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读后感 查看格言:人间烟火读后感10篇_读后感_名著读后感_格言网

人间烟火读后感10篇_读后感_名著读后感_格言网

 时间:2020-12-28 23:46:52 来源:人生格言 
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浏览本页手机版

《人间烟火》是一本由邹剑川著作,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页数:25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人间烟火》读后感(一):妙品《人间烟火》

妙品《人间烟火》

——美食文化集锦《人间烟火》品读笔记

素心若水/文

知晓《人间烟火》这部书作,要比了解其著者邹剑川晚些时日。而迟迟没有购买阅读,单就这个标题来说,可能确有点让我不知所云之故。早些时候,青年作家邹剑川(昵称苏白),加我入中国图书出版联盟,前几天又把这部书的电子版全文供我参阅,并让我写些阅读评论文字之类。读书后始知,这部《人间烟火》,却原来竟是他历时十余年之久,精心创作的一部美食文集。

《人间烟火》,详分:舌尖乡愁,楚天食尚,江海滋味,中华名吃,西餐格调,酒兴连绵,茶为佳人,食中雅趣,共八章。一至四章,汇集南北东西各地特色美食名菜,系作者足迹踏遍三山五岳,游走四方各域,又以亲历、亲闻、亲食为背景,精心采撷之作。这几章美食小品,随心适意,娓娓道来。再加上作者下笔爽净利落,又多能涉笔成趣,所述一道道美馔佳食,无不惹人舌下生津,流连兴叹。第五章绍介西餐格调,详写西方的饮食文化习惯,以及异域风情。这章异域格调,再伴以作者华美文笔,确又引人心向往之。因为美谈《人间烟火》,自然便少不了中国美食文化的重要组成元素——酒与茶。酒,是五谷精华,性飞扬,至真,至醇,而至美。茶,为隐中君子,妙于品,至清,至淡,又至雅。而且这酒和茶,又都闲情雅味具足,更传有诸多逸闻佳话,而成为文人雅士的贪好之物。文集第八章,作者妙笔偶记,读者鲜有所闻的食中雅趣。“饮食男女”,“狗肉”,“蹭饭”,“一个高血脂的瘦子”等等,都是的。细细读来,着实又让人于饱飨人间美食而外,更得几分闲情雅趣之乐。

作者心怀高致,性率而真,才情雅趣,漫溢字里行间,而令各章节行文亮点颇多。又常于不经意处,赋墨着色,悦人眼目。私以为,赏读《人间烟火》,最不宜贪多,每读一篇二篇,又或三页五页,恰便最好。又当如品清茶,需置静室,宽心闲坐,烹一杯香茗,再放一段江南丝竹,慢慢细细品呷,方能得茶香、妙音融着书趣儿,余味袅袅,闲情惬意具足之妙。漫品个中妙味过后,却也不忘撷来《人间烟火》的几多亮色,分享给众文友,以供慢读细赏之用。

闲情

我在自己的文章《化一片闲心品世界》中,曾把为文者的创作心态,细分为:真,爱,痴,狂,雅,俗,博,闲等,多种品行和境界。而我最是欣赏并推崇的,便是将闲适心境与文章曼妙意境融为一体的“闲境”之文。以为这种闲文,不单是身体的适闲,而更多的是指淡忘名利之后的“真闲”之境。在文中我又说:“没有名利于心的闲境之眼,看这世界,于文而美,于人而利,于心而适。”因而,据我私下的臆测,曼妙空灵的闲境美文,多是作者闲情逸致外化于笔端的结果。

返观当前的文界与网坛,悬疑奇幻,爱恨情仇,宫斗总裁,鬼怪盗墓种种,泛滥成灾成患,又如何能创作出,经得起读者长时咀嚼品味的闲境美作?

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青年作家邹剑川,却无视这种种虚幻浮华,更以超常的为文定力,抛开世俗名利诱惑,忘情于中国美食文化苑林,作适意畅游。他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四方各地,觅踪寻源,他写泡泡青,红薯藤子,正在消失的古楼世俗美食;写泥蒿腊肉,太和千张,清蒸武昌鱼;写试鱼,藕,靠背螃蟹,小龙虾,螺丝壳里做道场;写洛阳水席,美艳大盘鸡。他也写西餐格调,喝酒与品茶,还有美食中的逸闻雅趣。

而且,美食小品行文中,也都透露着作者足多的闲情逸意。正在消失的古楼世俗美食写道:“鄂城有条街叫古楼街,历代都是正街。这条街也有几千年了。这条街上还有传统的铁匠,做称的,卖红白喜事用品的,卖灯笼的。以前还有卖老鼠药的,跑江湖的,卖艺的。我少年喜欢游走在这条街,看这些传统的手工艺人干活,看老乡们讨价还价。看清代、民国、五六十年代的建筑,看那条几千年来被踩的光溜溜的石头街。看那座我少年以为宏伟建筑的古楼。”

一两个人喝茶中,又这样说:“我以为喝茶,当一个人细品,于青灯黄卷下,满目书香中。在冬日,屋外雪花飞舞,室内炭火正红,蜷于被中,隆冬高炕,有清淡绿茶一杯,读前人著作,心若止水。遇精彩处,以笔作眉批,遇文字拙陋时,提粗笔于糙纸上疾书狂草。间隔时,啜饮一两口茶,可抵了白日里十小时读书写作兴致。”

“ 我以为喝茶,当一个人发呆,于青山绿水处,于河流海滩边,无论红茶、绿茶、黑茶、奶茶,品一分风光,怀一丝闲情。择平日无暇阅读之书报杂志,就清风满怀,自然空灵,天地无限,任小我浮游于苍穹。然后饮一口茶,茶里尽是书香墨香,自然风色,可以怡情,可以陶然。”

……

上述章节篇章,若非闲情漫溢,作者又哪里会写出如此闲意十足之文?

不敢说,《人间烟火》里的随笔小品,已然尽善完美,篇篇都是闲境佳品。而且,作者的笔尖上,时常也萦绕了淡淡的情丝和乡愁,但在浮华躁动的当世,还能有如此闲情为文之心,并写出足值读者赏阅品读的美文,也确是难得而且可贵了。

雅趣

雅,常与高比肩,谓之高雅。对于嗜读书的人,大抵都会沾染一些的。然而,但以当今之文来看,抛却附庸风雅而外,真能抵雅境之三眛,而又令人感叹不已者,实在也不是多见。而那妙趣横生之文,也并非即是随处可见。再若将那雅与趣,融合一起,呈现雅而有趣,趣而优雅之态,更是非同一般,实属难得而罕见了。

邹剑川在人间烟火中,写足了美菜佳肴,更把诸多濒危的民间小吃,民俗美食风物,述诸笔端,带读者追往思昔,留念那一段段倏忽易失的美好时光。而后,他又带读者,一起酌酒,围坐品茶。及到酒醺茶酣之时,却又把几多食中雅趣,撷来与众品赏。在那之时,我忽然就觉得,这《人间烟火》美文,倒很有些明人张岱小品的笔意和余韵了。我甚至还想,那美文中的雅趣与高致,也堪与张岱小品很有一比了。张岱陶庵梦忆有“湖心亭赏雪”,人间烟火有“一两人品茶”;张岱有“西湖七月半”,邹剑川有“君山品银针”;张岱有“柳敬亭说书”、“扬州瘦马”,邹剑川有“随州蜜枣”、“美艳大盘鸡”。

而且,行文的雅趣妙意,《人间烟火》中也随处可见。在翘嘴鲌篇,吃腌制翘嘴鲌,作者以其精湛的厨艺,烹成世间美味,啖食的时候,文中这样写,“每至此时,药酒二两,啤酒若干,闲书一册,报刊若干,思绪万千,独酌微醺,直去了半生的浮尘与清梦。”欣享世间美食,还要闲书下酒,这,却又是何等的雅意与高致?又如,作者吃过小龙虾之后,就再撷来一个段子凑趣儿:“网上流传一幅图片,是一个男青年握着一个女青年的手,说“姑娘!和我一起喝啤酒吃小龙虾吧!然后找个安静的地方探讨人生。”此时此地,啖食美味意犹未尽之时,再补上这么一个让人忍俊不禁的段子,却又是怎样的恒生妙趣?再有,“翠花盛宴”写道,“我童年时,常偷吃腌菜坛子里的腌辣椒吃,因为盖子常揭开,敞了空气,坏了一坛子好辣椒的“性命”。”孩子的童心童趣,调皮、贪玩和好奇之情态,一时之间,也全都跃然纸上。

逸兴

早时候读李白诗《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遇“俱怀逸兴壮思飞,中间小谢又清发”句,看了前人的注解,自以为也便是懂了。但并不真能明了诗中“逸兴”为何?人的思绪缘何而又能飞?而且,这“逸兴”与那“壮思”之间,却又存在何等关系?

后来,我读作家孙犁云斎小说续弦一篇,曾有一段文字,感觉写的异常曼妙有趣儿。小说大意,写“我”的结发妻子,因病故去,朋友们看我一个人孤单过活,实在不易,就热心的为我绍介续弦之事,也好让我欢度寡味余生。我当时的条件不是太好,又是个偏爱执笔写字的文人,相亲时,我未经如何刻意装扮,身穿日常衣服,头戴一顶旧帽,很是随意的便随友去相亲了。其结果是,朋友回来告诉我,人家女方很看不上我的落伍模样,尤其不喜我头上戴的那顶旧帽子。至此,续弦之事也便放下。后来,朋友又力劝我再去相亲,我实在执拗不过,也便又去相亲了。有了前车之鉴,这一次相亲,我就没有戴那顶旧帽子。

读在这里,记得当时,我都要为文中“我”的迂腐而雅的幽默趣味儿,仰天长笑了。作家孙犁在文中说,这样的地方,也便是“逸兴”了。于是,我大悟李白逸兴诗的绝妙之处。也始明白,所谓逸兴之文,绝非是作者冥思苦想出来,而是作者闲情逸致满溢于心,而生发或冒将出来的为文兴致。我读书多年,古今名家之作确也涉猎不少,但像这种逸兴之文,实在少数而又罕见的很。

美文小品《人间烟火》的行文风格,在我品读之后以为,作者邹剑川,谋篇随心所意,下笔爽净快捷,而他心中漫溢的闲情逸致,引得文思乱飞之处,在文中,也便时有所见。

“鱼圆子里加点老或嫩豆腐、太和千张皮子,水灵灵的白萝卜,大蒜叶子,也可谓淡而有味,品之,其鱼味在有无之间,而一清淡汤灌下,更是五脏六腑都通透了,妥帖了。我本楚狂人,无鱼且能欢?”呵,食鱼圆子,而一清淡汤灌下,那五脏六腑都通透妥帖的,当是何等爽意?文末忽然就冒出“我本楚狂人,无鱼且能欢?”,这生发妙处,又令人怎样的不可思议?

“酒里的人生难得糊涂,世上的事稀奇古怪。我只要三分的醉意,就可以飞起来。”飞起来干什么?“看着月亮说,我们三个好快活。”酒后之逸兴,已然分不清了,哪个是诗人,哪个是我了?

细读那“一个高血脂的瘦子”,若说整篇都是逸兴壮思之作,也并不算过。

又有时,作者的逸兴壮思之下,连那司空见惯的语句,也都愈发的生动鲜活了。“山山水水,走过路过了,我还是我。只是忘记了,忘记了一切。忘记了眼泪,忘记了煎熬,忘记了蹉跎,忘记了谁谁谁,忘记了你你你。”

“为了告诉别人我是一高血脂的瘦子,我吃得好喝得好混得好活得好,我真想把那张高血脂化验单照下来,贴我博客,做我论坛签名,印在我衣服上。”

这几处叠字叠句的连用,所生发的神采奇趣,却又是怎样的妙不可言。

赏读至此,总算是把这《人间烟火》,粗略谈了个大致梗概。也把文外的闲情、雅趣和逸兴几多偏见,信口乱说一个囫囵吞枣。但我更多的意思,想通过这样的品评与浅说,试图引领了读者,更深一步去了解并认识,文字背后,那个赋予其鲜活生命之美的执笔著文之人。

2015-12-27 写于天津

《人间烟火》读后感(二):于美食中体味人生 ——评邹剑川《人间烟火》

于美食中体味人生

——评邹剑川《人间烟火》

徐德文

初识剑川,是在一个出版群里。甫一进去,就发现满屏暗蓝色的大号文字一行行向上飞滚,间或有几行小字携裹在其中,犹如火山熔浆突袭后烧焦的残木,原来是一位极其高调的文化公司CEO正在“键”战群儒,嬉笑怒骂,挥斥方遒。他用嘲讽戏谑的语气鞭挞出版中的种种乱象,招致一波又一波猛烈的攻击,很快就被踢出群去。我和另外几人不忿,批评踢他的管理员不讲民主,剥夺他人的言论自由,于是这个风一样的男子又回来了,带着他鲜明的个性和犀利的语言。这是个打字比思维还快的家伙,你的目光绝对跟不上他打字的节奏,有时我都怀疑电脑后面坐着的是不是一个机器人。

但是,这样一个气势不凡(其实我想表达的是自命不凡,照顾一下情绪,以下同),一边说话一边放鞭炮,把沉闷无趣的僵尸群炸得乌烟瘴气的家伙,竟然是个走遍大江南北的美食家,还写了一本细腻精致的美食书,估计连这本书都有点摸不着头脑。有时我就在想,这个精力旺盛风风火火的家伙怎么还有时间吃东西呢?拿着《人间烟火》这本书,我才发现,他不仅有时间吃,而且还吃出了思想,吃出了智慧,吃出了感悟,吃出了各种各样的情,爱情,恋情,亲情,友情,人情,故乡情,未了情,无一不在书中,娓娓道来,沁人心脾。

这本书首先是一部美食地图,作者引经据典,结合自己的游历和口感,对鄂菜及其它菜系中的特色菜品进行了饶有趣味的详尽描述,不遗余力地为一些苍蝇馆子大肆吹捧。不过估计他也没有收到过一分钱的广告费,还自己补贴了不少,证据就是,有个别馆子还没等到这本书面世,就已经消失在遥远的岁月里了。当然,绝大多数老字号依然在时光里坚强伫立,下次剑川盛情邀你到湖北游玩,而他的电话又不幸一直关机的话,其实你完全可以捧着这本书,循着剑川曾经吃过的嘴迹,吃它个昏天黑地气势磅礴。而这,或许就是他邀你来的初衷和理想情怀吧。

其实光写美食未免有些枯燥无味,毕竟你在那边狂吃,我在这儿打望,怎么看都不像是厚道的做派。这本书却融入了作者的真情实感,张扬着作者的强烈个性,读之如见真人,阅之而知真性情。“我本楚狂人,无鱼岂能欢?”“疏狂本非楚人态,仁义道统复何求?自在本心本自在,原来精神原抖擞。”一个自信阳光的文艺青年形象跃然纸上,在风卷残云后的餐盘里傲然独立,直接秒杀西楚霸王项某。

身处同一时代,字里行间自然有不少共鸣的东西。看到一个人喝酒,便让我想起N多年前雅鲁藏布江边那些远离现代文明的日子,一个人在烛光下用量杯斟酒,五十毫升五十毫升地浇灌乡愁;看到喝醉后那些荒唐事,便想到自己青葱时代那些醉生梦死的日子;看到用棉花钓傻青蛙,想着自己在昆明也干过同样的事,不禁莞尔;看到《一个高血脂的瘦子》这篇,我已经完全忍俊不住,差点笑破维生素B2偷偷溜走的嘴唇。

然后熊掌二字便跃入我的眼帘,好家伙!竟敢偷吃国家保护动物,一股凛然的正气让我愤然而起,拔出手机,只待一看到剑川吃了熊掌,便报案抓人,书证确凿,看你往哪儿逃?奈何这家伙实在滑头,熊掌来熊掌去,就是不见动筷子!

很久以前读过梁实秋先生的《雅舍小品》,剑川这本书看到后面,也体味出浓浓的“秋”味来了。在美食中体味人生,参悟智慧,于平凡中显真诚,豁达中见洒脱。没想到看到最后一章,剑川最推崇的美食写作大家竟然就是梁实秋,这,这,这,你让我情何以堪啊?还以为是自己的独到见解呢,靠!

2015-09-21 13:24:37 现代印象

顾长安:九份烟火一份愁—读苏白新书《人间烟火》

顾长安

认识苏先生,纯属偶然。

作为资深文青大妈,人前拿捏着一份矫情,会说,缘分啊!背后私下里撇撇嘴,说,其实是猿粪。不过就是某一天无意中发现身在了某一个新群中,然后总能看到一个有长长定语头衔配着恍惚是帅哥头像的人上蹿下跳,不,文人说是舌战群儒;俗气一点说是撕逼。

但仅仅是他那一串串的近期计划、从业简历、现时职位,已然闪瞎众人的钛合金狗眼。

是的,苏先生成功颠覆了霸道总裁在我心目中的美好形象。但用他的话说,是我们这些人无法接受一个活生生的霸道总裁就这样出现在身边,还不甩你的现实。

都说文如其人,其实这话并不准确。很多时候单看文字,你无法想象文字背后的那个人的真实模样。这话尤其特别适合苏先生。

就如没看他文字之前,我实在想象不到这样做人高调、言语犀利的人,写起男欢女爱来居然也有一份内敛的细腻柔情。

说远了,其实今天想说说苏先生的新书《人间烟火》。

惯常高逼格的书名,配着浅淡的底色,还没翻开,已然迷蒙了双眼。有一种“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的宁静致远的意境。

想起自己从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富养姑娘,一路堕落成满面尘灰烟火色的黄脸娃妈,不胜唏嘘。倘若日常饮食,也能有一份看人间烟火的淡定从容,世间又何来这许多的怨妇?但唐人有诗说“贫居往往无烟火”,所以那一份缭绕,合该是幸福的代名词。

虽然也做得出几样精致叫人称赞的美食,但我并不是一个吃货,从不挑剔饮食,保持日常身体所需即可。所以,美食对我向来没有什么吸引力。叫一个常年需要保持身材的人去翻看一本美食书籍,无异于让一个厌食症患者吞掉一个巨无霸汉堡,还是加长尺寸的那种。

但是,这本书还是成功的吸引了我。

大约彼此年纪接近,苏先生美食背后的沉淀的人情往事,尤其的能叫人共鸣。

很多美食,无关乎地域。等到你看到的时候,才恍然发现,哦,原来相隔千里之外的人们也在吃着。

豆蔻年华时曾经陪我一起早起吃汤包的那个人,早已经移情别恋;跟我说青菜不能叫做白菜的那个人,却如同我爱过的牛肉面一样长情陪伴。他的母亲曾坐在灯下细细的剥去红薯藤上的丝,就为了给我炒一盘爽口的小菜;看到家乡的徽菜,会突然鼻头酸涩,一种他乡遇故知的感动。。。。。。。

细细的看下去,在每一个食材里,似乎都能寻到自己岁月的倒影。熟悉的名字,一瞬间就想起深埋在记忆里的味道。也会感慨,怎么有人记忆这么好,吃过这许多的东西,记得那一道道的菜,写得出如此的活色生香?

从东到西,从南到北,从中土到外邦,从吃到喝。。。。。。土也土的有趣,洋也洋的兴味,当是案头一本值得常常翻阅的书。

旷达的文字,真诚的情感,是属于男子特有的一种品评,却能给人一种别样的人生体会。当为人妇,洗手作羹汤,做的不是一顿饭,而是一日又一日宁静的岁月。那些闪过在眼前的香气,不是吞食瞬间的满足,而是唇齿后岁月留下的细微的感动和一份深情却不哀伤的乡愁。

那炊烟起处,有等你归途的亲人,有陪你吃饭爱人,有路途里给你一段居家温情的陌生人,无论宽居或斗室,便都是人间最好的地方。

作者系晋江中文网签约作家,印象文化高级策划编辑,旅美作家,现居德克萨斯。

《人间烟火》读后感(三):顾长安:九份烟火一份愁—读苏白新书《人间烟火》

顾长安:九份烟火一份愁—读苏白新书《人间烟火》

顾长安

认识苏先生,纯属偶然。

作为资深文青大妈,人前拿捏着一份矫情,会说,缘分啊!背后私下里撇撇嘴,说,其实是猿粪。不过就是某一天无意中发现身在了某一个新群中,然后总能看到一个有长长定语头衔配着恍惚是帅哥头像的人上蹿下跳,不,文人说是舌战群儒;俗气一点说是撕逼。

但仅仅是他那一串串的近期计划、从业简历、现时职位,已然闪瞎众人的钛合金狗眼。

是的,苏先生成功颠覆了霸道总裁在我心目中的美好形象。但用他的话说,是我们这些人无法接受一个活生生的霸道总裁就这样出现在身边,还不甩你的现实。

都说文如其人,其实这话并不准确。很多时候单看文字,你无法想象文字背后的那个人的真实模样。这话尤其特别适合苏先生。

就如没看他文字之前,我实在想象不到这样做人高调、言语犀利的人,写起男欢女爱来居然也有一份内敛的细腻柔情。

说远了,其实今天想说说苏先生的新书《人间烟火》。

惯常高逼格的书名,配着浅淡的底色,还没翻开,已然迷蒙了双眼。有一种“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的宁静致远的意境。

想起自己从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富养姑娘,一路堕落成满面尘灰烟火色的黄脸娃妈,不胜唏嘘。倘若日常饮食,也能有一份看人间烟火的淡定从容,世间又何来这许多的怨妇?但唐人有诗说“贫居往往无烟火”,所以那一份缭绕,合该是幸福的代名词。

虽然也做得出几样精致叫人称赞的美食,但我并不是一个吃货,从不挑剔饮食,保持日常身体所需即可。所以,美食对我向来没有什么吸引力。叫一个常年需要保持身材的人去翻看一本美食书籍,无异于让一个厌食症患者吞掉一个巨无霸汉堡,还是加长尺寸的那种。

但是,这本书还是成功的吸引了我。

大约彼此年纪接近,苏先生美食背后的沉淀的人情往事,尤其的能叫人共鸣。

很多美食,无关乎地域。等到你看到的时候,才恍然发现,哦,原来相隔千里之外的人们也在吃着。

豆蔻年华时曾经陪我一起早起吃汤包的那个人,早已经移情别恋;跟我说青菜不能叫做白菜的那个人,却如同我爱过的牛肉面一样长情陪伴。他的母亲曾坐在灯下细细的剥去红薯藤上的丝,就为了给我炒一盘爽口的小菜;看到家乡的徽菜,会突然鼻头酸涩,一种他乡遇故知的感动。。。。。。。

细细的看下去,在每一个食材里,似乎都能寻到自己岁月的倒影。熟悉的名字,一瞬间就想起深埋在记忆里的味道。也会感慨,怎么有人记忆这么好,吃过这许多的东西,记得那一道道的菜,写得出如此的活色生香?

从东到西,从南到北,从中土到外邦,从吃到喝。。。。。。土也土的有趣,洋也洋的兴味,当是案头一本值得常常翻阅的书。

旷达的文字,真诚的情感,是属于男子特有的一种品评,却能给人一种别样的人生体会。当为人妇,洗手作羹汤,做的不是一顿饭,而是一日又一日宁静的岁月。那些闪过在眼前的香气,不是吞食瞬间的满足,而是唇齿后岁月留下的细微的感动和一份深情却不哀伤的乡愁。

那炊烟起处,有等你归途的亲人,有陪你吃饭爱人,有路途里给你一段居家温情的陌生人,无论宽居或斗室,便都是人间最好的地方。

作者系晋江中文网签约作家,印象文化高级策划编辑,旅美作家,现居德克萨斯。

《人间烟火》读后感(四):高血脂瘦子的舌尖写意

高血脂瘦子的舌尖写意

——读邹剑川美食文集《人间烟火》

文马骅

资深吃货通常过不了体检这一关,这不,邹剑川就被查出了高血脂。

湖北籍作家邹剑川的美食文集《人间烟火》甫一上市,便在当当网当了一本回来。拆开包装,写意的封面;两天读完,写意的内容。两者高度统一。

读他的后记《一个高血脂的瘦子》,在莞尔之际,突然想到了清朝的袁枚。

袁枚也是一位如假包换的吃货,但晚年健康指标不佳。从他的诗集来看,他往往要服用大黄一类去火的药,明显是他平日吃得太多太好了,为食所伤。虽然袁枚也活了82岁,但当时的人认为,他若不是太会吃太讲究吃,而懂得节食,说不定能活到一百岁。

健康如此重要,连邹剑川都在后记中感慨:“我的余生,可能只能在纸上谈谈吃喝了”。

仅此一句,便把他在美食经历上拉起的仇恨瞬间秒杀,心生同情,但也心存质疑,这个资深吃货能做到吗?

邹剑川从16岁开始就在文字上关注吃吃喝喝了,《人间烟火》是他20年美食文章的结集。

美食文章最怕编写成攻略或食谱,读来索然无味。《人间烟火》百篇美食之文,全为作者“亲身经历、体验、品尝、思考和感受”的原创之作。读者跟着作者在大江南北经历一场场舌尖的“艳遇和惊喜”,在他的文字中体验到美食的情趣、高度和艺术,这与作者的写作态度密切相关。邹剑川认为“对食物的记忆和描写,我认为它是生活,也是正在发生的历史”;同时他把视线聚焦到民间,“去当地百姓去的饭馆,寻访他们的家常食物”,这一下拉近和读者的距离,代入感顿生。试想,他把高高在上的满汉全席写得再好,也不会有这样的效果吧。

因此,邹剑川的《人间烟火》,就是他的人间烟火,是众多读者的人间烟火。

邹剑川的美食文章,总是循着情感和光阴的线索,和人情味和日子有关,这是建立在舌尖又高于舌尖的记忆。

他写年少时父亲捕捉青蛙作为家里的肉食时,这样写道:“那个时候,我们没有钱;那个时候就是有钱,市场上的东西也很少;那个时候,我和妹妹坐在家里想,今天有肉吃就好了”。有过同样窘境的读者,一瞬间被拉回那个真实年代,心中难免波澜泛起。

他回忆面条,“记得邻居是个河南人,常端着碗面条,蹲在门口,有滋有味地吃着,嘴巴发出呼噜呼噜的响声”。这是活生生的生活镜头里的细节,老电影的画面感就这样浸润你的眼睛,你在面条之外看到了比面条更重要的东西。

他叙述和夫人在阳朔吃啤酒鱼,这样说:“我们两个人吃了很久,说了很多话。那鱼里的酒意却没有品出来,那鱼的滋味也记不真切。我想,那个时候的爱太浓,情太切,所以完全忽略了美食的滋味。”这是应该出现在美食文章中的文字吗?是的,应该,它让美食溶进了万般佐料都做不到的滋味。

他说自己爱喝爱尔兰咖啡,“因为我喜欢叶芝这个人。喜欢他的句子,也就喜欢上他的国家。”他写在丽江酒吧看到跳舞的藏族女孩,不禁想起大学的女同学,“这个女同学让我心痛了很多年,是真正想起来心痛、叹息的那种。现在还有淡淡的痛楚,定期偶尔发作。”爱与遗憾,就这样流淌在作者要说的咖啡和酒的故事里,故事很动人。

在《人间烟火》里,这样逼近人心,贴近人情的文字比比皆是,它使得本来“物”的描述变为“情”的延伸,人间烟火本来就不仅仅是柴米油盐,更多的是世态人心,邹剑川两者都做到了。

曾经有一个时期,以先锋派文学为代表的西式汉语着实火了一把,诘屈聱牙的汉语最初确实给读者带来智力挑战的刺激,但随着时间的检验,那些历久弥香、有着中国传统文字之美的语言,才真正在读者心中扎下根基并为读者钟爱一生。

撇开书本的内容,即使从文字风格上,《人间烟火》也是一个极好的范本。作者邹剑川应该浸淫古典文学良久,得起真传,又运用于生活气息浓厚的现代汉语,仿佛是汪曾祺先生的弟子。

中国古典文学,文字洗练写意,寥寥数字便可表达万千气象。汪曾祺先生的文字,兼有古典之美和现代生活的平实,极尽短句之奥妙,仿佛一把匕首,单刀直入,刀刀入心。

邹剑川也有这样一把匕首。

“每个人都有拿手菜,我的拿手菜就是泥蒿腊肉”;“我到洛阳时,当地的朋友推荐我吃大盘鸡 ”;“到了梁子湖,为的是吃鱼”……这是他的一系列文字的开篇,不矫情不造作,简约平淡之中,便把一个个悬念甩给了你。

他写小笼包,“圣宫汤包,其实就是天津汤包,俗称小笼包。皮薄、肉厚、油多。”

他写牛肉面的辣,“辣得你想流眼泪,辣得你嘴巴咽喉里像捅进了火钳子一般,但你就是和这辣椒较上了劲。偏要吃完!看是你厉害,还是我厉害。”

他写一个人喝酒,“李白喝醉的时候看见了月亮,他说对影成三人。他醉了,盛唐也醉了。”

……

瞧,这就是邹剑川的文字。他没有故弄玄虚跩词汇跩形容,没有过长的结构复杂的句子,可就是这样,口语化的文字,长短句的配合,写意文字的韵律、节奏就出来了,文字的美的就出来了,这是不张扬的显摆,没有实力的作者不敢这么做!

无论是给自己读,还是推荐给爱写作爱阅读的朋友,或者给上学的孩子一个好的范本,《人间烟火》都值得收藏。

希望高血脂的瘦子,可以继续美食之旅而没有血脂的负担,期待他更多的作品。

作者:麻辣麻花,实名马骅,文字爱好者,安徽合肥业余撰稿人。

《人间烟火》读后感(五):一个人的美食传奇

一个人的美食传奇

暖胃暖心的烟火滋味

——读邹剑川的《人间烟火》

文/吕峰

自古以来,文人是爱吃的,也是会吃的,如果列举的话,可以列出一长窜的名字,其中不乏闪耀千古的名字,苏轼、倪瓒、李渔、袁枚、郑板桥等。雅人邹剑川也是一个将美食进行到底的痴人,他的《人间烟火》不仅是一本暖胃暖心的书,也是他一个人的美食传奇,能把你带入一个滋味无限的美食世界。

湖北省自古以来就是美食汇聚之地,鄂菜是中国的传统名菜。作为土生土长的湖北人,邹剑川对家乡的美食念念不忘,在享受美味的同时,不忘为家乡的美食扬名,让更多的人了解湖北的美食,进而去享受它们的美妙滋味,如《襄阳大头菜》、《太和千张》、《罗田吊锅》等等。在这些包含浓浓乡情乡思的美文中,他向人们介绍了一些行将消逝的饮食习俗,不仅唤醒了老人心中深埋的记忆,也让年青人可以了解故乡的味道,如《腊日灌肠格外香》:“随州灌肠可红烧也可烧烤,是一种风味独特的食品。我小时候常喜欢在河滩生野火,烤灌肠。烤到皮焦油出,享受野外烧烤之乐,倾听河滩的百鸟鸣唱,百虫欢歌,那真是人世间最大的乐趣。”

书中有历史,它把美食的历史用一种极为轻巧的笔墨娓娓道来,让人异常轻松,如《清蒸武昌鱼》:“武昌鱼味道鲜美,久负盛名,三国时因反对孙权建都武昌,江左大族有“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之说,到了近现代,毛泽东化用作词“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更让武昌鱼名满天下。”如《湖北蒸菜》:“据说这菜始于元代,由于灾害,仙桃人用杂粮磨成粉,伴青菜、藕块、河虾等蒸熟了充饥。到了陈友谅起义时,士兵们食用这种蒸菜大胜元军,从而这道菜风行江汉平原,并波及鄂东南、鄂西北等地。”

童年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是无限美好的,更多的时候是体现在吃食上,可能是零食,也可能是妈妈做的一道美味。在书中,邹剑川描述了许多让他难忘的口齿留香的童年美食,如《藕》:“鄂城有一种卤藕,取粗、老之藕,切片,与茶叶蛋混煮,用五香、八角等卤料,以重酱油浇之,上干红辣椒,小孩子很喜欢吃。我少年在学校常买此物,一角钱用报纸包几片,是孩童零嘴。”如《石花粉》:“石花粉对于少年的我而言,那是天籁,是福音,更是那炎热夏天的清泉。这般的畅快与美妙,或许隔着时间的烟火,多了岁月的酝酿,才能越发深切地体味。”

苏轼曾言“人间有味是清欢”,邹剑川对植物的藤花果茎也是情有独钟,在他看来,人间最有味的是这清淡的欢愉啊!闲暇时,泡上一杯清茶,品尝一盘春盘素菜,再啃上几个瓜果梨桃,心情是无比的舒坦。在《人间烟火》一书中,邹剑川用一种近乎精致的笔墨写下了一篇篇清新雅致的美文,让人品读之后,嘴腔里也有了挥之不去的清香滋味。如他在《红薯藤子》中写道的:“红薯藤子是一盘饱含春意与植物清新的菜,它来自天然的食材,它晶莹如玉,它新鲜爽口。它略麻,裹挟着微苦的汁液,它清脆,如果带点皮会有嚼劲。这是一道亲近自然的菜,也是一道让你肠胃和舌尖品尝到春天味道的菜。”

品读《人间烟火》,就是品读一位美食达人的独属食经,它让你明白,美食不仅仅能满足我们的口腹之欲,更能反映了一个地区的文化背景,也足以让你轻易就获得一份妙不可言的享受,美哉乐哉!

作者系江苏徐州作家。

《人间烟火》读后感(六):《江湖剑客无情刀》---读邹剑川美食图书《人间烟火》

《江湖剑客无情刀》---读邹剑川美食图书《人间烟火》

赵国燕王/文

初识邹剑川先生是在王国军的作家群里面,最初他在我眼中的形象是:装逼大王,每天自称是多少个公司的策划总监,多少公司的总经理,多少公司的CEO。

他总到在群里征集无数件,他说四千部稿子,只过终审十几本,用他的话说:十五万,自费,闪电出。

当然,我也没有看到他有一本自费的书出来。

因为,对于写作者来说,少则一万,多则两三万的自费资金不是一般作者可以承受得起的,本来是为了写一本书,换几千块钱零花钱、买酒钱、买烟钱、生活费。如果要他们拿出一大笔钱来出一本卖不出去的书,简直比杀了他们更可怕。

在这一点上,邹先生可谓是良心出版商。

他也曾向我约稿多次,只是本人写稿慢,文笔不雅,总是难以达到他的要求,因此一直没有合作成功。

不过,他依旧给我封了印象文化公司的影视总监,负责培养IP作品,进行公司剧本的销售和审核工作。

在这一点上,他是大气而有才的,是作家圈的伯乐。

说到他,最重要的特质是霸气,他最以为为傲的是舌战群儒的历史,他曾经将无数文人骂得狗血临门,无地自容。

为什么呢?

因为他自身有一股侠气,文字似剑,直指人心,杀人魂魄于无影无踪。

他骂过的人,下次就见了他只能潜水了。怕他。他有一种无敌的气势,语言快,攻击力强,就像战场上的机关枪,将无数文人打得毫无还手之力。

他的文字锐利,一刀杀一人。他是一名剑客,却佩带了一把无情刀。在论坛上,在天涯上,在湖北的各大网站,在各大QQ群,他像一位勇士,对于各种挑衅的文人还以恶斗。

无数文学新人被他的这种气势吓倒,拜倒在他脚下。

可是,他却从来没有出过一本书,只空有一身吹牛的本领。曾在几年前找印刷厂印了一本《随意》,一本一百五,倒也卖了几百本。

《人间烟火》是他的处男作,算上让我觉得惊艳的感觉。

他写《喝酒》:“我有饭局机会并不多,即便有也是叨陪之客,履行喝酒任务,逐一和在座之人把盏。能喝不能喝,并无多少讲究。整个单位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县团级,一千多号职工。往省里、京里去大面上算一个单位的得有好几十万人。一个系统,一个单位,多留着情面,包含热情,喝酒多为联络感情,互相认识,纯粹友谊,此等酒喝得随意、自然、亲切。”

文字多变,有力,真实,有意思。让我看到一个别样的邹剑川,不再是剑客,却是凡人。

他写《诗酒江湖》:“鲁迅以破船载酒江湖行自嘲,躲进小楼成一统最终还是要俯首甘为孺子牛。要吃草挤奶,更要一船好酒。冷峻如鲁迅也要酒培文兴,可见酒在文字文化中的分量。

至于高阳酒徒般的奇才古龙更是无酒不欢,无酒不文,甚至因酒而死。

一个人喝酒作诗,是清雅,是孤独,是**。两个人喝酒作文是共剪西窗时分的肝胆相照。中国的文化中荡漾着酒的精魂,中国是诗的国度,更加是酒的国度。

曹操以杜康解千古之忧,陶潜以村酒浇心中之块垒,王右军指间酒气奔洒成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欧阳修颓然而醉沉吟出《醉翁亭记》文。

酒与诗酒与文,酒和文化结下不解之缘。酒本是水,其间有真味。文本是字,真意在其间。酒间有至诚至性,文中有旷达至美。酒气畅达,文气畅通。酒通人性,文抒胸臆。酒解万古之愁,文发千古之忧。”

这一篇是我最喜欢的,有古代侠客的气度,文字干净,有力,文笔优美得像个娘们。但是写到诗和酒,他又是如此的浪漫,写到因酒而死的古龙,极尽惋惜之情。

对于古龙,我也是有话要说的。作为一个不太知名的作家和编剧而言,我是将古龙当成大师来看待的,他爱女人,多情,却也无情。爱酒,也死在酒上,直到喝得吐血。

我是没有古大侠这种风度,偶尔喝醉只得呼呼大睡。

邹剑川的文字让我读到了诚意、大气、文雅,像位兄长一样为我们讲述那些关于食物、关于美食、关于各地的风土人情、关于湖北的美食历和文化。

他做到了文化的传承,这一点,我敬佩他。

我的新书《文人的茶道江湖》已然过了出版社的终审,但是十二万的书稿,还有十一万字要写,我现在就想,到时候,向邹剑川先生写上一篇二千字的代序,我想这份面子,他还是要给的罢。

同时也祝我的美食图书大卖。

邹剑川的这本《人间烟火》值得全天下爱好美食的业内人士、吃货们、文人、职场人士、学生一族、成功人士都来购买。祝它大卖个五万册吧,这样我们下一次可以策划更好的畅销书出来。

赵国燕王:武汉某著名建筑房产开发商营销经理,印象文化影视策划、影视编剧、策划编辑,作家、编剧,多部剧作在央视播出,多部图书签约出版。

《人间烟火》读后感(七):高血脂瘦子的舌尖写意 ——读邹剑川美食文集《人间烟火》

高血脂瘦子的舌尖写意 ——读邹剑川美食文集《人间烟火》

文马骅

资深吃货通常过不了体检这一关,这不,邹剑川就被查出了高血脂。

湖北籍作家邹剑川的美食文集《人间烟火》甫一上市,便在当当网当了一本回来。拆开包装,写意的封面;两天读完,写意的内容。两者高度统一。

读他的后记《一个高血脂的瘦子》,在莞尔之际,突然想到了清朝的袁枚。

袁枚也是一位如假包换的吃货,但晚年健康指标不佳。从他的诗集来看,他往往要服用大黄一类去火的药,明显是他平日吃得太多太好了,为食所伤。虽然袁枚也活了82岁,但当时的人认为,他若不是太会吃太讲究吃,而懂得节食,说不定能活到一百岁。

健康如此重要,连邹剑川都在后记中感慨:“我的余生,可能只能在纸上谈谈吃喝了”。

仅此一句,便把他在美食经历上拉起的仇恨瞬间秒杀,心生同情,但也心存质疑,这个资深吃货能做到吗?

邹剑川从16岁开始就在文字上关注吃吃喝喝了,《人间烟火》是他20年美食文章的结集。

美食文章最怕编写成攻略或食谱,读来索然无味。《人间烟火》百篇美食之文,全为作者“亲身经历、体验、品尝、思考和感受”的原创之作。读者跟着作者在大江南北经历一场场舌尖的“艳遇和惊喜”,在他的文字中体验到美食的情趣、高度和艺术,这与作者的写作态度密切相关。邹剑川认为“对食物的记忆和描写,我认为它是生活,也是正在发生的历史”;同时他把视线聚焦到民间,“去当地百姓去的饭馆,寻访他们的家常食物”,这一下拉近和读者的距离,代入感顿生。试想,他把高高在上的满汉全席写得再好,也不会有这样的效果吧。

因此,邹剑川的《人间烟火》,就是他的人间烟火,是众多读者的人间烟火。

邹剑川的美食文章,总是循着情感和光阴的线索,和人情味和日子有关,这是建立在舌尖又高于舌尖的记忆。

他写年少时父亲捕捉青蛙作为家里的肉食时,这样写道:“那个时候,我们没有钱;那个时候就是有钱,市场上的东西也很少;那个时候,我和妹妹坐在家里想,今天有肉吃就好了”。有过同样窘境的读者,一瞬间被拉回那个真实年代,心中难免波澜泛起。

他回忆面条,“记得邻居是个河南人,常端着碗面条,蹲在门口,有滋有味地吃着,嘴巴发出呼噜呼噜的响声”。这是活生生的生活镜头里的细节,老电影的画面感就这样浸润你的眼睛,你在面条之外看到了比面条更重要的东西。

他叙述和夫人在阳朔吃啤酒鱼,这样说:“我们两个人吃了很久,说了很多话。那鱼里的酒意却没有品出来,那鱼的滋味也记不真切。我想,那个时候的爱太浓,情太切,所以完全忽略了美食的滋味。”这是应该出现在美食文章中的文字吗?是的,应该,它让美食溶进了万般佐料都做不到的滋味。

他说自己爱喝爱尔兰咖啡,“因为我喜欢叶芝这个人。喜欢他的句子,也就喜欢上他的国家。”他写在丽江酒吧看到跳舞的藏族女孩,不禁想起大学的女同学,“这个女同学让我心痛了很多年,是真正想起来心痛、叹息的那种。现在还有淡淡的痛楚,定期偶尔发作。”爱与遗憾,就这样流淌在作者要说的咖啡和酒的故事里,故事很动人。

在《人间烟火》里,这样逼近人心,贴近人情的文字比比皆是,它使得本来“物”的描述变为“情”的延伸,人间烟火本来就不仅仅是柴米油盐,更多的是世态人心,邹剑川两者都做到了。

曾经有一个时期,以先锋派文学为代表的西式汉语着实火了一把,诘屈聱牙的汉语最初确实给读者带来智力挑战的刺激,但随着时间的检验,那些历久弥香、有着中国传统文字之美的语言,才真正在读者心中扎下根基并为读者钟爱一生。

撇开书本的内容,即使从文字风格上,《人间烟火》也是一个极好的范本。作者邹剑川应该浸淫古典文学良久,得起真传,又运用于生活气息浓厚的现代汉语,仿佛是汪曾祺先生的弟子。

中国古典文学,文字洗练写意,寥寥数字便可表达万千气象。汪曾祺先生的文字,兼有古典之美和现代生活的平实,极尽短句之奥妙,仿佛一把匕首,单刀直入,刀刀入心。

邹剑川也有这样一把匕首。

“每个人都有拿手菜,我的拿手菜就是泥蒿腊肉”;“我到洛阳时,当地的朋友推荐我吃大盘鸡 ”;“到了梁子湖,为的是吃鱼”……这是他的一系列文字的开篇,不矫情不造作,简约平淡之中,便把一个个悬念甩给了你。

他写小笼包,“圣宫汤包,其实就是天津汤包,俗称小笼包。皮薄、肉厚、油多。”

他写牛肉面的辣,“辣得你想流眼泪,辣得你嘴巴咽喉里像捅进了火钳子一般,但你就是和这辣椒较上了劲。偏要吃完!看是你厉害,还是我厉害。”

他写一个人喝酒,“李白喝醉的时候看见了月亮,他说对影成三人。他醉了,盛唐也醉了。”

……

瞧,这就是邹剑川的文字。他没有故弄玄虚跩词汇跩形容,没有过长的结构复杂的句子,可就是这样,口语化的文字,长短句的配合,写意文字的韵律、节奏就出来了,文字的美的就出来了,这是不张扬的显摆,没有实力的作者不敢这么做!

无论是给自己读,还是推荐给爱写作爱阅读的朋友,或者给上学的孩子一个好的范本,《人间烟火》都值得收藏。

希望高血脂的瘦子,可以继续美食之旅而没有血脂的负担,期待他更多的作品。

作者:麻辣麻花,实名马骅,文字爱好者,安徽合肥业余撰稿人。

《人间烟火》读后感(八):人间乡愁最有味 —读《人间烟火》

人间乡愁最有味

—读《人间烟火》

毛臣

大多文人都嗜酒如命,诗仙李白早有前车之鉴。这喝酒自然少不了美味佳肴,文人爱吃会吃,似乎成了一个自然而然的定律。然而,能把吃的“味”讲透,讲出不一样的味道,很少,很难。

近日,读青年作家邹剑川的美食笔记《人间烟火》,让人彻头彻尾的坠入了人间乡愁的港湾。美食的作品不少,但是真正能让人一口气有欲望读下去的不多。在网络电子书大行其道的今天,能静下心来读一本纸质的书,必然有足够说服自己的理由,放弃电脑、手机的睡前习惯,让一颗心夜晚在美食文字里徜徉。他的文字不高深,但接地气,食人间烟火,读来有趣有情有味,更有情怀。每一篇,都带着对过去人事风影的缅怀,以及对时代变迁美食不再的遗憾。

说到有趣,可从邹剑川的文字里信手拈来,《沙河西瓜》里说道少年偷瓜时,被瓜农“追捕”时候仍手抱西瓜,左右脚各盘一个西瓜踢足球一样逃跑,贪吃之态跃然之上。少年时偷瓜的画面,让人想起鲁迅笔下的闰土,那天真无邪有趣的样子,瞬间让回忆复苏。邹剑川“三瓜”杂耍式表演一度成为当年十里八乡的笑料,其外公数十年如一日的不厌其烦的讲述这一桥段,他已经讲了三十多年,邹剑川还希望他能讲三十年。而说到外婆菜,邹剑川已经10多年没有吃过了,他说外婆已离开十余年,大段的省略号后,沉默。一本美食书,用有趣的往事却调出了浓浓的乡愁。

说到有情,邹剑川在《一碗面的爱》里写道北漂潦倒的哥们吃泡面,风光时候曾把人民大会堂会议厅租了三天开会;幼时给妹妹做面条,赢得一脸崇拜,恋爱时如法炮制给女友做面条,又赢得一颗芳心;一碗面里都是人生经历与故事,长大后,邹剑川再给妹妹、前女友做面条吃,却已物是人非。妹妹说,当年实在是没什么可吃才觉得好吃,前女友说当年是因为喜欢你才觉得你做的什么都好吃。日子变了,可不变的情感还在邹剑川的心里久久不肯散去。犹如《夏洛特烦恼》里的夏洛,在吃马冬梅做的一碗面条时百感交集,热泪滚滚。

说到有味,位于大别山区的《罗田吊锅》,这种原生态的野味自然不同大酒店的山珍海味,它自然的土气里却包含人生百般滋味,闻所未闻。有一年去邹剑川工作所在地鄂州,初婚的他携妻子带我去江对岸的黄冈,吃野味,就是这罗田吊锅。冬夜寒冷,久不见面的朋友就着一口吊锅把酒言欢,畅叙人生种种,犹如当年作为单身屌丝的我们,在武汉虎泉卓刀泉一带,喝着小劲酒,吃着酸菜鱼火锅,全然忘记了生活的艰辛与人生的艰难。患难之时的朋友交情,就如这吊锅一般原生态的纯正,有味,接地气。

若干年后,我们虽已天各一方,各有家业,但因美食而串联起来的记忆,却如一杯老酒越来越香醇。苏轼云:人间有味是清欢,我说:人间乡愁最有味。

《人间烟火》作者:邹剑川

出版社: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9-1ISBN:9787563943890

作者系湖北籍青年作家,武汉市作家协会会员,美容整形医疗行业CEO,娱乐经纪人、广告策划人,现代印象文化广告总监。

《人间烟火》读后感(九):《人间烟火》是一桌文化盛宴

《人间烟火》是一桌文化盛宴

文常州何人

近年来,每年收到的出版物不下数百种,不是目中无人,说实话,能让我看得下去的实在不是太多,能看到爱不释手的很少,能把一本书从头到尾全看完的,几乎没有。但有了例外,邹剑川老师的《人间烟火》,是下午5点多收到的,拆开包皮,就开读《满怀激情的战斗早餐》,一读,就让我放不下手来了,一口气读了十八篇。吃过晚饭,丢下饭碗,擦擦手,就又开了“战”――继续着读下去,直到深夜。吃了一小碗小米粥,再行“作战”到凌晨四点为,六章一百零二篇作品,全部“品尝”了一遍。

一个城市或一个地域的印记,往往能折射出她的历史与文化,那些最为深厚的底蕴,永远扎根在老百姓餐桌上的鲜香里。常州有一个餐馆老板说过:会吃的人很多,会吃又会把吃写出来的人不多。邹剑川老师是一个会吃会写的“文人吃货”,他的《人间烟火》一百零二篇16万字的“味道”,以个性化性文化的华丽篇章,不仅见证了楚天及其中外饮食文化的此起彼伏,更是见证了新时代乡土美食文化的创新与发展,鲜活地上演着属于这个地域独特气息的饮食生活。

传统美食,能够拨动人们心底那根柔软的心弦,让浮躁的味蕾在千年餐饮经典的浩瀚当中沉淀,《人间烟火》就是这样睿智地选择在挖掘古典美食文化,传承餐饮民俗的同时,结合现代人科学饮食和烹饪手法,创新并引领新潮流的味道。《人间烟火》每一个章节都是有故事的地域味道

细细品味《人间烟火》,那一句无心的话语、一段无目的的解说,或是一道带着精华味道的滋味,都能让我瞬间柔软,满心沉浸。让我执着的一种美食的味道,一种家乡的情结。

也是的,每个人,关于人间烟火最初的记忆,应该都是来自那样一个忙碌的身影,她站在厨房里,忙得热火朝天,端出来鲜香的味道,沉浸着期盼与浓情。她的名字叫“妈妈”,于是你觉得再也没有人比她更懂你的味蕾。《人间烟火》就是这样一本承载着众多吃货温暖与甜蜜的作品,将那些生活的片段珍藏在经典美肴的鲜香里,精彩细节都沉淀在人们记忆里的盒子里,每一次被翻开都会觉得心变得格外柔软。《人间烟火》会给你最亲切的拥抱,用最原汁原味、本乡本土的滋味唤醒你沉睡的爱!

爱是播种与收获,爱与被爱都是相辅相成的,倾心打造《人间烟火》邹剑川老师,一定能赢得了万千粉丝的爱与尊重。在“一个高血脂的瘦子”的引导下,我和千万个“我”,在那“舌尖乡愁”、“楚天食尚”、“江湖滋味”、“中华名吃”、“异域格调”的味道中,一定会“酒兴连绵”,让多少千个万有情人相识、相知、相爱!让多少温馨欢乐不断!!每时每刻,感觉鲜香在续写一座城市或一个地域的民俗风情,而真正能够给予人们感动与力量的,正是《人间烟火》这些怦然打动心弦的“爱的味道”。

正因为这样,我将在以后的几天里,再一次细细品味《人间烟火》六章一百零二篇作品,这次要细品慢咽,品够原汁原味。

也正因为如此,我虽然不认识邹剑川老师,但我开始嫉妒他,是他的《人间烟火》,吓得我再不敢把写作了三分之二的那个《常州味道》写下去了!

作者系江苏常州作家

《人间烟火》读后感(十):人间烟火,生命的一角

世人皆云仙子不食人间烟火,故能脱胎换骨。在《西游记》的末尾,一代吃货猪八戒居然在成仙后“脾胃一时就弱了”’,吃几个馒头也要“胃伤”。成仙倒是个减少开销的良方,因为出家人四大皆空钱包也空空。但是从不食人间烟火那一刻开始,人生的乐趣便损失了一大半。

我想象不出自己不食人间烟火的样子。就算不是面黄肌瘦,也得是面带病容。最起码也是个“到底意难平”。我很少饿,但是我永远会馋。

如同我在读这本书的时候,做的最多的一件事便是在吞口水,像是许三观一家人在被窝“吃大餐”一样。我随着作者游遍大江南北,那些深藏在街头巷尾的美食就在我的面前散发出香气,但却并不是触手可及的。如同有一只手触碰到了心底的痒处,却不肯搔上一搔。

我不敢在饿肚子的时候看下去,那如同是最残忍的酷刑。就算在吃饱之后,我看到这些文字的时候,仍然被四面八方渗出的馋意笼罩。饥饿是最容易治愈的,但是从饥饿之上衍生出的馋几乎是无药可救。那种感觉优雅而又暴力,能让人们不知不觉之间陷入饕餮的罪恶中。

这是一个吃货的觉悟。为了吃一顿像样的早餐,我不惜跨越半个城市。为了一瓶心仪的葡萄酒,我几乎踏破了家乐福的门槛。偏偏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如作者所说,怀着十二万分的热情去朝圣,得到的却往往是深沉的叹息。而漫步于街头巷尾,却往往能发现一些不寻常的惊喜。

这是吃货与吃货之间的共鸣。这也是只有吃货才能听懂的交流密码。而只停留在饱和饿之间的吃客们,吃什么都是一样的。他们最多可以评价出几句“好吃”“不好吃”而已。

所以我对很多明星参加的所谓“美食节目”不以为然。吃什么都是“入口即化”,你当人家大厨们呕心沥血的作品都是mm巧克力豆呐?

越来越多的人对滋味的观念开始淡薄,于是电烤箱电烤炉电饭锅之类的方便器具开始进入我们的生活。但是我们知道,这些工具是不能替代人间烟火的地位。要么为什么“柴米油盐酱醋茶”里面,柴会放在第一位呢?

没有柴,就没有烟火,也没有泛着淡淡木香的柴火饭。果木烤鸭之所以味道上佳,这完全是柴的功劳。所以荔枝木烤出的鸭子有着不同的吸引力,而把柴里放上甘蔗渣,则又是一种更复杂的滋味。那些百变的滋味被烈火颠覆重组,再附着于食物表面,最后才在我们的舌尖绽放出不一样的风姿。

所以人间烟火永远是我们生命力不可或缺的一角。就算科技日新月异,也没有什么能将它取代。

请用微信扫添加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