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时有一个非常尊敬的历史老师,渊博有趣,很喜欢他的课。
有一次说到明代,大概是说漏嘴,他说他觉得《金瓶梅》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小说,也是他最喜欢的小说。他的梦想之一就是收录世界上金瓶梅的所有版本。
这句话总不能忘。读大学后找来金瓶梅看,几番攻克都是看不下去,现在还记得每每那种“我的妈呀仓惶而逃的心情。
后来更会看书了后就跳脱出来了,一口气读完,大概也算是读出了一点为什么说《红楼梦》脱胎于金瓶梅,为什么又说金瓶梅是红楼梦的另一面,为什么张爱玲每次读到李瓶儿临终都会大哭一场(当然此处省略其他复杂读后感一万个字。。。。)
但这些天读完格非先生的《雪隐鹭鸶 金瓶梅的声色与虚无》才算是真切懂了金瓶梅的妙,那种频频被点拨感实在太畅快了,看得很激动,金瓶梅写得太牛了!格非先生也太牛了,能读出这样来大概读了两百遍吧。虽然有些地方觉得因为热情而有些牵强。
这个时候才有点懂了当年的历史老师,想来能读出金瓶梅的美妙又处于那样的境地,应该是有点寂寞吧,才会在课堂上无意对懵懂无知的学生漏出这个。
而去年换工作以来,经历了被社会化最严重的一年,也算懂了一点点中国人的人情世故。所以很喜欢书的标题,声色与虚无是对自己读完金瓶梅感受最好的概括,而用“雪隐鹭鸶来比喻“平常的人情事态中所隐藏的深险湍流,真真是极其契合现在心底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