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感悟 查看格言:新形势下教师应具备的心理素质_心灵鸡汤_格言网

新形势下教师应具备的心理素质_心灵鸡汤_格言网

 时间:2020-12-28 23:46:52 来源:人生格言 
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浏览本页手机版

中国有句俗话叫“名师出高徒。”今天的西方也流行着这样一句话:“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的教育,有什么样的教育就有什么样的学生。”由此可见,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所起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特别是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作为一名优秀教师不仅要具有广博的文化素养,精通所教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而且更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那么,一个优秀的教师应具备怎样心理素质呢?

一、爱心,是力量的源泉

孔子曰:“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就是说,教师一定要热爱自己的学生,成为学生的朋友和学习表率;二要忠于自己的职业,即热爱教育事业,把自己的青春和心血全部奉献给教育事业。

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教师的爱是学生奋进的力量源泉,是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是师生彼此沟通的桥梁。

热爱学生这一师德,应该体现在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细微之处,教师的爱应该公平地洒向每一个求学的孩子。无论是聪明的或是“愚钝”的学生,总有其个性品质中的某个弱点或优点,要允许他们按照自己的智力、情感和性格特征参与到教学中来,并适时地用爱心来引导感化他们,教师绝对不能疏远、孤立学生,而是想办法接近他们、关心他们,考虑他们的经历,并努力激发他们每个人的自尊心,使他们相信老师的良好愿望。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之中来,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亲其师,信其道”。爱是相互的,只有以一颗诚挚的爱心去关心爱护学生,学生才能亲近和信任教师。随意的批评、肆意的挖苦、动辄打骂、撵出课堂、向家长告状等,都是错误的教育方法,这样做带来的是师生的对立,不仅逼出了学困生,而且还“制造”了心理不健康的学生。严厉的训斥和蛮横的打骂只能使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伤害,却不能让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或疏漏之处,有时甚至会造成破罐子破摔,消极厌学的不良后果。陶行知先生曾这样告诫人们:“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如果我们用爱心去代替教鞭、冷眼和讥笑,那么,通过这种点滴入心,润物无声的感化,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机智感,是课堂教学的救生剂

有人把教师比喻成一名出色的演员,其实一点也不过分。而且教师所演的角色是多元化的,他不仅是家长的代理人,知识的传播者和纪律的执行者,同时还是学生的朋友和知己。

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由于他们的知识基础、心理素质、个性的不同,从而导致了在教学过程中随时都会有意外情况的发生。演员在演出中救场如救火,而作为一名出色的演员的教师,也应该灵活地应付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各种意外情况,这就需要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机智感。一旦情况发生,如果教师束手无策,观望不前,那么就会使学生产生令人泄气的不良后果。如果教师能够随机应变,机智灵活地处理好意外情况,就会重新激起学生继续学下去的兴趣。

教师要想具备高度的教育机智感,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要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有目的的积极努力,才能获得的。教师要精心创设民主、自由、宽松的教学氛围,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把学生视为求知道路上探索前进的朋友和同志,用博大的胸怀与学生交流感情,用赤诚的心去感受学生的喜怒哀乐,了解学生的心态和需要,虚心倾听学生的意见,与学生同志式的探索真理,鼓励学生与老师展开争鸣,鼓励学生批评自己教学中的错误,尊重学生的心灵自由与选择自由,正视学生的差异,让每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为此,教师应该在平日的教学活动中,多去接触、研究、了解学生,只有了解他们的知识状况,生活经验,思想情况,思维能力和思维方法,在备课上、教学设计上多下功夫,把教材处理成学生易于接受的内容,才能在教学中对可能出现的情况及时因势利导,从而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地找到突破口和解决办法,进而达到教学的最终目的。

三、善于反馈信息,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

教学活动是师生信息交流的活动,教师对学生的每一次信息输出都要有所肯定或有所否定。在问答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学生输出的信息,准确地把握教学进程,及时调整课堂教学。为此,教师要努力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条件,使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措施更加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民主、平等的气氛中,极大地鼓励学生在课堂活动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重视学生的亲身经历和生活经验,广泛采用探究式等多种方式,创造性的进行课堂教学,让学生自己探究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的所以然,这样,教师必须在“导”字上下工夫,在“导”的过程中采取灵活多变的方式来获取可靠的信息,并及时予以反馈调整,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四、善于调整学生的注意力,是完成教学活动的保证

教学过程,是师生双向活动的过程,作为教育主体的学生需要在教师正确的指导下,才能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学生的注意力是多变的,在教学过程中他们的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常常是交替进行的。教师要善于在课堂上观察学生的一切活动,对学生的一举一动,一笑一颦,都要加以留意,认真分析,琢磨其心理动向,适时地加以调整,使学生的注意力始终保持在对教学有利的活动上,紧紧抓住课堂教学中出现的稍纵即逝的契机,鼓励学生,引导学生,启发学生,宽容学生,调动更多积极思考与主动参与,充分运用教学的机智,达到心灵自由、信息饱和、高潮迭起的教学境界。

教师是教书育人的主体,肩负着培养素质全面的跨世纪人才的光荣任务。要想圆满完成历史赋予教师的神圣使命,教师除了具有渊博的文化知识,扎实的工作能力以外,更应具备良好的师德行为和高尚的心理素质——这是决定教育成败的关键。


请用微信扫添加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