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读后感 查看格言:再见,明天见读后感精选10篇_读后感_名著读后感_格言网

再见,明天见读后感精选10篇_读后感_名著读后感_格言网

 时间:2020-12-28 23:46:52 来源:人生格言 

《再见,明天见》是一本由[美]威廉·麦克斯韦尔著作,南海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203,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再见,明天见》读后感(一):我们曾那样轻易地挥手道别

威廉?麦克斯韦尔将回忆与虚构描摹得淋漓尽致的书写,让我想起席慕蓉的那首诗:“在绿树白花的篱前,曾那样轻易地挥手道别。而沧桑的二十年后,我们的魂魄却夜夜归来。”年少时,我们总是豪迈地轻言离别,之后,却又不得不一次次在回忆中捡起沉重的悔恨。

以一个惊悚的谋杀案件开篇,在小镇的凌晨,佃户劳埃德?威尔逊死于非命。当然,最为可怖的是,凶手割下了死者的一只耳朵。那么,如果你以为这是一个血腥的案件或者描述,那就大错特错了。《再见,明天见》只是用这个开头抛出了一个貌似重口味的诱饵罢了。接下来笔锋一转的表达,才将人带入了真正的情境当中,对于少年往昔的留恋与惜别。整本书的文字,是精致而又克制,尽情而又含蓄的。

在母亲早早逝去的时光里,整幢屋子笼罩着悲哀与凄凉,父亲心灰意懒一言不发,弟弟年幼无知,哥哥与人隔绝。“我”孤独无助,只能凭借点点滴滴抓住对母亲的回忆——“如果事物精确地保持原来的模样,如果我们小心谨慎待在原地,不向任何方向迈开一步,我们就会以某种方式回到她死前的状态。”就在这样孤寂的时刻,克莱塔斯?史密斯这个十三岁的少年宛如阳光照进了我的生活。

“当幽暗的天色提醒我们,晚餐时间就要来到,我们便爬下梯子,相互道别说:“再见”,“明天见”,然后踏上各自的归途。”

只是,谁也没有料到,“在某个晚上,这种轻松随意的道别却成为最后一次。”

谋杀那个佃户劳埃德?威尔逊的唯一的可能,是克莱塔斯?史密斯的父亲。当我们面对这一切的时候,一切都从此改变了。克莱塔斯?史密斯被迫离开小镇,而我也进入新的生活。某天偶然相遇的时候,两人擦肩而过,沉默无语。而这个时刻,成为我一生的追悔。

我固执地认为,“要保持和他的联系,保持对他的记忆,只有回到过去,”在试图重建真相的努力中,当年的谋杀案在我的视野中拨云见日,“重新整理事情的进程,使之和结局契合,这可能就是故事讲述者的工作。”尽管,我同样认为,“在谈论过去时,谎言伴随着每一次呼吸。”

重述过去的真实,与在重构中重现过去的真实,这两条主线构成了《再见,明天见》的经纬,而对于这两条主线的表述方式与能力,也应该是被诺贝尔奖得主艾丽丝?门罗推崇的缘由。威廉?麦克斯韦尔真真是一个会写作的人,我认为,所谓的会写作,并不仅仅是会想象一个故事,而是无论怎样的故事,都能把它写得形神兼备。无论是对于昨日状况和心境的精细描摹,还是将回忆中事件进行重新书写,威廉?麦克斯韦尔都有能力将读者带入属于个体的感觉与思绪当中,从而与自身的经验两相对照,产生高度的契合与认同,使我们对于过去的惋惜与留恋显得更加彻骨疼痛。

希望,对于克莱塔斯?史密斯,“他的生活不会在那个点上滞留不前,接着上帝的恩典,他可以安度自己的人生。”

而“我”,则是那么盼望回到起步的地方。在那里,做过的事情可以挽回;在那里,我可以重新找到了你。

《再见,明天见》读后感(二):麦克斯韦尔笔下的故事

威廉·麦克斯韦尔笔下的故事,发生在美国林肯镇。故事发生的时间,也比较久远了,它们发生在主人公的少年时代。那是1922年的一天,发生在农场的一起谋杀案打破了小镇的平静。

在这个故事里,有因为母亲病逝、父亲再娶而烦恼的忧郁少年,有因受到妻子和好友深重伤害而愤然杀人的中年男人。而这个伤人性命的中年男人,正是忧郁少年的朋友的父亲。这桩凶杀案并不复杂:自己的妻子与好友纠缠在一起,最终以妻子离婚并打赢官司而告终。深感收到伤害的克拉伦斯在“复仇”之后选择了自杀。

两个本该是无忧无虑、快乐度日的少年友人,因为这突然闯入自己生命中的意外而中断了友情。主人公在回忆中叙述起年少时的这些事情时,带着淡淡的感伤和沉郁的情怀,——而这些故事所传达出来的情绪,都在威廉·麦克斯韦尔那细腻精妙的笔触中不停地流淌出来。麦克斯韦尔的文字似乎是打开往事的一把钥匙:在读这个故事的过程中,总要忍不住停顿片刻,因为他笔下的那个忧郁少年的身上,恍惚惚地带着绝大多数人在青少年时期的影子:敏感、自尊、克制、与周围人群的隔阂、得不到重视和援助时的无奈、遭人鄙视和取笑时的伤感。正因如此,这个忧郁的少年才会格外地珍惜克莱塔斯这样真正喜爱自己、尊重自己的朋友。然而,那句“再见,明天见”竟随着一场意外而成为了两个好朋友之间最后的一次告别。

伴随着这种轻松随意的道别一起逝去的,还有那个青涩稚嫩却内心纯净的少年。忽而想到,其实我们每个人,也都是这样一个青涩敏感却不染尘埃的少年。我们也曾热切地期待着能有一个像克莱塔斯这样的朋友,但当我们真正拥有这份友情后,这友情也总会随着时光的流逝而变得淡漠。麦克斯韦尔的文字恰到好处地唤起了我的回忆以及怀念昔日好友时的那种感伤情绪。他的文字,洗练干净,善于在日常琐事中勾勒出人物的形象。这个故事,追忆的那段感伤回忆,同时也讲述了因为一场出轨而引发的凶杀案。但实际上,真正贯穿起整个故事的,是作者那不时流露出的伤感情怀,而所有的事件,不过都是反复地诉说着主人公心事:如果,时间能够倒流,该有多好。

而正是这个心事,才让麦克斯韦尔笔下的故事充满了感人至深的力量。这个故事里有爱,有悲痛,有追忆,有悔恨。但这一切再也回不去了,回不去往昔的那个样子。而这才是故事里最无奈也最动人之处吧。

《再见,明天见》读后感(三):来不及感伤

在照顾手术的母亲的时候断断续续读完《再见,明天见》,病房里的空气混浊,终日无所事事只有盯着母亲,点滴是否要换,她是否要上厕所,要不要喝水,想不想吃点什么…..从一开始的慌乱、小心翼翼到内心逐渐平静下来,整整十来天,感觉心一直在空中悬着,漂着,落不下地。待到她终于出院回家,才渐渐感觉踩在了地面上。

我好几次都悄悄跑出去哭,好在母亲的肿瘤是良性,不然真的不知道该如何去面对。似乎一瞬之间,对人生的种种际遇便有了不一样的解读,以往那些被忽视掉的,在那些焦灼的日子里再被想起时也终是变得不再一样了。

时隔两月,再想起威廉?麦克斯韦尔的这本《再见,明天见》,好像当时不知道如何述说的话,终于逐渐变得清晰起来。

以一个谋杀案开头的故事,原本会以为有十分激烈地场景与情节,但是麦克斯韦尔却只用细腻的笔触来描述这场谋杀,以及这场谋杀引发的与自己的好朋友道别之后却再也没有见到的感伤。

克莱塔斯是“我”童年时候的最好的伙伴,“我们”一起度过了最为纯真的年代,那么快乐开心,但是那桩谋杀案件的发生,以及谋杀案件所涉及到的成人世界的隐秘,使得克莱塔斯成为了杀人犯的儿子,而“我”以后再也没有见到过他,一如“我”再也回不去那些最美的时光里。

我们以为的一句普通的“再见”,根本从来没有放在心上过,以为一切如常,明天又能见到了。

但生活的戏剧性在于,一别可能就是永远,一次再见有可能就是再也不见。世事无常,难以预料。

麦克斯韦尔就像是一个耄耋老人坐在火堆旁给自己儿孙将故事一般将自己儿时的记忆,人生的种种思考一一呈现在读者面前,对逝去的纯真生活的怀念,对友谊走远的遗憾,母亲离开后对自己的打击,他一点一点地将这些感情融入进文字里,看似平静,实则波涛汹涌。

这种生活的沉淀,在这本小书中随处可见,麦克斯韦尔是沉稳地缓慢地在讲这些故事,关于“我”自己和朋友的友谊,“我”对母亲的怀念,以及小镇上周遭人所经历的故事,他并不刻意去渲染悲伤的氛围,明明是一个一个的悲剧,在他的笔下却看上去云淡风轻。但是你再仔细去回味,就发现并不是那么简单。从来最深的情感都不外露,就像最刻骨的相思亦深埋心底。

我们大部分平凡人的平淡人生,有的人经历很多很多的悲剧,但是终究在勇敢面对,照样在阳光升起的时候笑容灿烂。因为生活的悲剧在于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你会承受些什么,唯有珍惜当下,每一次告别都请郑重一点吧,因为说不定“再见,明天见”却再也不会有明天了。

《再见,明天见》读后感(四):安度自己的人生 ——读《再见,明天见》

《再见,明天见》用第一人称回忆了少年时期一段刻骨铭心的往事,读后给人一种沉郁、悲伤的感觉。

前半部分描写了十来岁时“我”在母亲离世后所经历的孤独、痛苦的心路历程,以及关于镇上的一起谋杀案的零零碎碎的记忆。

少年时“我”遭遇到的这些孤独、痛苦甚至屈辱,读来令人心酸。甚至成年后,看心理医生唤起“我”对这些尘封往事的记忆,依然令“我”在大街上泪流满面,不能自已。母亲病故,放学后“我”依然做同样的事,认为只要待在原地,就会回到母亲活着时的状态;“我”的不安无助,父亲却对此没有伸出援手;和哥哥的隔阂,甚至他残忍的取笑,让“我”也无法获得他的帮助;常常把自己关在幽闭的房间里独自玩耍;父亲的再婚让“我”感到难堪,默默地反抗父亲,无可奈何地进入父亲的新生活;在外面经常惴惴不安,做游戏时呆若木瓜,长期遭遇坏孩子的欺侮和殴打却得不到任何援助;接到母亲好友的邀请,感受到来自她儿子的鄙视......

少年时“我”多么盼望一个好兄弟,一个好朋友。因此当“我”偶遇克莱塔斯——一个真正喜欢“我”、尊重“我”的朋友时,“我”是多么珍惜这份友谊。可是一桩谋杀案,让平常、轻松的“再见,明天见”的道别成为最后一次,两个男孩的友谊戛然而止。

后半部分依据“我”的记忆和想象,重构或者虚构了谋杀案发生前后克莱塔斯的生活和谋杀案有关的人物,试图揭示案件真相。这些描写反应了早年美国佃农的生活以及当时美国社会的风土人情。

谋杀案起因于出轨,可是,当这起看似平常的感情出轨发生在早年的美国,却给当事人造成天翻地覆的变化,一个被杀,一个自杀。克莱塔斯的母亲是一位对生活怀有理想的人,敢爱敢恨甚至残忍,为了追求所爱、达到离婚目的,她歪曲事实。克莱塔斯的父亲和被杀的威尔逊或多或少是无辜的:克莱塔斯的父亲在妻子出轨后,备受舆论煎熬,司法机器令他当众暴露隐私,案件偏离事实真相,他崩溃了,把一切都归罪于妻子的情人,并且最终杀人后自杀;而威尔逊是个热心人,仅仅因为厌倦了以前的生活,想过的快乐些,而爱上了有夫之妇,但是罪不至死。

这起谋杀案对少年的克莱塔斯有毁灭性的打击,这也是后来“我”一直放心不下他,并怀有深深的愧疚。之所以愧疚,是因为谋杀案发生后,“我”偶遇克莱塔斯,由于不知道如何应对,装作不认识。过后怕他误会“我”嫌弃他,后悔当时没有安慰他,因而饱受内疚的折磨,也让“我”对这起谋杀案刻骨铭心了五十余年。

最后表达了对克莱塔斯的怀念和深深地祝福——希望他忘记那些苦难,“安度自己的人生,不被那些他人的作为而毁灭。”这句话不仅仅是对克莱塔斯,也是对“我”以及所有有坎坷成长经历的人所说的,让他们对过去释怀,过好自己的人生

《再见,明天见》读后感(五):未能说出口的遗憾

越长大越明了,有些事情错过了就再也无法挽回,童年是幼稚而简单的,但有些遗憾终究会留在生命中时刻纠缠着自己无休无止。《再见明天见》这部小说,就用细腻的文笔,真挚的情感,讲述了一段童年时期的遗憾。

《再见,明天见》作者威廉?麦克斯韦尔 ,是著名编辑、小说家、散文家、童书及传记作者,曾任职《纽约客》40载,是纳博科夫、厄普代克、塞林格等诸多美国当代重要作家的伯乐、知己与导师。这本《再见明天见》是他的代表做,这是一个温暖而又善良的故事,有时候如此浅显的道理更显得纯粹和真挚。

本书表面上讲述的是一对肝胆相照的朋友的故事, 1922年的一天开始,美国伊利诺伊州的平静小镇发生了一起谋杀案,农场佃农劳埃德?威尔逊遭人枪杀,不久之后威尔逊家的邻居兼好友克拉伦斯?史密斯被发现自杀身亡。威尔逊和史密斯两家一直是很好的朋友,曾经一起在农场生活不分彼此,但随着威尔逊爱上了史密斯的妻子后,一切都不再美好了。史密斯的妻子与他离婚,并带走了他几乎全部的财产,一时冲动的史密斯枪杀了自己曾经的好友威尔逊,却逃不过良心的谴责最终自杀身亡。

如果你觉得这是本书作者所要讲述的故事,那就错了。其实本书的叙述者“我”的经历与情感才是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容。“我”曾经与史密斯的儿子克莱塔斯有过一段美好的童年时光,但由于这场谋杀,“我”与克莱塔斯在黄昏下的“再见”变成了再也没见。多年后为了追忆儿时的玩伴,“我”才开始找寻事情的真相,引出了前面的故事。

在书的前半部分,写出了“我”的童年经历,母亲的逝世、与父亲和哥哥的隔阂,造成了年幼的“我”年幼的敏感和细腻,也使得“我”异常的孤独和羞涩,虽然也想和别人靠近,但总会被嘲笑或者陌生感阻隔。所以克莱塔斯的出现才能成为“我”年少时期的一抹曙光,一个真正的玩伴对于那时候的孩子而言是弥足珍贵和无法取代的。由于少不更事,缺少关怀没有记住朋友家的地址,没能第一时间去安慰自己的小伙伴,是“我”的疏忽。更加遗憾的是再次的错过,一年半后“我”在另一所学校的走廊,再次巧遇了克莱塔斯,但由于年幼的不知所措错过唯一一次相认的机会,也让这份遗憾也深深的埋藏在了“我”的心里,直到暮年仍不能释怀。

一段成人世界的反目成仇兄弟,一个孩童时期遗憾颇多的小伙伴,年少时期的纯真和简单才能对一个人有如此深入的影响吧。可以去指责大人的错误,但年少的一些疏忽没有人去质问,唯一的影响就是自己内心的愧疚和牵挂。作者说“一个人对自己青少年时期的所为,不能要求过分。”但他自己其实一直都放不下心里对朋友的那份愧疚和遗憾。

《再见,明天见》是一个善良和温暖的故事,虽然书中穿插了一个谋杀,但作者写作的目的是年少时期的那份留在心底的遗憾,这份真挚而又长久的情感是那么弥足珍贵,让长大后的我们欣喜和感动。

《再见,明天见》读后感(六):明天见未来

在时间里生存

我们总在无声经历

你的人生总和一些人

无法割舍

你的人生

也总发生许许多多的故事

然后影响一生

谈论过去时

谎言伴随着每一次呼吸

有些不愿被知的

也将永远埋于深处

愿所有的憾事都能在明天见的时候得以弥补

再见

明天见

一生多少句再见

被说出

一生又有多少

真的不见在发生

每一次的再见

是真的想念

还是客气泛泛

经历过的人生

人生里的那些人

他们与我之间发生的故事

真的过去就过去了

希望再见

也只是明天见未来

《再见,明天见》读后感(七):不确定的故事书写不确定的人生

一桩谋杀案打破了寂静村庄表面的平静,这样的开篇让人期待着推理小说式缜密的分析盘剥。可是《再见,明天见》的作者威廉?麦克斯韦像个淡定的安乐椅侦探,不急于寻找谜底,慢条斯理地啜饮着热茶,在氤氲雾气中叙述着往事。

任职《纽约客》40载,威廉?麦克斯韦尔是纳博科夫、厄普代克、塞林格等一众美国当代重要作家的伯乐。而他早年,同样是名优秀的小说家,凭借《再见,明天见》一举夺得了美国图书奖。由这部叙事方式独特的小说,足以窥见,作者的叙事着重于人心的微妙情感。

彼时美国的政治秩序、社会风气、人际关系,可以经由小说中的事件来反映,但所有这一切都是作为个体的人构建起来的。道德和规章固有之,他们各自的七情六欲才是决定行为、累积现实的动因。当读者的视线被凶杀案吸引,麦克斯韦尔却将话题引向单亲家庭孩子的内心世界,耐心讲述他的身世。而他笔下的谋杀案也可以没有“侦探”来破解,完全交给一个孩子似是而非的叙述。他的见闻和猜想是绝大多数旁观者的意见拼凑而来的,带有主观感受和戏剧化的渲染,连这个叙述者自己也称之为“混合着真实与虚构的描述”。隐约的不确定性如同人生的不确定性,恰是最真实的一番滋味。

主人公童年无意间邂逅克莱塔斯,不问出身不问缘由地成为朋友,本就是一种不确定的缘分。这种不确定延续到某天,像往常一样的挥手告别,那声“再见”、“明天见”竟成最后一句。多年后偶遇,相见不相识,欲诉还休,匆匆擦肩,犹疑间徒增几分不确定。忆往昔,遥远的记忆让当年的线索变得模糊,虽是旁观者的还原,却将当事人的心路历程刻画得格外细腻。犯罪动机三言两语就能说清,但夫妻感情的隔阂,情人亲密的日增,其他角色的来来去去,破绽与掩饰,决裂与淡漠,确非冷眼旁观能够道清。连当事人也无从回忆,从哪个时间节点起,案件的发生已成定局。重要的不是确定案件的细节,而是人心不确定的情感,包括局外人面对各自的隐衷时不确定的心情。

风平浪静的表面暗潮涌动。凶杀案发生前,人们以为:“在一个住宅分布并不稀疏,而且也绝不圈以高墙的地区,不要指望暴力活动能够繁衍猖獗。”个体的躁动与绝望,其实并不容易借助环境得到解脱。麦克斯韦尔完美地呈现了内心暗潮酝酿与爆发的全过程,不仅表现在谋杀案这样的大事件中体现的力量,也着意于缺乏完整关爱家庭的孩子的内心暗潮和千千万万旁观者、读者的暗潮。美剧《绝望主妇》的开头与之类似,旁白云:“Everyone has a little dirty laundry。”家庭主妇自尽的枪声打破了小镇的宁静,出人意料的事件成为他人观照自己内心的楔子。

不确定性可能一触即发,不假以任何故事形式的包装。麦克斯韦尔意在言外的表达自然不止于简单的故事,更让我们看到真实的可能、坦然面对的可能。

——乙未年读威廉?麦克斯韦尔《再见,明天见》

《再见,明天见》读后感(八):往事如烟

小说很薄,即便是慢慢地读,也读的很快。作者麦克斯韦尔在书中采用了双线叙事,像一出简单但扣人心弦的文艺小品,将故事缓缓道来。书中的一条线是一件涉及两个家庭的凶杀案的始末,另一条线是小说主人公“我”与杀人凶手儿子之间友谊的发展与消亡。两条线通过“我”的追忆慢慢展开,交织前行。

编辑在介绍此书时,用了门罗的一句评论:“如《百年孤独》一样难以写就,也和它一样完美。”起初,并不理解麦克斯韦尔与马尔克斯的比对,因为两位作者的叙事手法和语言结构完全不同,但看到小说的后半部分,一个声音渐渐升起,倒不是联想到了《百年孤独》,而是因为这桩案件的进程,岂不是与《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完全类似?因为羞辱,凶手在行凶之前都向各方表达了强烈的杀人倾向,丝毫没有掩饰自己动机,两位作者亦将案件的前因后果一股脑儿倒在观众面前,毫无遮掩。不同的是,马尔克斯笔下的那对兄弟为了受辱的妹妹,自导自演了整一场闹剧,整个凶杀过程仿佛是场浮夸的表演。而麦克斯韦尔写的杀人凶手,却是走投无路。妻子与好友背叛了他,他打输了离婚官司并被妻子带走了一切,自己明明毫无过错,但事情的发展却告诉他一切都是自己的错。他一枪崩了朋友,转而自杀。

小说的另一条线,“我”与凶手的儿子克莱塔斯是一对朋友。两人真诚的友谊因着克莱塔斯父亲的涉案而无疾而终。克莱塔斯和母亲离开了小镇,“我”也因为家庭的原因转学,在新学校的走廊里,看到了故友,彼此之间没有打招呼,擦肩而过。在朋友愁苦之时,我没有给予哪怕一丝安慰,甚至没有一声问候。这一件事困扰着“我”几十年之久。

作者威廉?麦克斯韦尔,听起来甚是陌生的一个名字。腰封上写着,“曾任职《纽约客》40载,是纳博科夫、厄普代克、塞林格等诸多美国当代重要作家的伯乐、知己与导师”。出于好奇,在阅读这本书之前,特地去美国亚马逊上看了看国外读者对他的评价,令人惊奇的赞誉一片。

出于对小说家的好奇,查了一些英文资料。麦克斯韦尔出生于1908,逝世于2000,《再见,明天见》第一次问世是分两部分发表在1979年10月的《纽约客》上。第二年,纸质书出版,该书在1982年获得了国家图书奖。小说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并且有些自传色彩。小说的背景设定恰好是麦克斯韦尔家乡——伊利诺斯州的林肯镇。1918年的西班牙流感爆发时,麦克斯韦尔刚好10岁,他一度患病但最终痊愈,但他的母亲却不幸离世。小说主人公的母亲同样也早就离世。麦克斯韦尔与舅舅舅妈生活了一段时间,后来父亲再婚,就与父亲后母一起搬到了芝加哥。这些经历给了麦克斯韦尔一颗早熟敏感的心,在小说中,“我”也经历了家庭变故、搬家等等困扰,而最终与父亲继母定居的地点也是芝加哥,正是在那里,“我”在新校舍与儿时好友相遇,却又匆匆擦肩而过。

整部小说非常流畅,没有一丝浮夸的炫技,笔尖中缓缓流淌的是对几户家庭命运的忧伤。这种情绪,在菲兹杰拉德、塞林格等战后小说家的著作中常有流露。但如果真要比较文笔和风格的话,麦克斯韦尔的这本小说倒是与诺曼·麦克林恩 的《一江流过水悠悠》最为相像,自传体小说往往渗透了作者的一生感悟,故读者读起来,似乎万千愁绪和智慧都尽在似言非言中。《再见,明天见》是如此优美感人,它甚至让我们相信,也许麦克斯韦尔真的有过这样一段无疾而终的友谊,亦或是在童年居住的小镇上,真的出现过一起有关爱恨情仇的案件。终于在书中,我们看到了那个年代的一瞬,在麦克斯韦尔眼中,往事如烟。

:英文参考来自于美国亚马逊、维基百科。

《再见,明天见》读后感(九):孤独从开始注定要用一生来承担

老实说,对小说里重要的时间点——1922年,美国这段历史我并不十分了解,而单凭威廉·麦克斯韦尔首次被引进的一部作品——《再见,明天见》,就能明白他因作品中无处不在的同情与关怀,被评论称为“呈现了一个未被玷污的美国”,呈现了“一个精妙至极的美国缩影”,这显然是无感的。如果谈到纠结与内疚自责,它显然也没有卡勒德·胡赛尼的《追风筝的人》感动我,至少没有一句可以迅速俘虏我心的话语,那句钟爱的“许多年过去了,人们说陈年旧事可以被埋葬,然而我终于明白这是错的,因为往事会自行爬上来”,我认为是可以用作所有回忆赎罪类小说开头,而不失味道的。当然,审美疲劳是另外一回事儿。以至于我在读后的那晚想写点什么,却迟迟无法下键盘。

然后,我翻了那晚的第二本书,余华的《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余华在书中有两个观点,第一:如果文学里真的存在某些神秘的力量,那就是让读者在属于不同时代,不同民族和不同文化的作品里,读到属于他们自己的感受,就像在属于别人的镜子里也能看清楚自己的形象一样。正是这一点共情的体会,我明白了诺奖得主爱丽丝·门罗为何给予《再见,明天见》如此高的评价,认为它“如《百年孤独》一样难以写就,也和它一样完美。读完后,我恨不能让时间倒流,好把自己过去的作品都重写一遍”,因为她多数作品都是写得小镇中上演的平民中的爱情、家庭日常生活,涉及的也都是和生老病死相关的严肃主题,这一点和威廉·麦克斯韦尔倒是很契合。

而爱丽丝·门罗的一些所谓的经典语录,在这里似乎可以毫无违和感的用在《再见,明天见》里。比如:“很多人一旦分开也许会永远都不再见面”;“孤独从—开始注定要用生来承担”;“孤独是,在你需要别人的时候,你遍寻不着”。这些句子都很好的诠释了这本小说的主题。在这里可以谈到余华的第二个观点,什么是文学天才?那就是让读者在阅读自己的作品时,从独特出发,抵达普遍。无论是威廉·麦克斯韦尔、爱丽丝·门罗、还是余华,他们都有各自不同的讲诉方式,但最终引起我们深度思考的,一定是那些普遍存在的命题,一如孤独、死亡、爱情、绝望等等。(我只是举个例子,不是真认为他们都是天才,好麽。)

小说从美国伊利诺伊州的平静小镇发生的一起谋杀案讲起,终结于“为很久很久以前发生的某件事,漫无休止地感到内疚”,主人公因未能给予陪伴自己孤独年少的好友克莱塔斯任何慰藉,而感到终身遗憾与不安。一个有着过度敏感艺术家气质的主人公,因家庭的一系列灾难而丢失了快乐,变得越来越阴郁。外公与母亲的相继去世,舅舅、姑姑、哥哥经历的苦难,都让他觉得已无可再失去的东西了。如果还有,那就是父亲的再婚,他视父亲再婚为背叛,不仅背叛了他们死去的母亲,也背叛了他们。正是这样毫无快乐而言的主人公遇见了邻居家的孩子克莱塔斯,因为他的出现,主人公的整个人生都明亮了起来,有了欢乐。哪怕只是坐在地板上看《绿野仙踪》,也让他们觉得意趣盎然。

可正是这样一个带给他欢乐的小伙伴,却承受了不能承受之重。克莱塔斯的父亲克拉伦斯?史密斯与农场佃农劳埃德?威尔逊原本是关系密切的好友,却因母亲菲恩与劳埃德出轨,提出了与克拉伦斯离婚,并赢得了官司,而彻底毁灭了一个家庭。受到了多重伤害的克拉伦斯,最终在杀死了劳埃德之后,选择了结束自己的生命。也因此将主人公与克莱塔斯的友谊推到了尽头,原本约好再见的小伙伴,却再也不曾相见。

至于“未被玷污的美国”我不敢说我通过小说看到了,但威廉·麦克斯韦干净的手笔,不落任何价值判断的叙述,的确让我喜欢。孤独从—开始便注定要用一生来承担,无人可以帮助我们,哪怕是再见之后,依旧会回来的小伙伴也做不到。那份内疚与不安,与其说是对克莱塔斯的怀恋,不如当作是他对主人公孤独里注入的色彩,一种色调的孤独真的实在太孤独了。

:书评均为原创,未经本人授权,禁止转载!

《再见,明天见》读后感(十):永恒的沉船

“正如奥特加·伊·加塞特曾经说过的:本质上,生活是永恒的沉船。”

——题记

有的时候,我相信人力所能为的事情占生活中的大部分,那些沮丧的、懊恼的、悲伤的情绪,只不过是一种应激反应,它们很快就会被翻过一页,沉睡在记忆的某个角落。可是,我们总不能自欺欺人,骗自己说我不曾后悔过。有的时候,我想如果时间倒转,我可能会做更明智的选择,但我更清楚我依然是那个我,会做一样决定的我。就如同故事中的两个小男孩。

一个枪杀事件,不只是两个家庭的悲剧延伸,也是中断两个小男孩友谊的致命枪声。分别一年后,与身处枪杀事件的克莱塔斯在学校走廊里邂逅,擦肩而过,一言不发。这让故事中的“我”,沉浸在家庭的变故、友谊的中断中,一遍一遍地回忆、内疚。谁也不能苛责一个十几岁的男孩曾做出过错误的选择,不是吗?但人的心并不能无动于衷。

麦克斯韦尔的文字细腻敏感,描述了一个个挣扎中的自我,每个人选择、遭难,甚至“特里克茜”这只老母狗的眼光都一一描述出一个个不一样的视角,让我的情感深陷其中。这个故事仿佛有一个魔力,它挖掘我的记忆,掏空我的坚强,撕开我的伪装,让我一遍遍想起我的旧事与旧友。

“我梦中见到的林肯镇,始终是我童年时代的模样,更确切地说,我总是梦见它是那种样子……”这句话勾起我对往事的种种回忆,在记忆中或真实或已歪曲,至今想起仍有怨怼的一些人、一些事,有时候想想是自己太过于执着于对错、正反,还是年少的自己,也如同这个小男孩一样,走不出对自己的失望与愧疚?

虽说时间是治愈一切的良药,可当我看到“本质上,生活是永恒的沉船”之时,想到更多的是无法改变的事实,它们就是这么存在着,如同枪杀事件在克莱塔斯的心里,如同学校走廊里的擦身而过一遍遍地被想起,有时候这些记忆都变得不太真实,模模糊糊好像虚假的幻想,可它就变成了横亘在内心的一条河。

想起几年前,一个不甚熟悉的女同学说过,人人都背着一副纸枷锁。然,缚爱前行,才能更有勇气走下去吧。

有的故事看到最后才觉出那么点味道,有些人分别了许久,依然记在心里。

请用微信扫添加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