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安静,从容》是一本由梁实秋著作,北京时代华文书局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页数:24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简单,安静,从容》读后感(一):僻出一抹寂寞空间去感受从容
最难得的是那一抹寂寞,每一次读书,都会放空自己,寻觅一片空间,与作者对话,与读作者的自己对话。每一次旅行,都会为自己找个地方,放空自己,与大自然对话,与面对大自然的自己对话。在这寂寞的空间里,寻找自我,享一刻宁静,让自己的心歇一会,慢慢的,脑袋和心就会不由自主的聊天,我就坐在那里,任由他们驰骋天际,得到的是前所未有的舒适惬意。
在海南,旅行最后一天,打车到最近的公共海滩,租个凉亭,戴上耳机,躺在长椅上,什么都不做,面前摆着甘甜的鲜椰椰汁,就那么静静的看海,放眼望去,浅蓝色的海,浅蓝色的天,眼睛里再没有别的事物。
在西北,鸣沙山,一点点,一步步,看着脚下,慢慢攀登,终于攀上山顶,站在山尖。满眼黄沙,和远处湛蓝的天空,形成最协调的配色,就那么静静的站一会,站在天地的交接处,上面是天,下面是沙,中间还夹了一个我,自己变得如此渺小,而自然,如此伟大,壮丽。
在西藏,面对羊卓雍错,她圣洁的让你不敢触碰,怕自己的聒噪叨扰了她的清净,怕自己的世俗渍染了她的纯洁,静静的站在她面前,望着她,等待她的洗礼。
在阿尔卑斯山,到达山颠,站在少女峰上,满眼白光,焦阳灼眼,镜头几乎对不上焦。就这样努力的站在那,拼命的张大眼睛,眺望远方。
在故宫,在布达拉宫,穿过一间间庭院,一个个花园,一座座庙宇,想象着那里曾经的繁荣,曾经的人,曾经的物,曾经崭新而如今已布满斑驳的门廊庭柱。小小的人站在旷阔的宫殿内,感受纵向时间里自己的渺小。每一次,每一个地方,都要给自己留那么一点时间,留那么一点空间,把心搁置,静静感受,享受一点难得的孤独。
而这本书,亦是如此。与旅行相似,放空自己,拿起书,静静的读,静静的品,享受孤独,享受书中的每一个细节,感受梁先生的慢生活。
整本书读下来,有种大道至简的感觉,朴实而真诚,描绘着生活中的小细节,没有繁复的内容,没有冗赘的文字,却透着深厚的内涵,丰富的底蕴,平实又真切。读之舒服、惬意。捧一盏清茶,静静细读,烦躁的心情也会随之烟消云散。
讲书,不禁对梁先生表示赞同,更不由自主的记下那些书目,抱出那些爱书之人必藏却未必翻看或是许久不看的书,再细细品读一次。
讲人,讲自己,讲身边人,几十年的岁月鸿沟突然就那么消失不见了,每字每句都入情入理,字字句句都能引起读者共鸣。
讲物,讲小动物,讲小物件,讲身边最平常的一切,梁先生细细的描绘每一件事物,每一件事情,平实的文字饱含着丰富的感情,流露着对生活的热爱,简单,平静,美好。
讲生活,上个世纪,完全不同的时代,完全不同的生活模样,完全不同的经历和体验,实在让后人难以望其项背,欣赏、向往。讲五四运动,讲清华八年,讲留学时光,点点滴滴,平常的事情被娓娓道来,自有一番味道在其中。
一本散文集,囊括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平常却不平凡,简单却内涵丰富,正如标题写的那样,简单,安静,从容。
《简单,安静,从容》读后感(二):2015-11-10 16:32 生活总是美好的
梁大大的生活散文,像短短的每日小故事,读起来或温情脉脉,或癫狂发笑。读书,品画,喝茶,下棋,这些日常小事里竟然有那么多有趣的小观点冒出来。
拿书里的故事来举例子,我在外观光旅游,总是会有落脚处,酒店,景点,吃饭处,我在这里一时,便拥有这里一时,这里的残缺,气味,温度,都只针对在这里的我。这就是人生如寄的触发点,你说半夜被山上的老鼠惊魂,下雨时屋内漏小雨,有风时过堂风穿肠过,这些淡然朴实的生气有几人会觉得生活该如是,不过是悲惨的际遇。可这些不正构成一副人生图画吗!
于是我想起我小时候会遇到的事,养狗人的不地道,每天牵狗出来方便,果然是方便了他自个儿。还有下学时路过一水的平房,挨个按门铃,看各家出来或骂或打或关门,简直是每日一乐事。
渐渐大了,经常会接到亲朋好友同事们的红帖子,普大喜奔的事情与空空的工资卡两相对比,也没见我很开心了。
现在我想这种心性境遇,也不过图一个快哉罢了。
人生总会有越来越多的经历,大多情况下我都是不自知的。
这一段时间我一直痛苦于病痛中,发病的时候我难过,病好的时候我忘记,这种温水煮蛙的过程似乎就是人生,一开始都想跳出来,慢慢地忘记还需要出来,最终会沉浸在温水中,出来了反而不适应。
但现实是这样吗,并没有。
梁大大说“读书上课都是纪律,越是自己不喜欢的学科,越要加倍鞭策自己努力钻研。”直击短板,直面温水,总是更加痛苦的事情,但这才是应该做的事情,比如读书。
初学识字,我觉得是有趣的,那些图画下面的小黑点连起来可以是一个小故事,在课堂上学习拼音注解时,也会想更多更快地都烂熟于心,年纪渐长,读文言文,总是不通,词不达意,解释的天马行空,才发觉需要认真读书,理解一词的真义才能显现。这些都是人生经历,都是生活。
那么作为生活,需要做什么?或者说是由什么构成的呢。
我想我的答案已经如上了,那些经历过的痛苦,纠结,迷茫,不接受与我乐意统统都是。
生活细小到怎么看报,让人忽略每日必吃的三餐,浇花是闲时打发时间,逗猫溜狗是情趣所至。生活也很大,我身边每天都有大事发生,病毒站,大地震,洪水,爆炸,雾霾,每一样都会息息相关着生命的长短。
所谓感悟,我以为一定是要经历过才能读通,简单,安静,从容的愿景不是从想象中来,而是至现实中去,解释比如《金刚经》。
我最喜欢书背后杨绛先生说的话,世界是自己的。
能正确对待余生中的每一天,认真对待手中要做的每一件事情,那么这世间终有好物坚牢的美好结局。
《简单,安静,从容》读后感(三):我以为生活总是美好的
梁大大的生活散文,像短短的每日小故事,读起来或温情脉脉,或癫狂发笑。读书,品画,喝茶,下棋,这些日常小事里竟然有那么多有趣的小观点冒出来。
拿书里的故事来举例子,我在外观光旅游,总是会有落脚处,酒店,景点,吃饭处,我在这里一时,便拥有这里一时,这里的残缺,气味,温度,都只针对在这里的我。这就是人生如寄的触发点,你说半夜被山上的老鼠惊魂,下雨时屋内漏小雨,有风时过堂风穿肠过,这些淡然朴实的生气有几人会觉得生活该如是,不过是悲惨的际遇。可这些不正构成一副人生图画吗!
于是我想起我小时候会遇到的事,养狗人的不地道,每天牵狗出来方便,果然是方便了他自个儿。还有下学时路过一水的平房,挨个按门铃,看各家出来或骂或打或关门,简直是每日一乐事。
渐渐大了,经常会接到亲朋好友同事们的红帖子,普大喜奔的事情与空空的工资卡两相对比,也没见我很开心了。
现在我想这种心性境遇,也不过图一个快哉罢了。
人生总会有越来越多的经历,大多情况下我都是不自知的。
这一段时间我一直痛苦于病痛中,发病的时候我难过,病好的时候我忘记,这种温水煮蛙的过程似乎就是人生,一开始都想跳出来,慢慢地忘记还需要出来,最终会沉浸在温水中,出来了反而不适应。
但现实是这样吗,并没有。
梁大大说“读书上课都是纪律,越是自己不喜欢的学科,越要加倍鞭策自己努力钻研。”直击短板,直面温水,总是更加痛苦的事情,但这才是应该做的事情,比如读书。
初学识字,我觉得是有趣的,那些图画下面的小黑点连起来可以是一个小故事,在课堂上学习拼音注解时,也会想更多更快地都烂熟于心,年纪渐长,读文言文,总是不通,词不达意,解释的天马行空,才发觉需要认真读书,理解一词的真义才能显现。这些都是人生经历都是生活。
那么作为生活,需要做什么?或者说是由什么构成的呢。
我想我的答案已经如上了,那些经历过的痛苦,纠结,迷茫,不接受与我乐意统统都是。
生活细小到怎么看报,让人忽略每日必吃的三餐,浇花是闲时打发时间,逗猫溜狗是情趣所至。生活也很大,我身边每天都有大事发生,病毒站,大地震,洪水,爆炸,雾霾,每一样都会息息相关着生命的长短。
所谓感悟,我以为一定是要经历过才能读通,简单,安静,从容的愿景不是从想象中来,而是至现实中去,解释比如《金刚经》。
我最喜欢书背后杨绛先生说的话,世界是自己的。
能正确对待余生中的每一天,认真对待手中要做的每一件事情,那么这世间终有好物坚牢的美好结局。
《简单,安静,从容》读后感(四):从容雅致地生活
随手翻阅了一下《简单,安静,从容——向梁实秋一样雅致生活》,发现这是一本梁实秋先生的一本随笔,记录了他对于生活和处世的态度,正如书名一样,是简单、安静、从容的。
开篇写到梁实秋先生身处于四根砖柱、顶上铺瓦、四面编竹篦墙、墙上敷泥、有窗无玻璃,风来则洞若凉亭,雨来则渗如滴漏的简陋的房屋里,也能从中找到这种房屋它独特个性的可爱之处,更别说又加上鼠患和蚊雷等外界因素扰心,但是先生还是能以“雅舍”命名此屋,可见先生对生活追求的是心灵上的满足,而非物质上的富足。
说到写字是我们每个人普通人都会的事情,而就这样一个简单地事情,可以称为一种艺术。字写的好坏不仅在于个人,也会受笔墨纸砚和写字技巧的影响。字如其人这个观点先生也是很赞同的,并说道若是字写得方方正正,此人必定拘谨。随后又用一个故事生动地描述了写字好坏的现实意义。从前有个爱字的人,喜欢在扇子上题字,喜欢给人家题字,最后腿坏,没有扇子可写了,原来是因为他追不上大家了。可见,他的字写得并不好,而写得好的人,并不需要腿健。
先生讲到书有两种快乐,一种是搜书乐,需要自己慢慢的寻找、翻阅、浏览,这是一种以前的文人才有的乐趣了,现在你到书店,店员不住地询问以及火热的目光,着实让人难受,最终兴趣全无,只得悻悻而归;一种是读书乐,古人读书大多是为了做高官、拿俸禄等等的能满足自己物质需求而苦读十余载,正如我们当代的孩子,也是苦读课本十余年,这根本不是读书的乐趣,真正意义上的读书乐,是古圣先体会贤的智慧,抛开兴趣的影响,对于不擅长的学科领域也刻苦钻研,不是为了应付外界,仅仅是为了自己而读书。
先生说到“我们中国人事最怕旅行的民族,”古人的思想是,害怕背井离乡,也怕失去了落脚的地方。可是如今黄金周商场里爆满的游客,旅游景点中到处的人山人海,也成为了一种标志。对于旅行的一些事项,先生提及到了旅伴的重要性,此人应与你游共同的兴趣爱好,不能太脏,也不能太怕脏,若是和太麻烦的人出去游玩,到还不如自己去。
先生所用的词汇大都十分精准,表达的恰到好处,所展示出的经验与智慧也是十分的独到,值得我们这些初出茅庐的年轻人细细品读,必有所收获。
《简单,安静,从容》读后感(五):我像听奶奶讲故事一样读过一本书
读梁实秋先生的文字,让我想起十六七年前我小的时候跟其它的兄弟姐妹们簇拥着奶奶听故事的场景。那个时候我们一帮孙儿都还小,并没有重的学业负担,下课后的日子也很多,没事的时候总爱去找奶奶央求她讲故事给我们听。
奶奶的腿被摔过,走路要依靠拐杖,所以也不怎么能干重的活,年纪大了之后,她总是拄了拐杖在大门外面的台阶上坐下,她就那么整日整日地坐着,不过坐下来的时候她还是要忙农活,捡豆子啊、脱玉米粒啊、整理药材啊各种力所能及的活儿。她的腿不灵活,但是手很少闲着。没有活干的时候她就晒着太阳、看着行人、想着事情,我们总是瞅着奶奶闲下来坐着的时候嚷嚷着让她讲故事。
奶奶没有读过书,但是她那里有好多故事啊,可能有一些是她从别处听来的,也有一些是她自己编给我们听的,不管是怎样的故事,奶奶讲出来的,我们都爱听,我们也信她讲的那些故事也许是真的,在她的故事里的那些人、那些事也许就在离我们比较远的时空里存在着。
虽然在我的印象里,我没有长大的那些日子、跟奶奶待在一起的日子好像都是听奶奶讲故事的,但其实奶奶真正有闲暇给我们讲完整故事的次数还是很少,多在她手里没有活的时候、她比较高兴的时候,会耐心讲故事给我们。
我特别依赖奶奶讲故事的时光,首先在那个时候奶奶是开心的,她心情好愿意讲故事给我们听,而我们几个孙子围绕在她的膝下,仰头看着她、听她讲故事,我想那些时光奶奶也是幸福的吧。在我的童年里,我想多看见奶奶开心、幸福。如今,奶奶去世已经13年了,我常常会想起她。
这几天读梁实秋先生的散文,让我想起了之前听奶奶讲故事的时候。《简单,安静,从容》这本书当中收录的散文,多是梁实秋先生对生活中小事的描写,他会写读书看报的闲暇,会写下棋观鸟的趣味,也会写吃饭斗狗的日常,他对生活的体察细致到饮食当中的味精厨房和筷子。
他也写人,也怀旧,也能从旧事中走出来。在《旧》中他写“旧的东西之可留恋的地方固然很多,人生之应该日新又新的地方亦复不少。对于旧日的曲章文物我们尽管欢喜赞叹,可是我们不能永远盘桓在美好的记忆境界里,我们还是要回到这个现实的地面上来。”另外,梁实秋先生写文,还是带着幽默的,在《狗》中他写,“俗话说,‘打狗看主人’,我觉得不看主人还好,看了主人我倒要狠狠地再打狗几棍”。其实读这样的文也跟曾经听奶奶讲故事是一样的感觉,它让人放松、享受、快乐、安静。在读书和听故事的时候我们也享受一段从容娴静的时光。
对于梁实秋先生的文字,我是断然没有资格品评论说的,我只能表达一些我看过文章之后生发出来的思想。梁实秋先生真的跟书名所指一样,用简单、安静、从容的态度过着内心充盈的雅致生活。他是一位谦逊的文学大家,一生翻译著作等身,可是他却能把生活和做学问分开经营,不会顾此失彼,反而井井有条。他深谙学问之道,也懂生活怡然,他把日子过成诗,也向后人展现毕生才学。
梁实秋先生应该是洒脱随性生活的人,以真情示人也收获他人的真情。与他伉丽情笃的原配妻子意外去世时,他著书悼念,《槐园梦忆》成传世经典。而当已古稀之年的他遇到小他28岁的才女韩菁清时,他依然能跟随内心走出一段忘年恋。这是一段不被看好甚至会被别人品论的婚恋,但是难能可贵,他跟随自己的心而走,终与韩菁清结婚。这样多好,至少他的晚年没有孤单甚至是快乐的。所以更多时候,简单、从容、随性地生活才是我们追求的生活的更好境界罢。
《简单,安静,从容》读后感(六):雅致的生活,其实并不难
一直认为,梁实秋是个懂生活、会生活的人。他的生活看似平淡无奇,他的居所也无甚华丽,在他所处的那个年代里,战乱随时会打破人们安宁平静的生活,但梁实秋却觉得,人的内心如果先六根不净,随时都意马心猿,那么即便是有安宁的生活,也难以感受到,也会“慌成一片忙成一团”。
举凡是生活中最常见的事情,诸如吃饭、睡觉、居住、出行、看戏等等,哪一样在他的笔下,似乎都和别人的有所不同。有人说,这是因为梁先生乃一“文化人”,他笔下的日常生活,自然雅致清幽,这又岂会是我等俗人庸人可以消受的?而我却认为,能让生活变得有滋有味,变得雅致起来,却不一定是文化人的专长。
多读些书,多四处走走,多看看那些有趣的人是如何生活的,然后再好好地安排自己的生活。我想,自己的生活慢慢地也就能变得有趣起来。说到底,生活有趣无趣,和自己的这颗心是相关的。心内一片死寂,或者时常乱糟糟成一团,那都无法安排好生活。所以说,要想懂生活、会生活,就得先让心安静安静。让心安静的方法很多,比如看看梁实秋的散文,看他如何在物资匮乏的年月里仍然能够将日子打理得雅致从容。
当然,梁先生能过上这样的生活,那是因为他的内心本就雅致、从容安然。若不然,装是装不出来的。这就像朱光潜说的那样,一个人的心内装着什么,他在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就会怎样。然而,像梁先生这般内心丰富充盈、性情平和冲淡的人,世间真是不多,所以,读他的文章便不会腻——因为写散文的名家很多,但能够读出生活味道来的却又很少。
梁实秋的文字不仅以清雅别致而著称,在字里行间还自有其人生智慧和悠然心思。有些散文,文笔确实精妙,但读不出味道来。而梁先生的散文,既有文字上的精妙,更有思想上的深刻,更难得的是,读他的文章,并不觉得他是在板起脸来教训人,强行把自己的观点灌输给别人。反倒觉得,就如同老友想谈,他把自己生活里的点滴都娓娓道来,你是否认同,那倒不是他的目的,他的目的只是分享。
也正因此,读梁实秋的散文便成为了一种享受。生活里杂七杂八的事情本来就多,但如果我们再不想想办法,让自己过得乐呵些、轻松些,人生又如何能雅致清新起来?更何况,这雅致的生活并不难,且看梁实秋如何生活的,便好。