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读后感 查看格言:教养的迷思读后感精选10篇_读后感_名著读后感_格言网

教养的迷思读后感精选10篇_读后感_名著读后感_格言网

 时间:2020-12-28 23:46:52 来源:人生格言 

《教养的迷思》是一本由【美】朱迪斯?哈里斯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8,页数:48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教养的迷思》读后感(一):我们真的会毁了孩子吗?

当我n+1次和娃爹因为娃的教育问题撕逼时,他无奈的对我说:“自从你成了育儿专家后,你整个人都变了。以前的你是多么温柔可爱、美丽动人、贤良淑德......”好吧,我承认那几个形容词都是我瞎编的,他只说了一句“以前的你没有这么强势。”

我听到的当下其实是有点发愣的,因为我忽然意识到我的强势并不因为我正确,而是因为我极度的焦虑。我害怕娃因为我的无知而毁于一旦;我害怕娃的爹不是一个完美的爸爸;我更害怕自己是一个糟糕的妈妈。

上周跟闺蜜聊天,对,就是那个上班想娃的辣妈,她跟我说她认识的一个巨牛逼的女老板最近在焦虑一个事情,什么事情呢? 她觉着吧,自己太有钱了(这样的妈请给我来一打儿),孩子每天车接车送的,从没跟小伙伴们挤过公交车什么的,万一孩子将来不食人间烟火,吃不了苦可咋办?

我哑然,我们这一代父母咋就这么难当呢?没钱的时候,捶胸顿足;有钱的时候,担惊受怕。仿佛我们一个不注意,娃本可以成为科学家的只能“过家家”了。

书知道答案,所以我又去看书了——《教养的迷思》。这本书我看了两遍,第一遍非常看的时候其实是一种很厌恶、很抗拒的感觉,不仅是因为作者朱迪斯?哈里斯是一位并没有拿到博士学位的家庭主妇,当然我并不是轻视没有毕业证的人,而是我对她知识的深度和逻辑的维度有所怀疑。

更是因为这本书的主题是“家庭无用”,这无疑是在告诉我,我辛辛苦苦、废寝忘食、引经据典的育儿经历都将是炮灰。因为当我的孩子走出家庭,进入社会时,我教给她的终将被她抛弃!

一、父母的教养真的有用吗?

哈里斯说:你对孩子的教育、对他性格的影响仅在家庭环境中有用,离开家庭这个环境,孩子会自动切换到适应当下环境的模式。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忧心忡忡,怼天怼地甚至于使家庭破裂的那些育儿分歧对孩子来说其实很无所谓,因为对他们的影响真的没有你想的那么重要。甚至可以说,你自己也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重要。这感觉糟心不?

现在许多有关人格特质的研究都运用了行为遗传学研究的方法,研究结果明确且具有一致性:大体上,在被试的差异性中,遗传因素占50%,环境因素占另外50%。

实验告诉我们,孩子最终成为怎样的一个人一半是来自基因的掌控,也就是你父母什么样,你的孩子会跟你很像很像。正如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孩子会打洞。”如果你自己都不是天之骄子,也别强逼孩子了。

那剩下的一半环境呢?请划重点,很多育儿理论甚至于科学文献都把环境几乎等同于家庭环境,或者说过分的强调家庭环境的重要性,也就是父母的教养特别重要。

而且这个 教养假设 几乎毋庸置疑,每个家长都奉若金科玉律。就拿我来说,育儿专家说:“父母不要对孩子说婴儿语,比如果果、水水之类的,这样会影响孩子的语言发育。” 于是我三令五申不准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对我娃说这些萌萌哒的词,一律一本正经。

结果大家都很别扭,就连我自己都觉得话都不会说了,说错了恨不能抽自己耳光,生怕把孩子的语言敏感期给糟蹋了。

但我仔细想想,真是这样吗?孩子的语言真的是被我们这几个人左右的吗?如果说父母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大的话,那同性恋家庭收养的孩子岂不也应该偏好同性吗?显然不是。

哈里斯提到,孩子并不会把自己在一个环境中习得的能力自然的迁移到另一个环境中去,他们只会快速的学会其他环境中的规则,进而在不同环境中来去自由。 她还举了一个有趣的小实验,发展心理学家卡洛琳?洛夫科利尔将婴儿放置在婴儿床上,丝带系在脚踝上,婴儿脚一抬上方的摇铃就会摆动,婴儿很快就能学会。但如果把床更换一个房间,或者把摇铃换成别的,婴儿就不会轻举妄动。她得出结论: 婴儿与生俱来的学习机制就是:在某个场景中学到的东西,不一定适用于另一个场景。

所以我们不能想当然的认为只要我们倾尽全力去灌输、改造一个孩子,他就能按照我们理想的去成长。这可能仅仅是一厢情愿,孩子注定是要离开父母,融入到整个社会当中。

当他脱离了父母的视线,接触到更多的人群,他发现他从家庭中带来的那些与周围格格不入,他会怎样呢?

专家把社会化的责任安在父母的头上,觉得那些问题少年是父母没教好。但其实,父母无法无孔不入,孩子的社会化是他们自己的选择,他们自我完成的。

二、孟母三迁真的有必要吗?

我们已经知道父母的影响仅仅是家庭中的一亩三分地,那谁是真正能够影响孩子的品质和行为的呢? 每个中国人对孟母三迁这个故事一定都不陌生,而这个故事也恰恰能够说明哈里斯的核心思想:同伴的力量 。

我们人类是群居动物,我们长期生活交往的对象往往是我们的同龄人,而且我们骨子里是极度抗拒被边缘化的状况。所以我们大部分人会不顾一切甚至会放弃所谓的原则,只为能和大群体和谐相处。

这也就解释了孩子的社会化是通过群体社会化模式来完成的。他们相互模仿、学习、争夺、妥协,最终长成了一个个成熟的大人。

而孟母正是看到优秀的同伴对孩子的正面影响,才一而再的选择新的居所。这和我们大部分家长疯狂的送孩子去好学校,交好朋友是同一个道理。

在我上初中的时候,其实并不是一个爱看书的人,但是我交了一个爱看书的朋友,她那种气自华的感觉深深的打动了我,为了能够和她有共同话题,我也爱上了看书和写作。

在有选择的情况下,孩子们会选择那些和他们从家庭中带来的习惯较为相似的群体,因为完全的改变是痛苦的。

综上可知,我们身为家长,需要做的是尽可能教给孩子大众所接受的行为标准,同时做好孩子伙伴的筛选器。

育儿是一个持续高热的话题,而我们也愈加的恐慌,社会也在不断的制造恐慌,仿佛孩子输在所谓的起跑线上是多么可怕的事情。

我们这个时代太多的专家,太多的观点,我们听从这个,膜拜那个,但却忘了养育子女这个最自然最原始的行为难道不应该是follow your heart吗?如果心不在,何谈爱?

正如哈里斯所说,你父母没有教给孩子的东西,社会会教给她。

不要去理会专家们怎么说。爱你的孩子,因为孩子很可爱,不是因为你认为他们需要爱。享受养育孩子的过程,交给他们你所知道的一切。放轻松点,他们将来如何并不能反映出你对他们的照料,你既不能使他们变的更加完美,也不能毁灭他们。他们是属于明天的。二喬|成人自习室

《教养的迷思》读后感(二):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文/R郭郭

朱迪斯?哈里斯在《教养的迷思》一书中提出——父母的教养并不能决定孩子的成长——的观点,让根深蒂固的“教养假设”支持者无法接受这样的论断。毫不避讳的说,作为传统的教养方式的拥趸者,希望可以从本书中发现一些能够被反驳的观点和破绽,然而随着阅读的不断深入,渐渐会被作者所提出的观点改变立场。

作为一个没有拿到博士学位的失业教科书作者,朱迪斯?哈里斯用中立和思辨的态度,写成了这本书,从抛出一大堆专业性的名词开始,“教养假设”、“基因效应”、“组间对照效应”、“社会化演变”…… 就像剥洋葱一样,一层一层地用各种论文研究中的实例和数据,来阐述并提出她的教养观点。她的目的不是为了打败传统的“教养假设”,而是为了让父母多一点思考的空间和独立判断的能力,让父母不用再带着负罪感和内疚之心来教养孩子。

作为父母的我们,在教养子女方面,总是存在焦虑和疑惑的。社会环境的复杂和大众媒体的尺度,总是让我们担惊受怕,我们的孩子以后能否有自己的能力去面对这个世界。我们是否能够让孩子远离犯罪、毒品、反社会等现象。但朱迪斯?哈尔斯所提出的观点为我们打开了一个新的思路,如果父母不是最重要的影响体,那我们在教养孩子的时候,需要重视的方面是什么?

朱迪斯?哈尔斯从基因遗传学、社会化理论演变史、发展心理学等角度,分析了影响孩子的人格发展的因素,无论是属于先天的基因遗传,还是后天的环境使然,这些都不会对孩子的人格发展产生长久并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对于孩子的人格发展来说,他们所在的群体造成的影响才是他们日后人格发展的指向标。这让我想起了中国古代“孟母三迁”的故事,孟母的良苦用心是想告诉我们社区环境的重要性,但朱迪斯?哈里斯认为,社区环境所形成的同辈群体才是辐射源,你的小孩被正受他的同伴的影响,这些同伴的作用力大于父母在家中教养孩子所形成的那股影响力。童年中期和青少年时期是孩子人格发展的定性时期,而这个时期在群体中获得的人格特质,将伴随孩子的一生。“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则是对她提出的教养观点最言简意赅的总结。

新的观点总会带来新的问题和思考,假使朱迪斯?哈尔斯这个论断是正确的,既然父母已经不是最重要的影响源,而孩子所在的社区环境形成的同辈群体将变为父母日后重点的关注对象。对于焦虑型的父母来说,最开始的选择权又会回到父母身上,谁都不愿意自己的孩子成为坏分子或是反面教材,为孩子挑选良好的社区环境以及日后的同伴就变成了一项艰巨的任务,但对于正处在青春期荷尔蒙超标的青少年来说,我们的循循善诱和苦口婆心并不一定能起到很大的作用,而能否正确引导孩子对于同伴群体的选择,将会成为摆在父母面前的另外一道难关。

《教养的迷思》读后感(三):敢于质疑与思考,找回快乐与轻松 ——读《教养的迷思》

文/凡悦颜

胡适先生曾言“没有证据,只可悬而不断;证据不够,只可假设,不可武断;必须等到证实之后,方才可以算作定论。”概括说来就四个字“拿证据来”!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司空见惯和约定俗成的事太多,我们被那些所谓的“定论”折腾得疲惫不堪,甚至忘记思考事情本身应该是什么样子。

《教养的迷思》是上海译文出版社推出的,该书作者朱迪斯.哈里斯未读完哈佛大学的博士学位,没有指导教师,也没有经历过常规做研究的过程。或许要感谢这些,让她有勇气来提出这样一个看似疯狂且激进的论断:“专家们” 是错的,父母的教养并不能决定孩子的成长。

当今社会中,人们越来越注重养生,所谓养生除了锻炼还有就是健康饮食,然而当我们习以为常的拿起花椰菜的时候,是否想过它真的是健康食品吗?它是如何一步步被变成健康食品的?来看看研究者的方法多么简单而直接:调查大量中年人—询问他们吃多少花椰菜—五年后看他们是否还活着(活着就意味着健康),结论吃花椰菜更长寿。看明白了吧?“专家们”已经通过大量的数据来“证实”才得出的结论,我们当然应该接受并付出实践,可是这些证实却忽略了问题的开始就是多变量的。这就像调查亲子阅读甚至离婚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一样的道理,很多“对孩子有利/不利”的教养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理所当然。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任何一个“微环境”都可能会对其形成影响,我们又何必苦苦“折磨”自己,苦苦说是家庭教养的问题呢?

刺激会引发反抗,反抗会诱发思考,通过对比与寻根究底,人们往往会得到更贴近事实且更加完善的结论。作者开篇观点就刺激到专注于家教书和专家育儿理论的读者们,接下来步步紧逼让读者们意识到“教养假设”可能真的就仅仅是个假设,然后步步为营,从心理学、人类演化史、行为遗传学和文化传承等众多方面提出证据来否定“专家们”的教养假设,最终通过自己多年的观察和研究证据提出自己的观点,并且在“父母能做什么”一章给出了建议。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专业的内容,她用幽默的态度论述严谨的问题,通过阅读我们能看到作者对读者的诚意,更能看到她对待没有实证研究支持的理论那敢质疑的态度。

孩子是一个极具辨识力和适应力的个体,家庭为他们提供知识和训练,他们学到的同时也会在群体社会中逐一“审核”,人格的塑造会受人类演化史、同辈以及家庭的多重影响,爱孩子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享受孩子成长的过程,找回 本就属于家长们的快乐与轻松。

《教养的迷思》读后感(四):存疑

作者善于分析推理,善于质疑,很适合科学研究。书中提到的一些社会调查心理学实验也很有意思。一些观点我也很认同,比如父母对子女的教养方式有部分受子女本身的性格特质行为方式的影响。而无论提出多少证据,从多少方面进行层层分析演进,对于她的结论,我仍然存疑。我觉得这东西真的无法全部用科学研究大规模调查来确定,和人有关的东西是最多变数,不是一个或几个因素就能决定的。如果父母随便怎么对待子女,子女都不会有什么区别,一切都是命中注定(基因和由父母经济地位决定的学校环境)……反正我根据经验和直觉怎么也不相信。对于从小和小伙伴长大,群体意识强的可能受同辈群体影响大,但对于我这种群体意识薄弱,基本上是关系导向的呢?再说,按照她的理论,像我这种幼稚偏执找错了对象,找了一个爆脾气没见识的穷光蛋,我是不是该哭晕在厕所?无论我怎样努力,我女儿都不会好了?

《教养的迷思》读后感(五):所有的教育都跟管理有关

目前没有看到更具有解释力的说法。(前两章)只记得一句:一半基因一半环境。20161115到第六章人性方面的讲解,我给到四星。 20161117看到第八章的时候我决定给四星半或者五星,作者解释了一些人不能建立人际关系深度交往的能力的原因。我曾经以为是父母关系导致的。但这书的意思是因为父母关系不好,导致孩子不断的更换生活地,不能持续的跟身边的人成长朋友,这才是无法获得建立深入关系的能力的原因。可以说即便父母感情好,但因为工作或者其他原因导致孩子不断更换朋友群体,也会出现无法深入交往的能力。20161119把大人孩子比喻成监狱看守跟犯人非常的贴切,非常精彩。我延伸了一下:孩子跟大人学习黑名单,即什么不能做,立规矩;孩子跟孩子学习什么应该做,即白名单,学技能。20161122这书竟然能把一个班集体跟一个组织的管理说的那么具体且本质,是在让人钦佩。方法就是不断的贴标签!

《教养的迷思》读后感(六):从《教养的迷思》看家长应该理性的对待孩子的教养过程

小时候没有看过什么书,长大些忙于除读书外的各种杂事,读书的习惯一直没有培养起来,自生了宝宝之后,开始寻找教育宝宝的“科学”方法,各种的找育儿书来读,在读育儿书的过程中,反思自己成长的过程,觉得自己曾经缺失的知识太多,开始大量的读书。

相比之前各种育儿大家的畅销作品,我更愿意称《教养的迷思》为一部逻辑严密的理论性著作,让我震撼的几点如下:

一、这是一本逻辑严谨的书。论述如此清晰,在之前众多作品中未曾经见过,一般作者都是提出一个观点,运用各种论据去支持这个观点,基本没有从相反角度去反证观点的,而本书是一个另类。这也足见作者对自己的观点非常有信心,也增加了读者的信心。可能也与本书是批判社会上广为人接受的“教养假设”相关。

二、这是一本学术氛围浓厚的书。从作者在书中对行为遗传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关于各种教养的理论观点及研究文献的引用来看,这位“新泽西老奶奶”对以上知识有广泛而又深刻的理解,如果是一位儿童教育研究入门学者,完全可以根据此书的引用文献去溯源,将会大大节省检索文件的时间。

三、这是一本考验家长智慧的书。这一点对一个普通的家长来说最为重要,给孩子什么样的教育?一直是困扰许多家长的问题,总担心过犹不及。这本书不同于市面上主流的育儿理论,她在传递一种引发家长进行理性的思考的声音,什么是给孩子最好的?孩子有自己的个性,个性的形成与先天遗传及后天的所处的同辈环境相关,家长应该去结合自身的个性特点在孩子身上的投射,给孩子的社区成长环境,引导孩子去逐渐成长。这个过程可能对一些家庭很顺利,恭喜你!你遇上个省心的孩子;也可能是一个曲折甚至艰难的过程,那就心平气和的看待这个事情,不要责怪自己或过分苛责孩子,因为可能孩子的基因中就存在这些人格的缺陷。

作者质疑“教养假设”但并不是强调家长对孩子来说不起任何作用,相反,在作者归纳她三个命题(命题1:父母没有能力塑造孩子的人格;命题2:是孩子被社会化,他们的人格是被家庭以外、与同辈在一起的体验塑造的;命题3:与类化有关,孩子不会被迫将以前习得的行为吃力地带到新的情境中,他们完全有能力根据目前的环境习得新的行为。就是说家长对孩子只是在家里起作用)的第三个命题时,强调家长在家里的重要作用,可是现在很多家长都忙的不在家,孩子忙于在各种学习班的学习,家长把自己起作用的最后一块堡垒也丢失了还不知觉。

最后说点时下流行的家长疯狂的购买学区房的行为,和这本几十年前出版的书中观点正好形成应证,给孩子一个好的学习氛围对孩子的成长是有帮助的!

《教养的迷思》读后感(七):到底谁好使?——原生家庭or 小伙伴

到底谁好使?

——原生家庭or 小伙伴

原生家庭这个词最早是2011年听到,当时是因为原单位的工作强度业界驰名,先后有“过劳死”事件发生。这个词的出现从当时的官方解读来看,就是告诉大家:因为工作压力而去死的人,大多数本身就有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身体素质太差的除外,而且身体太差的无论技术多牛逼以后千万不能招…)。但你的心理问题跟工作环境的关系不大,主要由从小的生长环境控制。人虽然死在我们这,根源可是在你爹妈哟~归根结底,爹妈造就你的高矮胖瘦,同时也影响你的为人处世。原生家庭脱胎于弗洛伊德的核心观点。所有的人生都是幼年时期受到各种信息冲击的投映。——这个结论在当时,被我结结实实的接受了。原生家庭这个词以及它带来的所有的后遗症都被我持续保留到现在。我用它解释了我一直以来的各种经历,包括:身体特征、性格、为人、处世、婚姻、孩子教育,甚至性心理。

在豆瓣的评分上,从开始的三分,到第四章的四分,到第八章的五分。我跟《教养的迷思》没有一见钟情,培养了足够的感情后,才慢慢摸索出作者的写作意图以及底层的逻辑推导。

我们先跳出这本书,还原一个概念跟它的用途。人,到底是由什么决定的?为什么ta会成为ta?达尔文跟生物学告诉我们,物质是一切的基础,基因是人的基础。人由繁衍延续基因,并通过各种竞争获得最佳的延续基因的机会(详见《自私的基因》)。人以群分,人类社会通过一些列的手段扩大了链接效率,降低了交互的成本,让社群逐步增加。那么,除了最早期的纯粹的、单一的生存方式,因为更好的“在一起”,就出现了“文化”这种软性的,貌似非理性的东西。即,文明本身是副产品。但它在出现后甚至出现前就已经开始影响了物质跟理性。比如:道德、文化、宗教等。但,文明也不过是基因延续的另外一种筛选手段而已,本质从未改变。

生养,先生后养;教育,先育而后教也。说的都是一硬,一软;一物质,一文化的二元体系。

生跟育:基因传递

教跟养:文化传递

基因传递的范围覆盖体貌特征跟智商后,目前已经有观点认为大家所谓的“情商”也跟金银有关。比如“攻击性”的基因传递,导致的就是更加好斗,更加急躁冲动,这样的人要改善情商,付出的努力就要远远大于“温和性”基因传递的个体。

文化传递一直还是认为主要包括了:家庭教育(原生家庭)跟社会教育。扯了这么久这么远,请注意,我们现在扯回来了。《教养的迷思》用一句话来说就是对人的教育来说,幼年时期的“社会教育”远远大于“家庭教育”的作用。但茱蒂.哈里斯阿姨为了把事情说清楚,用440多页架构了整个世界,一步步讲事实举例子的来论证。

同时,她老人家也不否认。虽然她觉得“好的社区+好的同伴”对于孩子的教育作用远远大于“一对优质的受过教育的绅士+淑女的夫妇”。但“粗鄙的未经相应教育的底层出身的”夫妻生了娃娃后入住高端社区,他们的娃娃一路都是贵族学校受最好的教育,他们的娃娃是否会脱离父母的影响顺利进入上流社会这个结论也存在一定的偏差,这个偏差就存在于这个娃娃继承的基因是否达到平均值,只要在平均水准之上。想必,孩子可以成功转型。

终于进入总结陈词的时间了。那么,看了这本书后,它对我们在操作层面的实际意义是什么呢?很可怕,竟然是我们之前最唾弃的: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因为在同龄人群中获得的认可程度决定了孩子的未来。那么一方面学区房保证了孩子能在更优质的同龄人中找到自己的圈子从而互相学习,另外一方面各种补习班特长班也让孩子有机会在自己的群体内获得认可跟自信巩固提升在自己圈子中的位置。——看完书,压力更大了。

不说了,还是想想怎么加班挣钱吧!!

最后补充一句,虽然大路老师推荐过《教养的迷思》这书(我不确定),但我知道这书确实是从《穷查理宝典》里面查理.芒格那。再次感谢格老师。也顺便对大路粉说一句,对大路来说,志同道合的同路人对她的帮助远远大于低端粉,让大路可以走的更远的是更优秀的知音,不仅仅是只能从她身上汲取养分的“粉丝”。对,我想说的是我就是这么势利,我是芒格粉。

2016年11月19日星期六 于办公室 16:03

《教养的迷思》读后感(八):教养的误解

我喜欢朋友推荐的书,可以扩大阅读半径,扩展思维。

这本 教养的迷思 是从朋友圈看到的,看到朋友贴出划粗线的地方,我就不太能认可,但是他说可以扩展思维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我立刻找了一本看。

这本书很有意思,不仅是她的观点,也包括她对心理学的学术研究的疑问和鞭挞。她讽刺了学术研究的不严谨,为支持自己的观点而歪曲事实,把弱相关性放大为结论,误导了媒体和大众。

书末,作者自己总结道,这本书包括你没有见过的三个命题。命题1是父母没有能力塑造孩子的人格。在人格方面,孩子与父母相像有两个原因:因为他们继承了父母的基因,因为同属于一种文化或子文化。

命题2是孩子被社会化,他们的人格是被家庭以外、与同辈在一起的体验塑造的。

命题3与类化有关。长期以来,心理学家们认为行为方式,以及与行为方式相关联的情感,会从一个社会情境迁移到下一个社会情境中。根据命题3,这个假设是错误的。一个个体在不同的社会情境中有相同的行为模式倾向,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因为基因的作用。你的基因与你如影随形,但是你与父母和兄弟姐妹相处时习得的行为模式,只有当你与他们在一起的时候才是有用的。孩子不会被迫将以前习得的行为吃力地带到新的情境中,他们完全有能力根据目前的环境习得新的行为。

当人们总结我的理论时很少提到命题3,但我认为这是我的理论中最重要的部分。我的观点被媒体总结为以下几个字:“家长不起任何作用。”家长当然起作用!但是他们在哪里起作用?如何起作用?我对“哪里”问题的回答基于命题3:家长在家里起作用。我对“如何”问题的回答是,关系对所有的人类都起作用。

家长用不同的方式对待不同的孩子,是对不同孩子的行为的回应,而不是影响孩子行为的原因。兄弟姐妹之间的行为差异部分原因是他们之间的基因差异,家长只是对这些基因差异外部表现作出回应而已。

书中很多社会化的观点我都很认同,但却不能同意她的结论。

作者没有亲自做研究和实验,都是从报刊和书本上读到并重新解析了别人的实验结果,以及一些她看来和听来和亲身经历的例子,看似很有说服力,其实也经不起推敲。

比如说,她反复强调,孩子生下来就具有某种特质,他们的基因使他们倾向于发展某种人格。但环境可以改变他们,这个环境不是父母提供的教养环境,而是家庭以外的环境,是孩子与同龄人共享的环境。

但我认为不单是家庭以外的环境,而是外界对她持久的打击,这个打击很可能来自父母,但也可能来自同龄人。两方面持续的刺激或伤害都可能对孩子造成终身的人格影响。我们每一人都可举出这样的例子。

作者认为社区对孩子影响很大,同一社区出来的孩子发展经历相似,但同时又极力否认家庭对孩子的影响,认为兄弟姐妹的性格各异,他们所受的家庭环境影响在他们成年之后几乎荡然无存。可是一个家庭的孩子也必然生活在在一个社区,如果一个社区的孩子性格和发展类似为什么反而一个家庭的孩子不同,这不是很矛盾吗?我想作者一定没有经历过像中国这样的农村社区以及父母同在一个单位工作的家属社区,爸爸妈妈同在一起劳作,孩子们除了上学和回家吃饭睡觉,整天呆在一起玩,整个童年时代都是关系密切的好伙伴,彼此性格依然千差万别,人生的发展轨迹也是迥然相异。

这本书里面为父母的全责开解我很赞同,毕竟我们十八岁以后就是成年人,如果受到足够的教育,就应该为自己负责,努力摆脱父母带来的负面的影响,治愈自己,成为自己理想中的样子,过自己想要的生活,而不是一辈子生活在对父母的埋怨和责怪之中。是的,责怪父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父母是最容易被击中的目标。自从弗洛伊德点上第一支雪茄之后,父母就成为攻击的对象了。可是,父母对我们的影响是勿需质疑不容否定的。父母给了我们基因,决定了我们的家庭经济条件,对作者所强调的社区也就是学区起了决定性的作用。除此之外,父母的性格和行为方式都会对我们带来潜移默化的作用。就用书中作者提到的一位母亲的例子,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远离坏朋友,快速地将其转学到一个偏僻地区,从这种同龄人的负面影响中摆脱,从而走上正途。这也是 孩子的父母力挽狂澜,决策果断,为孩子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这个母亲也可以什么都不做,只是继续烦恼和怨天尤人,眼看自己的孩子走上不归路。所以说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这种影响也许是直接的,也许是间接的,担却是不能被轻易抹杀的。

《教养的迷思》读后感(九):教养的迷思

这本书太令人振奋了。在parenting这个激动人心的事业上我是一位无政府主义者,我不爱相信育儿专家和“父母必读”,反感各种精英校长与模范家长的煽情口号与动情分享,我尤其厌恶“做到这三点孩子不成功也难”或者“说了这三句话就毁掉了孩子的一生”这类神经质的段子。我总觉得这个事情肯定不是三大纪律八项注意那么简单化执行的,然而教育专家们却使劲地鼓吹“对的”vs“错的”,“好的”vs“坏的”,父母家长个个奉如圭臬。“教养”的观念深入人心,所以一年多前我写了一篇《大爱不拘小节》的文章时,甚至觉得自己是不是太任性了。然而Harris告诉我,我不仅是对的,而且恰恰是非常理智的!引用几句吧:“所以不是好的教养方式产生好的孩子,而是好的孩子产生好的教养方式”(p101),“在研究教养方式的研究者所犯的错误中,最严重的一个就是假设父母的教养方式是父母的个性特征。其实它是父母和子女关系的特征,双方是互相影响的”(p448),“不知为什么,专家总有办法把养育孩子的快乐和自主性拿走,把它变成一件苦差事”(p485)“教养的假设是孩子变成焦虑的对象,父母很担心做错事,很害怕一句说错的话、一个不经意的眼神会毁了孩子的一生...... 教养的假设把一个虚假的东西带进美国的家庭,它使真诚的爱的表达变得没有意义,因为它变成义务、虚假的形式了”(p491)。书中的论据和论证过程比这些结论更有力,但我就不剧透了。Harris是美国心理学界的边缘人,真诚的母亲与外祖母,独立思考者与践行者,与此同时,也是乔治米勒得奖作者(杰出心理学著作奖),哈佛心理学教授Steven Pinker为此书作序,对,就是那个Steven Pinker,难道这还不够吗?

《教养的迷思》读后感(十):稍安勿躁,为人父母是快乐的事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养育孩子得要两代人甚至三代人全家出动,不同观念的碰撞自然也有摩擦。信奉科学育儿法的年轻妈妈们常聚在一起分享专家的最新论点,顺带吐槽老一辈的种种“谬误”:溺爱孩子、打骂孩子、放任孩子哭、笑话孩子……而老一辈呢,也以“你们就是被这样带大的,不也好好的吗”固执己见。

有人抱怨,读过的育儿理论越多,越感无所适从。当我们还在纠结怎样的教养方式能培养出真正优秀的孩子,美国心理学家朱迪斯·哈里斯的话却如石破天惊;“父母对孩子的人格发展有长久的影响吗?没有!”她的教育专著《教养的迷思》揣着如此题覆的观点解救了我们的困境,教养绝不该矛盾重重、如履薄冰。

人们习以为常的教养假设固然不是空穴来风,支持者们通过若干临床实验来佐证。然而哈里斯发现,大多数实验的先验条件即是错误的,实验结果套上多种论点都能自圆其说。譬如,早期给孩子读书的父母更有可能培养出聪明的孩子,是因为孩子遗传了父母的聪明,还是父母的教养发挥了作用,抑或是孩子成长于上层社区、就读于好学校造就了他们?是父母对孩子的态度造就了孩子的个性,还是孩子的天性反过来影响了父母对他们的态度?

为了排除这些干扰项,哈里斯选择移民家庭作为重点研究素材。移民家庭的孩子能迅速学会当地孩子的语言,融入他们的文化,年龄越小,越能体现惊人的适应性。与出同时,他们的父母可能还带着原来的口音。不过,若是移民家庭仍旧生活在异国的移民圈子里,语言和文化的改变就不会这么明显。因此哈里斯认为,同伴的影响对个人发展意义重大。儿童早期的社会化自然发生,他们倾向于将自己归入相近的群体,以群体价值观为导向,被群体接受或排斥,会对人格产生永久影响。

相对的,教养假设的意义被削弱,孩子的好与坏不该完全从父母身上找原因,这也是哈里斯遭到苦心孤诣的父母们和教育专家们非议的焦点。但哈里斯强调,她的理论并不代表父母怎样对待孩子都没关系,也没有这种寓意,相反,哈里斯单独辟章节,解释父母和教师在他们影响力所及的限度内如何引导孩子。不是父母做得越多、越爱孩子、越谨慎地死抠育儿守则就越能影响孩子。既要进入他们的世界,又不能越俎代庖,需要相当的技巧。哈里斯提供了几条可行的建议:创造快乐的家庭环境,至少能改变孩子在家里的行为;替孩子选择学习氛围良好的学校,结交适合的玩伴;减少孩子成为群体负面角色的可能,比如让他外表整洁、有吸引力;教师当弱化学生之间的差异,用一个共同目标将他们凝聚起来。

至于那些令人头疼的细节,没必要过于执著,孩子会告诉你应该怎么做。恨铁不成钢的时候,偶尔的打骂不会伤害孩子的自尊;有的孩子反感过于亲密的举止,急于表现自己的独立,有的孩子则需要热烈的拥抱和亲吻来证明爱;分床睡觉还是与孩子同眠是不同文化的产物,本无优劣;当孩子没有变成我们期盼的样子,无须忙着自责。哈里斯说:“父母意味着享受为人父母的快乐。如果你不觉得快乐,那说明你做得太过头了。”在重视教育的现代社会,父母们早早让孩子读书识字学外语,生怕输在起跑线上,尔后抱怨养育孩子的艰辛。倘若这些只是父母们一厢情愿的心理安慰,却要牺牲纯粹快乐的亲子时光,是否得不偿失呢?

某商业精英感谢父母当年的放养式教育,提供安全感又不多加干涉,充分自由和信任是他成长的动力。仔细回想―下我们自己的童年心情,或许就能理解孩子需要怎样的养分、怎样的父母。不必谨小慎微,不用事必躬亲,为人父母应当是快乐的事!

请用微信扫添加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