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感悟 查看格言:不停的赶场不会充实人生,唯有内心笃定平静

不停的赶场不会充实人生,唯有内心笃定平静

 时间:2020-12-28 23:46:52 来源:人生格言 
不停的赶场不会充实人生,唯有内心笃定平静

我们羡慕那些把一辈子过出几辈子痛快的人,因此也把自己的日程排得满满当当,在各种体验间不断赶场。最终除了收获一身疲惫和自我安慰外,留在记忆里真正走心的事情却是寥寥。当一再错过每一个大笑的当下,或许我们都应该问问自己,这究竟是不是我们追求的充实人生

给你们说一件真实的糗事。

也就一两个月前吧,有天晚上,外面雾霾深重,我在家里点着一盏灯,窝在餐桌旁,看范海涛的畅销书《30岁后去留学》。

我本来喝着自己煮的酸梅汤,听着音乐,享受着甜丝丝的香薰蜡烛,心情挺好的,直到看到了这么一段话: 我在北京城里见各种各样的精英,谈各种各样的话。青春的流逝和这样的生活状态交织着。我开始习惯各种流光溢彩的发布会,我载着闺蜜们去拜访各类中国大公司总裁,讨论谷歌新技术有多酷....IT公司一度把发布会的场面做得越来越炫,冰里倒红酒显示数字,按个水晶球瞬间彩带横飞.....那一刻,我有一种幻觉,觉得自己真的是在世界中心。 而后,又不带停歇地看完了后面提到的,她脱下所有光环,独身一人赴往纽约的留学经历。

我就是看这么一本书,浸润在这些细腻的、最大程度还原现实的文字中,觉得心里积压的某种情绪越来越多,越来越堵,最后突然放下书,趴在桌上开始忍不住地大哭不止。

猴主人问我发生了什么事,我默默地挥了挥手,请他消失一会儿。梳理了一下自己的情绪,最终找到了那个最 委屈 的点:这么多年来,我像范海涛所描述的这样,拼命地往前跑,她讲过的场合,我也经历了多次。

然而呢?当我突然又看到她写下的这一切情景再现时,我竟发现,我根本无法靠自己来回忆起这些细节!我似乎只记得没命一般地往前冲,看似经历了很多曾经翘首以盼的事,但后来回想起来,脑中却一片空白。这对于一个一直追求美好记忆的人来说,其实非常残酷。

那天夜晚,我深刻体悟到一件事,有很多你曾经拼命追求的华丽,如果当时太功利没走心,通常只是一场虚妄的烟火。

少年追求经历,长大后在乎感受

现在回想我十八岁到二十出头的几年,的确是拼命奔跑的年纪。这种奔跑看上去非常有激情、永远追求效率。

比如既要参加校学生会,也要参加院学生会;既要让自己排演的话剧登上竞争残酷的戏剧之夜舞台,也要在全校的辩论赛上大放光彩;

要去最好的地方实习,要代表学院去香港交换,每天中午来不及吃饭就要急急忙忙跑去校舞蹈团。

讲实话,那时候这么不安分,并不是源于对成绩、名次、或者某种光环的执念,而是始终有一种感觉:人人都说大学时光太美好了啊,我可千万不能错过!我的未来充满无限的可能,必须全力以赴去搏一搏!

这样几根弦,紧紧地绷在心里,我怕错过任何一次新鲜陌生的体验,贪婪得就像太上老君的金刚镯,恨不得将一切经历都疯狂吸入自己刚刚展开的人生

记得那时,我把自己想要参加的活动排的满满当当。

有次表演系的毕业大戏,我刚赶过去就已经结束了,被朋友带领着穿过吵闹的后台,我遗憾不止,只好安慰自己,看看她们在后台是怎么卸妆换衣的,也是一种收获啊!

在我大学三年级时,已经给自己备好了3条出路,申请港中文硕士考雅思,每天坐16站地铁去中央电视台实习工作,以及考新闻学传播学在校硕士

还记得有天晚上,去参加新闻学考研讲座,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学科和一阶梯教室的新闻学学生,我像夹杂其中的一个异类。

但为了 夯实 这条本不存在、硬是被我凹出来的备选道路,我强迫自己听了3小时,然后奔去书店买了整整10本新闻学考研资料和过往习题 还记得那晚,我的心里一直忐忑,完全没有接触过新闻学,用半年的时间能完成跨学科考研吗?但我又马上稳住自己,没事,就当一次体验了

瞧,我的20岁,就是这么贪婪、这么自以为是、目标明确,功利性极强。无论何种行动,都必须给自己找到一份 意义 所在。即便体验计划泡汤了,或者一件事白整了,也会在内心细细研磨出一份 价值报告 来安慰自己 嗯,反正我体验了,我的经历看似又丰富了。

仅仅是在学校吗?当然不是。毕业以后我变本加厉了。现在看来,我的内心打着 体验 的旗号,真的干了不少事。到处实习,到处参加活动,没完没了地折腾,跨学科,跨行业,身边好多人都觉得,我活得好精彩。

就连我亲爱的读者们,也会觉得,年轻就是应该折腾啊!尝试才能带来判断啊!行动才能打碎迷茫啊!

没错,我深深感激这些年来自己的折腾和不安分,但本次 大哭事件 ,发生在不为人知的深夜,由一篇文字勾起潜意识浮出水面的过程,反映出的是浮躁而坚定的外表下,内心深深的不安。

我疯狂揽入自己生命中的那些 美好体验 ,真的走心了么?狼吞虎咽的背后,咀嚼了么?消化了么?营养吸收了么?

只要参与了,就能算作是 丰富的经历 么?

还记得大学那会儿,老师讲着专业课,一大票人在下面背单词,看雅思,一学期上下来,全然不知道学了什么。

即便对老师不满,也没有任何课外自学或者延伸阅读,殊不知,这明明是自己费心费力甩掉千军万马才考上的专业;

记得那会儿的表演课,没几个人走心的,表现出来就是创意无能,大家只愿把脑子动在 我要怎么规划我的未来才是最好的 ,没人愿意发力于每一个当下的学习和进步;

工作后更是了,身边总有那么一些人,每天像疯狂老鼠一般,在这个造梦的北京城里四下穿梭,挤得满满的行业party和社交活动,每天搞到自己精疲力尽才圆满;

还有一种体验党,说起来恨不得全宇宙发生的大事小事他都不曾错过,太阳底下没他不知道的新事。主业干的风生水起,副业一堆从来不曾落下,周末满满当当一百个展览音乐会论坛,真真是活出了别人几辈子的模样。

然而呢?

这个世界上不乏那种精力非常充沛,能长时间高度集中,每件事都十分走心的厉害人才。但,在我的观察中,大部分人是另一种:

风风火火串场子,一天打卡10个活动,猫一头就走,到达现场迅速开展效率社交,判断一遍谁有用,谁能成为潜在合作伙伴,冲上去递名片寒暄加微信互诉价值,然后迅速撤离。

展览也是一样,八成是完全不了解展览内容,冲进去拍点照片,快速扫描一遍,摘抄展览说明上若干句话,发个高逼格朋友圈,就赶赴下一个 充电局 了。

动不动就和朋友约个音乐会熏陶一下,提升一下,两个人见面先吃个饭,聊点八卦,找好座位拍个自拍,音乐会开始后努力听10分钟,剩下时间看看淘宝已购宝贝都发货了没,然后走出场子saybyebye回家。一个周末下来,盘点一下自己干了多少事,心里满足的不行,越来越会珍惜时光了呢。

尤其和那些待在家里哪儿都没去的同事相比,不要太有成就感好么,时间长了,慢慢就拉开了人与人之间的差距。

没走心,便没有价值

前几天看了篇文章,讲人们当下的消费意愿究竟是什么?

文章说道,和上一辈人的消费相比,我们80、90后的消费观念更多的是:为美好体验付费。不想错过任何丰富的人生经历。我赞成这种归纳,但,只要参与了,就能算作是 丰富的经历 么?大多是来不及思考、来不及细细观察和体会的麻木感受吧!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反感生活的无聊和单调,拼命想要把一辈子过出几辈子的痛快,订阅大量的公众号;

别人讲一个品牌或者平台,只要没听过就要立马加上;疯狂搜索大量电影和书;到处办卡;想要和一万个人交谈......

越来越多的物质、渠道的占有,会让我们感到发自内心的满足:嗯,我们没有虚度时光,我们是个充实的体验派。

直到像我一样,在某个晚上,发现自己 用心投入 的经历,不及 疯狂占有 的经历的一半........你会有一种,丢了西瓜捡了芝麻的,深深的痛苦和遗憾一起感悟人生www.yiqig.com。

当我四下无人时回忆过往,能充分感觉到清晰、印象深刻、幸福、充实的事情,都是我当初深深投入过的,哪怕很小的事。然而有些看似华丽耀眼、波澜壮阔,写在简历上厉害得发光的事,反而在经年累月之后,慢慢萎缩成了一行小字而已。

还有什么规律呢,就是那种,在当时,我经历了丰富的感受,心理层面有了波动或者成长的事,在后来都被铭记得格外深刻。再有就是,我付出了真正的爱和热情的事,在记忆中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比如我会记得我小时候,和爸爸一起去火车站,接我们的第一只狗旺旺回家的情景,现在想起来仍能忆起那种兴奋的感受,同时当下也幸福不已;

但回家之后不许一直玩狗,必须应付繁重的作业或是什么,我的记忆是一片空白;

我会记得我为了考入中国传媒大学,在高三住校时,每天中午牺牲午饭时间,趴在床上啃一根火腿肠,背诵《文艺小百科》,还会在每本高考资料上都咬牙切齿地写下一句话:广院,我来了;

但我已经记不清楚我在心心念念的广院里,上的很多课到底干了什么;

我记得我每一段恋爱里的每一个哪怕再小的细节,甚至多年前我们讲过的话发过的信息,当时对方的表情,分手那天我在什么地方做了哪些事情;

但我根本记不起我曾经赶了几十里路去参加的某个活动里,和几个所谓新朋友聊了一下午,她们姓甚名谁又说了什么行业秘密;

我记得起自己看《平凡的世界》,在高铁上和猴主人哭得抱在一起;

但我不记得我曾经在北京大部分的书店,逛了一下午,看似浸泡在书的海洋里,却没有看完一本书的糟心;

即便我们年轻时浮躁得有如一团云雾,但那些真诚的、走心的喜怒哀乐,终归停留在记忆的深处,只是未曾发现;

我们每一次真心实意的追求,痛彻心扉的委屈,念念不忘的遗憾和发自内心的开心,最后才组成了回忆过往时,津津有味的料包,使你觉得生活并不是平淡无奇。

那次大哭过后,我越发坚定地想要调整自己的活法,怎么调整呢,特别简单:

我要求自己不能再只是像冲锋一样往前跑,每天务必停下来,细细地感受每件事的发生,同时很自恋地判断一下自己的感觉。

我的内心是抗拒的吗?是愉快的吗?是别扭的吗?

我还要求自己开始细致入微地观察生活,我每次参与的冷冰冰的事件或活动里,有没有真诚的付出和宝贵的缘分在里面?

无论积极或负面,至少要有一种感觉存在,我不再允许自己看似精彩,实则麻木地活着。

李开复的《向死而生》一书中,最打动我的是一个小故事。他讲到,在自己大病初愈之后的一天,去一位老友家里做客,看到家中布置的十分别致,有花有鸟静谧茶香,便不断夸奖。朋友一脸黑线地问:你不是已经来过好多次了么!那一刻,李开复惊觉,按自己以往的活法,到底错过了多少!

我们努力地奋斗,是为了享受更多的自由,住更好的小区,拥有更多的美物。然而,你有花点时间好好感受你挣来的房子、钱、和自由么?如果这一切都不曾兑换成心里的情绪,又有何值得纪念?

人这辈子,活得就是个真情实意

也许我们都将 生活方式 这枚热词,理解得过于肤浅。生活方式不是时尚博主专用来推荐产品的标签,它是一种让你年老之后,感到内心平静,不会那么后悔的活法。

比如,二十多岁,我要只争朝夕,却也要真的记住每一天的朝霞和夕阳。

有次我姥爷来北京看我,期间提出想和他一位远房弟弟再吃顿饭,我就有点抱怨,不是前两天才见过面吗,干嘛又要吃饭?我的内心戏是,好浪费时间。但是我姥爷执意要去,于是我们就嘟嘟囔囔地开车陪他一起去饭店。席间,姥爷谈起表弟的母亲,也就是自己的舅母,他回忆起自己小时候,舅母很亲切贴心地照顾自己,在最苦难的岁月,给予自己许多的温暖。

讲到那时,我第一次看到80岁的姥爷动情落泪。

那个场景下,仿佛有重锤落在我的心上。我一百次反问自己,何时变得如此功利?亲人间的叙旧与畅谈,竟被你当做浪费时间?允许自己刷微博无所事事,却不够珍惜陪伴亲人的点点滴滴,这难道就是你追逐人生充实的表现?你追逐的尽头,换不来难忘的人生记忆,又谈何阅历呢?

要说如今的我,有什么进步,可能是逐渐意识到情感和情绪的重要性。愿意花时间去体察身边人的情绪,愿意放慢手中的事去陪伴他们,也愿意花一个周末,只好好地策划一次出游,然后尽量享受其中,专注于当下,不思其他。

因为我已经清楚地知道,只有我自己的心动了,这一刻才是有意义的。若非要追求个性价比,不如好好想想,生命中有哪些事情,能留到日后时时拿出来不断玩味,还颇具价值吧。

很喜欢一句话:人这辈子,活得就是个真情实意。年龄越长越体味到这句话的分量。

那天上班时,我特意去跟狗狗打了个招呼,然后用平时3分之1的速度,在路上溜达,我看到了平日彻底忽视的好几种植物、小动物,以及园艺师创作的灵感。

那一刻我觉得内心无比充实,觉得我二十岁尾巴的生命简直无比美好。比一上午赶着去见5个投资人,明明话不投机,心里无比拧巴还要强颜欢笑的麻木要 有价值 太多了。即便有人觉得,后者有可能会让我走上 人生巅峰 。孰不知,我早就说过一百遍:每一次大笑,才是我人生中的巅峰。文自转载www.yiqig.com

请用微信扫添加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