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中的阿公是很典型的西尚农民,但是他又和其他农民不一样。阿公是拥有双学位的农民,是一位深藏不露的有文化的农民,虽然阿公从来没有主动和西西说起过。从小,西西便跟着阿公一起生活,虽然她并不知道自己的父母是谁,但在善良、宽厚的阿公的陪伴下,她与西尚村所有的小伙伴一样,快乐、幸福地成长着。
虽然阿公很少对西西说教,从来不会对西西说“你应该这样”“你不能那样”,但他一直用他的行为为西西做着示范。从小就受到阿公乐观、积极、宽容的人生态度的影响,于是有了今天“乐天派”的西西。在西西的心目中,阿公就是她的妈妈,也是她的爸爸,阿公还是她的阿公,是她的全部。
故事中西西的调皮、贪玩、倔强和聪明常常令人忍俊不禁,同时又不得不对她心生敬佩。她曾在写作业时,想把油灯稍稍调亮些而烧掉了半边眉毛,后来竟用阿公的毛笔学画假眉毛;她曾为了消暑,上村头的竹筏,冒险打扮成假小子;她曾为了打赢弹珠比赛磨破了三条裤子,一件上衣;她曾为了学好英语每天早起半小时读单词……而我,也打心眼里地被西西坚持不懈、不服输的精神折服了。
年幼时,阿公呵护、陪伴着西西。雷雨交加的深夜背着发烧的西西深一脚浅一脚地去看医生;偷偷在西西观战的大树旁埋下一颗绿色(西西最喜欢的颜色)的弹珠,终于满足了“小弹王”西西的弹珠梦。那个暑假,阿公或许不知道,他埋下去的是一颗玻璃珠,被挖起的却是西西整个夏天的快乐和满足感。那个时候,西西虽然不知道幸福的含义,却很清楚幸福是什么:幸福就是当时的她那样的,开心,快乐,积极向上。
“阿公知道,西西也知道,任何两个人都不可能永远在一起,就算一直住在同一个屋子里。人有生老病死,这些都是自然规律。我们不要担心分开,即 使 分开了,彼此的心还在一起,就和每天见面一样,而且还会增加彼此的思念,思念是一种很难得、很幸福的经历……”这是在西西10岁,阿公80岁时,城里的姑姑担心阿公年纪大了,照顾不了西西了,同时也为了让西西更好地接受教育,要把西西接到城里时阿公劝慰西西的一番话。西西懂得了大人们的心意,为了不让阿公担心,也为了长大后能更多地回报阿公对她的爱,她不断地努力着,可是阿公却没等到西西工作的那一天。大四那年,阿公永远地离开了西西。那一刻起,西西知道,她没有了阿公,没有了妈妈,没有了爸爸。但是阿公一直在她的心里,永远在她的心里。
工作后的第一年冬天,西西和姑姑回到了西尚村过年。虽然在偌大的大围屋里,再也见不到阿公微微驼背的身影,再也看不到阿公和蔼的笑容,再也听不到阿公轻轻地喊西西的名字。但西西知道,在这间“回”字形的大围屋里,装满了她与阿公在一起的美好时光,阿公并没有离去,他的慈祥、他的笑容、他对西西的爱依然在……这一切,都在西西的心里,永远不可能消失!
故事也让我明白了不管哪两个人都不可能永远在一起,天下无不散之筵席。两个人分开了,没关系,最重要的是彼此的心在一起。这让我想起了我的曾祖母,一位如阿公疼爱西西般疼爱我的曾祖母。犹记得每次回老家时,老远便看到曾祖母迈着蹒跚的步履笑呵呵地说“我的小毛回来啦!”犹记得每年暑假,只要我一回去,她都会做我爱吃的发糕,而我便像个小跟屁虫似的,跟在她的后面,眼巴巴地望着她把发酵的面粉做成方形或圆形,放在清晨刚采摘的荷叶上,然后把成形的发糕放到大锅里去蒸。不一会儿,便闻到了淡淡的荷叶的清香,我眼巴巴地望着蒸锅,每每这时,曾祖母便怜爱地抚摸着我的头说:“别急,烫!让它冷会儿,马上就可以吃了。”当我狼吞虎咽地吃了一个又一个时,她总是笑呵呵地说:“瞧把你馋的!慢点吃!没人跟你抢!”犹记得她常常用稻草编小人送给我当玩具,而我便兴奋地拿回家用彩笔画上图案后,神气地带领一群小伙伴们玩着游戏……抬头望着天上柔和的月光和闪烁的星星,我想,或许,过世的曾祖母已化作一颗星星,一直在陪伴着我。
血浓于水的亲情是人世间最美好的感情,它常常温暖着我们的心田。珍惜和家人在一起的所有时光吧,尽可能地花更多的时间陪伴他们吧。因为也许一旦错过,就再也回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