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读后感 查看格言:《渡过》经典读后感10篇_读后感_名著读后感_格言网

《渡过》经典读后感10篇_读后感_名著读后感_格言网

 时间:2020-12-28 23:46:52 来源:人生格言 
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浏览本页手机版

《渡过》是一本由张进著作,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29.80,页数:263,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渡过》读后感(一):一定可以再走出来

刚刚读完《渡过:抑郁症治愈笔记》,期间数次泪流满面,特别是张进老师后记中写的——“向那些正在饱受折磨,但咬紧牙关不言放弃的坚持者们致敬”,读到这里,哭到哽咽……

我最近这段时间情绪好了很多,虽然还是不能主动打电话、不愿意和人交往,虽然时不时地还会为一点小事难过,虽然胃口还是不太好,头还会疼,但已经很少想到自杀了,而且愿意做以前喜欢的事情了,能静下心来阅读,练字了,以前深藏心中的那股愤怒、戾气也好多了。

从书中认识了“微笑抑郁症”,我大约属于这个。一直以来大家对我的印象都是开朗快乐,连小区里的保洁员,我每次也会笑着跟他们打招呼,可回到家,关上门,就很难有笑脸了。小宝前一阵子也曾经说:“妈妈你笑一笑,成天拉个脸干嘛呀?”

我知道自己目前只是有好转,并不是真的康复。从16岁开始,断断续续地反复了这么多年。今年8月开始又复发,最严重的时候,晚上睡三到五小时,睡眠质量非常差,持续做着不好的梦。愤怒像烈火一样灼烤着我,完全控制不住自己,经常暴跳如雷,摔东西,完了就哭,想各种杀死自己的方法。我不清楚这种状况是不是双相……

10月份,看到包爱民教授和其他几位老师的演讲,才突然意识到自己抑郁复发,我开始求助两三个好朋友,然后又告诉了老公,在他们的不断鼓励与支持下,我才有了好转。

朋友推荐了张进老师的微信,我犹豫好几天才给他发了信息,简单说了我的情况,他要我尽快求医。在得知西安没有他认识的医生时,我生出去北京看病的想法,朋友也曾经说可以去北京找医生。但由于孩子六年级,马上面临小升初,根本走不开,或许从心底还是有些抗拒(我特别怕吃药),所以没有去医院。期间看了好几本相关方面的书,我觉得自己是一个意志力比较强的人,我努力自救,按着书上的一些方法去做,加上家人朋友的关爱,的确是有了一定的改善。但是,如果还是不行我也做好了去看医生的心理准备。

加油,亲爱的自己!

(又及:我这两天疯狂拍照片,漂亮的都想发朋友圈,昨晚上睡了四个小时,今天还精神满满,看书做饭练字还在几个群里聊会儿天儿,下午还凶了孩子一顿,这是不是进入躁狂相了?!)

《渡过》读后感(二):如果你感觉自己抑郁,那么一定要去看医生

曾经因为那篇《我是如何“摆脱”抑郁的》收获了很多粉丝,那篇文章梳理了我抑郁的过程以及现在我是如何与抑郁相处的。写完那篇文章之后,我收到了很多认为自己处于抑郁状态中的人的豆油,他们和我当初处于抑郁中一样,负能量缠身,有自杀的念头,对情绪失去感知。

我不知该如何帮助他们,所以极少回复他们的豆油,在这里统一表示一下抱歉,因为个人并不觉得我有能力给他们除了去就医之外的合理意见。

写完那篇文章之后到现在,又发生了很多事情:

我曾经准备要重新开始做心理咨询;

我很好的朋友因为抑郁开始服药,我对抑郁服药这件事有了全新的认识;

我开始意识到观察情绪的重要性,并且开始练习有意识地去控制情绪;

最后借着看这本书的时间,我重新梳理了我过去这一年在抑郁甚至情绪上的一些改变。

我和心态和一年前并没有什么变化,甚至越来越强化了这一个观点:如果你感觉自己抑郁,一定要去看医生。

于此同时在看医生这件事情上我自己总结出来一些经验,有一些是这本书中写的,我认为和我的认知契合,我觉得对的:

1、去大城市的就诊

我曾经是在一个四线小城市就诊。确实用药了,有可能因为我的抑郁并不是很严重,所以虽然我用药了,但是我的用药时间短,药量其实也不够。主要是做心理咨询,长时间的心理咨询也解决了我的问题,但是这并不代表适合每一个人。

但是有一次我去等待做咨询的时候,在我前面的是一个小姑娘,年纪比我稍微小一点,她已经失去与人沟通的能力了,我盯着她看,她一直都是面无表情。我是自己过去的,陪她来的是她的妈妈。她妈妈跟我说她的女儿已经休学三年,失去了自理能力,没有办法出门,只能待在家里,并且拒绝和人沟通。之前也是尝试过很多办法(就是一些不入流的心灵疗法甚至中医中药),最终才选择来做心理咨询。

轮到我咨询的时候,我有尝试过问我的医生,那个女孩有多严重,以及我会不会发展到她那种程度,她有没有用药。其它两个问题的答案我已经记得不是很清楚了,但是我记得当时那个医生对我说,那个女孩有做针灸,但是没有用药。

医生曾经在和我沟通的时候对我说,每次跟他沟通完之后和你沟通我都觉得很轻松,因为那个女孩沟通起来太吃力了,真的是毫无反应。这句话其实对当时的我影响不大,但是现在想来,感觉很严重,因为我自己感觉那个女孩到了用药的程度了。

所以如果你在小城市,经济条件允许的话,尽量到大城市就诊。因为其实小城市里的抑郁症患者并不是非常多,我当时去的那个三家医院的心理咨询门诊居然和中医门诊合并了,给我做咨询师的房间,同时也是中医的诊疗室。所以在这种医疗条件下,非常有可能发生误诊的情况。

抑郁症如果因为时间的拖延延误了病情会变得异常复杂,医治起来难度很大。用错药的后果更是不堪设想,所以最好去靠谱的大城市的三甲医院就诊。

2、最好去精神医院而不仅仅是综合医院的精神科

我自己曾经是在综合医院的精神科就诊。看过上点的话,其实这一点的原因就很好理解了。确实去精神医院给人带来的心理压力更大,但是尤其是对于拖得时间比较长的精神疾病来说,非常有可能变得复杂和严重,去精神医院被误诊的概率会大大降低。

以及去精神医院不管是用药的价格还是心理咨询的价格都很便宜(相对于心理学工作室以及大医院的精神科而言)

3、不要隐瞒病情

隐瞒病情会得到很多人想看到的结果,那就是大夫和你说的那句“你没病”。但是其实身体并不会骗人,并不是很严重的抑郁状态中的身体并没有看起来那么可怕,只是对情绪的感知能力下降,但是有很多东西在时间的作用下都会变得失控。如果不去控制抑郁,很有可能让病情变得复杂,更难医治。并且一旦认为自己的没病的意识种植在自己的脑海中,那么会把自己的行为变得合理化,与此同时身体的痛苦会让自己的焦虑甚至狂躁无从掩盖,到时会变得更加严重。

我知道去观察自己的情绪,如实表达自己很难,但是一定要努力尝试去做,自己有意识地去做这件事情,医生才能帮助你。

4、遵医嘱

这部分遵医嘱内容主要是针对那些有服药的抑郁症患者来说的。在我服药那段时间,我几乎每天都想停药。不仅仅是因为药的副作用很大,吃完会头痛,会嗜睡。更重要的是我的意识里认为,我吃的药并不能医治我的病。抑郁不像身体的某部分疼痛,腰痛贴了膏药会缓解,头痛吃了止疼片就会好,发烧吃了退烧药,睡一觉出点汗烧就退了。服药对于抑郁来说非常有可能的发生的事情就是情况还没得到缓解,先被副作用折磨。

有些抑郁症不仅仅是抑郁,还有可能是抑郁伴焦虑甚至焦虑伴抑郁,甚至强迫、狂躁的症状都会有,有些药吃了之后可能会对某一方面的症状有效果。比如我之前表象是抑郁,但是本质上是焦虑,当时因为抑郁的症状有缓解,我就把药停了,结果焦虑的症状和抑郁的症状一起加重,前功尽弃。不过还好我当时是每周就诊,医生发现得早。让我认识到了用药的重要性,治疗步上了正轨。

如果不信任大夫,就多换几家医院,多换几个大夫,找你比较信任的大夫,治疗时间至少是两个月起步,如果两个月还没有效果,那无论如何都要换一个大夫了。其实如果是用药的话,好医生一个月就会出现比较好的效果,至少药能控制住局面。

5、不要不舍得钱

其实我并不是很清楚别人不去治疗的原因是什么,我当初不去治疗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因为钱。我原本的问题就是原生家庭造成的,我爸妈每天在家里和我说我花了他们多少多少钱。我第一次去治疗的时候,我爸听到咨询和用药的价钱,用拂袖而去形容他的反应毫不夸张。在大家的心理认知里,精神疾病,不用治疗就会自愈。因为有些表征仅仅只是情绪不稳定,心情不好,食欲下降而已,就算是有了自杀倾向也会有人认为是在没事找事,归根结底是对这件事情没有重视起来。其实如果病情严重,最痛苦的就是患者的家人,因为这个病非常拖时间, 可能三年五年没有经济收入,甚至没有生存能力,给家人朋友造成非常严重的心理负担。

所以如果认为自己确实是抑郁了,手里也有钱,那么一定要去治疗,即使治疗费比较贵,那就在可接受的经济范围内治疗,不要因为轻视,延缓治疗。

当然如果手里没有钱,只能努力让家人对这件事情重视起来,我知道这很难,但是别无办法。

除此之外,其实抑郁了之后,就开始意识到自己一定要和情绪相处之外,我也一直在摸索抑郁过的人该如何才可以尽量控制不复发以及如何尽量避免单纯的情绪低落演变成抑郁,有一些内容再这本书里也得到了验证:

1、身体健康

我之前还没琢磨出来亚健康和抑郁有什么关系,但是也许是因为年纪大了,越来越感觉处在亚健康身体状态中,有非常大的可能抑郁。因为抑郁本身并不仅仅是大家想的自己有些事情没有想明白,而是自己的身体状态不行,所以才会导致本来应该想明白的事情没想明白。

抑郁的人一旦到了用药的程度,激素递质一定是紊乱的,紊乱的原因当然有比较严重的心理宿疾,但是也有可能就是身体的机制和功能因为一直处在亚健康的状态中出现了问题。

所以适量运动,就是能刺激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的分泌,这个是不用争论的事实,养成运动的习惯,可以调整激素水平。

尽量保证合理睡眠以及按时睡觉,休息对人来说非常重要,有意识地去认为自己应该有一个好的作息也很重要。

合理膳食,少吃高热量高脂肪的东西,以及多吃蔬菜和水果,饮食均衡。

身体健康并不意味着一定不会抑郁,但是意味着如果有那些会造成我们抑郁的事情发生,自己拥有的又是一个比较健康的身体,很有可能就不会严重到用药的程度。(当然该用药还是要用药)

2、观察自己的情绪

每一个情绪的存在都是有意义的,之前网络上流行的那个表情“宝宝有小情绪”了,其实非常好。因为每个“宝宝”,都会有“小情绪”。所以去养成习惯,意识到自己是有情绪的,自己有情绪非常正常,与此同时养成思考的习惯,找到情绪的来源,把自己的情绪合理化,非常重要。

最重要的是不要压抑自己的情绪,情绪永远都不会被压抑,那些以为我们可以被压抑住的情绪,都会变成隐患。

说自己想说的话,做自己想做的事,观察情绪本身,去了解自己,可以尽量远离抑郁。

3、正能量人就是会凡是往好处想

我很感激这一年中出现在我身边的人, 他们对我影响非常大。尤其是一些比较正能量的人,遇到那些我认为我一定会抑郁的情景,他们就是会往好处想,会果决,会鼓励自己,最终引导自己正视困难,并且从困境中走出来。我敬佩这些内心强大的人,并且尝试着模仿他们的行为。如果没有上升到有严重症状的抑郁症,只是单纯有负面情绪,用这个方法还是比较有效的。

最后我还是想说明,这本书只是一个抑郁症患者的经验分享,我写的这篇文章也是抑郁症患者的经验分享,这不代表我们说的话就是对的。我们也许是比看文章的你更了解抑郁,但是我们的心理学认知(尤其是我)有可能还不如一个科班出生的学生,肯定也比不过一个正经在精神医院里面上班的医生。所以遵医嘱,非常重要。我对这篇文章的期待就是,让那些觉得自己有抑郁症的人可以去及时就医,让那些没有抑郁症的人去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能做到这些,就已经足够了。千万不要看了某本书或者看了某篇文章就和别人分享说“我看的一本书里是这么说的”“我看的某篇文章里面是那样说的”这本书的作者就是如此,其实是我觉得这本书美中不足的一面,跨专业写书做好跨专业写书的本职工作就行,不用刻意去说自己在抑郁症方面已经成了专家,这样的内容引导对读者不是很负责任。

不过,作为一本对抑郁的科普乃至个人经历分享,这本书非常成功。

最后放一些这本书中我觉得比较好的内容摘录:

1、坚持服药,治疗抑郁症的用药原则是“足量足疗程”。大部分抗抑郁药起效至少两周,千万不能因为药的副作用大而自行减药和停药,否则前功尽弃。

2、正确的心理治疗只对轻度抑郁症患者有效。如果抑郁症发展到中度或者重度。只能先靠药物减轻大脑神经递质的失衡,再考虑心理治疗。中药对抑郁症的疗效,尚不确认。

3、很多抑郁症患者都会把自己封闭起来,封闭是他对抗外部世界的本能防御方式。

4、专属抑郁症的特点是快感阻断。当发展到重度抑郁阶段,属于人类的所有快乐、各种欲望,统统消失了。患者每天情绪

极度低落,觉得做任何事情都毫无意义。对于他人生不再是新鲜和快乐的旅程,而变成痛苦的炼狱。

5、和很多人一样,我也曾经不假思索地认为,抑郁症是患者不够坚强所致。现在才知道,未曾患病的人也许永远都不能体会到患者内心的挫败、孤独和荒凉。

6、情绪如洪水,可梳不可堵;对情绪不是要控制、战胜,而是把情绪视为一种资源,给情绪以出路,顺应情绪,利用情绪。

7、你能指挥自己停止悲伤吗?你能克制愤怒吗?有人说可以。其实,你克制的不是愤怒,而是克制了表达愤怒的表情、言语和举止。愤怒还在,而且因为被你克制、延搁和蓄积,而越发强化了。

8、症状其实是一种表达,是隐喻的表达。患者无法从正常渠道表达,就会用生病的渠道表达。我们需要去症状和解。不是去抗拒它。这样它就不是威胁性的了。

9、你不是错了,是病了。

《渡过》读后感(三):我们了解和不了解的抑郁症

2012年春天,张进被诊断为中度抑郁偏重,由此开始了抑郁症的治疗之路。

彼时张进为人所知的身份是业界知名媒体财新传媒的常务副主编,后者是国内享誉度颇高的严肃财经媒体,由知名媒体人胡舒立携其团队创办,张进正是这一团队的核心成员之一。

大概半年后,张进在博客中写下了《地狱归来》,首次记述了自己患病和求医的经历,并由此展开了有关抑郁症的研究、思考和写作,今年9月,他的文章被结集出版,取名《渡过》。

抑郁症患者和资深媒体人的身份,给了张进了解、传播抑郁症知识的有利条件,然而张进所做的,更多地源自其求知和助人的热忱:抑郁症到底是什么?人为什么会得抑郁症?患者和普通人该如何去对待它?

纵然围绕抑郁症,已有很多专业或非专业的文章、出版物,但或许很少有能像张进的文字一样坦诚而不失客观、深入却不晦涩,甚至专业人士、张的主治大夫姜涛也给了很高的评价,称其弥补了精神科医生在谈论抑郁症时语言文字方面的欠缺,将抑郁症朴实、精确地展现了出来。

由病而医

准确地说,张进是一名“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的患者,而非单纯的抑郁症。

求医后的两三个月,张进的病情一直没有减轻,甚至有加重,在朋友的建议下,他换了现在的主治医生姜涛,开始服用新的药物,这一次挨过药物副作用后,病情突然有了好转。

医生告知,他得的是“双相障碍”中的“软双相”——抑郁症分单相和双相,前者是典型的抑郁症,而后者不但有抑郁症状,也有兴奋症状,而双相的表现又千差万别,医学界将其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会表现出明显的兴奋和狂躁,另一种即“软双相”,大意是以重度抑郁为表征,躁狂迹象不显著。

药物的突然见效让张进对抑郁症产生了极大的好奇,他说自己“把用过的11种药,它们的化学结构、适应症、不良反应、毒理药理,挨个研究了一遍;由此延伸到抑郁症的病理知识……”

在找来精神科教材系统学习,并观察、采访了许多病例之后,张进开始撰写一系列文章,既有《抑郁症是心理病变还是器质性病变》、《谁最容易得抑郁症》这类对抑郁症发病原因的探讨,也有《为何抑郁症患者容易自杀》、《双相是怎么回事》这类知识普及性的文章,还有《如何干预抑郁症患者自杀》这样实用而具体的建议,这些直中要点且平白易懂的文章获得了很高的阅读量。

作为受过良好教育、文字功底深厚的媒体人,在吸收了大量专业知识后,张进在这些文章中,对抑郁症及其诊疗,既有深刻的思考,也有开放的态度。比如他提出“抑郁症”的名称不科学,称为“脑功能失调症”更好;比如在讨论治疗方法时,他指出人们对“治标治本”问题的误解;他力劝患者求医,强调抑郁症是种器质性疾病,不能单靠心理治疗的方法去应对,但也不否定西医西药之外的治疗方式。

有关抑郁症的误解

《渡过》记录了不少陷于抑郁症的人,有不认识的网友,也有作者的熟人、曾经的同事,通过这些文字可窥抑郁症患者万象。其中有患病五年拒绝吃药而坚持心理治疗的媒体人,有研究机构的博士,有表面阳光的女大学生……

抑郁症的诊断和治疗都复杂和不确定,这源于其发病机理依然未得到足够的认识。在这本书中,名医姜涛的一句话概括了人们对抑郁症的认识程度:“如果说当代医学对糖尿病的认识达到近代的话,对大脑疾病的认识恐怕还停留在公元前。”

在安定医院诊室旁听过医生看病的张进明白,穷人是抑郁症最大群体,研究也显示贫困是抑郁症的一大诱因——在此之前,他也同许多人一样,以为抑郁症是一个“高级”的病,“文化人”才会得。

抑郁症同遗传的关系很大。尽管许多病都有遗传特性,但根据姜涛医生给出的数据,抑郁症的遗传度高达80%,也就是说如果携带致病基因,发病的可能性是80%。

抑郁症也不罕见,根据中国最近的一次抑郁症流行病学调查——加拿大学者费立鹏在2001-2005年间的调研——中国抑郁症的患病率为6.1%,其中得到治疗的比率,被广泛引用的两个数字是5%到10%;而患上抑郁症后不予治疗的结果,一个医学界大致认同的数据是:三分之一可以自愈,三分之一发展成慢性,三分之一自杀。

困扰抑郁症治疗的问题,除了对抑郁症认识不足、医疗条件不够导致广泛的群体得不到治疗,还有其诊疗的复杂,包括误诊率高、不同患者对药物反应不同、疗程长以至于患者容易放弃、复发可能性大等等,许多患者因此不愿去医院精神科接受治疗。

然而事实上单相抑郁药物治疗的有效性接近70%,双相情感障碍则低一些。因此比起其他方法,药物治疗事实上可以给抑郁症患者大得多的康复机会,用张进的话说,是“最不坏的选择”。

心理咨询不如自我疗救

像许多心理方面的大众读物一样,《渡过》也用很大篇幅谈到了情绪管理、心理疏导,甚至作为单独篇章“自渡”列出。然而它们并非一份普通的“心灵鸡汤”。

张进对心理咨询持怀疑态度,他用诙谐的笔调讲述了自己面对各式各样心理咨询师的经历——但这并非否认心理治疗,张进也认为,抑郁症的彻底治愈,还需要内心的力量,只是心理咨询师往往良莠不齐。

因此作者更青睐的是“做自己的心理医生”,这本书也“从大脑科学原理和心理学层面,探讨患者如何理解自我、观照自我,完成精神世界的重建”。相关章节中,作者基于脑科学和心理学已有的研究成果,分析了心理治疗的原理,并提出情绪管理、心理调节之法。

当然,普遍认为,心理治疗不能代替药物治疗,特别对中度到重度抑郁症患者来说,心理治疗难以起效。书中也采访了经验丰富的心理咨询师,对心理咨询做了全面深入的介绍。

而对张进本人来说,在后记里他写道,“(患病的)两年半来,一直没有停止对自己的重新认识。完成这篇文章后,我的反思基本完成。人们穷其一生,都不会结束对生命的永恒追问,在奔向知天命之年时,我有此认识,并不算晚。”

这是抑郁症带给他的,“一个人在病程中,会暂时失去很多社会功能,但大脑从未停止思考。既已陷入人生最低谷,就没有必要粉饰和虚夸,而可以直面内心,用手术刀解剖过去,梳理人生的成败得失。当再没有什么可以失去的时候,转机就将到来。”

对话:我们对抑郁症所知甚少

???抑郁症不是“一种”病???

时代周报:书中提到,抑郁症更应该被视为一组病因和发病机制不同的病症,而不是一种病,而且,医学界对抑郁症包括其它神经症,和精神疾病的诊断标准,本身也经历了变化,你甚至提出抑郁症应该叫“脑功能失调症”,是不是可以说,我们现在之所以认为存在一种叫抑郁症的疾病,其实是现象层面的归纳?但另一方面,如果只是从现象层面去判断,似乎标准也很模糊,医生也往往称抑郁症的表现的个体差异很大。对此你怎么看?

张进:是的。抑郁症的一大特点,是特异性。不同的人,症状会不一样;同一个人,在不同期症状也不一样。同一种药,不同的人、同一人在不同情境下,服用后效果也不完全一样。

这增加了抑郁症治疗的难度,使其呈现出各种可能性。

时代周报:人们常常提到生活节奏快、竞争压力大会引发抑郁症,也把中国抑郁症患病率的上升归结为这样的社会原因,但是在人们印象中,以往媒体也多会提到北欧国家的人抑郁多、自杀率高,如何理解这样的差异?

张进:我也不明白。

时代周报:今年前些时候媒体报道了建立在大量中国病患样本上的抑郁基因研究,其中还提到一个研究发现,那就是中国抑郁症患者受教育程度不同抑郁症状有比较显著的差异,低学历患者往往出现躯体症状,比如某些身体部位疼痛,高学历患者多出现活动降低、工作能力丧失,根据你对抑郁症的研究和思考,你觉得有没有一些可能的解释?或者说对认识抑郁症有所启发?

张进:你看的很细,我们的报道(注:指“发现抑郁症基因”一组报道》)提到了这个发现。但其原因,我也不知道。

???勿给抑郁症患者贴标签???

时代周报:你反对给抑郁症患者贴标签,但其实“‘抑郁’症患者”本身是一个可能会跟随人一辈子的标签(比如除了医疗场合我们很少会称一个人是“感冒患者”),我们知道事实上抑郁症发病率不低,你认为人们对抑郁症的这种敏感从何而来?

张进:因为这是一种精神疾病吧。精神上的不正常,比躯体上的不正常,更让人侧目。

时代周报:抑郁症患者不被理解,特别是病情严重的自杀者,我们可以看到不少自杀者留下的或多或少的表达心境的文字,但这些文字也难以让正常人理解抑郁症患者的痛苦。作为一个过来人,你认为普通人该以什么样的态度看待抑郁症患者的自述?

张进:抑郁症患者也很难说清楚。普通人更难理解。说实话,我也不追求这种理解。这不重要。如果说我有希望,那就希望局外人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就可以了,即不把自己的主观判断,当成事实判断。

时代周报:你在关于翻译家孙仲旭自杀的文章中,指责人们对患者患病原因的猜测、追问是为满足窥视欲,认为这种追问没有必要。但同时你也认可患者“自渡”、提倡“当自己的心理医生”。能不能说这种自我治疗的过程其实也是患者自己求得解释的过程?如何看待解释和治疗的关系?

张进:前者,和心理治疗无关,只是一种潜意识中优越感的体现;后者,是自己探寻自己的病因,当然有价值,无论这种探寻能否接近本质。如果找到了本质,我相信有助于辅助药物的治疗。

???帮助别人是自我肯定之源???

时代周报:你曾为了研究抑郁症,双休日去医院诊室旁听医生看病,病人对此有什么反应吗?这种旁听持续了多久?

张进:断断续续持续了半年多吧。刚开始觉得很新鲜,后来,渐渐觉得千篇一律,收获不那么大,就不去了。

姜涛的诊室里,人多的很,都在等待轮到自己。所以没有人注意到我。即使我去询问,也没有人注意,因为患者在等待的时候,都在交流病况 。

时代周报:能否讲讲你现在的情况,是否还在吃药?病情是否稳定?

张进:稳定。还在吃微量的药。也许可以停了,但是姜涛希望我再等两年,不要冒险。

时代周报:因为你写的文章,许多人跟你联系、向你求助,会不会打扰你的生活?

张进:现在找我的人越来越多,逐渐觉得是个负担。但这也是自我肯定之源。我还是会尽最大努力去帮助患者。

时代周报:这本书里的文章的写作时间离现在已有一段时间,围绕抑郁症,有没有新的体会可以分享?

张进:5月写完的。后来陆陆续续有一些讲演。最新的?需要想想。如果有,我会随时写成博客发表的。

《渡过》读后感(四):或可一讀的抑鬱症科普記錄

這本小書是身為記者的作者的親身經歷與感受。他試圖分析抑鬱症的產生原因,例如性格和生活壓力等。他舉出許多數據說明抑鬱症患者人群分佈的多樣及數量之巨,尤其是大量的貧困人群,也指出國內精神醫師的缺口。很多問題的提出,都出自一個記者的社會觀察,有一定的敏銳度。

他記錄了自己的得病與痊愈過程,也記錄了很多他勸誡過的人,講述自己如何讓他們就醫和治愈的過程。也有一些與他交流的讀者來信自述。他強調一定要就醫治療,一定要吃藥。當然,也有通過精神分析就好轉的情況。這些取決於病症的類型與嚴重程度。書中較多的是雙相障礙(躁鬱症),還有就是微笑抑鬱症。主要都是成功的例子,這對讀者來說是有鼓舞作用的。

他的有些態度我覺得有點嚴厲或者說矯枉過正。例如,在對孫仲旭的評價的分析上,顯得過猶不及。也許是有些人消費了孫仲旭的自殺,但是不見得所有人對抑鬱症都沒有清楚地認識。那些帶有感情色彩的哀歎,即便帶有同情,那又有何不可?一定非要強調正確認識抑鬱症的心態是不是也是一種偏激?不理解抑鬱症的人是很多,使他們了解的方法態度也可以多樣化一點。

文中對用藥的舉例和描述是比較少見的部分。但更多的是作為個人經驗而言的,讀者切不可自以為是,一切還是要因人而異、謹遵醫囑。

總的來說,有一定的科普作用。然而,如何為抑鬱症做出更多努力,仍然任重道遠。

《渡过》读后感(五):妈妈的抑郁症

因为妈妈的病,花了一天读完这本书。用来给我扫盲抑郁症起到了很大作用。打算以后妈妈好一点也让爸爸妈妈都读一下。果然有实际需求的读书是最有效率的。说说我更新的认识:

1,抑郁症是生理+心理的问题,并不单纯是心理的问题。特别是到了抑郁症的中后期,最有效的医疗手段还是西医。目前看到的案例是,通过自愈或者社会上形形色色的针灸中药,行为疗法,催眠,内观等等的效果都有待证明,虽然书里也提到了有实验证明通过认知疗法可以同样可以改变大脑的神经介质的浓度,但我估计这只是个别实验的结论,还有待更多实验去验证。知道这个病涉及到生理的病变,并非单纯是所谓人性格软弱,想不开,并不是家人朋友几句劝慰就能起效果的,而需要吃药医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连我这样一向自诩见识多,判断力好的人一开始也都是觉得妈妈到底是有什么事情想不开,认为妈妈只要意志坚强,改变自己看问题的态度,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就能自愈。

2,抑郁症的治愈关键在于及时的正确诊断,然后足量足疗程的用药,自行停药会为未来反复埋下隐患。在大脑形成不可逆的伤害之前控制病情,等病情稳定之后,辅之以体育运动等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及处理压力的方法来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人生变故。

3,抑郁症按照种类分,有单纯性的抑郁症和双相抑郁症。单纯的,运气好的话,如果用药正确,2周起效,一个月就能恢复。双相因为狂躁和抑郁皆有,医生需要特别了解药性和药力,正确估计病人的耐受性,及时调整用药方向和药量,才能达到既有效果,又不给病人造成危险。因为目前没有医疗设备能明确测出大脑中的这几种神经递质的含量,这种用药非常难把握,更多依赖医生在丰富的临床经验之上形成的直觉。

看完这些书之后,还是很感恩。看妈妈的症状和用药的情况,我推测应该是单纯性的抑郁症,医治的医院也是正规的医院,如果不出意外的话,1个月左右就能有明显的效果。现在已经在想以后怎样帮助妈妈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以防止复发。不过还是很感恩,是容易处理的那类疾病,之前虽然也因为看中医等等耽误了点时间,不过治疗的还算比较及时。妈妈经过这次劫难,似乎对于生活有所悟,最近一段时间打电话,多次告诫我以后不要像她一样,要有自己的爱好和自己的生活。相信她重新回归正常生活之后会用更加开放的心态面对生活,那么这场病对于她就是一件好事情了。

《渡过》读后感(六):很久没读过专业书,读了很久...关于抑郁,关于治愈

作为一个心理老师,在3年的工作中接触到不少受抑郁症之苦的学生,多数人对于这样一个陌生又熟悉的心理疾病并不了解,当极度痛苦影响生活学习后才会求助,而当确诊,告知需要服药治疗,配合心理治疗时,对于药物往往有或多或少的抵触、疑虑和担忧。因为抑郁症药物通常需要2-4周起效,加上抑郁症本身的症状之一就是“无助、无望”,使得相当一部分学生不愿意进行药物治疗,而使得抑郁症反复发作,痛苦不堪。对此,当看到这样一本由记者书写的抑郁症治愈笔记,特别是“治愈”二字,让我燃起了一丝兴趣,希望从中获取一些经验。

此外,书中对于社会中流行的对抑郁症偏见的指正,包括“抑郁症是一种器质性疾病,而非简单的心理问题”、“抑郁症不是患者意志不够坚强所致”等等,相信在抑郁症已经成为一个6%患病率的流行病的今天,无论是谁,拿起这本书,都会有新的收获和助益。

该书的作者张进是一个本人作为一个抑郁症患者 杂志总编,在没有重大负性生活事件时突然被抑郁症侵袭,而且是抑郁症当中病情较重的双向情感障碍。而他从自身的切身经历出发,讲述了从患病到求治、治愈的全过程,鲜活的记录了其中每个状态和曾经走过的弯路,以及他在治疗过程中,与医生的交流乃至自己主动了解抑郁症相关知识,成了半个专家,帮助其他抑郁症朋友的过程,是心理学提倡的“自助者天助”的绝佳范本。

更难得的是,作者本人是记者出身,文笔通俗易懂,书中涉及到一些专业知识,特别是药物药理的部分,但并不枯燥。这也是我本人收获最大的一部分,一是在日常授课、讲座中,懂得如何使理论知识的讲述,以学生更容易接收的形式传达出去。二是在过去的心理学专业受训过程中,尽管去精神卫生中心短暂实习过,但没有接触过具体的药理学知识,所以对于咨询中,接受抑郁症治疗的学生对药物的心理和生理反应难以把握。书中提到作者与北京安定医院姜涛医生关于“抑郁症的治疗”的对话,因为国内目前医疗资源的匮乏,很少人能有和医生深入、详细探讨某个疾病的机会,所以这样真诚的对话弥足珍贵,可以扫清患者的迷茫和担忧。从中我也得以更多的了解抑郁症,特别是双向情感障碍类药物的作用机制,能更好的与共同服务学生的精神科医师配合,为学生提供咨询服务。此外,作者本人与姜医生形成的良好的工作同盟,以及治疗过程中良好的从医行为对其治愈是有很大帮助的,这一点毋庸置疑,也是为读者做出了一个很好的示范。

当然,囿于作者本人的经历,他偏重药物治疗,因为曾遇到过“江湖派”的心理咨询师,所以对于心理咨询并不信任,对于心理咨询的疗效不置可否,涉及到“心理咨询是怎么一回事”这个部分就有点“玄学”的味道,没有解释清楚,“心理疗法应该有效,但受很多条件限制,较难把握”这种描述很可能会传递给读者一个偏狭的观念,特别是影响正在接受心理咨询或犹豫是否要接受心理咨询的抑郁症患者的内心体验和评价。

所以,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作者本人作为抑郁症患者的现身说法和身为外行人对于抑郁症的认知和体验,对于其他患病者而言是一个有力的参照,而同时,高度个人化的描述自然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和非专业性。还有一点要提出的是,由于书中一些文章是作者博客的博文集结而成,有一些前后上的重复,从体系上来讲,有冗余之感。

总体来看,瑕不掩瑜。与之前读过的王安忆翻译的全图画版《我的抑郁症》相较,更专业,也更贴近国人的现状,有一定参考价值。基于此,作为一个学校心理老师,会把这本书推荐给得了抑郁症正在服药的学生,相信会对他们更好的从医行为,及提升治愈的信心有所帮助。同时,也会推荐给身边有朋友、家人、学生患抑郁症的老师、家长和学生,让他们通过这样的方式,更好的走进抑郁症患者的世界,去理解和帮助他们。

2016.7.12

《渡过》读后感(七):在对抗抑郁症的战役里,挺住就是胜利

三年前,听朋友说张进得抑郁症的消息时,我错愕不已。

我的第一份媒体实习就是在他手下。印象中的他对工作充满热情和干劲,编辑起记者文章来迅速准确,素有“快刀”之称。开会讲话时,逻辑清晰、谈吐流畅得不像是在随口说。你很难想象这样一个人会得抑郁症。

去看望他的朋友跟我说:“面对他,就像面对一堵墙壁。”在他严重抑郁的期间,吃饭、睡觉、洗澡、起床、出门购物、和人对话……任何一件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对他而言,都成了即使用尽全身力气都可能无法通过的严峻考验。

那段如地狱般的日子持续了有半年之久,直到他遇到良医,得到正确的治疗。在病情好转的第三天,他就写下了自己的病中经历,发表在博客上。在这之后的两年半时间里,做了一辈子新闻的他,把抑郁症当成了一个重大新闻选题和调查对象来对待。他结合自己情况,一边阅读相关精神、心理学书籍、一边采访医生和其他患者,最痴迷的时候,他每周六在自己医生出诊的那一整天,都会赶到他的诊室,旁听他看病。他把关于抑郁症的所见、所思、所想写成了一篇篇抑郁症科普文章和报道,发在网上,逐渐有患者向他求助,而他也尽可能给予帮助。

如今这些记录他从患病、求医、治疗到治愈,再到帮助他人的全过程的文字结集成了《渡过》一书。

很多抑郁症患者大多不愿承认自己得过这个病。张进却愿意“高调公示”,他的考虑是,自己接触到的大多数患者及其家属,对抑郁症都很陌生,“我希望通过把自己的经历公之于众,能给其他病友以借鉴,让他们少走弯路,少受些苦。”

幸运儿的发声

在我眼里,此书讲的是一位新闻人经历的非典型抗抑郁之旅。

之所以强调“新闻人”,是因为他把新闻人探寻真相的特质发挥到了极致:经历这场病后,他不仅研究抑郁症治疗知识,还在这行里做起了揭黑新闻。

他发现,EFG(脑神经递质检测仪)检测被一些医院使用在抑郁症治疗上,但这项检测对治疗根本无效,收费还十分昂贵,纯属利用患者急于痊愈的心理来骗钱。他安排记者明察暗访,最终曝光了这场抑郁症治疗骗局。后来,其中所涉医疗器材生产厂商遭到查处,使用EFG检测的医院也大多悄悄取消了这项检测。

在书中看到这段,我觉得他简直是被上帝上老师选中去抑郁症治疗世界做卧底。

之所以说“非典型”,是因为相比普通的抑郁者,他属于极少数的幸运儿。

中国抑郁症患者中就医的只有10%,这10%中又只有20%曾接受系统治疗。数据显示,接受治疗后,单向抑郁症的治愈概率在70%,而双向抑郁者(又称躁狂抑郁症,患者的心情可能会由极度亢奋突然转变为极度忧伤抑郁,即在心情的两极间波动)的治愈概率更低,大概在50%左右。而张进就是一位双向抑郁者。

做个简单的乘法算术题,你就会发现,一位双相抑郁者在中国能得到治疗并痊愈的概率只有1%。而张进就是这1%的幸运儿中的1位。

之所以幸运者如此少,是因为抑郁症患者中有些人担心被当成“神经病”而不愿就医,有些人虽就医却不断被误诊;还有人即使开始治疗,找到好医生,诊断准确,能抗住副作用坚持吃药的患者也不多。

而张进除了幸运地接受到科学有效的治疗,还获得从家人到朋友到同事全方位的社会关系网络的支持:单位考虑其病情,允许他长期休假;友人帮他寻觅良医,最终把他病治好的那位医生就是他的一位朋友推荐的;而家人在其重病期则寸步不离照顾。

他认识的一位病友琳就没有这么幸运。琳被医生诊断出患有抑郁症后,她的丈夫不愿意承认她有病,认为她意志力有问题,没必要吃药,还质问她,“现在日子过得这么好,你怎么会得这种病?”来自最亲的人的无法理解让琳深感绝望。琳告诉张进,病情严重时,她曾伸手摸家里的电源,想一死了之。

相比张进,琳的生活或许更能代表抑郁症患者的普遍遭遇。张进自己也承认,不是每个人都如他一般好运,对这份好运的感激,也成了他写作的动力之一。另一大动力则和他当初从事新闻事业的初心一样:“为那些不能为自己发声者发声。”

那些认知的误区

“我们的社会对抑郁症患者有太多误解。”是他患病期间最大的感受。很多人会把抑郁症和“小心眼”、“想不开”、“心理脆弱” 划上等号,觉得抑郁症就是一种“情绪病”,而不以之为病。不少抑郁症者都收到过这样的“安慰”:“你抑郁了?开心开心就好了,别矫情了。”

他在书中,从过来人的角度指出平常人对抑郁症认识的诸多误区,告诉你,那些你习以为常的对抑郁症的理解和判断是有多么粗暴、无知和傲慢。

他会反复强调,抑郁症就是一种疾病,不仅仅是心理疾病,更是一种功能性疾病。它有着深刻的生理与生物学根源,有明确的症状、诊断、治疗手段和药物,它绝不是思想痛苦导致的情绪低落或者自暴自弃,它与其他疾病一样真实。

抑郁症患者因其大脑内部化学元素失衡,发生功能性病变或器质性病变,他的肉体和精神遭受个人意志无法控制的双重重创,很多患者用“生不如死”来形容,并不夸张。

在书中写到对抑郁症的理解这段,他坦言:“我也曾不假思索地认为,抑郁症是患者意志不够坚强所致。现在才知道,未曾患病的人,也许永远也不能体会患者内心的挫败、孤独和苍凉。局外人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居高临下甚至带有一丝优越感地同情、开导或者指责他们,是不科学、也是不公平的。”

很多人以为重度抑郁症自杀风险最大。张进认为,实际上并非如此。真正的重度患者不会自杀。抑郁症患者自杀,往往发生在从轻度向中度恶化,以及从重度向中度好转的阶段。

原因是,抑郁症药物治疗的特点是,先改善患者的动力,后改善患者的情绪。自杀要具备两个条件,即自杀的意愿和执行的动力。重度患者往往大脑一片空白、体力不支,不具备自杀能力;而药物一旦起效,患者大脑的抑制先得以解除(有了动力),可是情绪的好转要落后一周(自杀意念还在),自杀往往在这一阶段发生。

他强调,亲友干预患者自杀,就要学会识别患者从轻度向中度恶化、尤其是从重度向中度好转的关口,“在这两个时段,要把病人看好,最好寸步不离。”

针对那些把抑郁症称为城里人才得的“富贵病”,知识分子才有的“心理病”的说法,张进指出,实际上,中国抑郁症的最大人群,是穷人,在农村。在接受社会救济的人群中,抑郁症比例是总人口患病率的三倍。多个精神专科医院的接诊记录证明,来院就诊的农村居民占一半以上。

得不得抑郁症更和心胸狭窄或意志薄弱没有直接关系。从美国总统林肯到英国首相丘吉尔再到硬汉作家海明威……罹患抑郁症而性格坚韧的伟人不在少数。

并且,任何人都有可能在其一生中的某个阶段患上抑郁症,甚至可能没有什么特殊原因,就像“闹钟到了一定时间就响了”,没有谁是对抑郁症完全免疫的。

自助和他助

除此之外,张进还从一个过来人的角度,告诉你,如果你得了抑郁症,应该如何自助。他最终强调的一点是,很多抑郁症患者拒绝精神科医生和药物的帮助,认为只要自己意志够坚强,就能靠自己“走出来”。

但实际上,抑郁症根据不同的轻重程度有不同的应对办法。轻度抑郁症可以不吃药,通过心理治疗及自我调节得到缓解(心理治疗应该限时,如治疗6周抑郁症状无改善时,则需考虑采取药物治疗);中度抑郁症患者可以用药,也可以不用;重度抑郁症患者必须用药。对于重度抑郁症患者来说,药物是根本,心理治疗是辅助。要在家人支持下及时寻求精神科医生的帮助。

他很清楚在抑郁症治疗中,因对抗抑郁药持怀疑态度而放弃治疗者为数众多。这是由于抗抑郁药起效慢,能实现改善大脑神经递质的功能,既需要足够的药量,也需要足够的时间,平均起效期二至四周,且副作用大,在起效前甚至会加重自杀倾向。因此,病人即使在医生指导对症下药,效果也至少在2-3周之后开始出现。他特意提醒,患者必须有充分的耐心,坚持服药。

他也知道抑郁症者在生病期间,会感觉到失去智力、记忆力、决断力、无法正常生活,有人甚至会因此选择自杀。而所有这些他都经历过,他想说的是:“这一切都是可逆的。病愈后,你原来有多聪明,还是有多聪明。”

对于那些想帮助抑郁症患者的人,他也在书中详细说明了,哪些事该做、哪些事情不该做。

比如追问患者患病的原因就不是一件你该做的事。

“你没有这个权力,而且你刨根问底也难有正确的结论。你能真正深入一个人的内心吗?更重要的是,如此追问,事实上构成了对抑郁症患者的道德审判,会让患者自卑、自责、自外于人群。这是对患者的又一重伤害!”

比如,不要对中度和重度抑郁的患者进行说教,你去陪伴他就好了,让他知道,他需要时,有人在;不需要时,可以安静呆着。切记喋喋不休劝他“想开点”、“不要死”。

他还会提醒患者亲友尽量给患者安排一个阳光充足、色彩鲜明的居室。因为抑郁症病重时,患者的视觉往往也会发生变化,看任何东西都是灰色的。让患者房间鲜亮,有助于情绪改善。

张进曾担心,因为得过抑郁症,自己的脑力可能会受到影响,并为此做了心理准备。但事实是,从去年5月,他惊奇地发现自己的表达力、感受力、创造力相比之前变得更强了。他和医生交流后,将此理解为,抑郁症虽一度让他的大脑失衡,但在重新找回平衡的过程中,他的精神结构也发生了良性的变化。

听起来,这似乎是一个完美的励志结局了。但现实中的故事并未就此终止——目前,张进依然在吃药。

“医生说,满5年再说。”只是药量从最严重时候的11粒减到了目前的0.5粒,“这些药帮我巩固治疗疗效。”

你会担心再复发吗?

“未知才会导致恐惧,如今即使复发我也不怕,因为我已经掌握了规律,我有信心能战胜它。”他答。

里尔克说,有何胜利可言,挺住就是一切。而我想说,在对抗抑郁症的战役里,挺住就是胜利。

(文中琳是化名)

首发在《Vista看天下》

我的微信公号

「雅君的好用分享」(yakishare)

《渡过》读后感(八):有关抑郁症的人文书单——兼评《渡过》

我并未确诊抑郁症,但经历过类似艰难:几个月内,活力异常低落,无法正常工作。因此逐渐关注起抑郁症话题。陆续得知,一些亲近的人也有此问题,愈加关注。

此类科学著作,我了解很少,倒是读过一些人文作品。

人文作品中,作者放自己暖润的血,浸润冷硬的信息。信息溶于血,化为知识,具备了改变生命的力量。

疾病如极权,在凌辱人之前,必使人孤立。人文抵抗孤立,如一卷风筝线,让飘摇的个人际遇连通人类经验之大地。

介绍几本此类作品。视野有限,姑作妄谈。

一、《我的那条叫做“抑郁症”的黑狗》

一本漫画。简单勾勒抑郁症的轮廓。简单并未牺牲准确,反成就准确,因核心得以凸显。长篇巨制,核心反容易模糊。抑郁可怕,但也简单。可怕之事往往十分简单。

二、《我的抑郁症》

一百多幅夸张又凌乱的画,记录抑郁的方方面面。丰富真实。有经历苦涩后的幽默,如酸味散尽的葡萄酒。

三、《丘吉尔的黑狗》

作者是精神科医生,讲述了丘吉尔的抑郁症故事(以及其他人的故事)。结论出人意料:正因抑郁症,丘吉尔等人才获得独特的成功。

疾病带来两类痛苦:直接和附加。疾病让病者产生“我很不幸”这一观念,其所引发的痛苦即属后者。命运让前者无法避免,明智让后者降至最低。本书旨在帮人明智。至于其结论是否可信,读者可自行判断。

四、《走出忧郁》(安德鲁·所罗门)

作者是作家,将私人故事、人文著作、科学知识相互叠加,成汉堡包式散文,可一快朵颐。

五、《哈利·波特》及其他故事

“摄魂怪是地球上最可恶的生物之一。它们成群结队地出没在最黑暗最肮脏的地方,欢呼腐败和绝望,把它们周围空气中的和平、希望和欢乐都吸干了。”(《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摄魂怪化自抑郁症。罗琳曾患此症。

故事大概无法为抑郁症治疗提供直接经验,但对任何面对挑战的人而言,英雄的勇气、耐心、希望和智慧都是宝贵的财富。

六、宗教、灵性读物

人的问题,有时要在高于人的层面解决。宗教、灵性作品确有打动人心之处。“凡劳苦担重担的人,你到我这里来,我使你得安息。”病人需要心灵的安息,不妨一试。信与不信,另作它论。

张进作《渡过》一书,接续抑郁症人文作品的传统。作者讲自己的故事,也讲他帮助过的十位病友的故事,增加了书的分量。

故事之外,有病理知识。因其经过亲身检验,想必对他人有相当的参考价值。

作者在媒体工作多年,这点想必影响了本书风貌:故事真实,信息周详,文字流畅。(事实上,书中还收录两篇媒体报道。)

张进病愈后,自称“地狱归来”。海格力斯从地狱归来,获得自由。埃涅阿斯从地狱归来,知晓命运。张进从地狱归来,带回此书。这是他送给世界的一份礼物。

《渡过》读后感(九):他们是病了,不是错了!!

因为乔任梁之死,突然很想了解这个疾病,找书来看当然是最好的方式,也不知哪些才好看,碰运气了。

这本书会让你对抑郁症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但专业性偏强,所以对于我这种业余的想多看案例和真实感受描写的人来说可读性不太高,与我购买的期待不太相符,但还是感谢人生看的第一本针对抑郁症的书,确实让我对这个疾病有了全新的、正确的认识。

在看这本书之前,我应该和很多人一样,不明白到底得经历多大的烦恼才能得抑郁症,是不是不开心→很不开心→越来越不开心→非常非常不开心→极不开心……最后就抑郁了呢?其实并不是,很多抑郁症病人还能在戏剧舞台上表演,还能满脸笑容地参加真人秀,还能与朋友说笑打趣,那不仅仅是心理问题,更严重的不为人知的是他们身体发生的变化,由于大脑发生功能性病变或器质性病变,遭遇了意志力无法控制的精神障碍和痛苦,一般连医学仪器也查不出所以然,却会日夜折磨人,对肉体进行摧残,最后可能就是丧失了自理能力或最终走向自杀。往往不是所谓的心情毁灭了他们,而是身体的痛苦吞噬了他们。局外人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居高临下甚至带着优越感地同情、开导或指责他们,是不科学的,是把他们更近一步推向深渊。他们是病了,不是错了!!

书中写到“相对来说,简单、敏感、自尊、固执、要强、好胜、求全,习惯于克己、内疚、自责、自省的人,容易得抑郁症”,谁不是呢,敢问谁的性格避开了这些,抑郁症,是有可能发生在任何人身上的。或许我们身边很多人都有抑郁症,只是很多人不自知,还处于轻度阶段,还没严重影响到生活,而旁人也一般看不出。“人的烦恼并非来源于实际问题,而是如何看待问题的。”可我再怎么多角度看待,始终我的烦恼就是因为有了这个问题,它就是个大问题,堵在这,再怎么安慰自己,再怎么往好处想,也无法消灭这个实实在在摆着的问题本身。消除烦恼的根源,是解除警报,可既然已经形成严重影响了,那就肯定不是那么容易从心里搬掉的大山。抑郁,真的很可能隐藏在我们身体里。

在最难的日子里看完这本书,希望我们都没有抑郁。

《渡过》读后感(十):但愿有更多人看到这本书

一天时间看完,因为察觉自己有抑郁症,一度觉得靠自己的心理调整已经几乎没有再发作,看完之后有一些共鸣感,跳过了一些病理药理。

这本书没有鸡汤,只有客观的陈述和病症事实,让我对自己有了更多的认识,但确诊还需专业医生,千万不要给自己套病症。看到抑郁症患者也有充实的生活,也有快乐的日子,还有“微笑抑郁症”,眼泪一下就出来了,我明白很多人说理解不了,说,好好的一个人,平时那么高兴,也没有任何表征,怎么说跳就跳呢说死就死呢?有人要往社会环境上套,甚至怀疑有人迫害。我没有和更多的患者交流过,仅凭我自己,我明白那些留下遗书的人,是真的觉得活着的痛苦,摆脱不掉的痛苦,没有这些那些的原因,外在事件真的仅仅是个诱因。选择死亡,也是一种权利。但愿我的有生之年,可以对死亡有自己的选择权,起码让我觉得死的有尊严。

希望有更多的人看到这本书,让社会对这种病有更多的接纳和包容,不是一味指责“心理脆弱抗压不强”,希望有一天抑郁症能被大众以“脑功能障碍“类型病症接受。

请用微信扫添加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