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是一种定型的行为,是长时期逐渐养成的语言、、行为等生活的方式。归根到底,是一种条件反射。家认为,行为一旦变成了习惯,就会成为人的一种需要。
不实用的购物习惯
你有没有注意过自己买回来的物品中,有很多是“无用之物。 Lisa在大病一场后,决定听从医生的建议增加健身时间和费用预算。半年前,她和先生特意赶到一家健身会所了解健身年卡的消费规则;经过一番比较与讨价还价,他们俩以原价的65%购得两张全时段健身卡,总共花费了6500元。此后一段时间,他们选择周末结伴健身,但坚持不到两、三个月,Lisa锻炼的兴致就没了。 仔细算一下,Lisa夫妇一共才去健身会所锻炼9次,若按单次消费的价格120元/人计算,仅需支付2169元。但他们却为9次健身,花费了6500元,而Lisa的月薪也不过是4200元。
与Lisa的购物经历相同,两年前,Alex与Neil从市中心搬迁到市郊后,决定买一部跑步机。有了这个想法后,他们逛了好几家体育用品商店,花了大约12000多元买了一部跑步机,虽说价格不便宜,但他们比起市中心健身会所的年卡还是一项划算的“长期。刚买来不久,Alex与Neil经常“抢着使用机器,但才过一个月,俩人的跑步兴趣便淡下来了。现在,每个月他们使用这部机器的频率不会超过5次,而且锻炼热情也从跑步转移到打羽毛球上了。
或许,这只是Lisa、Alex与Neil买过的众多“无用物其中之一的例子罢了。大部分东西,都是买了之后,只用过一段很短时间后,就再用不上了。事实上,这些东西都不是他们真正需要的,他们之所以买这么多的“不实惠的无用之物,都是得了一种“宁可多买的购物习惯。而、控制这种习惯的有效措施是,在买东西之前彻底想清楚:“我是真的需要买这个东西,还是为了瞬间的感?另外一个办法是延迟大笔购物的时间,或许过一段时间后,你会发现自己并不是真的需要这些东西。
追求表面奢华的习惯
在大多数人认为,就意味着开新型豪华汽车,持银行金卡,戴名表,穿名牌衣服、鞋子,住豪华房子。我们都羡慕拥有这一切的人,认为他们的生活肯定比我们好。可你哪里知道,那些拿着外在生活装饰物到处摆谱的人,实际上,他们不过是在租用一种自己根本负担不起的生活方式。
Ruby夫妇俩是一对典型的“月光族。Ruby和她老公都在外资公司工作,公婆还拥有一家服装公司,因此,他们虽说每月收入高达2、3万,但来得快花得也快。Ruby怀孕了,老公及四位老人不允许她独自驾车上下班,而老公已拥有一辆本田车,听说车子不经常使用挺容易出故障的,夫妻俩便决定将Ruby的Polo车卖掉。这辆Polo车买来不到一年,Ruby消耗的公里数刚过6800公里,但转手卖掉的价格只有新车的70%,还不包括上牌的一系列费用。从买来到卖出的不到一年间,Ruby就损失了5万多元。
前不久,这对小夫妻路过一家汽车公司,被一辆进口新款宝马车吸引,最后,在年终清仓折扣的诱惑下买入这辆新车,总共花费了84万元。现在,Ruby老公将他自己那辆本田车冷落在车库里。但每个月的停车费、每年的维修保养费还是省不了,算算每个月的养车费竟高达3、4千。
在国内,像Ruby夫妇这么爱车、买车的人不多。个人理财顾问认为,任何商品的总成本,除包括购买和运转两大直接成本外,还包括“机会成本。这个机会成本是指你可以用这笔钱做其它的用途。还是以Ruby夫妇为例,他们将84万元用于买车,就无法得到储蓄或的收益。 Ruby夫妇可以用这84万元买一套住房,三四年后,房子的价格会上涨,而他们的汽车却在急剧下降。做汽车生意的告诉我,一辆车出问题大多发生在新车出厂后的5000公里到10000公里之内,因此,买入开过12--18个月的二手汽车可能是最划算的,它仍然和新的差不多好,但价格却便宜得多。就二手车的价格看,即便是转手卖掉一辆刚上路不久的新车,也必然会掉价30%或者更多。
事事难以预料,Ruby老公因年少气盛与他的台湾主管发生了争吵,最终恨恨地离开了公司。在失业的过程中,他发现自己不仅失去了富足生活的物质招牌,同时也失去了自己的身份;过去他将大部分时间用来上班、应酬、挣钱、付帐单和装点表面生活,那些“都是为了“秀给别人看,而丢掉了工作便没有了保持良好形象的必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