有本真的自我,才会生活得更轻松、更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